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友多|查看: 12704|回复: 14
[文化·节日

青海省15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复制链接]
6# 青城山
 千牛花露露 发表于: 2018-12-26 16:34:00|只看该作者

青海“世界唐卡之都”邀中外游客探秘非遗

源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添福

  游古堡、赏唐卡、晒大佛、看“於菟”、跳藏戏、吃藏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遗”项目热贡艺术所在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26日举行仪式开启冬春季旅游,邀中外游客开启青海藏乡“探秘之旅”。
  12月26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遗”项目热贡艺术所在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仪式,邀中外游客开启青海藏乡“探秘之旅”。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热贡”即“金色谷地”,当地年都乎、吾屯、郭玛日等传统村落,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而以唐卡、泥塑、堆绣、雕刻等领衔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其以色彩艳丽、线条精致而蜚声海内外。
  同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伟东介绍,该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世界唐卡之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州级项目27项,文化类型丰富,一些艺术形式堪称世界之最。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该县冬春季旅游,除了日常的观赏唐卡、泥塑,游览古堡,吃藏餐外,各村落将相继跳“於菟”、晒大佛、转弥勒、跳法舞、祭拉则等。
  此外,同仁县文体旅游部门,还手绘地图,详细标注该县旅游景点,并推出七条短期旅游路线,如热贡艺术鉴赏线、八大圣地探秘线、游古屯堡及传统村落线等。
  热贡格丹画院院长血热说,该画院有18位画师及学徒,中外游客除了可以在画院赏析唐卡外,还可观看画师绘唐卡,并亲手体验。
  来自英国的梁泽修是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热贡艺术非常著名,而且拥有一些在中国藏区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很多游客都愿意过来。”
  “同仁‘非遗’旅游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具有发展旅游的动力。”在同仁踩线的青海旅游从业者文秋芳说,会向中外游客首推研学、游学及亲子体验游,“希望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变为游客的亲身体验。” ●
5# 华蓥山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0-23 14:08: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青海公布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青海公布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日前,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其中包括13家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家首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据悉,此次确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分别为湟中农民画、夏尔群鼓舞、热贡艺术(唐卡)两家、“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德都蒙古全席、藏族服饰(安多藏族服饰)、热贡艺术(泥塑)、同仁刻板印刷技艺、藏戏(黄南藏戏)两家、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藏娘唐卡等。
  以下为具体名单:

一: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
  1. 湟中农民画传承培训中心:命名为“湟中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2. 循化县道帏乡比隆村:命名为“夏尔群鼓舞”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3. 青海拉杰藏画艺术传承培训中心:命名为“热贡艺术(唐卡)”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4. 互助白毡帽花儿传习所:命名为“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5. 德都蒙古文化风情园:命名为“德都蒙古全席”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6. 海南州安多藏族服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命名为“藏族服饰(安多藏族服饰)”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7. 黄南州尕藏热贡文化有限公司:命名为“热贡艺术(泥塑)”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8. 同仁县热贡金唐卡艺术院斗尕传习所:命名为“热贡艺术(唐卡)”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9. 黄南州凤翔热贡木雕传习中心:命名为“同仁刻板印刷技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10. 同仁县江什加民间藏戏团:命名为“藏戏(黄南藏戏)”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11. 黄南州圣雪莲藏戏传承中心:命名为“黄南藏戏”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12. 达日县德昂洒智藏文化有限公司:命名为“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13. 玉树州文化馆:命名为“藏娘唐卡”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二: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 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命名为“藏药佐太炮制技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 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命名为“河湟刺绣”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3. 同仁县热贡龙树画院:命名为“热贡艺术(唐卡)”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4. 仁俊热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县):命名为“热贡艺术(泥塑)”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5. 泽库县和日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命名为“石雕(泽库和日寺石刻)”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6. 海西州陶尔根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命名为“海西蒙古族刺绣”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7. 玉树达哇亚卓民族服饰加工有限公司:命名为“藏族服饰(玉树藏族服饰)”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6-17 16:31:01|只看该作者

世界非遗日:青海热贡唐卡艺术首次走进法兰西

首届奥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参会领导与展演演员集体合影  U5566P1081T2D189261F6DT20150617154744.jpg  保存到相册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热贡唐卡艺术,作为中国非遗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类世界非遗名录,正式成为世界级文化艺术瑰宝。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也被定为“文化遗产日”。

(从左至右)奥奈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刘玉杰、热贡文化生态区管委会代表赵显祥、嘎藏加措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大使馆文化处梁成喜、法国奥奈市国际关系负责人Paulo Marques、金色热贡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兰卡

嘎藏加措大师向世界展示唐卡和介绍唐卡艺术  U5566P1081T2D189261F8DT20150617154744.jpg  保存到相册
  热贡艺术──唐卡,是一种融合藏传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艺术形式,似藏玄机的画作与精致的外表加上浓厚神奇历史文化底蕴,让唐卡艺术品本就富有传奇色彩的外衣上又附上些许的神秘感。
  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自装帧。这就是中国雪域高原的第一幅唐卡。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已经成为汇聚宗教、历史、科技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珍贵遗产的载体,更是雪域高原绘画艺术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雪域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6月12日,由法国奥奈文化产业园等机构主办的首届奥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位于巴黎市郊的欧奈苏布瓦开幕,活动为期5天,博览会汇集中、英、法、美、非等多国非遗艺术项目,共展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600余件,欧洲优秀当代绘画作品1500幅,欧洲特色古董500余种。青海代表团作为中国热贡唐卡艺术的代表,前来参加此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神秘而传奇的青海热贡唐卡艺术首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引起法国民众对唐卡艺术的极大热忱,标志着热贡唐卡艺术真正走向世界。
  活动开幕仪式上,来自中国青海热贡民族文化宫的嘎藏加措大师也亲临展会现场致词,作为热贡唐卡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和热贡民族文化宫的创始人,嘎藏加措大师在展会上向世界人民介绍唐卡艺术和热贡民族文化宫,让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青海热贡唐卡艺术品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让世界各国民众了解热贡唐卡艺术和中国青海热贡民族文化宫,让广大人民深入的体会唐卡以及热贡艺术的魅力和价值。热贡唐卡艺术传承人嘎藏加措大师作品的精湛绘画水平更是让法国观展民众由衷赞叹,深受参会领导和民众的喜爱,成为本次展览最受瞩目的世界“非遗”艺术品之一。

  本次青海代表团远赴法兰西参展,不仅让中国世界非遗项目──热贡艺术与世界艺术文化界完美对接,更真正的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带入到世界级舞台,对于“让世界了解热贡艺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是中国文化又一跨时代的里程碑时刻,是中国热贡唐卡艺术走向世界的美好开端。
  本次青海代表团远赴法兰西参展,不仅让中国世界非遗项目──热贡艺术与世界艺术文化界完美对接,更真正的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带入到世界级舞台,对于“让世界了解热贡艺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是中国文化又一跨时代的里程碑时刻,是中国热贡唐卡艺术走向世界的美好开端。
3# 峨眉山
 YI~锌 发表于: 2011-3-17 09:40:05|只看该作者

青海省黄南州三位艺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年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黄南州“藏戏”传承人多杰太、仁青加以及“热贡艺术”传承人更登达吉等13位艺人被列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热贡六月会  1.jpg  保存到相册
  近日,在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6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黄南州3位艺人获此殊荣: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老藏戏演员李毛加被确定为“同仁嘛呢调”传承人;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李先加被确定为“藏戏”﹙民间藏戏﹚传承人;同仁县隆务镇四合吉社区当曾本被确定为“热贡六月会”传承人。此次3位传承人的确定,是又一次对黄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保护和发展,对社会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升热贡文化品位及其价值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止目前,黄南州已拥有16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YI~锌 发表于: 2011-3-14 14:44:09|只看该作者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达到199名

  导语: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并经媒体公示后,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出炉,张进锋、华松兰等46名传承人榜上有名。

  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并经媒体公示后,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出炉,张进锋、华松兰等46名传承人榜上有名。至此,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到199名。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9个大类的44个项目,其中包括阿尼玛卿雪山神话传说、玉树民歌、土族安召舞、西宁八门拳等。“这些传承人掌握丰富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工作人员说。(蔡文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01:0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