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罗华勇|查看: 34929|回复: 80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1熊猫
31#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4-20 14:42:51|只看该作者
雨后的喜德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eQcrx2C4.jpg  保存到相册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6FNlcYXy.jpg  保存到相册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P4xSt9E2.jpg  保存到相册
32#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4-20 14:43:5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zrPsaYWW.jpg  保存到相册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dAIUMIkD.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4-20 14:48:51|只看该作者
喜德冕山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L117Ha3j.jpg  保存到相册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McwXFJWR.jpg  保存到相册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CGhLv23u.jpg  保存到相册
34#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4-20 14:51:05|只看该作者
喜德城区电子地图
2006重要活动计划──"畅游大凉山"  VLuayKYV.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4-20 14:54:56|只看该作者

广播电视:

成立于1954年的收音站,现成为县广播电视体育局。广电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创业,现已建成HFC混合网78公里,县城及附近收视频道扩容到23个。完成“千乡”、“万村”工程110套,使边远山区群众能看到电视,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各方面的致富信息。目前,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4500户,广播电视站15个,地面卫星接收站120座,广播覆盖率66.67%,电视覆盖率78%

其它各项事业:

50年来,交通运输形成公路、铁路“两位一体”的运输网络。公路通车里程达436公里;纵贯境内8个乡(镇)的成昆铁路,设有10个火车站,长83.17公里。通讯事业经历了从手摇电话、自动电话、无线寻呼、光纤传播交换、程控电话、本地移动A网、移动全球通等一次又一次质的蜕飞跃;目前,住宅、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1万余户;境内还开通了宽带网、用户专线、四川党政网等。

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县实现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近2.33万农户接受了形象扶贫,移民扶贫累计实施844户,完成新村扶贫建设19个,改扩建16所乡(镇)中心小学校舍,解决10个乡(镇)卫生院房屋改造和必要的设施配备。

  责任编辑:凉山宣传
[此帖子已经被用户于2006-5-15 1:32:04编辑过]
36#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5-14 23:08:20|只看该作者
普格县情简介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域在北纬27°12'──27°30',东经102°26'──102°46'),总面积1918平方公里(东连布拖、西邻德昌、北望西昌、南达宁南,东北接昭觉)。全县以彝族为主体,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4%,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壮、纳西、蒙古、土家、满、藏、水、羌、黎、瑶等15种民族。县城设在县境南端普基镇,北距凉山州府西昌市64公里。      
一、历史沿革

普格,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彝族群众称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转音而得名。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西汉初,属邛都(今西昌县),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锥结、耕田、有邑聚”。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生活、繁衍。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置越西郡,普格为越西郡辖地。唐末入南诏,为阿都训、隶建昌府。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自立,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千户,后升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府罢为里州,属建昌卫。明初袭元制,为里州,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卫为宁远府,普格阿都正副长官司均属宁远府。光绪二十年(1897年)在普格设警佐一员,宣统元年(1909年)宁远府把府移驻普格。宣统二年,组建普格乡,属西昌县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普格设县佐一员。民国三年(1914年),把普格照阿都土司辖区划为西昌县的分县。
  19502月,普格解放,设治局属西昌署辖,1952年普格由西昌专区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1227正式成立普格县人民政府。

[media=wmv,200,20,1]http://www.chenyuzhe_com/I%20Miss%20You.wma[/audio]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5-14 23:18:49|只看该作者
二、自然条件
1、地形概貌普格属云贵高原之横断山脉。螺髻山与乌科梁子东西对峙,中梁山纵亘其中。中梁子、波尾梁子和乌科梁子均属大凉山向南的分支。海拔3500以下的山地面积较少,以中山(含亚高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7.4%。丘陵平坝仅分布在河谷地带,呈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境内河流主要有则木河和西洛河沿山脚由北向南潺潺而去,在县城附近东北角的扭皮各则处,二水合流,南注金沙江。纵观普格地貌,山脉河流南北走向,枕山带河,平行交错,东西群峰并列,中为凹凸,三山二水形成狭长的北高南低的河谷地貌。县境内最高峰为螺髻山主峰──也俄额哈峰,海拔标高为4359,最低处为白水河,海拔标高为1040,河谷与山地高差达3319,其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谷”从而构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
2、气候特征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低纬度地区,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印度北部干燥大陆性气团交替控制,干雨季分明,年温差较小,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变幅仅13,是省内全年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幅射强,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在凉山境内故有“普格的太阳,甘洛的风,昭觉下雨当过冬”的说法。以近十年的气象资料为例,年平均气温为16.81月为9.47月为22.7,极端最高气温33.3,极端最低气温-1.9,年总日照时数2094.7小时,年总蒸发量为2107.2毫米,年总降水量为1169.8毫米,年平均绝对温度为13.2毫巴,无霜期为301天。气候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具有显著不同,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从东北到西南,呈现出山地温凉到南亚热带气候的变化趋势,雨量季节分配的显著特点是冬干春旱,干湿分明,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构成了“冬无严寒春高温,夏无酷署秋凉早”的气候特点。以气象学上气温低于10 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高于22为夏季来划分,普格的冬天仅为一个月,夏季只有两个月,春秋两季长达9个月。
38#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5-14 23:19:22|只看该作者
三、交通、通讯、电力
  普格虽处内陆边陲,却交通方便,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往来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同治元年(1860年)冬,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部赖裕新率众数万渡金沙江经普格西进,1935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领导下,巧渡金沙江,途经普格北上抗日。
  普格北距凉山州首府、中国航天城
──西昌只有64公里,位于川滇旅游中点,处于攀西工业区的腹心地带,其外部交通有成昆铁路,川滇公路及可供起降大型飞机的军民两用机场。与峨眉、乐山两大旅游区毗邻(距峨眉300余公里),可通火车,至成都、昆明各550公里,在旅游网络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可外联成昆,内联州内的沪沽湖、马湖、金沙江大峡谷、泸山、邛海、卫星发射基地。其内部交通条件,现有西(昌)巧(家)公路、昭(觉)普(格)公路贯通全境,1999年全县实现乡乡通公路。目前,普格开往西昌的各类客车往返车次达50余车次,加上由西昌始发云南省巧家县,凉山州宁南县、会东县大桥镇近100车次,每15分就有一班往返于西昌。
  邮电通讯事业实现长途输送光缆化,电话程控化,程控交换机容量4000门,开通移动电话和可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英特网、中商网等,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通讯服务。
  普格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年平均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1万多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8.68万千瓦,短期可开发利用的有5万千瓦,目前全县有三个县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7446千瓦,通往西昌的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就在螺髻山脚下通过。现总投资640多万元,装机容量22630千瓦的螺髻山小槽河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5-14 23:19:53|只看该作者
四、农、林、牧资源
  普格有农副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这些农副土特产品都带有大山的色彩,蕴含着山里人的默默奉献。
  普格地处山区,水源丰富,天时地利,宜于发展生产。民国版《西昌县志.卷二.产业志》曰:“此等稻田,面积虽小,米质颇佳,且无作堰之劳,旱干之虑,故县属产米最多区域,不在直辖区礼州区,而在普格、德昌两区也。”
以普格1999年为例,粮食总产量为64781吨,肉食7000吨,水果15个科,35种,3107吨,蔬菜2177吨,水产品60吨。
  普格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草地总面积有135.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1%,成片草地有172块,其中万亩以上的就有25块之多,大多集中在2200米以上的中山和亚高山区。天然草场的牧草种类多,质量好,产量较高,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牲畜4头,名列自治州第二位。
  本县植被,河谷地带主要是稀疏草丛;二半山地带以云南松为主,本县大面积云南松多系飞机播种,飞播林达10万亩,原始森林为29万亩,高山以川滇冷杉为主,还有铁杉、桦木、高山栲栎类林等分布,森林覆盖面积为4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4%。
在土特产品中,花椒、冷水香米、奶花芸豆、黄丝糯米、乃保洋芋、三七、蜂蜜、箭竹笋、山蘑菇等,在州内外也颇有知名度。
40#
 楼主|罗华勇 发表于: 2006-5-14 23:20:14|只看该作者
五、民风民俗
普格有史以来就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彝族先民两千多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活繁衍。秦汉时称“邛都”地域,东晋以后改称“璺”,唐宋时期自称“落兰部”,亦称“罗落”,元明时期习称“罗罗”,自称“罗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名为“彝族”。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上曾有过灿烂的青铜文化,彝文出现很早,在汉文文献中记载的“夷经”、“璺”、“韪书”,可以推至晋代,如按彝文记载和按其创造文字传说推断,可以远溯到汉代以上形成于二晋,历史上彝文为“毕摩”(祭司)所掌握,故称“毕摩文”,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彝文在明清时代就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领域,在云、贵、川都出现了大量的彝文典籍和著作,如贵州的百科全书巨著《西南彝志》,云南的《梅葛》、《阿诗玛》,凉山的《勒俄特依》、《玛姆特依》,普格则是产生彝族著名叙事长诗《阿嫫妞惹》的故乡。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中藏缅语族彝语支,四川凉山系全国六个彝语方言区之一。普格属于南方次方言区,凉山境内彝族习惯上又俗称小裤脚(所地)地区,标志着区域的划分,同时也反映着生活习俗和服饰、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普格的彝族人民性情奔放、豪爽、勇敢、耐艰苦、好客健谈,有着火山般的情怀,温泉般的热情,松柏般的品质,山鹰般的胆量,无愧于大山的子民、猎人的后代。他们在这片被火把烧红,被口弦弹绿的土地上,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在文学方面有神话、史话、童话、民歌、传说、故事、谚语、格言。在美术方面有彩绘、漆绘、刺绣、首饰、绘画、雕刻等。在表现艺术方面有集体、双人、单人舞蹈和民间祭祀、游戏舞蹈,民间音乐艺术更加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有无以数计的民歌曲、歌舞曲。民间器乐更显得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月琴、口弦和皮鼓。
  居住在县城附近的沟坝地带的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多数人口由云、贵迁入,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文化现象受滇、黔文化影响,具有浓厚的云贵高原特色。
  普格的民风淳厚,普格的民情醉人,火把佳节,多姿多彩,列炬参差,溢彩流光,是力的世界,又是歌的海洋,既是青春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佳节选美,风情独具。蛇月马月喜过彝年,婚丧嫁娶,风俗独异,那亦庄亦谐的婚俗,隆重的葬礼和安魂仪式,精美服饰,古朴民居,优美动人的歌谣,令人神往的传说,传情的民间乐器,动人的民间舞蹈,使人回味的风味小吃,举不胜举。
由于得益于大自然的特殊恩赐和历史老人的鬼斧神工,普格的每座山都展示着如诗如画的风光,普格的每道水都洋溢着温馨醉人的情韵。全县境内风景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风景点多面广,类型独特各异,属于原始无污染的待开发区,既有山峰、湖泊、盆地、河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又有茂密的森林,宽阔的草场,诱人的温泉,奇花异卉,珍禽异兽,也有古代文化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构成普格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责任编辑:凉山宣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01:4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