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78|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成都将建环古城城墙遗址公园

 [复制链接]
北较场西北角的成都老城墙
  为了重现两江抱城的厚重格局,或将依托散落于城区内的古城墙,打造环古城城墙遗址公园
  而今成都遗存的古城墙,主要分布在一环路内东西两侧,包括府河边城墙、水东门城墙、东门城墙、锦里西路城墙、水西门城墙、实业街明清两代城墙、实业街罗城城墙等
  成都确定出琴台路、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等60条最能体现成都韵味的特色风貌街道,还规划出长约60公里的锦城步道,将上述街道全部串联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成都老城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位于五丁桥南边、北较场西北角的老城墙是目前仅存的可供参观的成都老城墙。规划部门昨日透露,结合60条特色风貌街道打造,成都将建设环古城城墙遗址公园,强化两江抱城的城市格局印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宜宾最新人事任免名单:王可为宜宾市副市长 小偷混进成都农家乐婚宴现场 新人数万元礼金被盗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5-1 08: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形成一批古城风景线
  《华阳新志》称成都古城墙“楼观壮丽,城郭完固”、“冠于西南”、“不亚于京师”。而今成都只遗存了部分古城墙,主要分布在一环路内的西侧和东侧,包括府河边城墙、水东门城墙、东门城墙、锦里西路城墙、水西门城墙、实业街明清两代城墙、实业街罗城城墙等。
  规划部门介绍,作为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重现两江抱城的厚重格局,或将依托散落于城区内的古城墙,打造环古城城墙遗址公园。将以保护和恢复为主,结合城墙遗址自然风貌,形成一批古城风景线,通过营造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充分展现古城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5-1 08:22:00|只看该作者
  规划60公里锦城步道
  环古城城墙遗址公园仅仅是成都着力打造的城市特色风貌的一部分。规划部门正在搭建一个富有古城韵味的体系:以特色风貌街道为主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片区,构建城市特色风貌街道地图,打造锦城步道漫游体系,串联特色风貌片区、特色街道等资源,结合古城墙遗址,强化中心城文化感知。
  通过对成都2124条街道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琴台路、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等60条最能体现成都韵味的特色风貌街道,建立起一套特色街道名录。还规划出长约60公里的锦城步道,将上述街道全部串联起来。
  “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由4个层面构成:街道格局、风貌街区、特色街道、历史建筑及城墙等具有成都记忆的文化要素。”规划专家介绍,结合特色风貌街道,还筛选出11个风貌片区,包括少城-青羊宫、文殊院、水井坊-耿家巷、大慈寺-四圣祠-春熙路、武侯祠-锦里、华西医大、川大、玉林、文庙街、东郊记忆、峨影厂等特色风貌片区。
  这些风貌片区将对接特色街道,纳入总体城市设计特色要素,打造城市特色片区。“在未来保护工作中,不减少街道数量、不增加高层建筑、不破坏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整体性,逐步整治街道界面。”
  
4# 金佛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5-1 08:22:00|只看该作者
  保留童年的独有记忆
  自清代留存下来的古街道──宽窄巷子,无疑是成都最具城市记忆的特色街道之一。规划专家介绍,类似具有一定特色与文化的街道、街区,成都还有不少。“街道串联起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图景,可以为成都寻根筑魂。”将以保护为纲,拓展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规划将因地制宜根据类型不同选取立面化或博物馆式等,对街道进行更新改造。“街道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认识街道,就是认识城市。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老巷子正在逐渐消失,如何让特色街道成为市民生活中可感知、触摸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思。”规划专家表示,通过本次规划,希望可以保留住对童年、家乡的独有记忆。
⊙记者:辜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04:55,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