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朝明志|查看: 16561|回复: 68
[技术

韩春雨自称代笔论文收七千 还欲组织学生买卖论文

 [复制链接]
59#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9-1 10:42:00|只看该作者

河北科大发布调查结果:称韩春雨团队不存在主观造假

源自:科技日报
  持续两年多的韩春雨论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记者31日晚从河北科技大学官方网站获悉,该校在其网站刊发了《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以下简称《调查和处理结果》)《调查和处理结果》称,该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调查和处理结果》还称,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
  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调查和处理结果》最后表示,调查期间,韩春雨及其团队积极配合,对同行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对论文发表所造成的误导表示了歉意。河北科技大学秉持“兴业尽责”校训,支持和鼓励广大师生探索科学未知、服务社会民生。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韩春雨论文撤稿事件始末
  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历时两年多,“韩春雨论文事件”尘埃落定。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方网站刊发《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结果称,该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从籍籍无名到因一篇论文一战成名,再到面对随之而来的种种质疑时的坚称“有人复制出来了”“自己已复制”,再到后来的撤稿,直至今天的声明,这一戏剧性事件终落幕。

声名鹊起
  时间回拨到2016年5月2日。43岁的韩春雨一夜爆红。
  当天,《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称,该技术有与“基因魔剪”CRISPR比肩的高效率,能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插入等改造,被部分媒体称为“诺奖级”发现。
  这篇论文成为其通讯作者韩春雨学术生涯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在河北石家庄土生土长的韩春雨本科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硕士学业,2003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完博士之后,回到石家庄的河北医科大学短暂任教。2006年,韩春雨转至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的10年间,他作为通讯作者只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
  直到5月2日这篇论文的出现。这篇在国际顶级期刊亮相的论文为韩春雨带来了荣誉和拨款。他的头衔多了起来: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省最美教师,他还是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于2017年1月落选)”和“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于2016年12月落选)”的候选人。
  此外,项目估算总额达2.24亿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预算额达1958万元的进口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也已招标完毕。
  与此同时,韩春雨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却取得一流成果,在“小作坊”式的简陋条件下取得超越顶尖实验室的科学发现……韩春雨成为“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典范。
  “如果说此前的技术是一个菜市场,我们就是发现了另一个菜市场,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而这个菜市场究竟好不好有待全世界的科学家去验证,当然我也会进一步探究。”据媒体报道,彼时,对于这一新技术将会替代原有技术而成为最实用技术的说法,韩春雨团队“比较谨慎”。
  “我从来不做冒险的事情,我胆儿小。我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可能是具有偶然性,但之后取得这个成绩是必然的,我向来都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韩春雨还曾对媒体这样描述过自己。
  那时候,“胆儿小”的他不知是否会料到自己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质疑四起
  很快,人们发现这个新的“菜市场”没有想象中好。韩春雨和他的NgAgo-gDNA得到的那些无比炙热的赞誉,在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巨大反转。
  2016年5月20日,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很快,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韩春雨论文无法重复”的话题开始增加,再加上国外学者的公开质疑,各大媒体平台上又一次出现了“韩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发声,指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但也有零星学者表示,韩春雨的论文有效。
  同年6月7日,以“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韩春雨作为受邀嘉宾在会上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在这一科学界的重要会议上,韩春雨的科研报告第一次当面遭到同行的质疑。韩春雨也并没有完成原本两天的全部会议议程。据与会者透露,他的导师强伯勤院士建议韩春雨留下来与同行进一步交流,但韩春雨依然选择离开。
  质疑继续发酵。
  2016年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称,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gDNA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另外,美国、西班牙等多位科学家也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gDNA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

实名质疑
  几个月后的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实验室,他接受了《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在那次采访中,他明确告诉记者,自己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他表示,确实有几家实验室做出来了,“我不会说出他们的名字,但过一阵你们会知道”,因为“担心他们受到媒体骚扰”,“我不能让人家当挡箭牌”。
  韩春雨还说道,如果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愿意实名出来,他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质疑在《科技日报》刊登此次报道的当晚达到白热化──国内13位科研人员实名公开他们“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无法成功的结果,呼吁有关机构启动学术调查。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邵峰公开了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建议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启动调查。
  随后,科技日报记者再次来到河北科技大学,请他按照之前所说的,在有人实名表示无法重复试验后,说出重复出实验的人。本报记者在该校门口偶遇骑着破旧自行车、略显憔悴的韩春雨。他认为,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他本人正在抓紧时间进行重复实验,“每天工作到凌晨。”他仍拒绝透露重复出实验的人。
  对于有科学家建议他公开重复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要求,他表示,愿意和前来沟通的科学家交流。然而与之有过交往的同行学者给出相反说法。“我们派学生过去都进不了他的实验室。”一位研究人员对科技日报说。
  当天,记者一行找到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办公室。他拒绝回应任何问题。
  几天后,河北科技大学就韩春雨实验结果受质疑作出书面回应称:已有机构用韩春雨团队技术实现基因编辑,具体信息会适时向社会公布,并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
  此时,虽然有一些“重复不了不代表造假”、“再给他一些时间”的声音,但是,“业内对这件事情基本有结论了,就是造假。”13位实名学者中的一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位海归学者还表示:“如果这种恶劣事件都不了了之的话,我确实会对国内学术环境感到绝望。”

撤回论文
  日历翻到2017年8月3日。“韩春雨论文事件”有了新进展。当天凌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其网站上刊登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
  声明称:“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随后,河北科技大学在官网回应称,“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该校同时发表了韩春雨团队声明:“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论文撤稿后,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从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8月31日,该校公布了对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58#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9-1 08:4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河北科大:未发现韩春雨团队主观造假 已取消荣誉称号

源自:新京报网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俊)历时两年多的韩春雨论文事件尘埃落定,今天(8月31日)晚,河北科大官网公布了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先是被热捧,称其为“三无”教授但有“诺奖级”发现。但一个月后,因为未有实验室成功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其所受质疑愈演愈烈。
  2016年8月,数名国外学者实名称多次实验后,仍未能做出结果。并建议《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韩春雨曾回应,质疑不科学,并称已有实验室重复成功。
  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
  据河北科大官网通报,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韩春雨及其团队对论文发表所造成的误导表示了歉意

通报全文如下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
  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调查期间,韩春雨及其团队积极配合,对同行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对论文发表所造成的误导表示了歉意。
  河北科技大学秉持“兴业尽责”校训,支持和鼓励广大师生探索科学未知、服务社会民生。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编辑:杨梓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7#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7-11-5 18:08:00|只看该作者

《自然》:韩春雨撤稿事件不影响中国学者发表论文

源自:澎湃新闻
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国区科学总监Ed Gerstner博士(图片来自腾讯)
原文标题:《自然》中国区总监:韩春雨撤稿事件不影响中国学者发表论文

  11月4日下午,应邀参加腾讯WE大会的国际顶级科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国区科学总监Ed Gerstner博士,与媒体进行了交流,一一回应热点问题。
  对于《自然》杂志收费过高的问题,他表示,“《自然》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需要找优秀的人才去办好刊物。同时,不同类型的期刊杂志会有不同的收费方式,定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对于韩春雨撤稿事件,他表示,“他文章的问题是不具备可靠的重复性,其实所有的科学家都面临这一个挑战。文章写得越透明,提供的数据越是充分,论文可重复就会越强。”
  Ed Gerstner博士还否认了韩春雨撤稿事件是否会影响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外的期刊上继续发表论文的担忧。他强调,《自然》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作者是谁。
  同时,Ed Gerstner博士还回答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具备怎样的特点等问题。
  据了解,Ed Gerstner博士在15年前进入科学传播领域,先后担任《自然》、《自然-材料》、《自然-物理学》和《自然-通讯》的编辑。2012年,他协助在上海成立了《自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办公室。目前,他们访问全中国超过一百所大学及研究院,搜集中国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指导科学家提高其研究的影响力;以及帮助他们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研究。

现场对话
  :您在从业过程中,接触了不少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您对于中国青年科学家群体有什么样的看法?
  Ed Gerstner:我觉得中国科学界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年轻科学家。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11年应物理所之邀,参加一个超导方面的会议。这个会议让我非常吃惊,因为参会的人都太年轻了,大部分都是30岁、40岁,但他们做得却是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导方面的研究。
  另外,中国青年科学家也非常聪明,而且有充足的资源作为后盾。他们有青年人的活力,对新知如饥似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具备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好奇心。
  现在,海归潮在中国也非常活跃,这也能够推动中国的科研事业不断地发展,因为年轻的科学家可以从国外带回最先进的思想。同时,中国本土培育的青年科学的创新力量,也在不断增强。
  不过这个发展仍是一个早期阶段,在高影响力论文方面美国还是遥遥领先,但是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我们所知有很多医疗领域顶级的期刊,现在越来越关注中国医疗环境,并会开展一些中国的专题项目,《Nature》在这方面有没有多方位、多纬度的中国的战略布局?
  Ed Gerstner:我们的中国战略就是本地化,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倾听本地的声音。从远处可以观察中国,听关于中国的报道,但是效果一定不会好。我们觉得最好在中国观察它的发展变化,倾听中国科研人员的心声。这么做,我们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国的优势、劣势是什么,而且当中国科学家有了问题、困惑也愿意找我们,这就是中国战略。

  :您刚才提到接触到许多中国青年科学家,他们和您接触到的国外科学家,最大的区别在哪?他们的科研环境与国外相比,有什么样的差异?
  Ed Gerstner:中国青年科学家和国外青年科学家的区别?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因为有这么多中国青年科学家,很难将他们归纳。
  其实,中国科学家和西方科学家的区别,更多与环境的差异有关。20年前,中国的科研院所,包括实验室有许多等级森严的体系。比如说,一个年老的科学家为整个机构定方向,中年的科学家定计划,下面的青年科学家再一步步实施。中国的等级化体系并不是中国特色,像欧洲、日本也是这样的。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年轻的科学家能获得更多的辅导。
  美国不同于刚才说的情况,是比较分散化的方式,研究的人员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自己定方向。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海归多了以后,美国科研管理体制逐渐被带了过来,现在中国的科研体系更多是混合式模式的。
  当下,中国的年轻科学家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裕,但是可以说是压力山大,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比美国还要激烈。我们应该想办法适度地帮助青年科学家减压,要让他们保持一定的压力,但也不要把他们压垮。

  :中国材料学方面近十年有很大的发展,您对于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
  Ed Gerstner:我供职的第一个期刊是《自然》,第二个是《自然材料》,第三个是《自然物理》,第四个是《自然通讯》。现在我管所有自然集团旗下各种各样的期刊,所以,我要观察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变化。
  现在,中国材料学已经很强了,而且越来越强。材料对于技术创新和工业应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材料是万物之本。什么都是材料做出来的,不管是能源、制造、医药、电子,还是工程,都是如此。目前,中国在材料方面并没有采取全面铺开的方式,而是围绕自己已有的优势不断增强。
  我们编辑觉得像钢铁、合金这些东西已经很成熟的技术领域,不应该产生太多的创新型的成果,但是中国给我们惊喜恰恰就在这些领域,用中国的话来说──老树开了新花。

  :要想当一个《自然》的编辑或者评审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Ed Gerstner:编辑和评审人员分工不一样。评审的知识水平必须要深,我们会找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并要求他对这个细分领域了解非常深刻。因为他的责任是收到文章之后,看到这个文章涉及几个方面,他对他那个领域的一个方面要彻底进行审查、检查。
  而编辑则要求知识面非常宽,因为我们的流程是文章过来后首先让编辑阅读,读完之后,他要对文章总体有一个判断,即文章的重要性如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哪些地方是始料未及、惊喜的地方?跟别的刊物发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它在未来会让我们科技发展的方向发生哪些改变等等。
  另外,我们在招编辑的时有一项要求──具备好奇心。因为我们希望编辑能够在他的好奇心驱动下,得到一个比较宽的知识面。所以,我在招编辑的时候会问一个问题──在你的本专业之外,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会让你感觉到特别兴奋?

  :几个月以前,韩春雨的文章从《自然生物》当中撤稿了,您觉得撤稿事件,会影响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外的期刊上发稿么?
  Ed Gerstner:不会有影响。我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中国研究人员得到了不公平待遇?是不是要到《自然》发文章必须是大佬,或者说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非如此,《自然》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作者是谁。
  韩春雨文章的问题是不具备可靠的重复性,其实可靠的重复性对于所有的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世界上有很多高影响力的文章都难以重复。我们看到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的地方,科学家在发表成果的时候不够透明、开放、详细,都会让其他的科学家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支撑进行重复。而文章写得越透明,提供的数据越是充分,论文可重复就会越强。
  所以,开放是问题的解决之道。韩春雨事件告诉我们要把开放落到实处,这样中国的科研才会做得更好。

  :很多科研人员反应说发稿的钱不够,比如说在《自然》上发一个文章要5000美金,有一些科研人员表示承担不了,您对此怎么看?
  Ed Gerstner:不同类型的期刊杂志会有不同的收费方式,定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自然》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需要找优秀的人才,去办好我们的刊物。因为我们希望为社会、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发稿的时候,科研机构也许需要给予研究人员一些支持,我想他们也愿意这么做,以便使得科研成果能够在一个好的平台上发布。当然,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相对不太知名的高校,经费不太宽裕的机构,如何能够支持科研人员在理想的平台上发布成果。
源自:北京科技报“科学加”客户端
56#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8 09:42: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论文被撤:论文发表不是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

源自:中国青年报
韩春雨 资料图
  在国内外学者几番公开质疑其可重复性一年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由《自然-生物技术》撤销。
  《自然-生物技术》在其社论中称: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撤掉韩春雨的论文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韩春雨论文的被撤销,部分排解了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研究课题的争论,但事情远未尘埃落定,科研论文发表和评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有意味的是,《自然-生物技术》并未指称韩春雨的论文涉嫌造假,而是论文的结论不可重复。这一结论直指如何看待科研论文的成果。显然,中国科研界与其他国家的认知有着明显差异。在中国,发表论文,尤其是在世界著名期刊或高被引期刊上发表论文就意味着成果。
  这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初期表现得特别明显。国内一些媒体和科学界人士迫不及待地称韩春雨的发现“一鸣惊人”,是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一流新技术”,是“诺奖级别的成果”等,韩春雨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
  然而,国外对于许多科研论文的发表只是视为一种假说的提出,一种需要重复验证的结果。对这一点,英国《自然》杂志资深编辑亨利·吉(Henry Gee)表达得特别充分。他认为,科学不是关于真理的,它是关于怀疑的;不是关于确定性,而是关于不确定性的。他甚至这么说:“我们在《自然》上发表的一切都是错的。”人们发表的所有东西,都只是对现实的近似,将来肯定有人会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否定目前的结果)。
  正是基于对科学研究、论文结果和论文发表的不同理念,才导致了此前对韩春雨论文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把发表论文等同于对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也是导致论文发表“大跃进”的原因之一,并且有意无意地诱发了科研行为不端和论文造假。
  近日,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的一篇对中国近20年论文现金奖励政策的调查报告指出,以2016年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或《科学》上的论文所获的奖金为例,调查样本中的“985”大学和“211”大学分别平均向第一作者提供38846美元和53823美元的奖励。有的高校最高奖励第一作者16.5万美元。
  在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库(WoS)收录的期刊中,每年中国新发表论文数量从1995年的13134篇增加到2013年的232070篇,增长约17倍。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6年排在世界第2位。
  论文发表大国未必是科研大国和科技实力强国。论文中有多少发现和结论符合客观规律,需要重复研究来证实。在没有验证之前,一切都只是“有此一说”和假说,不宜急着奖励,当成真理来膜拜。
  韩春雨团队论文的被撤销,可以促使国人以客观、理性、全面和辨证的观点看待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这才是这一被国内外关注了长达1年多的“科学网红”事件最大的现实意义。
原文标题:韩春雨论文被撤:论文发表不是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5#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7 12:42: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韩春雨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源自:新华社
韩春雨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特稿:韩春雨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新华社记者黄堃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
  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机制,也说明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

科学能够“自净”
  “国际科学界有‘自净’机制”,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对新华社记者表达了与安诺杰相似的观点。
  一项研究有了数据、形成论文并通过同行评议发表,通常意味着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初步承认。但这并不是终点,论文发表后,各国同行会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来重复实验,如果不能经受这一检验,研究成果就会受到质疑。
  韩春雨团队2016年5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关于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就是如此。这篇论文因其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而引发巨大关注,各国同行纷纷跟进。但一两个月后就出现质疑,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
  2016年11月,《自然·生物技术》就此发表“编辑部关注”。今年初又有消息说韩春雨团队提供了新的数据,但杂志最终认定:“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正是科学界的“自净”机制。论文等科研记录是科学交流的基础,它们必须真实可靠。为了维护这一点,许多科研人员跟在“先行者”后进行没有名利的重复验证。正如《自然·生物技术》社论所说:“那些进行可重复性研究的人,其付出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回报──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没有资金支持,还吃力不讨好。”但正是这种对真理的追求让科学不断前进。

媒体可以监督
  “这显示了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在全天候媒体时代的重要性”,《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提到了这一事件中媒体的重要性。社论说,“这无疑是一篇中国去年被报道最多的论文”,开始时媒体大量报道原论文所宣称的重要成果,而质疑声出现后也很快引起媒体注意,“有关该初始报告有效性的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开始交锋”。显然,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饶毅也是网络科学媒体“知识分子”的主编,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后,“知识分子”率先报道了论文中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在质疑声出现后,“知识分子”又刊登了多篇质疑的文章,保持了客观公正。
  “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的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对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同行的重复和验证。”饶毅说。
  的确,新闻的时效性和科学验证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这就要求媒体报道时理解科学验证的特点。《自然·生物技术》社论认为:“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定性不应仓促
  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刊登的撤稿声明是英文,《自然》方面提供的译文是:“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不过韩春雨团队也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韩春雨工作的河北科技大学也声明说,韩春雨团队一直在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可见,虽然论文的关键成果不能被重复导致撤稿,但各当事方还是在以学术的方式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仓促定性。
  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说,许多科研人员都有过学术失误,“我个人有过多次体会,自己认为百分之百对的事,实际是错的。我没有因为学术错误被捧上天,或被批得身败名裂,都是一种幸运。”
  当然,如果最终调查证实这不是学术失误而是学术不端,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处理。就在7月27日,中国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协等机构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处理结果,其中有的研究人员被认定无过错,一些研究人员被认定不同程度存在过错并追究责任。
  这正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学术问题的最好体现。
54#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8-7 09:35:00|只看该作者

[评论]从韩春雨事件看论文中的高危因素

源自:cnbeta
  8月3日,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那篇著名论文正式撤稿,但是围绕这件事情的议论和反思,显然还会继续下去。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此前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的学术造假事件。但这两起事件的最大不同在于,小保方晴子论文中的关键实验结果图曾被人为修改,而目前无人指出韩春雨论文的图片存在“PS”痕迹。
  这是性质上的根本不同,但也让韩春雨实验结果不可重现的真实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令人扫兴的事实是,科研成果难以重复的现象,在学术圈并非鲜见。2012年,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安进公司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试着重复癌症研究领域 53 篇“里程碑式进展”论文的研究结果,有 47 篇的结果无法再现。特别在生物学领域,由于生命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实验结果的主客观因素更是多如牛毛,难以全部避免。
  然而,可重复性终究是科研活动的生命。科学家毕生的工作,就是为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具体问题,找到一个普适性的答案,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不可重复的结果,就是不能走出“娘家”实验室,不能兑现价值的成果。
  韩春雨这篇论文的撤稿,固然是“发表后同行审议的胜利”,但这场胜利,是有一定偶然性的。首先这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如果成果靠谱,将给众多科研工作者带来一个空前好用的基因编辑工具,技术的革新甚至有可能带动整个学科的迅猛发展。正因如此,这篇论文甫一发表,就引起了来自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其次,有科研人员指出,该论文中涉及的实验并不复杂,在材料和实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周内就能完成一次全操作。这也引来国内外众多实验室纷纷加入重复验证的大军。当然,金钱、头衔、荣誉,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也都在为这场“真伪之争”推波助澜。
  然而,在烈火烹油的“韩春雨事件”背后,又有多少不可重复的论文安然躺在期刊中,被学习、被引用、被作为下游研究的起点和依据?
  导致学术论文不能被重复的高危因素很多。一些高校和机构中常见的工作模式是,学术带头人只负责提供指导和把握方向,并不亲自着手实验操作。大量科技论文虽然挂着知名科学家的名头,但主要还是课题组里博士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如果部分研究生存在客观上的经验能力不足,甚至主观上的投机取巧,就会给论文的真实正确性埋下隐患。
  其次,数据造假也可以以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大量重复样本实验,然后在其中挑取“合意”的数据。对于那些样本制备过程复杂、实验周期较长的研究,由于很少有人去重复全过程的实验,因此更难被发现。
  此外,不易察觉的仪器故障、样品污染、试剂质量问题,甚至更加隐蔽的实验区域气溶胶污染……都在论文中埋下了一颗颗不定时炸弹。遗憾的是,重复实验没有经费支持,又大多不能形成新的论文,很少有人愿意承担“雷锋”的角色,去费时、费力、费钱地做这种扫雷工作。
  随着政府、社会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科学家凭借优异的工作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奖励,各领域的“天价论文”也陆续出现。人们在乐见其成之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如何在科研体系内,尽可能减少学术论文有意造假和无意出错的高危因素,让不可重复的隐患论文越来越少,让实至名归的成果越来越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3#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8-6 00:35: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撤稿,凸显科学的社会生命力

源自:果壳网
  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宣布,韩春雨团队已经同意将其2016年5月在该刊发表的利用NgAgo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撤稿,同时该刊刊发了一篇堪称掷地有声的社论,既详细而有分寸地描述了给予韩春雨团队足够空间来做我辩护的整个调查过程,也委婉地回应了自媒体时代的各路质疑。此信息一经发表,立刻成为国内新闻热点。
  与科技类媒体及其报道中引述的科学家对此的积极看法不同,一些网络自媒体大呼“韩春雨论文撤回事件扯掉了中国科研体制的底裤”,声称“韩春雨学术造假事件,暴露了这个国家科研体制的荒诞,这个体制不是在推进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向前发展,而是在加速这个国家科研人员的堕落。”
  与此同时,我的科学传播同行也在反映其所在的一些科学家群里,已经有人在说,“珍爱声誉,远离媒体了”。看起来韩春雨事件就像媒体惹的祸,或者至少韩春雨的“屌丝逆袭”是媒体“炒作”的结果,最终则导致其声名扫地。
  然而这些想法并不能反映这个事件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此事件的实际意义与上述两种表述相反,恰恰代表了科学共同体在有效维护科学权威上的成就,以及中国科学共同体的成长。在科学家同行、媒体以及《自然-生物技术》的共同推动下,此事已经走上了健康的发展方向,并至少在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声誉与可靠性方面抵制了不当作用的侵蚀。这是一个值得欢呼的重大进步!
  诚如多位受访科学家所言,此事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查。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调查可能意味着更多科学事实浮出水面,也会对韩春雨及其团队有很大影响,还可能会改变河北省拨付重金建设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研究中心。但对于科学界而言,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一步已经落足。
体制、期刊与科学权威  韩春雨的NgAgo技术进行基因编辑一发表就引发了轰动。但如《自然-生物技术》在配合该论文撤稿时所配发的评论所指出的,去年夏天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无法重复该论文所报告的基因组编辑功能,质疑声广泛出现,媒体也广泛报道,只是从最初的讴歌诺奖级成果,到迅速跟进这些质疑。从那时开始,认为河北科技大学应该启动对韩春雨研究的调查,乃至科技部应该着手调查此研究的科研诚信问题的呼声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种浪潮中,无疑要求《自然-生物技术》撤稿的呼声随着越来越多复制失败而水涨船高。
  值得称道的是,《自然-生物技术》并没有在强大的压力下仓促做出决定。该刊首先对外承认启动了相关调查但没有公布细节。从刚刚发布的社论中我们则看到了整个处理过程的完整细节,其详实、有度而又认真负责的处理方式足以值得我们在此处大段引用原文:
  “我们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没有发现韩春雨论文的明显异常,复查数据的三位外部评审人也持相同观点。在此期间,《自然-生物技术》一直与科研界保持联络,关注各种为重复论文所做的持续努力。最终,在编辑们的协调下,三个独立小组的成果形成了一篇单独的反驳性论文,并通过了同行评议(Nat.Biotechnol.34,768–773,2016)。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提醒读者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将正式的“编辑部关注”发表在该篇论文所在的网址上,此举得到包括韩春雨在内的两位论文作者的支持。我们也询问了论文作者是否可以解答科研界为何难以重复他们的结果。
  于是,去年12月,韩春雨及同事,还有另外几个与本刊联系的独立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数据,称已经重复了NgAgo基因编辑活性。当时,本刊编辑和一位外部评审人都判定这些数据太过初级,不满足发表标准。
  因此,我们决定给这些原始论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来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论点的实验证据。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
  类似的,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上述的描写显示出,调查一直在进行中,而且该刊既关注了包括媒体、同行研究和社交媒体评论在内的各种声音和信息,也没有让这些信息和声音形成压力,打扰对此事的处理过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自然-生物技术》的调查是在没有任何能影响作者行为的行政力量参与(或者说回避)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调查是在韩春雨所在的校方或科技主管部门都缺席从而无法形成任何对相关课题组有强制性指令(包括同行评议人),在无法获得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开展的,而从上面对该刊社论的引言我们不难看出,外部评议人在依靠外部数据和新提交数据的情况下,对该研究进行了独立而客观的评估。
  区分是否有行政体制性因素的配合调查这一点很重要。我在此前针对韩春雨事件的文章中曾经指出,维护科学可信性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所谓社会建构并不是社会虚构,而是说需要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而在中国,毫无疑问科技主管部门和科学家所在单位是这些社会力量的重要一环。
  而在这些行政体制性力量缺席的情况下,《自然-生物技术》仍然能推动各相关人士(主要是相关研究者)达成了这样一种阶段性的圆满解决方案,即便没有还原真相但足以维护科学的权威,这不能不说明以下事实:
  首先,科学可信性的权威形象是依靠多方力量来维护的。各方形成合力当然最有利于此形象的维护。但在一些负有责任的角色缺席的情况下,按照科学的程序、追求科学的方法,仍然可能达到这一目标。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自然-生物技术》作为超级牛刊(2016年影响因子高达42,超过了Nature、Science),其自身的权威性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这种权威性事情就无法进行下去。注意,事件中涉及到多位匿名同行评议人,他们任劳任怨,通常没有任何报酬。因为是匿名,即便是参与《自然-生物技术》这样的牛刊的同行评议也并不能让他们出名,确保科研的可信性恐怕是他们压倒性的动力。
  其次,《自然-生物技术》这段详细的复述也让我们看到,对涉及数据可信性的科研评估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上讲,再多的外部复制失败也不能证明被复制的研究本身一定是假的。但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合理的逻辑推断和对实验可能被污染等情况的合理假设,科学界仍然可以达成对某项研究是否可信的高度共识。
  在这一点上,韩春雨基因编辑研究的撤稿,与几年前Science发表的由“砷元素”来替代生命的六种基本元素“磷”的arsenic life研究的经历非常类似。这一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科研人员作出的研究发现,一种从加州Mono Lake湖中提取的细菌菌株(GFAJ-1),其基本构成元素没有磷,而是砷。研究刚发表也是引起巨大轰动,不就则遭到广泛质疑。后来介入调查的同行评议人倾向于认为是实验材料遭到污染,作者团队也再没有拿出可信的重复实验数据。此文被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认定应该撤稿,虽然最终没有被撤稿,但已被同行广泛视作不可靠的研究而不再被关注。
  这种情况说明,学界形成广泛压力促成启动调查后,科学同行之间还是有多重手段来检验被调查研究的数据、研究方法和可信性。这一点不会因为被调查对象如何重要或如何被新闻媒体关注而发生改变。
  第三,《自然-生物技术》对韩春雨文章撤稿事件的社论,也提及了社交媒体的正负作用。短短几年来,包括博客在内的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先是给人们极大的希望促进公众的民主参与。具体到科学界则是认为社交媒体会促进公众参与科学这一科学传播模式的发展。但这种热情因为实践上的不尽人意而迅速消退,而科学界对互联网参与可能带来的在科学求真问题上的“多数人暴政”则一直担心不已。从上述的arsenic life到这次韩春雨事件,我们都看到了社交媒体在推动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更加重要的是,事件到目前为止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认识到,就总体而言,社交媒体并没有颠覆传统的科学界的游戏规则。这不能不让我们觉得欣慰。
科学与媒体的密切合作  除了上述三点外,韩春雨事件到此为止所体现的科学媒体关系也格外值得总结。“珍爱声誉,远离媒体”,看起来好像媒体成为了妖魔化科学家的利器,但观察韩春雨事件中的媒体表现,特别是具有报道能力的媒体表现,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媒体不但不会去主动妖魔化科学家,而且在总体上促进了此事件的阶段性的解决。
  回顾韩春雨事件,我们看到,的确如《自然-生物技术》社论中所提及的,韩春雨研究被关注伊始,产生了多达4000份媒体报道(虽然很多媒体和网站不过是转载),期间大量媒体报道的确将韩的研究标榜为“诺奖级”成果,但以此来指责媒体捧杀科学家则并不符合实际。实际上,媒体并没有能力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即便以中国科学家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这个级别刊物的论文,每年也要有数百篇之多。其中绝大多数就算做了新闻稿发布也不会被报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专业门槛(包括知识和兴趣)阻挡了媒体介入。
  而媒体之所以会高调介入对韩春雨“成就”的报道,与开始时知名科学家的举荐,以及随后韩的成果被作为适应当时情况(创新大会)的政治符号不可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固然有媒体会拔高成果意义到“诺奖级”,但这种拔高恰恰是针对的不懂科学的公众,而后者既无能力、也无兴趣来在随后妖魔化科学家,因而将“珍爱声誉”等同于“远离媒体”实在缺乏证据。
  另一方面,在多个实验室复制韩春雨研究失败,科学家们对这一研究的可信性窃窃私语时,恰恰是媒体介入,使得科学家质疑韩的声音被不断传出。同样,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也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强化戏剧性议程和框架,比如在科学界得出结论前,已经影射韩春雨研究可能作弊。但以此来批评媒体僭越职能则有点严重,因为媒体普遍依赖作为报道证据的,仍然是科学家中对韩春雨研究的质疑。
  可以说,媒体对韩春雨事件的持续关心,促进了《自然-生物技术》及时启动调查。在韩春雨团队撤稿后,《自然-生物技术》及时刊发社论并翻译成中文发布,这也不是一般撤稿论文能“享受到”的待遇。还要看到,无数的科学传播研究表明,媒体报道科学时,是将科学纳入到自己最重要的公共议程中。像韩春雨“屌丝逆袭,有潜力问鼎诺奖”这种说辞成为媒体热点一样,韩春雨研究无法复制受到广泛批评则是让这个故事能延续热点的原因。再重要的研究,如果没有与公共议程的切合,也很难得到非专业的大众媒体的持续关注。
  所以,客观地讲,媒体基于自己的议程设置需求,在科学家的“合谋”的情况下,首先“吹捧”了韩春雨研究,随后又促进了科学共同体维护自身可靠性的行为。科学家不但不需要因为“珍爱声誉”而“远离媒体”,反而需要为了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声誉而善待媒体,让科学议程尽可能符合公众议程的需求的情况下,避免被媒体不适当地操作。
后撤稿事件的体制性悬疑  在韩春雨事件中,或者说在很多涉及中国科学界不当(不一定是不端)行为中,媒体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在传统上,科学共同体仍然受制于强大的体制性因素,而体制维护自身政治合理性需求的力量,甚至是惰政不作为的力量,要远远大于科学界维护自身可靠性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曝光”是推动解决方案形成的重要手段。
  但在特定体制下,即便媒体“曝光”,其作用也仍然受限。在韩春雨事件中,在韩春雨一方撤稿后,河北科技大学随即启动“调查”。一直跟踪此事的读者会注意到,在围绕韩春雨研究是否能复制的舆论争端最为激烈的时候,河北科技大学一方也说过会启动相关调查,并公布了特定的时间节点,只是这些时间节点承诺要取得的进展无一兑现。何以如此?不消说,与基因编辑相关的巨额拨款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这巨大的既得利益,完全可以让人们对批评更加麻木。依赖于行政体制对不当甚至不端行为的查处,最终要听命于层级体系中更高一层的人,而不是经由公众媒体和社交媒体传达的公众舆论。遗憾的是,我们尚没有听到河北省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对此的推动。
  不过,虽然相关部门此前对韩春雨事件的调查迄今为止乏善可陈,但就总体而言,中国科研体制对不端行为采取的行动已经在增加了。最近《肿瘤生物学》大面积撤稿后引发的多部委联合调查就是一个例子。对比《肿瘤生物学》大面积撤稿对象的医生个体,韩春雨事件中涉及到更大的机构利益,这无疑会导致彻底调查的步伐更慢。但即便如此,科学家对研究结果的大面积复制和对调查的广泛参与、媒体的推动、《自然-生物技术》审慎和有公信力的调查,乃至韩春雨一方最终的主动撤稿,都已经让科学共同体在维护科学知识的可信性和自身权威的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编辑:吴欧)
52#
 红英 发表于: 2017-8-5 23:35: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撤稿】数据已经说话,生物学家们怎么说?

源自:果壳网
  8月3日,“韩春雨”这三个字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8月2日,韩春雨等5位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布了在线撤稿声明,称“因为科研界一直无法用我们论文中提供的实验方案把论文图4中的关键结果重复出来,我们决定撤回我们的这项研究”[1]。

同一天,《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的社论[2]。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和同事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在随后果壳网针对《自然-生物技术》的采访中,其发言人指出,《自然-生物技术》致力于维护已发表记录在科学上的准确性,并且致力于在维护的过程中持负责任且慎重的态度。他说:“自然科研十分珍视自己作为市场领先的出版机构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促进研究的可重复性,尤其是我们在2013年以及之后的近年,推出更多的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提升自然科研发表论文所采用的报告方式的质量和一致性。”
  关于可重复性,韩春雨等人在撤稿声明中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希望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则称,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而针对已撤回论文的官方调查是否会启动、以什么程序操作,国家与地方有关机构为此项结果所投入的资源是否会因撤稿而做出妥当调整,目前都仍不明朗。

距离这篇论文的发表已有一年多了,围绕NgAgo论文结果可靠性的争论已经暂时有了结果。“谈到重复研究时,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它需要花时间来做。在NgAgo这个案例上,现在时候到了,数据已经说话。”《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最后说。在《自然-生物技术》针对果壳网科学人的采访说:“‘数据已经说话’不仅描述了对于最初发表的数据的全面缜密的评估,也描述了对后续一系列有关NgAgo的报告的全面缜密的评估,评估所有数据后的结论是如今的撤稿是合适的。”
“简单说就是造假,不用再解释”  随着撤稿,“韩春雨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关于论文、关于无法重复、关于撤稿,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
  现在,经过15个月的反复调查后,人们的注意力早已经从“诺奖级的研究”转移到“是否有造假行为”上。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生物学家对果壳网科学人说:“简单说就是造假,不用再解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员谢灿指出,也许从一开始,媒体和学术界就夸大了韩春雨等人研究的意义:“在韩春雨的文章发表之后,我和很多朋友有过讨论和争论。当时我们肯定都不会往造假这种可能性上去想,只是单纯的讨论学术和学术价值的问题。虽然我本人的研究领域并不是基因编辑,但作为一个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生物学家,对生物学的一些问题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评判吧。我的观点是,论文的意义被过分地夸大了。首先,这不是Science上的创新,只是technology上的创新。而technology创新的意义则取决于两方面:(a)是否是原创?(b)能否占据当前的或者未来的市场,能否影响到科学或者社会的发展?尽管我当时认为NgAgo是一个挺大的突破(不考虑造假的可能性的时候),但是,这两条无疑都不具备。
  “以PCR技术为例,发明PCR这个方法当然意义重大,如何宣扬都没有问题,因为PCR彻底影响了整个分子生物学的进程。虽然我们知道PCR中使用的Taq酶是有一些缺陷的,但是别人发明了PCR,而且把PCR(包括Taq酶)占领了整个市场。后来人们找到了能弥补其缺陷的Pfu酶,这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无法和发明PCR相提并论。所以韩春雨刚发论文时的很多报道,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地过分炒作和宣扬了。尤其是把韩春雨和张峰比,我觉得这两者的研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事情,我无法理解当时的很多的措辞。”
  谢灿曾经因论文被他人抢发一事被媒体大肆报道,对于媒体对科研结果的炒作,动辄“诺奖级”,谢灿不以为然:“我自己曾经被迫卷入过所谓的‘诺奖级’的炒作,我真的非常反感。就不应该有这样一个词语──得到了就是得到了,没有得到就是没有得到。除了诺奖评委,其他人说的都当不了真。炒作这个真的是没有什么意义。科学家应该说,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工作,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才是一个科学的做法。”
  正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在果壳网的采访中所说:“这是学术争论,必须通过学术途径解决(比如发表不同见解的学术文章,与第三方学术机构的公正检验等),而不是社交媒体或社会媒体上的争吵来解决。”
  对于这件事本身,仇子龙认为:“我觉得这事情反映了中国学术界与科学共同体在不断成熟,学术争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是否能够用学术途径予以解决,反映了学术界的成熟程度。”
  在科学问题上,由于认知方面的差异,媒体、大众和学术界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目前发生的事情,学术界是怎么看的?更多的生物学家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向果壳网科学人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1.作者撤稿意味着什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
  “是否真的是‘主动撤稿’,这个情况虽然已经发生,但是作为外人,无从知道有多主动。”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觉得撤稿标志着从杂志社的角度提醒大家不要再尝试这个文章的方法。目前关于这个实验无法重复已经被很多实验室提出,相应的结果也陆续得到了发表。这次他主动撤稿,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撤稿是给广大科研人员最大的提醒。”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
  “撤稿意味着这一备受争议的论文有了明确结论。撤稿就是撤稿,不存在主动和被动撤稿问题。很多实验室不能重复其结果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该文章的撤稿。撤稿对文章的参与作者的学术声誉肯定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是能够撤稿总是一件好事,避免更多的人继续做无谓的尝试,这至少比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文章有问题却坚持不撤稿要好,从这点来说,我还是对韩春雨表示敬意。”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康建胜:
  “撤稿更多地意味着这个技术目前非常不成熟。”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文启光:
  “撤稿一事表面上看就是意味著作者自身无法重复该实验;而深层的意义可能就更复杂,也不为外人所知。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撤稿并不是坏事,至少让国人以及科研人员明白什么是科学精神,这对于建立国内新的科学高度和科学秩序有积极意义“这份工作遭受撤稿命运,不代表其它的研究比较完美,而是这个工作太抢眼,太多人试着重复但沒重复出来。不少已经发表的论文也存在类似问题,或是选择性发表阳性结果;只是因为没有人重复,或是重复的基数不够,所以引起不了注视罢了。
  “一般情况下,证伪的工作不容易做,吃力不讨好,甚至可能得罪领域内一些人,最后也无法发表,甚至沦落到以后很难在领域内立足的遭遇。
  “韩的主动撤稿,从我看来,或许更是被动,毕竟先前已经很多实验室无法重复,而且还有否定其工作的论文发表。与其说是主动,不如说是被动。”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宋海云:
  “撤稿表示文章中包含不真实、不可靠的内容,并影响其主要结论。韩春雨的主动撤稿其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行为。因为编辑部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先要求作者主动撤稿,如果作者拒绝,编辑部会自己撤稿。”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
  “韩春雨及其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有关新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论文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国内外许多实验室根据他们发表论文中提供的实验方案,一直都无法满意地重复出相同的结果,国际和国内的相关科学家均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实际的情况和压力面前,论文的撤稿是必然的,无论是主动撤稿还是被动撤稿,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撤稿本身就意味着这个研究结果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和挑战,至少不是一个可用的方法。”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伟:
  “撤稿意味着现在无法重复文中已发表数据,包括作者本人及整个科学界。韩春雨主动撤稿表明作者在公开场合首次承认该数据的不可重复性,算是对自己的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对科学界的一个交待。”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深琪:
  “我认为只要韩春雨没有造假的话,体现了韩春雨的严谨、负责,不能责备他。”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旻:
  “撤稿意味着杂志社对于本次事件,对于韩的研究成果的真伪判断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明确表态韩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重复的。而表述为韩的主动撤稿,这是对于作者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对作者的学术声誉造成尽量少的影响。撤稿只说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不可重复的,不代表在产生实验结果和投稿过程中存在着学术腐败现象。”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修志龙:
  “韩春雨博士在无法提供足够数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解答别人疑问的情况下自动撤稿是明智的,也是符合学术论文发表程序的。”
2.提供优化的方案?  在撤稿声明的最后,韩春雨等人表示:会继续调查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对于这样一句话,我们该如何理解?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
  “是否‘会继续调查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是否会‘公开原始数据’,这些是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数据不足,没法做结论,我也不愿意去预测。我曾经说过,‘as a scientist,I would avoid predicting the unpredictable’,对这件事,我还是如此认为。”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认为继续调查原因是必要的,同时,继续探索新的方法也是所有基因编辑研究者希望做的工作。我们也希望他能够给出可靠,能够重复的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
  “科学就是在探索未知,他这样说无可厚非。也许某一天发现这条路确实可以走通,但并不能改变现在作者提供的技术途径走不通的事实。一个科学结论只有在同行利用你提供的方法可以被验证才会被真正被接受。”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康健胜:
  “这是科研的基本态度,技术不成熟不要紧,方向如果正确,值得进一步努力!”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
  “也许韩春雨及其团队还希望继续努力,能够优化他们的实验方案,使其研究结果能够被任何一家实验室、在任何地点得以重复,证明其创造的方法是有效的,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如愿以偿。但是,在能够被第三方实验室重复实验并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之前,任何解释都是苍白和无力的。只有真实和过硬的数据才是道理。”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伟:
  “这句话表明作者对自己当初发表的结果还是有信心的。希望作者能够履行诺言,我们也希望看到NgAgo确实能用于基因编辑。”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旻:
  “该声明不能掩盖韩春雨在研究过程中不严谨的态度。如果对于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严谨性上有缺失,我很怀疑将来所谓的‘优化的实验方案’有多少可信程度。”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修志龙:
  “如果是一篇普通论文,读者有疑问,作者有义务解答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应该说前一段时间韩博士做了一些份内的工作,如提供质粒、解答部分疑问、尝试重复实验。”
3.公开原始数据/第三方验证?  随着论文撤稿,“韩春雨事件”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后续的调查还将继续。作为论文的作者,韩春雨等人应该如何配合此事的进一步调查?是否应该将原始数据公开?是否应该请求第三方实验室来验证实验?”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觉得利用第三方来验证实验结果非常必要,我们也希望韩春雨团队能够在第三方实验室能够重复出来文章的结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
  “我觉得如果一条路走不通就应该另辟蹊径,科学是探索未知,而不是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是对的。有一位著名教授曾经说过,他有很多很想法,但是10个中有9个在实验中都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是天真的。这很正常,正是这些创新性想法推动了科学进步。”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康建胜:
  “如果第三方出于科研的目的,要求共享原始数据,应该配合。”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文启光:
  “问题是有没有哪个单位或是机制有权力调查此事?如果所在单位不做这件事,谁能够做?如果有单位或是机制有权做这件事,比如说学术道德委员会,韩春雨在体制规定下当然要配合调查。当然,相关法律阙如,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否能够追诉就不得而知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宋海云:
  “撤稿已经给这件事下了定论,无需进一步调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
  “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结果和新方法,一经发表就自然会受到社会的检验,科学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质疑进行回答和说明。论文被撤稿本身就表明这一研究结果存在问题,算是一种结论,作者是否公开数据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伟:
  “我不知道。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科学家来说,韩春雨应该公开原始数据,这也是各个杂志投稿时作者需要作出的承诺。自该文章发表以来,引起无数人的关注,许多实验室(包括我自己的实验室)也试图重复该工作,但发现无法重现其数据。所以我认为韩应当主动公开原始数据,一方面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二来也是对科学界给一个说法。”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旻:
  “因为杂志社只对投稿到编辑部的内容进行负责,所以在此之后校方和相关科研经费的投资方应该有责任对事件进一步详细调查,以查清其中是否存在着科研腐败行为,是单纯的科研实验的错误理解,或者科研人员在获取数据或交流过程中的疏忽,还是确实存在腐败行为。特别是校方,作为韩春雨教职的雇佣方,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能始终摆出一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修志龙:
  “因该工作非常特殊,引起关注特别大,舆论过多介入,政府也给予支持,所以在韩博士无法独立自证正确的情况下,应该引入第三方证伪。
  “在没有确凿证据说明韩博士作假(或其团队自认作假)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先入为主地认为韩博士及其团队作假,即使第三方重复不出实验,也不能认定为是作假,毕竟生物实验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某些环节没有掌握难以重复。不管怎样,韩博士应配合验证方,包括公开原始记录;验证方至少应说明重复不了实验的环节和原因,以便判断是否存在人为作假的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牛登科:
  “很多论文限于篇幅,只是呈现了研究中最精彩的亮点。但背后支撑这些亮点的数据,也是科学知识,对同行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也有帮助。科学研究论文发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知识,不是像专利申请一样宣称占有优先权(当然论文署名发表也有对科学发现占有权的效果)。不管这个研究是否因为引起争议而受到调查,尽可能多的公开原始数据是学术论文作者的责任。
  “如果由于研究设备等方面限制,原始数据记录、保存不完备,在遇到争议时,应该是有多少数据公布多少数据。原始数据公布了,他人后续的研究工作可能会帮助澄清主动造假、无意犯错还是读者的原因。显然,大家不能容忍的,只有主动造假。公开原始数据显然有助于争议论文的作者获得同行的谅解。”
4.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韩春雨的论文及其论文是否可重复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从论文发布到现在撤稿,15个月过去了,韩春雨仍然不能自证清白。在科学家们看来,这件事对中国学术界会有哪些影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
  “对学术界的影响,这很难说,因为事情总是两方面的。从好的方面来说,可能会提醒某些科学家,‘造假有风险,出手须慎重’;从坏的一方面来说,可能会提醒另一些科学家,‘回报这么高,值得铤而走险’。我不知道到底哪个方面的影响更大。但是我真心希望中国的科学家,做点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情,评价一个东西的学术价值学术意义,尽量从学术上来评价。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别总说什么‘诺奖级’,那是斯德哥尔摩那些人的事情。”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认为最大的影响是国际上对中国科研诚信的认识。比如国内的文章越来越被质疑,这样在顶级杂志发表会更难,特别是全新的方法。另外,国内的科研成果国际转化也会受影响。这个事情也提示,中国的科研宣传和科研管理等仍然需要加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
  “教育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做学问要扎实,不容许急躁。小心维护作为学者的信誉才可以赢得同行的认可。”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康建胜:
  “可以肯定的是当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长远看,应该也会促进科研的良序发展吧。”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文启光:
  “只要以论文SCI指数作为科研人员考核的唯一或是主要硬性指标的思维不变,这件事过没多久就会被淡忘,还是会有人前仆后继。”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宋海云:
  “影响不大。”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
  “我国虽然非常重视学术伦理和规范方面的教育,但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的学术行为(academic conduct),包括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以及规范的学术论文投稿,一直受到国际关注和质疑,学术丑闻也不断出现。去年和今年中国100多篇已发表的论文被批量撤稿,更是将我国的学术规范行为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韩春雨事件已经酝酿了很久,只不过撤稿的消息最终还是来临了。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感到很悲哀!这对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负面影响很大,中国学术界也应该引以为戒!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深挖这一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是什么,而着力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伟:
  “如果该事件在撤稿之后,作者并没有提供后续的研究结果如‘优化的实验方案’,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刊物上的投稿难度会加大,本身这些刊物对中国科学界存在偏见,该事件之后无疑是雪上加霜,极不利于中国科学家的生存空间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深琪:
  “只要没有造假,不会有什么恶劣的影响。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是很复杂的,影响因素太多,实验结果重复性差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若真是人为的造假,其破坏力不亚于在当前已经很浮躁的中国科技界投下了几个原子弹,破坏力不可估计。”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旻:
  “中国社会的普通百姓,科研基金的管理层,甚至是部分科研从业人员,对于西方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都是茫然的,集中体现在以单一的文章发表和影响因子来判断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成就。该事件应该可以让部分人充分了解现代科学研究和文章发表的整个流程,了解所谓的科学道德是什么,怎么来科学客观地进行判断。部分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必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牛登科:
  “全世界物理学家对牛顿和莱布尼兹的纠纷讨论了几百年,不仅仅是聊八卦、看热闹,谈论他们的过程中,也在无形地影响着后世科研人员的行为举止。
  “韩春雨的结果如果是假的,也是对其他科学家和未来科学家们的警示,再次提醒大家纸里包不住火,造假最难以掩盖的领域恐怕就是科学研究。即便是韩春雨没有造假,属于无意犯错或者根本没错,韩春雨事件引起的争论也促使我们中国科学界思考,面对争议时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应该怎样做。
  “当然还有科研管理部门、科普媒体从此事件中都有教训需要吸取。一篇论文的发表,只是得到了编辑部和少数几个审稿人的初步认可,离一个新的理论或方法的确立还很远。在科学史上,这只不过出现了一个同行批评的靶子,只有禁得住无数苛责的研究结果,才可能最终成为‘成果’。对新发表科研结果的过度热捧,是在给科学界帮倒忙。希望这一事件能成为促进中国学术界集体心智成熟的关键酶。”
5.是否还会继续关注?  韩春雨等人的撤稿,有人将其形容为“尘埃落定”,也有人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结果。对于事件是否还会有后续发展,人们的看法不一;对于是否会继续关注“韩春雨事件”的发展,科学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
  “我引几句话吧:科学家应该尽量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就让‘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会继续关注这个事情,我觉得后续调查重点是,希望能够搞清楚为什么在其他实验室无法重复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
  “不会,我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关注。”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康建胜:
  “不会再关注此次事件,但会关注这个领域的突破。假以时日,我个人相信这个方向应该会有突破!”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文启光:
  “不会关注。”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
  “我本人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继续关注这个具体的件事,如前所述,我已经对这一系列的学术不端行为感到很悲哀和痛心。我希望继续花更多的时间去向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进行学术的规范行为方面的教育、宣传和探讨。我在复旦大学上了一门课,已经上了17年,这门课叫做《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讲授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以及规范的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近年来这门课程也受到了其他大学学生的喜爱。我觉得我自己的力量虽小,但愿意尽全力去讲授、去宣扬学术规范行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呼吁和宣扬学术规范行为的队伍中来,让全社会都来维护规范的学术行为。”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伟:
  “我当然会继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如作者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韩春雨如何配合此事的调查和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深琪:
  “会。我会从两方面进行关注:一方面,是否真是有意造假;另一方面,若没有有意造假,是什么原因造成实验结果很难重复,一定要查明。我个人更倾向于韩春雨不是有意造假。”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旻:
  “本人会继续关注后续的科研进展。尽管韩春雨的部分实验不可重复,但是不代表与其相关的技术是完全没有用的。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类似RNAi的效果,待进一步发展成熟之后,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实用的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牛登科:
  “如果没有更吸引人的新事件出现,我希望自己会继续关注这件事。”
  (编辑:吴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1#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5 19:42:00|只看该作者

探访撤稿后的韩春雨实验室:搬旧楼,重装修布监控

源自:澎湃新闻
  主动申请撤稿的消息公开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及其团队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焦点。
  8月4日上午,澎湃新闻在河北科技大学中校区,见到了正骑着自行车来实验室的韩春雨。他穿着黑T、短牛仔裤和凉鞋,和以往一样斜挎着腰包。停放好自行车,上锁,韩春雨对澎湃新闻记者提出的采访请求表示拒绝:“我不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并表示自己太忙,没有时间。
  为了避开,韩春雨骑上车,绕着学校内部骑行。10多分钟后,他又出现在实验室楼下。

搬迁,装修,门禁,监控摄像头
  韩春雨的实验室搬了,不再是在挂有“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牌子的大楼,而是与之相隔200米左右的一栋五层旧楼。这栋楼曾因为韩春雨将实验室的搬迁,在一楼大门的腰封贴上“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字样。但如今,腰封上的文字已经不见了。
  即便是在韩春雨团队的论文可重复性争议公开化的去年11月,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这栋楼的四层正忙着安置实验台材料。和其他楼层的破旧、略有阴森不同,四楼被划分给韩春雨团队的房间被重新粉刷得很敞亮,天花板、窗帘、暖气、实验台,都是新的。
  “隔断的那边是他(指韩春雨)的。”一位在该楼四层工作,但不属于韩春雨团队的人对澎湃新闻说。四楼被严严实实地隔开成两半,该工作人员所在的四楼未经装修,和韩春雨团队的新实验室形成鲜明对比。
  要想进入韩春雨团队所在的19个房间,并不容易。不管是爬楼梯还是坐电梯,都得通过需要门禁卡的大门。不仅如此,不少监控摄像头安装在四层的楼道,这并不是所有楼层都能享受的待遇。
  不仅如此,澎湃新闻去年11月获得的房间分布图显示,韩春雨团队所在的19个房间中,除了实验室、办公室、文印室之外,还有一间专门的“监控室”。
澎湃新闻去年11月获得的房间分布图。
  此外,比起过去实验室的老旧,搬迁后经重新装修的实验室在器材上更是“新”了很多。
  在该楼上班但非韩春雨团队成员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团队扩充了不少,三楼还特地改造了几间宿舍给学生住。在三楼,澎湃新闻看到,靠近楼梯的地方被隔成数间,重新装修,内屋则摆放有上下床。
  而韩春雨原先所在的实验楼,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发现,三楼走廊尽头的房间门紧闭,门侧本写着“安全负责人:韩春雨”的牌子不见了,留下光秃秃的透明底座。

没有动工迹象,无人接听,没有收到通知
  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称,经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期刊决定将韩春雨团队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撤回。
  这篇论文令韩春雨诸多头衔和荣誉加身,他成为了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 最美教师”。更重要的是,不可否认,这篇已经撤回的论文曾直接促成了一个2.24亿元的项目得到批复,以及一笔为期两年、共100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获批。
  去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批复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24亿元,所需资金由河北省财政性资金安排。
  一年过去,这项建设工程是否已经动土?8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没有发现相关迹象。除了还在建设中的图书馆,只有学校东门附近有工人施工。学校保安说,那是将电缆铺至地下的动工。
  那么,该建设项目是否会受到撤稿的影响?澎湃新闻试图联系河北省发改委办公室,其称此事需要询问河北省发改委新闻中心,但后者的电话无人接听。
  同样的,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传处,电话无人接听。
  转而,澎湃新闻前往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试图了解其是否会对已经撤稿的韩春雨团队启动调查。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对接媒体的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澎湃新闻记者 齐思蕾 编辑:秦盛 实习生:吴峻)
50#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7-8-5 06:08: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我确定NgAgo真能基因编辑 还会继续做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韩春雨:我确定NgAgo真能进行基因编辑:我还会继续往下做

  盛夏夜幕下的河北科技大学校园,寂静得能清晰听到蚊子的嗡鸣声。偶有出现在校园中漫步的学生,他们神色如常,就好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因去年韩春雨刊登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一篇关于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的论文而名声大噪。但过去一年多以来,韩春雨实验能否重复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直到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并撤回这篇论文,将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
  一时间,喧嚣再起。
  “我确定NgAgo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我也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往下做。”8月3日晚10点30分,红星新闻记者终于在河北科技大学校园中见到了正准备去实验室做实验的韩春雨本人,并得到了他在撤稿风波后的独家面对面回应。
韩春雨 图据网络
  他和过去的很多日子一样,依然在夜晚选择去实验室,凌晨两三点才会走出实验室大门。
  “我依然在继续做实验,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在这里面了。”

01撤稿风波第一天
韩春雨深夜照常进实验室

  8月3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并没有在韩春雨此前位于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所在的实验楼里找到他,他原本位于三楼的两间实验室一直房门紧闭。而在韩春雨位于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另一间办公室里,记者也没有看到他。
  稍后,红星新闻记者得知,韩春雨的实验室依然在学校,只不过在暑假前换了一幢楼。新实验室的条件比原来的实验室好了一些。他的实验室里,一直有不少学生在忙着做实验。
  韩春雨新的实验室里,有不少学生忙着做实验
  8月3日晚10点30分,穿着黑色T恤的韩春雨骑着自行车到了实验室楼下。过去,他经常晚上出现在实验室。这个习惯即使在发布了撤稿声明的第一天也还是照旧。
  而处于争议之中的韩春雨面对红星新闻记者,有些谨慎但神色如常。这个曾被很多熟识的人认为爽朗、有话直说的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风波之后,开始变得谨小慎微。对于为什么会主动发布撤稿声明,又如何回应撤稿声明之后引发的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韩春雨并没有回应。
  8月3日这天,他的手机被打爆了,他都无法接听。而撤稿声明之后的各种报道和文章,韩春雨也都没有看过。
  “我出现在这里,我依然在继续做实验,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在里面了。”韩春雨这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担心,现在说得太多,一路路的媒体接踵而来,他更没有时间做实验,没有时间干活了。
  而走进实验室那幢楼,埋头开始做实验之后,韩春雨走出实验室的时间大概已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两三点了。
  02还会沿着这条路往下走?
  “NgAgo真能进行基因编辑,我还会往下做”
  “其实到最后,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实验。”韩春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现在就只想好好干活而已,这个时间点去实验室,就能说明一切。
  韩春雨的主动撤稿,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于NgAgo能否具备基因编辑功能的进一步质疑,但韩春雨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原来坚持的方向。
  “你大概会给自己多少时间来继续做这个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有人认为这条路径不通,你是否会换一条路走?还是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面对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韩春雨的回答是,肯定是要沿着这条路往下走的,这不会变,肯定是沿着基因编辑技术往下走。
  “我确实觉得,NgAgo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这是我确定的方向,我还会接着做下去。”说这句话的时候,韩春雨并不犹豫。他说他的态度都在发布的那份声明里,“他们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理解万岁”,韩春雨再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四个字。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来说明这次依然在路上的实验时间会是多久,他只是用一个肯定的微笑表明他现在的一个就想单纯做实验的态度。

03 学生声音
“我们学生认为论文并非造假”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张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前学校曾获得批复在新校区规划基因编辑研究中心,修建新实验楼,但目前新校区并没有动工迹象。
  “我们看到消息也觉得有点失落,还有一点担心这会不会对毕业生有影响。”张同学说,之前看到和诺维信公司合作的消息,都觉得应该不会有其他异议。
  “但是我们学生都认为不是造假。”张同学说,毕竟《自然-生物技术》出来的说法也只说有不完善的地方。直接到国际顶尖杂志上去造假,不太可能。
  张同学曾经上过韩春雨的课,在他看来,韩春雨是一个上课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此前,他曾听老师说过一件事,韩春雨在专业方面提出的点子很好。他曾经给一项技术提出过建议:某一个青霉素发酵的菌丝,因为残留青霉素超标不能用,导致没有办法处理。而韩春雨提供的思路是把细胞壁打薄,结果就解决问题了。
  而这个思路,很多专家当时都没有想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19:32,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