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86|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小彭 发表于: 2015-12-16 14:50:47|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西羌文化》探析羌族“瓦尔俄足”中的民歌

 [复制链接]
⊙作者:朱婷

  羌族自称“尔玛”、“日麦”等,意为本地人,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记载着羌人的活动。研究藏、彝、白、哈尼、纳西等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都必须探索其羌族的关系。[1]
  现今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羌族自治县北川等地。其所用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根据语音特点,可分南北两大方言,除茂县赤不苏区和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为北部方言外,其余羌区均为南部方言。[2]虽然羌族民歌分布在南北两大方言区,但两者的旋律、风格特点及文化因素、民族特征是共同的。[3]
  羌族“瓦尔俄足”,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于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羌族民间歌舞至始至终贯穿于这个民俗节日活动中,因此挖掘“瓦尔俄足”中的民歌对研究羌族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瓦尔俄足”中的羌族民歌为研究对象,试探析其民歌的种类、音乐形态特点以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2015-06-20 9:34:05  5D068902.jpg  保存到相册
更多图片2015-06-20日(上):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节庆典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上海油画棒的前世今生 河南高校新规男女生共用澡堂 女生称不能接受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6 14:58:0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瓦尔俄足”概况
  秦末汉初,羌民族从河湟迁徙定居于岷江中上游,在长期游牧、农耕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以祈祷歌舞女神萨朗姐“引歌”为主线的,有独特民俗内涵的“瓦尔俄足”。[4]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民俗节日最早形成于汉代。另外,关于“瓦尔俄足”的传说故事较多,但大部分以人与神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其中,绝大多数羌民都认为茂县北部的曲谷乡西湖寨是“瓦尔俄足”的发源地。
  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五月初五羌族各山寨都要举行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的活动。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上山祭祀活动最为隆重。届时,羌族妇女皆身着鲜艳服饰,佩戴银饰前往女神尔米竹纳格西(意味:石塔),参加这一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由于是羌族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妇女节”。在活动中,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人们操持。

二:“瓦尔俄足”民歌的种类
  在“瓦尔俄足”中演唱的民歌种类繁多,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依据其不同的演唱场合和功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酒歌。羌语称“西惹木”。它是羌族生活中的婚、丧、喜庆、请客迎宾饮酒时颂唱的歌,也是羌族民歌中最古老的一种歌唱形式。在羌族“瓦尔俄足”中,多在开坛、祝词或活动间歇,相互品尝美食、畅饮咂酒的时候演唱酒歌。歌词内容主要以感谢歌仙萨朗女神赐羌民歌舞,并祝福全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歌曲开头常以虚词作固定起句,如“厄罗纳基厄舍纳依” 等。
  2.山歌。羌语称“喔都惹木”,即在山野田间所演唱的歌曲。这类歌曲多依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凭借高山峡谷、蓝天白云等自然景物引发激情,宣泄内心世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羌族“瓦尔俄足”活动中,主要在上山、下山或者萨朗歌舞间歇时演唱。演唱时,人们常常以“纳吉纳娜①,纳玛尤西,尤西惹那,惹那扎沙”四句四言体固定格式的歌词起兴,之后才引出所要表达的歌词。
  3.舞歌。羌语称“萨朗歌”,即羌族集体歌舞中演唱的民歌。“萨朗②”主要用于欢度年节、喜庆丰收、婚丧嫁娶等场合。在羌族“瓦尔俄足”节日中,主要在请神完毕后进行表演。排列顺序按照男女人数而定。如男女人数差不多,按照男前女后排列;如大多数为妇女表演,则按年龄大小排成圆圈或弧形。领歌者常常由排在最前面的老年妇女担任。领唱时,歌者手中常拿一串手铃,人们伴着手铃的节奏载歌载舞。速度由慢至快,跳至激烈处,领舞者带头突然加快舞步并变换基本动作。句尾插入吆喝声。一曲完以后,大家稍事休息或饮酒助兴,另一曲起。
  4.请神歌。羌族地区每逢重大节庆、婚丧嫁娶,生日祝寿等,都要举行群体性的请神仪式。在羌族“瓦而俄足”节日中,请神仪式不是由“释比③”完成,而是改由寨中最年长母舅主持。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母舅唱经、酬神、祈神并演唱请神歌。歌词内容以感谢萨朗女神赐予羌族歌舞,并请女神再次赐予羌族能歌善舞的智慧。形式古朴清新,风格独特,整个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5.情歌。羌族情歌内容十分丰富,题材也非常广泛,多以叙述男女之间的爱慕、赞美、迷恋等。由于未婚母舅也参加该民俗活动,因此每年参加“瓦尔俄足”的未婚男女都会带着喜悦的心情,盛装打扮着自己,唱着动人的歌谣,希望能在节日中寻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正如蒙古族的“敖包会”、回族的“花儿会”一样,羌族的“瓦尔俄足”节也为羌族青年男女相识、相恋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瓦尔俄足”活动中,人们还会固定演唱十二首民歌,即《喝依沙》、《由米热责》、《木都直纳吧》、《朗吧,朗吧》、《吉热德麦依热得》等。其中,《喝依沙》最先演唱,人们要唱了这首歌曲,才能进行其它歌曲的演唱。这种习惯传承了许多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6 14:59:59|只看该作者
三:羌族“瓦尔俄足”中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1.演唱形式。 “瓦尔俄足”虽是羌族的“妇女节”,参加节日的大多数也是女性,但母舅至始至终参与其中。因而演唱形式不仅有女声齐唱、女声交替演唱,还有男女对唱、男声齐唱等,在表演萨郎的时候还有一领众和的形式。
  2.演唱特点。大多数“瓦尔俄足”的民歌旋律广泛运用中立音和“摇声”④。因此,人们在演唱时常常把音阶中的部分音级自由即兴地唱得略高(微升—升)或略低(微降—降),或从上一音到下一音自然下滑。这种“摇声”的技巧,主要是受羌族语言声调起伏关系的影响,使其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在演唱方法上也较特殊[5]:男声多在开始的长音处用慢速的大幅度颤音,有时也用高腔假嗓唱法;女声多用平腔,偶尔用假嗓。
  3.节奏与节拍。“瓦尔俄足”民歌的节奏、节拍有自由与规整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与民歌的体裁有相应的联系。山歌、酒歌多数节奏、节拍均较自由灵活而多变;舞歌、请神歌的节奏、节拍多数鲜明、整齐。基本节奏形态有均分及非均分两种。均分节奏大多出现在舞歌、请神歌中;非均分节奏以短长型及长短型运用较多,多出现在酒歌、山歌中。
  4.音阶调式。“瓦尔俄足”的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其次为五声性六声音阶,另外还有少部分的四声音阶。在调式类型上,主要分为单一调式、功能性交替调式和色彩性交替调式。
  5.歌词特点。“瓦尔俄足”的请神歌和部分山歌、酒歌有固定唱词,大多由世代相传而来,有的相当古老。因此,歌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体的含义。其它民歌的歌词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心情即兴编创。词曲结合紧密。

四:“瓦尔俄足”中民歌的文化内涵
  羌族“瓦尔俄足”是一项以女性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民族的民俗文化,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那么,透过“瓦尔俄足”中的民歌,我们也不难发现隐藏在民歌中的羌民族文化内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饮酒文化。早在羌族古唱诗《日主耶》一章中,就有咂酒⑤酿造的记述。而唱酒歌则是羌族人民饮酒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素有“有酒必歌,歌必饮酒,酒助歌兴”的谚语。[6] 在“瓦尔俄足”中,人们只要喝着酒,一定会唱酒歌。古老的饮酒习俗为羌族酒歌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透过酒歌,让我们了解到羌族古老的酒文化。
  2.宗教文化:一年一度的羌族“瓦尔俄足”是以祭祀歌仙萨朗女神为主的民俗节日。从节日中演唱的请神歌、萨朗歌、酒歌等歌词中,我们都能体会羌族的宗教信仰,即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另外,由于活动中,母舅的自始至终参与,也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中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重的原始母系崇拜色彩,这些内容对了解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神崇拜、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3.恋俗文化。按羌族的习俗,男女青年不能在家里谈情说爱,他们寻找对象是选在户外或田野劳动,通过对歌谈情。羌族男女青年运用情歌谈恋爱,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狂爱,而是首先在树下、山上、山下自由的对歌,尽情倾诉自己的情怀和探索对方心灵深处的秘密,然后才做决定是否恋爱交往。[7]因此,“瓦尔俄足”的户外民俗活动为羌族未婚青年男女寻找对象、恋爱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节日中演唱的众多情歌让我们看到羌族丰富的恋俗文化。
  4.服饰文化。在羌族“瓦尔俄足”中,青年男女都会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盛装打扮自己,加之有情歌的演唱,必然会出现青年男女彼此赞美服饰的歌词内容。如《美丽的鲜花》中唱到:“我看见你就象看见了一朵美丽的鲜花。你头上的帕子是多么漂亮,你身上的衣服象那开放的鲜花。你的腰就象蚂蚁的腰,你的脚杆象莴笋一样。”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羌族绚烂的服饰文化。
4# 金佛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6 15:06:45|只看该作者
小结
  悠悠羌族从远古走来,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沧桑后,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但由于无本民族文字,很多古老民俗及其民族历史,仅在汉文古代典籍中见到零星的资料。加之,5?12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羌族的家园,也使羌族的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的损害,更痛失近3万同胞,许多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民间传承人在地震中的去世,也随之带走了。因此,大力抢救和保护现存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每一个羌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传统的“瓦尔俄足”,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羌人固有的独特民俗文化。透过贯穿在“瓦尔俄足”中的羌族民歌,不仅对我们进一步研究羌族民间音乐提供了条件,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羌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 注释
  ①羌族同胞普遍认为羌族民歌最早来源于“纳吉纳娜”的歌。因此,他们在吟唱民歌时,大多数都要首先以“纳吉纳娜”这个固定的唱词作为歌头。
  ②“萨朗”本羌语,其舞蹈是围成圆圈轮番歌舞,有人也称为羌族锅庄;但其舞姿是不同于藏族锅庄的。
  ③释比,即羌族中担当传播历史任务的人物,又叫“许”“比”或“诗卓”,相当于人们熟知的巫师,作为古羌人相信万物有灵的产物和调节人、鬼、神三者关系的使者,是羌民族的灵魂。
  ④摇声,即音高不是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有所晃动或摇摆的。请参见: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9页。
  ⑤“咂酒”是羌族人民款待宾朋、宗教祭祀及在其它场合饮用之佳品,其味醇香爽口,一般是用青稞、玉米、荞麦等杂粮酿成。

2015-06-20 12:02:55,冉光荣,蒋彬  7D164978.jpg  保存到相册
2015-06-20 12:02:55,左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羌学专家冉光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羌学中心主任蒋彬

§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
  [2]同[1].
  [3]编写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1360.
  [4]百度百科。http:// baike.baidu.com/view/2130778.htm
  [5]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253.
  [6]朱婷。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历史与分类[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6-19.
  [7] 朱婷。四川阿坝州羌族情歌探考[J].齐鲁艺苑,2008(3)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20:29,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