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8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深入挖掘“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价值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张志远
  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57项、云南第6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各民族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特殊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尊重自然、保护山林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蕴含着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传统农耕知识体系,承载着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多民族社会治理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成果。要加强后续保护和管理,更好推动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
  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充分尊重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民族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可以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云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边地文化、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
  普洱茶历史悠久,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种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普洱茶种植范围广,涉及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云南15个州市、110个县,种茶、制茶、运茶、品茶成为云南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茶叶种植、手工技艺、建筑风格、饮食服饰等传统,各具特色、五彩纷呈。要深入挖掘“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价值,加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度。
  推进茶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要保护好“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自然景观,挖掘“林茶共生、人茶共荣”的生态理念,弘扬普洱茶茶艺、茶礼等茶文化,构建以茶带旅、以旅兴茶、茶旅共荣的产业发展格局。办好茶博会、国际茶王节、贡茶文化节等活动,彰显普洱茶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年10月,游客在云南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游览。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讲好“三交”故事。茶马古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商贸通道、文化通道,促进沿线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巩固和发展了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经济活动、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文化生活。要以茶文化和茶马古道为载体,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茶马古道因茶而生,分三路途经川藏、滇藏及青藏等地区,沿途崇山峻岭、山高谷深。汉、傣、哈尼、布朗、白、回、彝、纳西、藏等20多个民族参与马帮运输,经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运送茶叶、盐巴等生活必需品。各民族在茶马古道上团结协作,彰显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精神追求。要加强遗产资源整体保护,挖掘茶马古道作为茶马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民族交融之路的深厚内涵,弘扬先辈开辟茶马古道的闯劲、韧劲和干劲,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讲好殷墟“三交”故事 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广西来宾市为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17:20,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