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姚兴国|查看: 9104|回复: 12
[财经

潘石屹现场回应出售中国资产传闻:你就看公告吧

 [复制链接]
3# 峨眉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7-24 09:47:00|只看该作者

潘石屹称房价今后还得降 劝年轻人不要买房

源自:经济参考报
  身为地产大佬,擅长跨界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出镜率”确实不算低。当下,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的老潘再一次进入了他人生的“创业”阶段。

SOHO中国的“首席营销员”
  从甘肃天水的放羊娃,到廊坊石油管道局的公务员,再到海南炒楼、在北京开发商业地产、创办SOHO中国;再到后来接拍电子产品广告、出书、出影集,出演电影,主持脱口秀节目……在房地产界,潘石屹绝对称得上最吸引眼球的“腕儿”之一,其微博粉丝高达数千万。
  他在业内首提SOHO概念(即“在家办公”);尝试在长城脚下打造艺术建筑;第一个提出无理由退房……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得媒体报道,业界驻足。
  这一次,潘石屹出现在媒体视线中,目的依旧鲜明──宣传自己的新项目SOHO3Q。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复兴广场,潘石屹带着他的SOHO3Q与美国硅谷新兴互联网巨头Uber宣布展开品牌战略合作。潘石屹表示,“我们和Uber合作的基础是有着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今后还要有更多合作。目前很多传统行业的资源没有利用好,如在汽车行业,私家车资源是过剩的。我的车一天也就开半小时,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SOHO和Uber基于共同致力于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解决环境资源的约束问题走到了一起。”

“连谈对象都能互联网了,还有什么不可以”
  “连谈对象都能互联网了,还有什么不可以互联网。”潘石屹日前在上海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北京望京SOHO有一家公司叫百合网,我现实生活中看过人家谈对象的、也见过媒婆,但是几千个媒婆在一起,每个人按照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根据你的长相、家庭人口、爱好等等进行撮合匹配还是第一次,百合网一天就能撮合一千多对呢。”
  “这给了我很大启发,也倒逼了SOHO中国的互联网转型。我在反思,SOHO盖了很多房子,但是不是把每平方米的房子都利用好了呢?远远没有,商业没有利用好,办公楼没有利用好,住宅更是如此。”潘石屹说,“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汽车、办公室、住宅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创立于1995年的SOHO中国在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中崛起,但在潘石屹看来,由于目前市场存量巨大,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从“拼命盖房”转向“盘活存量”。
  今年2月1日,SOHO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发布办公O2O平台──SOHO3Q,以期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探索。“我正在通过SOHO3Q进行‘再创业’,这可以视为SOHO中国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向新经济的一种转型。”
  2012年,善于思考的潘石屹开启了SOHO中国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的战略转型。而试水O2O,则是SOHO继“售转租”之后的又一重大转变。
  潘石屹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很大,几乎所有房企都在思考,这样一个大的行业到底应该怎么走。“房地产是传统行业,效率低、反应速度慢、房子空置率高、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度拥抱互联网,让房地产和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SOHO在过去20年里,一直是一个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先建办公楼出售办公楼,然后建办公楼租办公楼。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办公需求。”
  潘石屹说,在灵活办公时代里,可能租户并不需要租用很大的面积,也不需要像原来一样,一租就要三到五年。他们可能只需要租一个房间,甚至只租一张办公桌,可能租一周也可能租三个月。“互联网可以让房子每平方米的面积和客户在最短时间内结合,从而为创业者提供时尚、灵活、便捷的共享办公空间。”
  他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在SOHO3Q,你看不到传统的“格子间”,白领们共享一张长桌,人们可以随意走动、交流,并进行平等的思想碰撞。记者在位于上海SOHO复兴广场的SOHO3Q看到,该平台接受租户线上选座、预订、下单、付款等。此外,SOHO3Q还提供免费WiFi、复印打印、会议室、咖啡等服务,租户只需要带着手机和电脑来工作。
  潘石屹透露,“目前北京和上海的SOHO3Q几乎已经满租,想进来要排队,这足以见移动办公新需求非常旺盛、市场规模很大。在2015年,SOHO中国要在全国建立11个SOHO3Q,大概1万个工位。”
  “现在的SOHO中国有两个:一个是‘过去的’,它的发展战略、产品定位属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另一个是‘全新的’,它保留了过去的SOHO中国的创新基因、发展模式、积累资产,但更与新经济业态的发展有关。”

给创业者的箴言
  记者在上海的SOHO3Q看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汇集了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互联网公司,如“饿了么”、“青苹果医疗”等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潘石屹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政府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后,一些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如打车软件,手机预约上门洗脚、上门洗车,网上代办营业执照等等,这些新兴业态或新兴的职业拓宽了就业和创业的空间,非常具有想像力。
  潘石屹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从深层次来看,这种“突变”是颠覆性的、根本上的变化。他用“旧秩序”和“新秩序”来描述这种变化。在旧的经济秩序中,有许多中间环节,组织结构是金字塔状的,这种结构会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成本高;而在新经济秩序中,很多中间环节被取消了,组织结构是网状的,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
  “旧的经济秩序正在土崩瓦解、日益枯竭,经济新秩序已经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初见端倪、迅速成长。如此巨大的变化,行业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新经济业态的从业者正以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在改造和创新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
  在潘石屹看来,新时代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从初衷上,要有分享和服务意识,要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业,直接或者间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不要局限在个体或者少数人的利益上。
  ──从方法上,要深刻理解和运用互联网,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从模式上,创业和创新就是要做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创业者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快速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回避不开的楼市话题
  与房地产大佬对话,自然不能不提当前楼市。言归正传的潘石屹谈及房地产,即刻变得严肃起来,“房地产行业是传统行业,什么是传统行业呢?就是效率低,浪费大,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应速度慢,这就是传统行业。房地产和其他传统行业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思考房地产如何和互联网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潘石屹坦言,中国房地产商“天南海北盖了这么多房子,现在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存量已经非常大。现在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接近40平方米,已经非常多了,问题是这些房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不能用互联网技术把过去20年建好的房子充分利用起来?这可能才是中国开发商值得做的事情。”
  “我们已经不卖房子,我们自己持有,几百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如何把它租好,这是我们去年和今年的任务。”变身“包租公”的老潘野心不小,“我们明年的任务是把社会上的,如万科王石等建的房子统统充分利用起来。”
  在最近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潘石屹谈及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房价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房价还没有降到位,今后还得降。“这些年建的房子足够多,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已经不太支持房价上涨了。所以年轻人不要买房子,现在是共享经济,租房是共享经济的一部分。”
2# 四姑娘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6-6-24 06:07:4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1963年11月14日,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潘集寨村。父亲被打成“右派”,爷爷曾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军官。1977年秋天,其父获平反,全家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甘肃清水县城。1979年,考入兰州培黎学校(即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以600名学生中第二名的成绩被河北的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大专)录取。(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没考好,他立即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
  1984年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任职。
  1987年,辞职下海到深圳、海南,后到北京,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1989年,随同一位老板(牟其中)来到海南省。
  1990年,同冯仑、王功权、张民耕在海南省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1991年8月,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地产,在海南省第二波经济热潮中半年多赚取一千多万元。
  1992年,与合伙人在北京共同创立北京万通有限责任公司。同年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新城国际)。同年8月海口房地产崩盘前夕,潘回到西北考察市场机会,后到北京做市场调研,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偶然听到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潘设法获取了其中之一,成为发迹的肇端。同年万通新世界广场在阜城门开盘,香港利达行主席邓智仁找到万通公司要求代理销售。邓智仁通过成功的广告和定价策略获得代销的成功,将万通新世界广场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1993年,在一次向购买北京华远项目的过程中潘石屹结识了当时的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当时初来北京乍到的潘石屹向任志强学习了“七通一平”等房地产知识。两人后来结交成为挚友。
  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商业地产项目。
  1999年底,一本出自现代城发展商之手的长篇文字《SOHO现代城。居家办公。酷。com》出现诸多媒体上,SOHO的概念正式提出。
  2001年1月初,以前卫头光形象出现的SOHO现代城的广告大范围出现,同时一本银灰色封皮、长达100多页的SOHO现代城楼书,以大量的照片、漫画与插图讲解SOHO现代城的三个空间,“有点前卫、有点另类”的风格引起市场的关注,SOHO一词开始被广泛提及。
  2002年潘石屹先生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普遍关注和热门报道,其中有时代周刊、CNN、CCTV、华尔街日报以及南华早报等等。时代周刊曾在2002年11月刊中这样报道潘石屹“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2012年8月16日,潘石屹在香港业绩会上宣布SOHO中国将告别散售模式,转而持有北京、上海有价值的物业,公司未来的盈利也主要来自租金收入。
  2013年10月到2018年10月,潘石屹担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愿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们去奔走。愿为法制完善和社会进步做力所能及的事。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和妻子张欣参观Facebook,在参观后,潘石屹微博直言“这么大的老板连个单独的办公室都没有,和年轻的电脑工程师们挤在一起”,同时微博中Facebook办公室像学校。同年7月24日,潘石屹夫妇美国参观苹果公司,苹果CEO库克亲自接待并讲解他们新的办公楼,潘石屹称有一技术可以在国内采用,开车到停车场时,苹果手机上马上弹出能停的最近的车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2:5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