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8|回复: 1

[纪实·新闻四川新挂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关粮食和中药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钟振宇
  7月2日,成都温江,四川科技创新又迎来一大盛事。
  在当天举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活动上,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两者分别是四川在农业、中药两个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好一个高能级实验室,能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意味着两个实验室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同时,这也是全省三农和中医药领域的大事,对我省提高农业、中药自主创新能力,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资源集成,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科技部自2003年起,通过创新机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设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肩负着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重任,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奠基者”的重要角色,处于国家科技创新的顶端。
  今年1月12日,两家省部共建“国字号”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据省科技厅厅长刘东介绍,一年内同时获批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属不易。从2018年以来,四川已获批建设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至此,四川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6个。
  此次获批的两家实验室,依托了四川的优势科研力量。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主任为陈学伟教授,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家洋院士。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草原夜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草原夜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草原夜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草原夜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草原夜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草原夜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错怪儿媳拿了钱 83岁老太太执意当警察面道歉 建设者已苦战5年,预计明年打通成昆复线小相岭隧道
2# 四姑娘山
 楼主|草原夜空 发表于: 2021-7-3 09: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点击:探访国家重点实验室|“捕获”水稻优异基因,这里藏着哪些高科技?
  该实验室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设立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作物与有害生物互作、作物环境响应与生理、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前沿性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催生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支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ESI学科自2015年以来稳定排名全球前1%。
  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工作先后主持获国家科技奖9项,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基因深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Cell、PNAS、Nature Microbiology、Plant Cell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为提升西南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室主任为副校长彭成教授,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永炎院士。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西北边,一栋平平无奇的科研楼下,藏着一个“巨型冰箱”,里面存放着3万多份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中药种子。
  这是全球最大的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
  是中药的“诺亚方舟”!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队”的支撑。

点击:独家探秘 | 一栋平平无奇的科研楼下,竟藏着中药的“诺亚方舟”!
  据了解,该实验室建立“一库三平台九大技术单元”的中药资源创新研究平台,以西南地区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等特色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坚持“系统中药”思想引领,针对中药资源关键核心问题凝炼了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种质保存与创新、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多维评价和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转化机制与调控3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为全面提升中药资源研究的思想原创性和技术原创性,推动我国中药资源基础研究取得创新突破。
  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400余项,获研究经费3.0亿元。公开发表论文2600余篇,指导建立10万亩标准化中药种植区,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带动20个县5000余农户脱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5:05,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