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心了之火 发表于: 2021-7-19 10:4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风光大省”甘肃 开启新能源升级之路

 [复制链接]
源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标题:“风光大省”甘肃 开启新能源升级之路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新考题和新使命。为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大屏障,甘肃省提出要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对此,有关专家学者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甘肃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甘肃应积极作为,充分利用新能源存量优势,加速完善新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管理体制等瓶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国“双碳”目标如期实现贡献甘肃方案。
  “风光”资源优渥 新能源发展扩容迎新机遇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甘肃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风光优渥”的特点突出,新能源基础雄厚,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张掖、金昌、武威、酒泉四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特别是甘肃省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资源有效储量分别为2.37亿千瓦和1亿千瓦以上,分别位居全国第五、第三,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的优越条件。但此前,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以及新能源发展阶段性、不连续性等特点,新能源投资受到一定限制。
  经过“十二五”“十三五”快速转型,甘肃大力推动电力代替煤和油的消费。截至2020年底,甘肃太阳能装机981.55万千瓦,电源装机容量5620万千瓦,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占比41.9%,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包括水电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9%。全省发电量1787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2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28%,创历史最好水平;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432亿千瓦时,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加大电力外送,甘肃与20个省市开展电力省际输送,大送端电网的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以上措施,2020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监测预警结果显示,甘肃风电预警结果总体为橙色,其中河东地区为绿色;光伏评价结果河西地区为橙色,其他地区为绿色。
  甘肃省新能源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宁渤、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涛、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发展战略研究处处长薛昭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表示,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至少增加7.2亿千瓦,每年新增装机不少于1亿千瓦。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区域,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甘肃省以风、光为主的清洁能源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发展机遇。
  “可以说,新能源发展将成为甘肃省按期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所在。”薛昭军说。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还需破解诸多难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甘肃新能源资源丰富,但全省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化石能源仍占60%以上,尤其“一煤独大”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若以新能源电力为突破口加速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还需要破解诸多难题。
  据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目前甘肃省电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属于电能输出型省份,年均富余电量已超过300亿千瓦时,并逐年增加。而与此相对应,甘肃省仅有祁韶直流一条自有输电通道,远少于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另外,由于祁韶直流的配套火电厂机组未能完全建成投运,导致祁韶直流无法满功率运行。
  汪宁渤介绍,目前,甘肃省电力系统主要依靠煤电调峰,系统现阶段最大调峰能力仅730万千瓦左右,而省内调峰实际需求为850万千瓦至1050万千瓦,且热电机组占比高,总规模占全省火电总装机的60.9%,同时冬季供暖对系统调峰能力影响也比较大。“十四五”期间,受煤电发展放缓、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等因素影响,甘肃省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愈加凸显。如果由于已核准的缓建、停建的火电项目不能按期投运,调峰缺口将达到470万千瓦至1560万千瓦。
  同时,甘肃电力市场建设在省级层面没有统一牵头机构。据调研,发电计划、省间购售电计划以及省内现货市场建设由甘肃省工信厅牵头负责;省内直接交易由甘肃省发改委负责;辅助服务、省内替代发电市场又由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负责。多头管理导致统筹协调不够,制约了甘肃省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以电为中心 构建综合能源发展格局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常规能源形影不离,不能割裂开来看问题。统计显示,2010-2019年间,甘肃一次电力(新能源)消费总量显著上升,2012年超过石油,成为第二大消费能源。薛昭军等专家认为,甘肃省应该在盘活现有能源资源优势基础上,在新一轮以电为中心的能源资源格局构建中,构建培植优势、抢占市场,着力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能源发展新格局,最终迈向“双碳”目标。
  薛昭军表示,到2025年,甘肃应推动风光电装机在现有规模基础上翻一番,超过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到65%,同时大力推进风储、光储示范项目建设。
  “甘肃应在深度挖掘现有调峰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运用火电、抽水蓄能、燃气发电、储能等调峰方式,丰富电力系统调峰手段,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汪宁渤认为。
  孙涛等专家表示,需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持续推进“绿电外送”。孙涛提出,在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电力需求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在现有祁韶特高压输电工程基础上,甘肃应继续加大输电外送通道建设,加快“陇电”尤其新能源电力和常规能源电力向华东、华中、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打捆外送”,同时,进一步与中东部省份广泛签订协议,固化中长期外送交易份额。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行舟表示,未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电气化,有力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心了之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心了之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心了之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心了之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心了之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心了之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宝武发起设立 总规模500亿元碳中和主题基金 科技创新让哈西大桥创造三项国内之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8:3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