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梅溪河|查看: 2986|回复: 24
[建筑·社区

昆明书记市长现场督察长腰山整改: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复制链接]
6# 青城山
 圆圆的汤圆 发表于: 2021-5-7 04:24:00|只看该作者

长腰山变“水泥山” 滇池保护区被房地产项目蚕食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长腰山变“水泥山”滇池保护区被房地产项目蚕食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昆明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办,对长腰山过度开发提出整改措施。
  长腰山位于滇池南岸
  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滇池重要的自然景观
  曾经,它是昆明市的重要生态隔离带
  对涵养滇池良好生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然而,如今的长腰山却令人触目惊心

2015年1月卫星地图  8f32-kpuunna8583822.jpg  保存到相册
2021年1月卫星地图   2015年1月以来  1151-kpuunna8583823.jpg  保存到相册

  昆明诺仕达集团在长腰山区域
  陆续开工建设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项目
  该项目规划占地3426亩
  约占长腰山总面积的92%
  规划建设别墅813栋
  多层和中高层楼房294栋
  建筑面积225.2万平方米
  目前规划项目已全部实施
  如今,长腰山90%以上区域
  已被开发为房地产项目
  长腰山已经变成了“水泥山”
  那么,究竟是哪些问题
  导致长腰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非法侵占滇池保护区

长腰山紧临滇池区域(滇池二级保护区)正在大开大挖,严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65a4-kpuunna8583986.jpg  保存到相册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2013年版)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只能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产项目。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曾指出,诺仕达集团建设的有关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不仅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至2018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时,已在二级保护区内建成167栋别墅,占地293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打擦边球进行房地产开发
△该项目某套房屋不动产权证显示,其权利性质为“市场化商品房”,产权来源为“商品房买卖”,建筑面积为494.44平方米

  2018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对二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项目界定不明确,导致一些旅游地产项目“打擦边球”。2018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可以建设健康养老、健身休闲等生态旅游、文化项目。诺仕达集团“借坡下驴”,更加肆无忌惮,随即打着健康养老产业的幌子,在滇池二级保护限制建设区内又继续开工建设437栋别墅,共计占地124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据调查,这些别墅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权利性质”一栏为“市场化商品房”,单套网签备案价在218万~2992万之间,并非对外宣称的健康养老项目,实际是以健康养老产业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

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长腰山面向滇池区域(滇池二级保护区)部分已建成以及大量正在建设的别墅  5f1a-kpuunna8584276.jpg  保存到相册

  除前述位于滇池二级保护区的房产项目外,2017年至2020年间,诺仕达集团还陆续在长腰山三级保护区建设209栋别墅、294栋多层和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共计占地1891亩,建筑面积174.4万平方米,整个长腰山被开发殆尽。现场调查发现,大量挡土墙严重破坏了长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变成水泥地。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
  督察还发现,滇池草海片区“贴线开发”问题突出,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2015年至今,草海片区共开发建设地块42个,占地2463亩,建筑面积475.9万平方米。

原因分析
  当地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护治理上态度不坚决、行动打折扣,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
  云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指出并制止滇池长腰山等区域的违规开发建设问题。
5# 华蓥山
 青衣江 发表于: 2021-5-7 03:43: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专家谈滇池环湖开发:挤占生态空间,制约水环境高水平提升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专家谈滇池环湖开发:挤占生态空间,制约水环境高水平提升

  近日,澎湃新闻跟随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云南昆明下沉督察时发现,昆明相关区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滇池草海片区贴着保护区红线开发,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滇池东岸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滇池东岸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滇池生态空间。
  针对上述现象,5月5日,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原院长段昌群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2008年起,昆明市实施“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林还湿地”(简称“四退三还”)工程,其本意是要为滇池腾出更多湿地、绿地等生态空间,但近年来,草海和滇池东岸的“环湖开发”挤占了滇池的生态空间,使未来滇池水质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整体好转受到了空间的基础性制约,并且新的开发项目也将对滇池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新的环境影响。
  “湖泊要想水质好转必须要跳出湖泊来治理湖泊。”段昌群说,滇池治理要有三个“跳出”:一是跳出滇池解决滇池问题,因为污染表现在湖泊中,症结还在流域内;二是跳出水体治理水环境,因为问题出在水面上,根子还在城市中;三是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因为所有的环境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问题,只有把环境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研判和破解,才能跳出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而目前的“环湖开发”“贴线开发”模式急需扭转,《滇池保护条例》也应及时修订,为滇池休养生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自“九五”时期以来,滇池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湖泊,治理投入不断增加。据云南当地媒体报道,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间,滇池治理共计完成投资510亿元左右。澎湃新闻从昆明市政府获悉,“十三五”时期滇池治理投入约107亿元。
  近30年的治理,约600多亿元的投入,滇池治理消耗了巨大的经济投入,付出了巨量的社会代价。在段昌群看来,滇池治理成效是比较显著的,实现了滇池水环境企稳向好的历史性转变,这不仅体现在滇池湖泊水质明显改善,也体现在入湖河流水质也出现明显变化。但滇池治理仍然存在治理保护不到位的方面,比如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离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清污分流及雨季雨水给城市管网造成的冲击负荷还没有得到良性处理,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等。
  另一方面,段昌群认为,滇池治理进入新阶段,应该把环湖治污和湖泊生态修复、流域生态结构优化等量齐观的来进行。“湖泊的生态修复需要把湖泊当做一个生命体来看待,需要把湖泊放在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中来使力,通过恢复和提升湖泊及全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修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升湖泊的自我修复、自我提升和自我生命质量转好的内在机制。”

以下为对话内容:
“四退三还”腾退出来的土地变成地产商的开发用地使滇池保护治理剑走偏锋
澎湃新闻:2008年起昆明市实施了“四退三还”工程,而如今却在环湖开发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您如何看待这种发展模式?
段昌群

  当初实施“四退三还”工程本意是为了保护滇池,减少湖滨带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开发对滇池的影响,为滇池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为滇池生态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但后来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有偏差,甚至把“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腾出的生态空间变成了“环湖开发”的资本泛滥空间,这是目前在滇池保护治理当中社会意见比较集中、中央环保督察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
  当我们规避农业生产发展,把腾退出来的土地变成一些地产商的开发用地,无非将一种产业的污染转变成另外一种产业的污染,并没有实现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滇池高质量保护,这使滇池保护治理由此走到另外一个误区上。

“环湖开发”使未来滇池水质进一步提升受到狭小生态空间的基础性制约
澎湃新闻:自“九五”时期以来滇池经过近30年的治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未来滇池治理保护存在哪些瓶颈制约?
段昌群

  从治污本身来讲,滇池治污耗费了巨大的投入,包括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确确实实对滇池水质改善带来了积极效果,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治污还需要更加彻底,另一方面生态修复需要尽快加强。
  截污治污存在不到位的方面,比如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离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清污分流及雨季雨水给城市管网造成的冲击负荷还没有得到良性处理,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从治污和生态修复两者的关系上看,二者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转换。比如,有一些地表径流及其淋溶形成的污染没有必要通过收集来进行处理,因为收集低浓度的灰色污水进行处理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污水处理厂的效率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如果有很好的湿地系统、海绵绿地系统等生态性的修复处理手段,就没有必要把低污染浓度的雨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里面去,而是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生态空间比如一些湿地、绿地、可渗透性地面、连通性好的沟渠河网,让低污染浓度的雨污合流通过相应的生态空间自我收储和净化,这样既能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果,也能为这些污水处理后补充滇池、弥补滇池水资源匮乏创造条件。
  滇池虽然表面上看是水污染的问题,但事实上是水少和水脏二者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如果我们把低污染水,通过生态修复性的软工程手段进一步处理,通过自然的生态空间缓冲处理能够补充在滇池里边的话,就能够增强滇池水动力、提升自我修复的能力。

澎湃新闻:恢复滇池自身的生态修复能力,目前留给滇池的生态空间是否足够?
段昌群

  我们过去推进的“四退三还”本来是要把这些空间腾出来留给滇池,把占用滇池的空间还给滇池,为滇池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可惜的是,退出来的东西还没有还回去,就被自己占用了。草海和滇池东岸这些年的开发,使未来滇池的水质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整体好转所需的空间受到了根本性挤压,并且“环湖开发”也将产生新的环境问题。这些潜伏的生态环境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并列入议事日程进行研判和解决。

《滇池保护条例》应及时修订,对开发现状及时止损,为滇池高质量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澎湃新闻:滇池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有的是侵占滇池保护区的,但更多的是“贴线开发”,与保护区“分寸必争”。《滇池保护区条例》似乎成为了开发商商业开发的依据了,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保护区条例失灵?
段昌群

  合法并不一定是合理的。未来若要进一步提升滇池水质,实现对滇池的高质量保护和修复,必须要给他留有足够的生态空间,至少是基本的生态空间。这些生态空间要靠法律来保障。过去,我们制定《滇池保护条例》是围绕滇池“救命”阶段而设计的,现在滇池治理保护进入到休养生息的“养病”阶段,过去法律给予滇池的空间就达不到现在的功能要求。因此《滇池保护条例》应尽快进行修订,使滇池的保护从过去以污染防治为主的阶段,到给滇池提供必要的生态空间对其生态修复的阶段转变,法律不应该留下空挡。
  在新阶段,《滇池保护条例》应该有新的定位和更大的作为,能够真正的为滇池未来的整体生态环境更进一步好转、整个水体的水质持续提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很可惜的是,现在滇池在有一些区域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贴线开发”“环湖开发”的状况,这种过度开发应尽快终止。因此《滇池保护条例》在修订的时候,既要考虑如何保护好滇池,同时也要考虑对现有的开发如何矫正及止损。法律应该为滇池提供必要的生态空间保驾护航。

流域外调水只是应急手段,不是治污之本,修复湖泊及流域生态乃长远之策
澎湃新闻:近年来,昆明从牛栏江调水补充滇池,滇池水质的改善到底是靠治污还是靠调水冲?您如何看待湖泊治理当中的流域外调水问题?
段昌群

  滇池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的多个工程及其每一方面都对滇池水环境的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也包括滇池流域外调水。流域外调水就相当于人生病了要给他适当的输液,但人不能一直靠输液来维持生命体征,因此从长远角度上来说,滇池及其流域自身有充沛的水资源输入滇池,进入滇池的水都是清水,逐步地减少流域外调水对滇池的注入,这才是滇池治理最终目标的应有之义。
  要客观地看待流域外调水的作用,滇池水资源短缺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阶段,没有流域外调水也不行,目前情况来看,滇池还没有完全摆脱流域外调水对它水环境、水生态的维持与改善作用。
  从国际上看湖泊的污染治理和保护,湖泊外调水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应急性的手段。从长远角度来看,应该通过截污控污治污实现清水再入湖,通过全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功能提升实现清水产流入湖,通过湖泊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修复提高自己的自净能力,逐步减少流域外补水,减少滇池对人为生命维持体系的依赖,这才是滇池治理保护的努力方向。
  当前,需要尽快坚守的基本理念是:远湖布局,离湖建设,借湖发展,全域统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灰大狼 发表于: 2021-5-6 09:08:00|只看该作者

云南昆明环湖开发与湖争地 宝能、诺仕达等大量房产项目侵占滇池保护区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云南昆明“环湖开发”与湖争地,大量房产项目侵占滇池保护区

  “草海全被房地产围住了。”
  “长腰山从山顶开发到山脚,保护区都干进去了!”
  近日,澎湃新闻跟随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云南昆明下沉督察时发现,昆明相关区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滇池草海片区贴着保护区红线开发,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滇池东岸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滇池生态空间。
4月14日,督察人员在云南昆明晋宁区长腰山现场查看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违规开发的建设房地产项目。本文图片除卫星地图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拍摄
  5月6日上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通报的新一批督察典型案例中指出了围绕滇池的房地产开发问题,直指昆明当地党委、政府在滇池保护治理上“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帐,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

“草海全被房地产围住了”
  4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昆明市西山区,在草海周边,打着“城市湿地”“滨海商墅”字眼的房地产广告随处可见。在草海5号片区,宝能集团“滇池九玺”地产项目的售楼处距离滇池一级保护区不足50米,而写有“私享万亩滨海湿地”标语的广告牌则立在了滇池一级保护区内,已然把保护区当做了自家的“后花园”。
宝能集团“滇池九玺”地产项目位于草海5号片区,宣称要打造昆明鼎级富人区
宝能集团一块位于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的广告牌。
  2008年起,昆明市实施“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林还湿地”工程。“四退三还”本意是为滇池腾出更多生态空间,但2015年至今,草海片区开发建设了42个地块(占地2463亩)将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侵占,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寸土必争”、“寸步不让”。
  西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四退三还”工程中,草海5号片区迁走村民2千多户,约五千多人,而新的开发项目将使草海5号片区增加几万人口。
  “当年好不容易迁出来的地,都盖了房子。”督察人员在现场指出,草海连片“贴线开发”严重挤占生态空间,清水进不去,污染负荷却在增加。

长腰山变“水泥山”,房地产开发侵占滇池保护区
  在滇池南岸,长腰山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滇池良好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澎湃新闻记者来到长腰山举目四望,整个山体盖满了密密麻麻的别墅和中高层楼房。大量挡土墙改变了长腰山的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变成了水泥地,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
2015年1月卫星地图显示,长腰山区域启动开发建设。
2021年1月卫星地图显示,长腰山90%以上区域已开发为房地产项目。
  “长腰山从山顶开发到山脚,保护区都干进去了。”督察人员感叹说。
  据督察发现,2015年1月以来,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诺仕达集团)在长腰山区域,陆续开建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3426亩,约占长腰山总面积的92%,规划建设别墅813栋、多层和中高层楼房294栋,建筑面积225.2万平方米。其中,面向滇池区域规划建设别墅390栋、多层和中高层楼房25栋。目前规划项目已全部实施,长腰山生态功能已基本丧失。
诺仕达集团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
  事实上,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督察组就曾指出,诺仕达集团建设的有关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昆明市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不仅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至2018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时,诺仕达集团已在二级保护区内建成167栋别墅,占地293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只能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产项目。
  2018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对二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项目界定不明确,导致一些旅游地产项目“打擦边球”。2018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可以建设健康养老、健身休闲等生态旅游、文化项目。诺仕达集团“借坡下驴”,随即打着健康养老产业的幌子,在滇池二级保护限制建设区内又继续开工建设437栋别墅,共计占地124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整个长腰山已被开发蚕食,滇池集水区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
  据调查,这些别墅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权利性质”一栏为“市场化商品房”,单套网签备案价在218万~2992万之间,并非对外宣称的健康养老项目,实际是以健康养老产业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

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
  除位于滇池二级保护区的房产项目外,2017年至2020年间,诺仕达集团还陆续在长腰山三级保护区建设209栋别墅、294栋多层和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共计占地1891亩,建筑面积174.4万平方米,至此,整个长腰山被开发殆尽。
  据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滇池草海25公里沿岸拟全部开发,2015年开发建设至今,仅剩两个项目尚未开工,外海包括长腰山在内的138公里沿岸已开发36公里。
  “环湖开发”挤占滇池生态空间影响的是滇池水环境和水生态。昆明市市长刘佳晨坦言,“滇池流域污染负荷仍在增加,环湖开发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谈及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刘佳晨认为“少数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抓滇池保护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主动性不够。“
  督察组则指出,昆明当地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护治理上态度不坚决、行动打折扣,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帐,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
  督察还指出,云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指出并制止滇池长腰山等区域的违规开发建设问题。
3# 峨眉山
 老君山 发表于: 2021-5-5 20:36:00|只看该作者

省委书记、省长现场督办后,1700多人连夜整改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省委书记、省长现场督办后,1700多人连夜整改

  5月2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对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阮成发、王予波赴呈贡区实地察看了古滇名城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和铭真高尔夫球场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整改情况,召开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据《昆明日报》5日报道:省委、省政府现场督办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昆明市立即行动,已投入1700多名人力连夜迅速开展整改。目前,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已开始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正同步开展。截至发稿,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内建筑拆除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
  5月4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昆明市长刘佳晨率队对古滇名城项目长腰山片区过度开发问题进行现场督察。程连元、刘佳晨实地察看、现场督办古滇名城项目一、二级保护区已建和在建项目及水军府项目整改情况,研究具体整改措施。

  程连元强调,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整改,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端正工作态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要坚定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立行立改;要坚决整治长腰山过度开发问题,进一步加强滇池保护区内的截污、治污和绿化工作,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尽快恢复生态功能。全市上下要举一反三,全面规范滇池保护治理,以整改在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为契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行动和整改成效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刘佳晨强调,要下定决心,态度坚决,全面有效推进整改。整改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行动、见成效。要坚决扛起滇池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对照整改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投入,加大治污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滇池面山生态修复,利用原有工作基础全面开展面山绿化,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治理和泥石流的有效防控,坚决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5月2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时,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强调,要清醒认识滇池保护治理的严峻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好滇池保护治理,坚决改变环湖发展格局,让“高原明珠”早日重放光彩。要加快推进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快把入湖污染负荷减下来。要坚决整治长腰山过度开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要举一反三,全面规范滇池的保护治理。
  云南省长王予波强调,昆明市要把滇池保护治理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坚决杜绝不敬畏、不在乎和敷衍塞责等行为,坚决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要以霹雳手段彰显整改决心,立即整改、坚决整改、彻底整改,决不允许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做到态度特别鲜明、措施特别坚决、要求特别明确、成效特别明显,确保每一项保护治理措施都达到顶格标准、最严要求。要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加强滇池保护,按照全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到“退、减、调、治、管、截”,多措并举、持续全面加强滇池治理保护,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见成效誓不收兵。
  资料源自:《昆明日报》《云南日报》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梅溪河 发表于: 2021-5-5 13:16:00|只看该作者

昆明投入1700多人整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过度开发问题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昆明投入1700多人整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过度开发问题

  据《昆明日报》报道,5月4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佳晨现场督察古滇名城项目长腰山片区过度开发问题时强调,以最坚决态度、最有力举措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立行立改。
  报道提到,程连元、刘佳晨实地察看、现场督办古滇名城项目一、二级保护区已建和在建项目及水军府项目整改情况,研究具体整改措施。

程连元、刘佳晨现场督察古滇名城项目长腰山片区过度开发问题。《昆明新闻》截图  2b35-kppteas9002321.jpg  保存到相册
  “要坚决整治长腰山过度开发问题,进一步加强滇池保护区内的截污、治污和绿化工作,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尽快恢复生态功能。”程连元强调。
  《昆明日报》最新报道指出,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现场督办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昆明市立即行动,已投入1700多名人力连夜迅速开展整改。目前,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已开始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正同步开展。截至《昆明日报》发稿,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内建筑拆除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

  澎湃新闻注意到,5月2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曾率队对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阮成发、王予波赴呈贡区实地察看了古滇名城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和铭真高尔夫球场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整改情况,召开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阮成发强调,要加快推进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快把入湖污染负荷减下来;要坚决整治长腰山过度开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要举一反三,全面规范滇池的保护治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03:2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