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716|回复: 2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导游天下冬奥带火冰雪游

 [复制链接]
  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帅卒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帅卒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帅卒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帅卒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帅卒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帅卒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见过刚出生的小刺猬吗????? 南国奇葩
20#
 大窑沟河 发表于: 2022-2-4 12:05:5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冬奥带火冰雪游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春节七天乐]冬奥带火冰雪游

  到冰雪度假区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胜景,去滑雪场体验“雪道飞驰、我心翱翔”的快乐,在冰雕园感受“冰清玉洁、玲珑剔透”的创意……今年的春节假期,浓浓的冬奥氛围带火了各地的冰雪旅游。
  人气就是底气,量变催生质变。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提前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5年至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在北京冬奥会拉动效应下,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超越自我的成就感,享受自然的幸福感,满满当当的获得感,冰雪运动正以其独特魅力风靡神州。(经济日报记者 刘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零距离 发表于: 2019-1-28 07:53:00|只看该作者

春节看雪指南,请收好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春节看雪指南,请收好

  春节近了,气温也跟着“红火”起来,春运首周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不仅南方像是阳春三月,北方更是没了“三九”天的样子。新的一周,更多游子将踏上回家路,旅途天气如何?请看本期主持人的解答。

  :未来一周,天气如何变化?
  :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居高不下,“暖”胜往年,华北地区偏暖2℃至4℃,黄淮到江南偏暖4℃至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静稳天气条件好,1月28日至30日,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还有间歇性轻到中度霾天气。
  但是,气象部门预计1月30日至2月1日,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6℃至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以上,并伴有4级至6级偏北风。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南部及黄淮地区会出现雨夹雪(雪)天气,江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有小雨。2月3日前后,黄淮及其以南地区还将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
  气象专家提醒,冷空气到访会带来明显降温,公众需及时增添衣物,小心感冒。此外,霾再次侵袭华北等地区,公众需注意出行安全并戴好口罩。

  :春节出游哪里能看雪?
  :“避寒”“冰雪”“避霾”“洗肺”都是今年春节出游的热词。“南下避寒”的游客不仅来自北方城市,上海、南京、成都等气候湿冷的南方城市也渐渐成为“候鸟游”的主要客源地。境外目的地选择也呈现类似特点,今年预订前往泰国、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等温暖海岛的游客大幅增长。
  同时,伴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旅游持续升温,赴日本滑雪以及去南极或北欧各国领略“冰天雪地”美景的游客预订量同比大幅攀升。
  专家预计,未来一周,新疆北部、东北、青藏高原等地或将有雨雪,雪势不强;西南、西北地区东部、江南、江淮、华南北部这一带有明显降水,其中陕西或有弱降雪。
  整体来看,春节国内热门航线和铁路受雨雪影响较小。不过,降雨区的小伙伴出行还需带好防雨装备。(本期主持人 郭静原)
18#
 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8-12-26 18: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冬季旅游迎爆发式增长 近2亿人次参与冰雪旅游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我国冬季旅游迎爆发式增长 近2亿人次参与冰雪旅游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文化和旅游部报告显示,我国冬季旅游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今天(12月26日)在该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我国2017年至2018年冰雪季冰雪旅游人次达到1.97亿人次,收入超过3300亿。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提出,我国冰雪旅游已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预计到举办北京冬奥会的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报告显示,我国冰雪旅游投资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大众化、国际化特征。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400亿元,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北京延庆区、河北张家口崇礼区、黑龙江漠河市、内蒙古阿尔山市等成为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具有投资潜力的热门地区。
  报告提出,当前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冰雪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冰雪旅游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较少等。报告建议,应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市场活力、大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冰雪旅游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寻求突破。
  我国今年印发了《关于做好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单钢新介绍,各地将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避寒旅游等冬季旅游优质产品,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目前来看,南方的海岛度假旅游热度不减,城市周边的温泉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持续升温,东北、新疆等北方地区的冰雪旅游进入旺季,云南、广西、福建、贵州等地也开展了丰富的冬季节庆民俗旅游主题活动。
⊙记者:倪伟

  见习编辑:马瑾倩 校对:陆爱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张各国 发表于: 2018-12-25 00: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近3万亿产值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近3万亿产值

  (记者:关子辰)冰雪旅游正逐渐变热。12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在“冰雪文化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目前,拥有丰富冰雪旅游资源的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正在成为冬季旅游新的增长极,与此同时,冰雪景区已经成为北京、天津、青海、山西、贵州、山东、河南等众多省市冬季旅游的热点。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测算,冰雪旅游者在目的地人均停留2.8天,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上个冰雪季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97亿人次、3300亿元,同比增长16%、22%。预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而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产、冰雪会展等相关产业2.92万亿元产值。
  戴斌指出,针对一些地区冰雪资源丰富而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例如长春机场新航站楼、京张高铁、阿勒泰机场、敦化至白河高速铁路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效提升热门冰雪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不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地方和企业愿意在规划、设计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项目上投资,却不愿意在品质、内涵和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软环境上花钱。但消费者外出旅游,既要美丽风景,也要美好生活。相关调查表明,旅游者对特色美食、民俗、文艺、生活体验也有强烈的需求,同时体验冰雪项目和民俗活动的游客比例达到64%,冰雪+温泉、冰雪+美食+民俗等成为深受老百姓追捧的冰雪套餐。戴斌进一步分析,未来,投资者需面向大众旅游者的现实需求,发挥科技、文创和资本的力量,开发冰雕、雪雕、冰雪那达慕、冰上龙舟、冰湖捕鱼、冰滑梯、冰雪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产品。
16#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2-24 19:3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冰雪大会数万人观展,武大靖现场讲解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中国冰雪大会数万人观展,武大靖现场讲解
⊙记者:孙海光 编辑:韩双明 校对:郭利琴

  首届中国冰雪大会于今日在北京展览馆落幕,这是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在新周期、新雪季着力打造的示范性群众冰雪品牌活动。与以往冰雪类展览不同,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强调互动、参与、体验,把真冰、真雪、仿真冰、旱雪等结合在一起,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冰雪带来的乐趣。

规模 两个展览日近3万人进场
  想要体验滑雪不一定去郊区的滑雪场,市中心同样可以体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展览馆外便铺设一条2000余平的雪道,观众可在这里体验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
  这也正是首届中国冰雪大会致力打造,让老百姓在参与、体验、互动中感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12月22日至24日,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在北京展览馆进行,这是冬运中心在新周期、新雪季着力打造的示范性群众冰雪品牌活动。“7+1”的展区布置全方位展示冰雪运动,除室外2000平方米的冰雪体验区外,7个总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的馆内区域还设置了追梦冬奥展、雪上乐园、冰上乐园、中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展、冰雪周边产品展示、冰雪文化珍藏实物展、冰雪秀空间等主题。
  据冬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内容设置时,便考虑到要区别于其他冰雪产业等展览活动,更多的是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亲身去体验冰雪运动。关于内容设置,冬运中心有两个基本考量:第一要有真冰真雪,不能完全是仿真冰和旱雪。第二要有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要让冰雪运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据冬运中心常务副主任丁东介绍,首届中国冰雪大会的筹备时间只有3个月,能办成什么效果起初心里也没底。这之前,冬运中心曾把首届中国冰雪大会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一种实践,在北京中小学进行动员,预计组织约5,000名学生参观。
  没想到的是,仅12月22日展期第一天,进场人数达到14,000人,周末两个展览日进场人数接近3万人。据北展工作人员介绍,这已是同类活动、展览中人流量最高的一次。
  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观、体验人群基本是“大手牵小手”,这是冬运中心最乐意见到的情景。“我们特别希望这些孩子们回到家里,会跟他们的爸爸妈妈说,‘我想去滑冰,我想去滑雪。‘”丁东称。

规格 武大靖等明星上阵讲解
  “这是花滑的冰刀,比我们的冰刀长,而且刃非常宽。冰鞋高度也很高,有利于他们起跳和降落。”在花样滑冰项目展区,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指着墙上的花滑冰鞋,向观众逐一介绍。
  “大靖带你来巡馆”,这是首届中国冰雪大会的一个全新推广形式。丁东称,3天展期能来现场观展的人数只有几万人,冬运中心为此联合了十余家直播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老百姓了解冬季运动。
  相比以前的冬季项目介绍,中国冰雪大会更具亲切感。为此,冬运中心跟北京冬奥组委一起对15个冬季项目重新进行图文编辑,用一种更易于青少年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运动。
  除了图文,每个项目展区还有相关实物展示,观众可以通过相关器材更直观地区别雪车、雪橇、钢架雪车等项目。在短道速滑展区,放置了一件国家队最新款队服,武大靖今年就是穿着这件战袍三破世界纪录的。“看,一般冰刀划上去是划不破的。”
  除了武大靖,恰逢回国调整的雪车队员史昊等人也来到展区为观众做讲解。为了这次冰雪大会,冬运中心还专门进口了一台雪车模拟体验设备。纵然习惯了冰面疾速的武大靖,坐进雪车也很不适应。当得知工作人员特意调慢速度后,武大靖惊呼“这也太快了!”
  “竞技体育能带动我们群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明星的榜样和示范带动作用非常重要。”丁东称,中国冰雪运动长期落后、全面落后,竞技人口远远不足,需要明星运动员的带动,“相比夏季项目,我们冰雪项目青少年训练体系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
  在丁东看来,2022北京冬奥会要完成“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任务非常繁重,竞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我们的后备人才还要加大力度,这也是我们办中国冰雪大会的一个很重要目的,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着眼于未来的5年、10年,甚至是20年。参与人口增多以后,也会夯实竞技体育根基,对竞技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小朋友们体验冰壶。新京报记者孙海光摄

规划 京津冀协作带动全国联动
  接受采访时,丁东一直在强调“参与、体验、互动”这6个字,“让大家在这个馆里不仅是看,更能够参与进来,能真正感受到冰雪带来的快乐。”
  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参与进来,中国冰雪大会决定在馆外铺设一条雪道。据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郑良程介绍,仅用一天时间就铺出一条2000余平方米的越野滑雪赛道。为加强体验感,除首次引进冬季两项训练模拟器外,还请来了世界冠军罗格纳担任教练。展览第一天,有近3000余名青少年体验了冬季两项这个相对陌生的项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摸到冬季两项的专用枪 械。
  “最近这几年,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数量越来越大,京津冀、内蒙古、新疆等地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群众身边的场地设置远远不够。”此外,丁东还列举了几个制约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因素,诸如培训力度不够、器材装备价格较高等,“这次冰雪大会特别强调了降低门槛,通过亲民、便民、惠民的方式,让老百姓在感受和体验之后喜欢上这个项目。”
  在丁东看来,推广冰雪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冰雪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在美国、加拿大,包括北欧国家,一到了冬天,大家很自然地就去上冰、上雪。”
  丁东称,首届冰雪大会筹备期较为紧张,很多想法有待讨论,会在明年得以优化。按照冬运中心的归化,明年的冰雪大会将设置主会场概念,主会场依旧放在北京,全国其他省区市均可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中国冰雪大会的内容设置是可复制性很强,未来不管是微缩版还是精品版,会根据不同城市的需求进行模块化的拆分、组合。
  从首届中国冰雪大会看,京津冀三地已开始深度参与。在体育总局冰雪运动发展框架中,京津冀三地是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核心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京津冀三地的协作也会带动冰雪运动在全国联动发展的大方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2-23 17:38:00|只看该作者

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在京开幕

源自:和田信息网
原文标题: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韦骅、吴书光)首届中国冰雪大会22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启幕仪式。本次大会为期三天,是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在冬奥“北京周期”着力打造的示范性群众冰雪品牌活动。
  在启幕仪式上,大会正式对外发布大会吉祥物“冰娃”“雪娃”。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会设置了冰雪文化展示、运动明星互动、新材料新工艺展示及冰雪运动VR、AR等科技体验以及民俗冰雪项目体验等内容,适合中小学生及社会大众体验参与。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丁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大会亮点很多,突出体现在“互动”“参与”“体验”三个方面。“让大家在馆里面不仅仅是看,还要参与进来,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快乐,所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参与。”
  活动现场,武大靖等明星运动员也前来与观众互动。对此,丁东说:“我们说竞技体育能带动引领群众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体育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但我们的大众冰雪,又是给竞技冰雪打基础的。我们参与的人口越多,可以输送培养的人才也就越多,对提高我们的竞技水平也就越有帮助。这次大会不仅仅是博览会,更要大家参与进来,为将来中国冰雪运动水平的提高打基础。”
14#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2-23 17: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一季已达1.97亿人次

源自:和田信息网
原文标题: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一季已达1.97亿人次

  新华社长春12月23日电(记者:赵丹丹)23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在第三届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2018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3300亿元,我国冰雪旅游已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
  报告说,预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报告还显示,我国冰雪旅游投资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大众化、国际化特征。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400亿元。根据综合评价,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北京延庆区、河北张家口崇礼区、黑龙江漠河市、内蒙古阿尔山市等成为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具有投资潜力的热门地区。
  报告同时认为,当前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冰雪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冰雪旅游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较少等。报告建议,应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市场活力、大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冰雪旅游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寻求突破。
  第三届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于12月21日至25日在长春举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张各国 发表于: 2018-12-23 14: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一季已达1.97亿人次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一季已达1.97亿人次

  新华社长春12月23日电(记者:赵丹丹)23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在第三届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2018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3300亿元,我国冰雪旅游已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
  报告说,预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报告还显示,我国冰雪旅游投资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大众化、国际化特征。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400亿元。根据综合评价,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北京延庆区、河北张家口崇礼区、黑龙江漠河市、内蒙古阿尔山市等成为2018年我国冰雪旅游具有投资潜力的热门地区。
  报告同时认为,当前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冰雪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冰雪旅游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较少等。报告建议,应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市场活力、大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冰雪旅游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寻求突破。
  第三届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长春冰雪旅游节于12月21日至25日在长春举行。
12#
 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2-23 13:23:00|只看该作者

2018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单发布:吉林三地入选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2018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单发布,吉林省三地入选

  今年冬天去哪里玩雪?一份刚刚发布的报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2月23日上午,作为第三届雪博会的重头戏,《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吉林长春发布,“2018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8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2018十佳冰雪旅游节事活动”等榜单悉数揭晓。
  澎湃新闻从雪博会现场了解到,上述报告的数据支持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获得“2018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称号的城市分别为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吉林市、张家口市、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呼伦贝尔市、大同市。其中,吉林省有三地上榜。
  “2018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四个分维度评价分别为冰雪旅游资源丰度、城市旅游品质化、资源与人文环境友好性及政府支持力度。在政府支持力度的排名中,张家口市、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分列前三位。
  此外,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延庆区、崇礼区、牙克石市、阿尔山市获评“2018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其中,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凭借火爆的冰雪旅游投资与潜力稳居榜首。
  而在“2018十佳冰雪季冰雪旅游节事”名单中,吉林省开展的“2018年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暨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第23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中国查干湖第十六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强势入选。
  根据携程互联网大数据、线下门店预订综合分析,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国家报告》指出,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长白山、长春、吉林市入围人气最高的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前十名榜单。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已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吉林冰雪文化符号。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到吉林度假旅游的游客增长迅速,其中,长春、吉林市、长白山游客增长量均超100%。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2-11 12:38:00|只看该作者

文旅部提醒游客:冰雪旅游应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文旅部提醒游客:冰雪旅游应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庆滨)文化和旅游部于12月10日在官方网站发布冰雪旅游安全提醒称,随着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冰雪旅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冰雪旅游的队伍之中。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冰雪旅游应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提醒涉及安全意识、身体防护、防滑、项目选择和理性维权五个方面:
  一、增强安全意识。提前了解冰雪旅游项目,对气候、身体状况等做出评估。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正规旅行社和冰雪旅游场所,到达目的地尽早阅读“游客须知”。注意危险区域警示,远离不牢固的冰面、冰雕、雪塑,避免发生坠落、跌倒等安全事故。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参与各类项目。
  二、做好身体各部位防护。选择防风保暖性较好的衣物(如羽绒服、高领毛衣、棉袄和保暖内衣以及围巾等)和轻巧保暖防滑鞋子,佩戴手套和耳罩,尽量减少皮肤裸露。备好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阳光刺伤眼睛。准备必要的防冻伤和其他常用药品,避免久站不动,勤用手掌摩擦面部和五官,防止冻伤。调整饮食,及时补充人体热量。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滑。自驾游客行前应检查车辆蓄电池、防冻液、轮胎、车灯等状况,准备防滑链,行驶中保持车距,不急刹车、急拐弯。游客在徒步行走中应穿防滑性好的鞋子,稳步前行,在冰雪地上行走时,膝盖应微屈,身体重心向前倾,以防摔倒。
  四、运动宜量力而行。根据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冰雪运动和游乐项目,量力而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运动,并采取防护措施。建议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险。未成年人要在监护人的看护下开展与年龄、能力相应的运动。老年人不宜体验冰上竞技、雪上竞技等激烈运动项目,尤其是患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寒冷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如遇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五、文明出游理性维权。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遵守公共秩序,不推搡拥挤。爱惜雪橇、滑雪杆等游乐设施,不破坏雪雕、冰灯等观赏景观。保护生态环境,随身携带垃圾袋,不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留下一片垃圾。如遇旅游服务质量纠纷,及时拨打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号码“12301”进行维权。
⊙记者:王庆滨 校对:张彦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6:47, Processed in 5.444409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