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周鸣天|查看: 46333|回复: 57
[名人

西南大学前身-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首任院长高显鉴

 [复制链接2熊猫
21#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3-23 19:13:40|只看该作者

[转帖]重庆 时代信报2007年2月7日

22#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3-30 22:07:4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转帖]时代信报

时代信报

2007年2月29日

信报记者范时勇
  昨日,一代大儒任鸿隽的后人任尔宁在看到本报关于高公馆的报道后,约本报记者再次造访高公馆。同时,任尔宁向记者透露,正是一场完美的婚姻,使得当年的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中华教育 文化基金会等三大机构入住,促成了高公馆的一段辉煌。
  两个望族联姻
  据了解,任鸿隽出生重庆垫江,曾最早在中国提出科学概念,是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主要创办者、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任尔宁是任鸿隽的侄孙,其父亲任百鹏是任氏长子。任尔宁称,自己的母亲高达琇,就是高公馆主人高显鉴的长女。
  任尔宁告诉记者从任鸿隽和高显鉴留下的来的往来书信中可以看出,两人在教育思想、对军阀的态度、禁烟的决心上,均非常一致,因此,两人相识后成了挚友。
  在任鸿隽及高显鉴的促成下,任氏长子任百鹏与高家长女高达琇结成了夫妻。
  婚礼于1939年在重庆举办,婚礼的地点正是高公馆所在的”生生花园“大礼堂,证婚人是任百鹏的至好聂荣藻(聂荣臻的哥哥,时任四川省川东师范学校校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3-30 22:09:40|只看该作者

[转帖]

  “这个婚礼在当时的重庆名噪一时,参加婚礼的都是当时在  重庆的名流大贾,有数百人之多。”任尔宁回忆,他小时侯家里的几本影集,记录了父母当年婚礼时的盛况。
  正是有这种挚友加联姻的关系,1939年底,任鸿隽率领的三大机构──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基金会、中央研究院迁入重庆时,顺理成章地入住高公馆。当时,任鸿隽任中国科学社社长、”基会“总干事兼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后来,由于卢作孚力邀,中国科学社搬到了北碚,只在高公馆设城区办事处,当实际上,由于北碚交通不便,并且申国科学社的核心人物任鸿隽在此,因此中国科学社的大小会议一般都在”生生花园“召开。
  当时,出入高公馆及”生生花园“的,大多是与高显鉴交往基密的国民党要员如李宗仁、白崇禧·刘文辉、李济深等,或与任鸿隽志同道合的科学教育界人士,如竺可桢、胡适、李四光、宋子文,朱家骅、翁文灏、茅以升、马寅初等。
  一对挚友离去
  高公馆的辉煌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1946年初,任鸿隽离开重庆返回上海,3大机构也随之迁走。”从此以后,任鸿隽再也没有回过高公馆;
  任尔宁回亿,1950年初自已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回到高公馆,之后一直跟随外公高显鉴生活,而生活费,则由任鸿隽每月从上海寄来。因此,高家在高公馆的最后岁月,他都一一经历,并且,他陪伴高显鉴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高显鉴搬出高公馆后,居住在两路口“中山路242号”。1961年旧历7月15日凌晨,高显鉴贫病交加而逝,享年69岁。如今,后人将其骨灰安葬在江津白沙。
  半个多月后的10月9日,任鸿隽在上海举行的辛亥革命纪念会上,正作报告时突然倒地,人事不省。经过1个月的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此时,离他75岁的生日尚差41天。
24#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3-30 22:13:30|只看该作者

时代信报2007年3月27日星期三阔别56年,再回故居泪眼朦拢

信报记者

范时勇
  离别故居56年后,高显鉴的儿子高原昨天终于再次踏迸了他少年时代的居所一-高公馆·(详见本报2月2日报道《高公馆茌风雨中期待新生》,抚摩着邢些曾经留下青春记亿的老门老窗,79高龄的高原已是满眼泪光。昨日,在本报的帮助下,高原老人终于得偿愿望,56年后第一次回访故居。

回望故居泪眼朦胧
  高原如今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低血糖,行动已有些不万便,“一直想回高公馆看一看,但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如今年老了,腿脚又不方便,走不下去了。”
  在本报的帮助下,昨天下午,高原终于回到阔别了56年的故居。看到3栋魂牵梦萦的老宅发生的变化,老人像孩子一样发诎阵阵惊叹。
  回到当年自己的那一间卧室,高原眼圈一下手红了·“门还是以前的百叶门,壁炉已经拆了,门边以前是一架风琴·…¨”茌房间主人的盛情邀请下,高原坐到屋里的沙发上,一边感叹,一边描述故居当年的盛况。

重庆著名花园之一
  高原向记者介绍,高公馆并排有3栋楼,是。“生生花园”的一部分。“生生花园”1936年就初具规模,占地大约45亩,是当年重庆非常知名的几大花园之一,其餐饮、娱乐的设施和规模,堪祢全市一流。民间甚至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上清寺,牛角沱,生生花园崖脚脚。
  “之所以面积只能说个大概,是当时的土地政策与现在不同。当时属于”生生花园“的、包括嘉陵江边的河滩,水涨的时候,河滩少,面积小;水枯的时候,则河滩多,面积大。”
  据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里舞厅的场景,就是在“生生花园”的礼堂里拍的。如今,“生生花园”的其他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高公馆,在风雨中期待着新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3-30 22:31:28|只看该作者

经营实体投入平民教育
  据高原回忆,高显鉴一生创办实体无数,包括西南地区第一家罐头饮料厂──民生公司以及“远通轮船公司”、成都中国国货公司、乐群文化公司等。同时,高显鉴还有一个身份-一重庆平民教育促进会理事长,因此;他经营实业所得资本,大多投入平民教育。
  他先后创办了四五十所平民学校,不但不向学生收取学费,而且还免费提供书籍和学习用具、其中,作为实验区的江津,主要集中在自沙一带就有修平幼稚园、修平小学、修平中学(江津师范前身)、修平学院、乡村简易师范学校等。为江津培养了几万学生。

半买半送高公馆易主
  这些学校,为高显鉴带来了荣誉,也最终葬送了高公馆。
  1950年5月,乎民教育促进会江津实验区干事长、修平中学校长吴太仁被五花大绑押到高公馆,要求高显鉴天黑前拿钱放人。原来,许多学校都有“学田”,收租作为办学经费或教职员工生活费。土改时,学田被误判为私人田产,要求减租退押。高显鉴无奈,当天即以21500元的总价/将3栋房子半卖半送绐了西南粮食部。
  1950年10月;高原因为工作原因离开故居,这一走就是56年。1951年,高家所有人从高公馆迁出。
26#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5-9 19:50:13|只看该作者

高显鉴五十年代初寄苏联课本勉励学习

高显鉴五十年代初寄苏联课本勉励学习

在上个世纪初,一些进步的学者、教授因看到苏联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经济、社会等都呈现加速发展的状况,因而提出

要学习苏联 的 社会体制,在五十年代初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学习苏联的英雄妈妈"多生子女."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些口号六十以上的老人,应该不陌生.

  著名教育家高显鉴,寄给外孙的苏联小学课本,也是就希望学好俄语,把苏联的先进经验引进到中国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5-9 20:40:15|只看该作者

[转帖]

四川省林业厅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周铁岩题写

28#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5-9 20:41:35|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初人们对苏联科学家米丘林非常崇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5-4 22:10:52|只看该作者

[转帖] 闽南儿女 张楚琨与高云览 高迅莹

高云览名著《小城春秋》出版后曾被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俄文、日文等五国文字。图为外文版本
  “你们是海外的进步记者,做了不少抗日工作。接着又说:
  “
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时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会见过,谈得十分诚挚。陈先生在重庆演说中说了老实话,蒋介石大发雷霆,说什么若不先消灭共产党,抗战难胜利。谁是谁非,真相大白,这不但在海外是件大事,在国内也是件大事。我和陈先生初次见面,他是很爱国很公正的,中央早就认识他的可贵的民族气节,洞察他1939412代表南洋华侨致电蒋介石:蒋委座容汪逆及党羽逍遥法外,实南洋八百万华侨侨胞所莫解。认为终有一天会弄清蒋介石的假抗日真反共面目。目前,陈先生还在继续考察,回到南洋,必然会展开新的正义斗争。
  停了片刻,周副主席目光炯炯,指示道:党中央发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时期,我们不应隐蔽这种危险与困难,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向全国提醒这种危险和困难。同日我在新华日报社演说,强调抗战、团结、进步,三者不可缺一。你们在报上都看到了。
  周副主席目光移向张、高,诚恳地说:现在你们谈谈南洋华侨的情况。
他俩分别汇报了关于南侨总会的成立及成绩;关于各帮派、各阶层、各团体抗日动态;关于华侨青年思想和救亡运动,包括抗敌后援会民先队;关于宣传文化阵地和华侨报纸的舆论概况;关于陈嘉庚先生的爱国历史,性格特征和团结联系的侨领人物;关于英当局对华侨的主要政策和法律及其做法,等等。
  周副主席听得很认真,听完高兴地说:你们说得又扼要又具体。接着肯定地指出:
  “‘
南侨总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陈嘉庚先生是爱国华侨领袖,这一点应该肯定。全南洋800万华侨要团结在南侨总会陈嘉庚主席的周围,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对广大侨胞要宣传团结,对华侨国民党员也要宣传团结。
  “
30#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07-5-4 22:16:20|只看该作者

[转帖]闽南儿女 张楚琨与高云览 高迅莹

周副主席讲完后,叶参谋长谈了关于延安举行归国华侨大会情况。
 
高云览向周副主席说:华侨很关心英国封锁滇缅路,禁运三个月一事,请周副主席指示国际形势。周副主席点点头,请博古委员谈了这方面的形势。
  接见一直在热烈、和蔼的气氛中进行,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小时,周副主席问:你们还需要什么帮助张楚琨说,希望能物色一位有影响、有声望的编辑,以改变《南洋商报》面貌,扩大销路,如能有这样的新闻权威人士一定能帮助陈嘉庚先生的抗日筹赈运动。周副主席立即答应:这个建议很好,我同意,可以物色的,你到香港找小廖(即廖承志)商量好了。
  过后,周副主席在百忙中抽时间,再次用专车邀请张楚琨和高云览到嘉陵江边的生生花园共进便餐。他俩聆听了更多的教诲,并分别和周副主席合影留念。
周副主席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信任,给予张楚琨和高云览难以言表的感奋和鼓舞。他俩后来自觉地参与、协助海外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把支持、协助陈嘉庚先生,团结广大侨胞,发展海外进步文化运动当成已任,直至终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4 04:23,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