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壳子|查看: 5704|回复: 24
[纪实·新闻

汉中市佛坪县:秦岭深处的“生态卫士”

 [复制链接]
4# 金佛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2-23 08:24:00|只看该作者

人口

  1953年,佛坪县总人口25,496人,其中男14,308人,女11,188人。
  1964年,佛坪县6,181户,24,855人,其中男13,744人,女11,111人,农业人口22,866人,非农业人口1,989人。
  1982年,佛坪县总户数7,401户、33,828人,其中男18,639人,女15,189人;农业人口29,296人,非农业人口4,532人。
  1990年,佛坪县有35,654人(含户口不在佛坪县的常住人口),其中男19,839人,女15,815人。0~5周岁3,654人,12岁以上不识字的11,405人。
  2012年,佛坪县总户数11,356户,户籍总人口33,360人,其中:男性18,163人,占总人口54.45%;女性15,197人,占45.55%。农业人口26,756人,占总人口的80.2%;非农业人口6,604人,占总人口的20.1%。佛坪县常住人口30,094人,城镇人口13,711人,城镇化率41.1%。
  2016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1,551户,户籍总人口33,158人,减少396人。其中,男性17,941人,占总人口54.11%;女性15,217人,占45.89%。农业人口26,683人,占总人口的80.47%;非农业人口6,475人,占总人口的19.53%。全县常住人口30,200人,城镇人口13,596人,城镇化率为45.02%。
3# 峨眉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2-22 07: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自然资源

一:植物资源
  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保护植物23种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0种,三类保护植物13种。总共有植物5门180科1603种,其中地衣类5科12种,苔藓类20科30种,蕨类24科71种,裸子类6科20种,被子类125科1,470种。这些植物中,药用植物904种,纤维类植物98种,糖及淀粉类植物130种,油脂及芳香油类植物248种,鞣料植物100种,观赏类植物370种,其他资源植物136种。
  已发现野生红豆杉群落、庙台槭、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地道产区。

二:动物资源
  清《佛坪厅志》载:佛坪县“鸟兽恒畜外,有熊、豹、豺、狼、狐、兔、猴、獾、野猪、猯、獭、雉、鸨、鸠、鸦、鹑、鹰、鹳、鹊。水族亦有鱼,然不多得”。《佛坪乡土志》载:佛坪县“动物常畜外,兽有野牛、山羊、熊、豹、豺、狼、狐、鹿、野豕;鸟有雉、松鸡、鸨、鸠、鹳、鹰”。
  佛坪已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鱼类5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27种,鸟类239种,兽类103种),种类之多,保存之完备,自然生态之完整,为陕西省之冠。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中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水资源
  佛坪县河流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7公里。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溪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溪4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条。属汉水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13条,三级支流20条。总长984.2公里,总流量为11.76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长江中上游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保护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壳子 发表于: 2016-2-18 08:24:00|只看该作者

地理环境

一:位置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山峦腹地。秦岭山脉主脊横亘县境北部,境内山峦重叠。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1‘至108°10’,北纬33°16‘至33°45’。县城袁家庄,东到宁陕县26公里;西南到洋县28公里;南到石泉县43.5公里;西到洋县75公里;北到周至县39公里;西北到太白县100公里。东北(经周城公路)到西安市212公里;西南(经周城公路)到汉中市158公里。佛坪县南北长约54.05公里,东西宽约50.25公里。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

二:地貌
  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北界秦岭主脊自西而东有黄桶梁、光头山,为南北坡分水岭,亦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东有天花山、老庵子;西有烂店子梁、观音山;中部有鳌山、文观庙梁蜿蜒伸展,接连娘娘山主峰,构成倒挂的“山”字型骨架,形成低山和中山的高程差异,县东西两半以山相隔,汇集为金水、椒溪两个水系。蒲河系过境水,与椒溪交于三河口。三条河道纵贯佛坪县。山体多呈中切峡谷,沟壑纵横,群峰四起。河沟两岸分布大小不等的洪积、冲积、淤积台地,地势较平坦,为基本农田的分布区。

三:气候
  佛坪县属暖温带气候,有显着的山地森林小区气候特征,成为特殊的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东西向秦岭主脊的屏障作用,使县境气候明显区别北坡,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冷暖反复交替,气温回升缓慢,雨少偏旱;夏季多洪,秋季多淋;冬季雪雨稀少,较干燥。
1# 贡嘎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2-18 08:24:00|只看该作者

建置沿革

  秦朝为汉中郡城固县。
  西汉时隶属汉中郡安阳县。王莽建新朝后隶属新城郡安阳县。
  东汉时隶属汉中郡安阳县。
  三国时隶属蜀汉黄金县(先)、蒲池县(后)。
  西晋时西部隶属黄金县,东部隶属蒲池县。
  成汉时隶属蒲池县。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成汉灭亡归东晋,因废兴道、蒲池县,又隶属黄金县。
  南北朝时,萧梁二至四年(公元503~505年)隶属兴道县。北魏隶属晋昌郡龙亭县。
  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隶属洋州郡黄金县。后复设蒲池县归蒲池县辖。
  北周废蒲池县后,复归黄金县属。
  隋代隶属黄金县,归洋州(治设今西乡县丰宁)辖;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黄金县改属汉川郡辖。
  唐代隶属扬州黄金县。
  五代十国期归后蜀源州黄金县辖。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黄金县撤销,并入真符县,归利州路洋州辖;南宋时仍为真符县地,归洋州辖。
  元代,为洋州东部属地,归兴元(汉中)路辖。
  明朝,属汉中府洋州(后改为洋县)辖。
  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0年),陕西设周洋县丞于袁家庄。道光五年(1825)废周洋县臣设佛坪厅。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佛坪厅属汉中府。民国2年(1913)2月,佛坪厅改为佛坪县。民国3年(1914),佛坪县属汉中道辖。民国15年(1926)9月,佛坪县城由佛爷坪迁袁家庄。民国17年(1928),省撤销道建制,县属省直接管辖。民国24年(1935),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佛坪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公署在今汉中市)管辖。民国38年(1949)10月17日,陕西省特设十一、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建国以后
  1949年12月8日,佛坪县解放。佛坪县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属陕南行署,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4日,佛坪县撤销。秦岭以北的板房子、厚畛子地区划入周至县,蒲河地区的陈家坝、石墩河划入石泉县,袁家庄、大河坝、西岔河、十亩地、岳坝、龙草坪、长用坝地区划入洋县。
  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县城仍设袁家庄。
  1968~1978年属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属汉中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6月后属汉中市管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3:47,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