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1年在文明实践中“记住乡愁”

 [复制链接]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原文标题:在文明实践中“记住乡愁”

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小小志愿者化身“讲解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各位好,前面是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祖居,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人流如织的永庆大街上,一群青春活力的小小志愿者,向游客宣传防疫要求、遵守公共秩序等文明旅游理念;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内,小小志愿者化身“讲解员”,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讲述着在荔湾发生的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
  过去两年来,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内涵。通过深挖岭南文化、发挥区域特色、动员社会力量、文化融合创新等多项措施,建立了多个具有荔湾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新时代文明实践。
⊙作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朝露、徐雯雯

  打造地方特色的实践阵地
  八和会馆、銮舆堂、宝庆大押……这些老广的乡愁,在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手绘导览图上,都可以找到答案。2020年10月,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西关永庆坊景区核心区域挂牌成立,实践站坚持把乡愁与记忆融为一体,把永庆坊的新旧记忆有机糅合在一起,融入本土文化与艺术资源,把实践站打造成弘扬西关文化、惠民育民、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文化阵地。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是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目标。在实践站二楼设置有扫码听故事片区,将全国道德模范郑益龙的故事、荔湾区芳村农军-谢氏三杰的故事、裕安围的故事等8部音频作品放在同一平台,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红色荔湾。
  近年来,荔湾区一直致力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荔湾区传承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实践站多次举办“大家艺术欣赏品鉴会永庆坊工作室”“粤舞·悦学堂”等文化活动,不仅在实践中让群众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更用中华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弘扬时代新风,厚植家国情怀。
  动员社会力量共建实践站点
  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利用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资源,合作打造了两个以岭南文化、非遗文化、艺术共享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站。
  永庆坊玻璃屋艺术展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站作为永庆坊主要的艺术展览和社会美育窗口之一,以传承和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举办了艺术活动、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不同类型的文明实践活动。
  “传承和创新,坚守和包容,是永庆坊的文化特色。各种新生业态不断进入,为永庆坊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文化元素,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建设,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体验窗口,是荔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一个创新举措。”荔湾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牵手餐饮企业,把位于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南侧的必胜客领展购物广场餐厅打造成为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站,通过粤剧、牙雕、广东醒狮、广绣、广彩、广州泥塑、广州剪纸、西村窑8大荔湾特色民俗艺术以年轻化的方式重新演绎。
  志愿服务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广泛发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是荔湾区近年来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入纵深的一道风景线。
  在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队伍里,有一支“特别”的队伍──小小志愿者。“叔叔请您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边展示的戏服叫做文武袖,可以实现在舞台上瞬间变装。”在永庆大街和粤剧艺术博物馆里,我们能见到很多小小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于附近的西关培正小学。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内,他们是专业的“讲解员”,在永庆大街上,他们是防疫文明劝导员。
  夏婉芸是小小文明劝导员里的一个亮眼明星。今年11岁的她,从5岁起就开始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了。婉芸爸爸说,孩子能够在志愿参与中得到锻炼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家长非常支持。
  如今,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之中。自去年11月起,荔湾区青年志愿者每周末驻守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此同时,依托荔湾志愿服务驿站,荔湾区链接高校志愿者队伍进驻永庆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銮與堂、三雕一彩一绣展览馆等景区景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渡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渡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渡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渡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渡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渡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17例 春运出行要防范返乡防疫政策层层加码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4:2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