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659|回复: 35
[纪实·新闻

探源工程二十八年回顾与刍议

 [复制链接]
21#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5:38:52|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在18世纪机械化革命、19世纪电力化革命和20世纪信息化革命的基础上,21世纪以来的第4次全球科技革命的创新与变革程度明显更为立体化、多元化、飞跃化,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太空和海洋技术变革,全球能源技术变革,脑机接口、基因编辑、再生医学和合成生物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技术变革,新材料、数字化、机器替代为方向的制造装备技术变革,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元宇宙为重心的信息技术变革,都在悄然改变着产业结构、经济版图与国家实力的全球格局。
4次全球科技革命的效应,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角逐,回头再看500多年来的我国兴衰史,本质是能否抓住科技浪潮并带动国家产业发展、国力提升的历史。英国抓住了18世纪机械化革命的历史机遇,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伟业。美国则抓住了19世纪电力化和20世纪信息化的浪潮,为其长达100余年的全球第一经济体和二战后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厚实基础。很显然,当前的第4次科技革命,不只是一场“地缘政治”或“地缘经济”的调整,更涉及源于“地缘技术”更替而出现的“地缘文明”的演进。
如果领衔第4次科技革命,无疑意味着西方文明的正式衰落。核聚变+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医药+各类新材料,大概就是未来高科技的主干。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部长,应邀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中说: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或冲突,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维护者,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新时代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战略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实践平台。中国将始终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未来。展现大国担当作为,为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李后强与丁维兵难题
如果说1864年盐亭县教谕马来宾到玉龙古镇,指导办起“存古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开始搞探源工程的开始,那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本地传说中的远古人物盘古和嫘祖能不能求真?
那时这个难题还不是很严重──玉龙古镇原址的梓江对岸昆仑山下的祠窑坝,传说千古的盘古王时代烧制土陶的陶窑遗址存在。解放后这里先后被称梓江村、梓江大队。从1958年玉龙镇建人民公社起到1978年结束搞土地承包到户之前,梓江大队20年间年年评为全县的改田改土、种茶栽桑、增产增收、农业学大寨样样先进的大队。
1958年我们在玉龙镇读初中时,一次涨大水学生还坐船,到梓江大队一个镶嵌鹅卵石的贫瘠小山岗去开荒改土,我们从黄泥土挖出过很多古土陶器片。在1864年玉龙古镇与梓江交汇的榉溪河,上游的天垣场西面垭口东侧山岩下露出的“盘母石”,和下到垭口“袖头山”脚半坡快与李家沟的小路衔接的山脚,竖立“盘古王表”的“石龟碑”和石龟残缺状的硬石块遗迹还存在,也传说和玉龙祠窑坝盘古的故事有关。盘古和嫘祖探源,不但要求真,更要讲政治。
有两件我们经历的事终生难忘。一是1956年我们在玉龙镇罐子沟读完小,这是一个玉龙区有6个乡的学生集中上高小的学校,是罐子沟一家地主大院改建的,房子很多,天井就有四处。当时学生全部要求住校;晚上9点钟下自习后两个年级7个班300多学生,还要在中间的大天井坝子排队集合,听老师讲话后才能去睡晚觉。
1957年春季开校,两个年级7个班出了一个共同的作文题:《写一个民间故事》。有一个家在玉龙衣落山姓杜的同学,写的《金二伯射黄帝的传说》作文,据说写得好,被7个班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选中,一天晚自习后7个班在井坝子排队集合时,被拿出来宣读。本来“金二伯射黄帝的传说”在盐亭几千年来流传,家喻户晓;但在1957年夏季“反右斗争”后,我们所在的五年级四班被拆消,合并到其他三个班里去。当时听说是因班主任老师任沛一被划为“右派”,其中就因两个年级7个班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赞赏“金二伯射黄帝的传说”的作文,有问题。五年级还有一个姓孙的班主任划为“右派”,六班年级也有姓蒲和姓谢两个主任划为“右派”。
二是1993年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嫘祖研究》一书,之前我们还在盐亭县科协工作,参加组织收集文章。其中一篇是写作于1991年,发表在1992年四川《丝绸经济》杂志第2期上的文章:《缅怀蚕丝嫘祖的传说》。该文中收集的盐亭嫘祖和黄帝的传说在全国实属少见──那还是远古巴蜀盆塞海快干涸的后期,西陵部落在作为远古联合国执政。不同部落之间有冲突,但远古联合国竞选头人还是以发明创新作为标准。嫘祖乃盘古、伏羲之后,夸父、精卫之女。传说的著名医生岐伯乃嫘祖的舅父。夸父卸任远古联合国头人之后远走探险,精卫因治水壮烈牺牲之后,岐伯夫妇成为嫘祖的养父养母。
远古联合国除了以发明创新作为竞选头人的标准外,还有出海到很远的其他部落去寻找王储的惯例。岐伯也当过远古联合国的头人,他卸任后渡远古巴蜀盆塞海到了南方广西一带,以行医作掩护明察暗访,数年后他带回一位患有腿疾的青年,此人就是5000年前炎黄时代有名的轩辕黄帝──传说在中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发生冲突期间,炎帝的生母在战乱中随人群单身流落到南方广西一带,后来与一位工匠结婚又生下轩辕,即是与那时炎帝是同母异父兄弟。轩辕年少时患有腿疾,却发明了圆轮、杠杆、车辆等工具。岐伯慧眼识得发明创新才干超群的轩辕,医治好他的腿疾带回西陵,企图说服部落的人们推荐轩辕参加远古联合国头人的竞选。但人们十分冷淡,只有嫘祖很同情理解他们。所以轩辕和嫘祖,在盐亭很早就结下了婚缘和姻缘。
正当岐伯、嫘祖满怀信心送轩辕去参加远古联合国头人竞选的盛会时,年青的轩辕和岐伯被北方中原黄帝部落潜伏在西陵部落的人员抢走了。这次突发事件给嫘祖以很大的刺激,她奋起以自己推广女娲时代起就养蚕治丝的成就参加远古联合国头人的竞选,并孕育她产生了中华大民族、大统一、大文化、大实事的思想。
幸运的是轩辕到了中原,腿疾很快被岐伯用针灸完全治好,并且他发明的粮车、战车、指南车等在北方的平原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抢走他的北方中原黄帝部落,调查了解他的身世后,让他继承了皇位。
盐亭流传千古的“金二伯射黄帝的传说”,就是后来嫘祖要把她当远古联合国头人的位子,让给来寻访她的原来岐伯带回的轩辕。引起玉龙衣落山观天司金二伯等一部分人想不通,干的愚蠢事。
《缅怀蚕丝嫘祖的传说》这篇收集整理的文章是1984年就写好的,只因提到“轩辕年少时患有腿疾”,当时在盐亭县委县府机关传阅时,引起一些老文秘人员的批评:“求真也要讲政治 ”──人所共知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应该是完人,不能说他“年少时患有腿疾”,等等。该文作者曾告诉我们,他后来投寄四川《丝绸经济》杂志,没有改变这份本地性传说材料,完全是一次碰见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李翔宇教授,偶然谈起盐亭挖掘黄帝元妃嫘祖养蚕治丝的事情。
李翔宇教授无意中说:“我在省委党校读书时,看到广西有学者说黄帝是广西人,你们挖掘黄帝元妃嫘祖,连黄帝生出在哪里搞清楚了没有广西柳州发掘出远古柳州人遗址,说明广西也有根据”。
李翔宇教授反对盐亭挖掘嫘祖,却旁证盐亭嫘祖传说有真,使他暗中十分惊讶。因为这是他唯一次与李翔宇教授的接触。而李翔宇教授是因一件私事到他家里来的,他家里也有人在省党校学习。
我们知道李翔宇教授,是他1984年从盐亭县检察院,考入四川省委党校大学本科班,后又考起党校研究生班才留校工作的。1984年他父亲李兴元同志还是盐亭县委书记,他们不是盐亭人。他岳父何惠同志是盐亭县县长,才是盐亭人。然而1993年《嫘祖研究》出书,为校对书稿方便,我们帮助联系在绵阳新华印刷厂印刷。样书校对稿带回盐亭,收录《缅怀蚕丝嫘祖的传说》的文章又在盐亭县委县府机关传开了。一天下午盐亭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何元康主任,带了两个人从盐亭赶绵阳市里来闹,说因书中提到“轩辕年少时患有腿疾”要烧书。何元康主任那个认真劲,想到他是李兴元书记、何惠县长提拔起来的,我们不得不把该文作者曾告诉我们的话说出来:

22#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5: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该文还说有‘黄帝是广西人’的话,你有本事到四川省委党校找李翔宇教授去闹”。何元康主任才收敛,和带的人一起离开了绵阳。如今2024年李后强教授寄来他写的《﹤黄帝内经﹥是扁鹊原创和仓公完善定型的科普读物》等10篇论文,以及丁维兵教授寄来的论文《用“年年有鱼”彻底推倒“满天星斗”》,和看他在“新浪博客叮咚新史观与卫星考古”专栏里的文章;新的难题,主要各说一件:
1)李后强难题──5000年前没有黄帝与岐伯
202398日李后强教授发表在《方志四川》的《﹤黄帝内经﹥是扁鹊原创和仓公完善定型的科普读物》一文中说:甲骨文没有“黄帝”,“黄帝”是周朝为稳定统治创造的政治人物。
据古籍所载,黄帝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但黄帝传说是“层累地造成的”,越是晚出的文献,黄帝的记载越详细,功业越卓勋。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王剑教授在《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中指出:周代及以后的治史者从华夏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出发,强调黄帝的始祖地位,以突出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并以此来统领中原各部族。所以,黄帝在周代的出现,和当时的政治理念有关,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黄帝只不过是一种政治理念的形态化。
到了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华夏大一统的观念出发,推演出黄帝世系。这种关于血统承继关系的说法,实际上是对统治集团正统地位的肯定。可见,“黄帝”是周人和司马迁从政治需要确立的神话人物,本意指“黄土地”,加之先民又是黄皮肤,于是有“黄地”。
秦汉后人觉得“黄地”不雅,改为“黄帝”。但此名字只能一人用,其他统治者只能称“皇帝”,不能叫“黄帝”。
现代人确定黄帝(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20岁继承王位,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是“司马迁遗产”的发展。广汉郡是蜀中古郡名,辖境包括今天成都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德阳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安州区、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江油市;广元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剑阁县;遂宁船山区、蓬溪县、射洪市、大英县;阿坝州九寨沟县;重庆市潼南区;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文县等。广汉郡、蜀郡与犍为郡,并称蜀中三蜀。在绵阳盐亭有嫘祖、岐伯传说,估计与李柱国、郭玉有关,甚至当地群众把郭玉当成了岐伯。
李后强教授的结论是:今天的《黄帝内经》发源于远古伏羲阴阳八卦和九针医图,初创于扁鹊,定型于仓公,历代医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多人多时充实修改的结果。黄帝、岐伯、雷公等都是神话人物,不能作为真实的医学人物。《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只是伪托的“化名”,不是远古部落头领黄帝。扁鹊借用“黄帝”之名,扩大了他的医学思想,提升了医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代盛行的“离合体”(拆字谜)等方法,可知《黄帝内经》中“扁鹊”就是“岐伯”,“仓公”就是“雷公”。成都老官山“天回医简”墓主可能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是丝绸之路的先驱者。《天回医简》证明,《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学派思想的系统解读,属于科普读物和教材。
2)丁维兵难题──华夏第一人盘古原点在东北黑龙江
丁维兵教授从20231130日到202416日在他的博客发表的《东北最大手笔:华夏历史原点交通大环线》、《“中国地图考古法”与DNA结论大会师》、《“仰韶遗址”是战俘营,不是普通农庄》等论文中说:华夏第一人是盘古,“盘”的初字就是“般”,“般”的字形是一只用竹竿撑着的小船,“舟”是小船,“殳”是撑船的竹竿。而“盘”的字形却是一群小船,盘古是渔猎部族的首领,所以,盘古当然就是“盘”。总之,“盘”=“般”。
盘古有嫡妻叫“常曦”。而经过最新的“中国地图考古法”的研究,初步认定华夏五千年历史原点就在黑龙江流域,这里塔河县有盘古河,盘古镇,十八站旧石器遗址,疑似盘古成年之后,华夏(舟船部族中心)的所在地和中心经营地域。“红山”是华夏拼死南下想要进入中原的半途;可能因为受到意外惊吓狂奔离开“红山”,然后渡过渤海进了山东,山东两种顶级文化并存的“吕村遗址”,是华夏在中原的第一权力中心,盘古是吕村“大汶口文化”的主人,盘古嫡妻常曦是“龙山文化”的主人,后来想回归于“中”,但没站稳,整体被挤到“良渚”,但最后在浙江被黄帝彻底遣散。
“黑龙江”到“良渚”的这一大段历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从黑龙江到“红山”。第二段是从山东到西北甚至出到境外,另外还包括半途有一些人进入“古蜀国”。第三段是从山东到“良渚”,这是盘古在山东接收回返中原的一些蚩尤余族之后。最后,盘古在浙江被彻底拆散,最终,华夏进入黄帝在中原“号令天下”的时代。
7、本地性科学与计量历史学】
1、文明探源顺势而为的本地性科学
读李后强和丁维兵教授的多篇探源论文,他们关注的地方和人物不同,结论的一些观点,如李后强教授的5000年前没有黄帝与岐伯”,和丁维兵教授的“华夏第一人盘古原点在东北黑龙江”也不同,体现出本地性科学历史大语言模型探源特点的优势,值得肯定。
但他们得出结论的一些观点本质却是完全相同的──避免不了说明中华文明是失落盆塞海洋文明的文明的本质──如说是“周朝为稳定统治创造的政治人物及以后的治史者,从华夏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和当时的政治理念有关出发,以突出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并以此来统领中原各部族,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然而用人类文明大爆炸钟形图的探源方法看,又能理顺,体现出普适性科学历史大语言模型探源特点──如丁维兵教授说的《用“年年有鱼”彻底推倒“满天星斗”》,不是推倒“满天星斗”,而是“满天星斗”也许真实存在
因为即使本地性传说中相同名字的人物,由于时间、地点、内容的差别,可以包容标注在人类文明大爆炸钟形图上,类似“满天星斗”──这也类似人类起源“非洲说”和“多地区说”一样,可以统一。就李后强教授说的“在绵阳盐亭,有嫘祖、岐伯传说,估计与李柱国、郭玉有关,甚至当地群众把郭玉当成了岐伯”──《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只是伪托的“化名”,不是远古部落头领黄帝。
但对扁鹊借用“黄帝”之名,提升了医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代盛行的“离合体”等方法,可知《黄帝内经》中“扁鹊”就是“岐伯”,“仓公”就是“雷公”等分析,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高也陶博士,通过在成都、绵阳、盐亭等实地考察调研,2022年先后出版的《﹤黄帝内经﹥前传》和《﹤黄帝内经﹥列传》两部巨著,类似用人类文明大爆炸钟形图上时间、地点、内容差别的方法,把绵阳盐亭嫘祖、岐伯传说的真实,与李柱国、郭玉、扁鹊、仓公等人物,为提升《黄帝内经》医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作贡献统一起来也类似能得出李后强教授说的“成都老官山‘天回医简’证明,《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学派思想的系统解读,属于科普读物和教材”的结论。
李后强教授说他研究《山海经》、《黄帝内经》,采用的是:“还原法”、“实证法”和“逻辑法”──就是把研究场景,还原到当时的社会状态,以现代考古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并且考古文物重于文献记载,神话不作为核心证据,所有论证和结论都必须符合逻辑,不存在思维混乱这也是属于普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仅用这三种方法,要说明中华文明是失落盆塞海洋文明的文明,把绵阳盐亭盘古、嫘祖、岐伯传说求真也难──当时的社会状态、历史文献、考古文物、文献记载等核心的人工证据,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就1958年大跃进,当地曾搞过大炼钢铁,人工证据现在已荡然无存一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5:53|只看该作者
也许结合国外曾创造过“计量历史学”方法,求证远干涸前的巴蜀盆塞海洋的存在,间接证明绵阳盐亭盘古、嫘祖、岐伯传说的真实,才可找到客观的证据。例如李后强教授的《﹤黄帝内经﹥是扁鹊原创和仓公完善定型的科普读物》一文中,赞同闻一多先生在1942年前后撰写的《伏羲考》中,认为早期史籍称盘古氏为“盘瓠”即葫芦──在远古大洪水时期,伏羲乘葫芦躲过洪水灾难,于是葫芦遂成为“盘瓠”族人崇拜对象。而盘古或盘瓠的传说,浙江杭州钟毓龙先生1936年出版的《上古神话演义》巨著中,是尧帝女儿与“神犬”盘瓠的婚姻故事──盘瓠并不真的是“神犬”,而是帝尧宫中的一位年青的苗族近臣,负责饲养尧帝宫中的宠物。他与帝尧的一位女儿产生了恋情,并且私奔到了湖南的沅陵地区,后来作了那里苗族的首领。即如吕思勉先生所说:盘古是盘古,盘瓠是盘瓠,二者绝不容许混淆。
又如李后强教授在《人类起源于古巴蜀文明前期》、《人类起源于喜马拉雅的证据》等论文中,进一步论说他的“珠峰映射原理”──人类从喜马拉雅迁徙到昆仑山再到四川盆地,在盆地创造了许多辉煌,如“资阳人”,还有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但李后强教授的人类的进化分别在欧洲、非洲、亚洲等全球多地完成,只意在无论是多地区起源说还是单一非洲起源说的统一,才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喜马拉雅观点的──他可能不赞同有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海洋文明、有“盆塞海”文明孵抱大爆炸期──因为他说的是喜马拉雅从海底隆起的过程,指的是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碰撞之前,喜马拉雅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海面以下,大约在距今40--45Ma万年才露出海面成为陆地的。
李后强教授提的新思路──喜马拉雅是人类共同的摇篮和老家──动植物起源于喜马拉雅,文化和信仰也起源于喜马拉雅;喜马拉雅运动是人类进化的条件,其隆升导致人类四方迁徙扩散;虽然目前在喜马拉雅周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还较少,但这是由于自然环境限制,考古活动开展较少的缘故;随着考古学、地质学、气候学、基因学等多学科领域在这一地区的交叉深入研究,相信这一结论会得到进一步印证──我们是欢迎的;这正是一种本地性科学大语言模型的表现,越多越好;而且争论更能求真。但类似“基因组学”可以采用“还原法”、“实证法”和“逻辑法”,但即使类似“资阳人”是中国发现的第三个古人类头骨化石,也是新中国发现的首枚古人类头骨化石,在绵阳盐亭发现这种古人类头骨化石,基因考古也难与盘古、嫘祖、岐伯等传说人物,就能对上号。所以“基因组学”还要加上“暴露组学”。
2020年以来三年的新冠疫情,“基因组学”的学科难以应对各种疫情──“暴露组学”的“暴露”,不但指暴露社会、管理问题,也在暴露科学和从事科技人员自身的问题。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西方有人到中国经商、传教等活动,会传播西方的一些文化;相反也会有中国人,到西方国家考察、打工等事情,传播中华文化──“天下道”──爱国爱家,“天下为公”、“合天下于一”等思想。这涉及与世界人类古文明起源的泛第三极第二个孵抱期“类珠峰辐射”原理相连──第二个孵抱期在巴蜀远古盆塞海山寨立足起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远古联合国”,需要普及一下“盆塞海”的地质知识──先要了解“堰塞湖”、“盆塞湖”。有人说“四川盆地在古代是上古扬子海所在,岷江注入这个海,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击平原,但是,这个海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已经因地壳的变迁而消失了”。
但扬子海不是他的研究,是别人的研究。如果说8000年前的“盆塞海”是凭想当然臆造出,由此来个海洋文明,建议先普及一下地质知识。但地质学的“还原法”、“实证法”和“逻辑法”之外,也还有“暴露组学”的地质学。如“计量史学法”可告诉,在四川盐亭县境有此“盆塞海”的大海啸的遗迹,如大围坪地貌,可到此作地质测量。这是我们看到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翻译[科瓦利琴科、Л.В.米洛夫的《计量历史学》一书,才提醒的──虽然“计量历史学”是国外曾创造的,但国内早也有此类似运用;这后面再谈。
所谓“计量历史学”即“计量史学”,是史学、统计学和数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计量史学在西方大约萌芽于19世纪末,最典型的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成为历史计量研究的主要手段,方法也日趋复杂,从一般的描述性统计过渡到相关分析、回归方程、趋势推论、意义度量、线型规划、动态数列、超几何分布、投人产出分析、因子分析、马尔科夫链等数学模型、模糊数学,还有博弈论和对策论、曲线拓扑理论等。在计量数学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新的历史分支学科,如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人口史、新社会史等,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
当然计量史学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以不同理论作指导的历史学家会从不同角度选取自己所需要的史料。其次计量史学还存在大量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是研究成果的不可检验性。但计量史学仍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欧洲,后来风靡欧美各国。目前美国已有几十所大学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计量历史学,也成立了不少组织,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有关著作和论文。而在我国,公开专门从事计量历史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尚未出现。
但盐亭传说的盘古、嫘祖、岐伯,求真推动计量史学的发展,不像当代西方和国内其他地方那样注重著书立说,而是强调办“存古学堂”,口头宣讲,实地指认──因为历史上有“文字狱”,怕抓“黑材料”。因此站在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种计量史学对考古学的改造比其他史学流派要“顺其自然”得多,不是“有为而是“顺势而为”。如采用自然科学的部分方法研究人文科学,能把《山海经》看成是“涸海古卷”,并可通过对四川嘉陵江等流域发现的大围坪盆塞海海啸遗迹地貌,和伴生的嫘祖文明遗存结合起来作考证。
其意义不但能说明中华文明是“海洋文明在先,农耕文明在后”的文明,而且采用计量历史学或计量地质学的技术创新,如借助“遥感考古”、“喻传赞曲线”和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向河流系统及其伴生古堰塞湖的野外考察,沉积、构造及年代学等研究方法,能整合三星堆-金沙遗址、九寨沟-黄龙寺原生态、阆中-雅安伏羲-女娲遗存、盐亭嫘祖-盘古遗存等路线跨越,给予中华文明的探源以帮助。
2、高能物理学家喻传赞曲线计量历史学
云南大学的天文高能物理学家喻传赞教授,用高能实验测定湖泊沉积等材料,得出的我国近一万年间气候变化曲线的峰值图,给予了盐亭传说的盘古、嫘祖、岐伯求真以帮助。
1992928日至104日,全国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平武召开,开幕式后的第二天大会就先组织100多位代表,到近邻的黄龙寺、九寨沟考察。从平武到黄龙寺、九寨沟路上,100多位代表看到松潘毛儿盖前后百余公里地的时隐时现的山崩地裂景观,历历在目──延绵数十里不见一只飞鸟、不见一棵草木的怪石嶙峋的大山,像刚发生过大地震的景象,使人震撼。
这引起云南大学高能天体物理学家喻传赞教授的极大兴趣。有人告诉喻教授:这是一本解读上古史的“第四部书”,上至盘古王开天劈地、女娲补天、洪水朝天、伏羲兄妹造人烟、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廪君西迁,到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下至1933年茂汶迭溪大地震,都与此有关。喻传赞教授等代表返回平武后,大会继续作学术报告,喻教授就放弃了原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在大会上拍案而起,专讲“喻传赞曲线”,公布了他曾完成国家课题对近一万年我国的气候变化曲线研究的信息;我们称他完成的国家课题为“喻传赞曲线”。

24#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6:24|只看该作者
原来他说这是存在女娲突变纪和大禹突变纪的科学认识方法──他在完成国家交给他的昆明湖泥芯柱“近万年的气候变化曲线”的高能实验测定项目中,发现分别在4000年以前和6000年以前的两个阶段的坐标位置,有两个不同于其它处的很大峰值,大大超过曲线全段其他地方的峰值。他虽不是研究历史的,但在惊异之余,终于在远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找到了答案,即中华远古文明传说中有真实成分。证明我国的古代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等神话联想的类似大地震灾害,有很大的可信成分。后来引发从三星堆迁移到云南的少数民族的考察:盆塞海干涸后,远古联合国拥护“多数规则”的人群甚至核心的部族中也发生了分化,这是很正常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中主张与时俱进迁出盆塞海,到中原地方图发展的核心的部族分化成为“多数规则”新的多数,首先迁移出去了。
3、地质学家张岳桥等伴生古堰塞湖计量历史学
近代地质学在中国传播,还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国地质学者研究或传播关于因近万年大地震产生地裂等地质局部灾变,造成从堰塞湖到盆塞湖和盆塞海一类的特殊地貌结构等知识,是有空白的。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温总理亲点将张岳桥研究团队,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白龙江等长江上游水系作野外考察。他们选取岷江上游、青衣江上游、大渡河上游3个古堰塞湖进行沉积、构造及年代学研究,结果发现岷江上游,在史前7-1万年(主湖期可能是3~4 -1万年)期间,存在一些长约30Km,河道堵塞近10公里大型的堰塞湖,对比512大地震,其规模远远大于唐家山堰塞湖。更为有趣的是,这些堰塞湖在大约1万年左右全部溃坝了,其水量足以淹没整个四川盆地,可映证盘古、嫘祖求真首创的盆塞海猜想。
2010年第4期《第四纪研究》杂志,发表了李海龙、张岳桥、李建华的《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向河流系统及其伴生古堰塞湖研究》论文。中国地质科学院李海龙博士曾告诉我们:这只是张岳桥教授领军作的青藏东缘工作之一。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张岳桥是温总理亲点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轻的科学家。李海龙博士是张岳桥教授的助手,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张岳桥来安排。李海龙的工作集中在岷江和大渡河内,他为川西特殊的地貌及神秘的历史吸引。
正是在2009年做完了川西的工作之后,李海龙博士对四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苦于没有做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入手点,这时他从互联网上搜索堰塞湖,看到了绵阳市对古盆塞海、大围坪及盘古王表等研究的报道,就更觉神往。他感到绵阳市盐亭大围坪地貌、嫘祖历史,或许是解开这些问题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历史久远,这把钥匙或也已经锈迹斑斑了,他只能希望这把钥匙今后越来越亮。
李海龙博士说,如果地质能和四川盆地特殊的历史联系起来,会不会有一点突破?盐亭离三星堆很近,但不属于岷江下游,而是嘉陵江的中游。如若是岷江等上游水系众多的堰塞湖,在大约1万年左右全部溃坝,造成的四川盆塞海,那么盐亭等嘉陵江的中下游的大围坪地貌,也许就是此时期盆塞海的海啸造成留下的。
4、地震地质学家李德文争论海啸遗迹计量历史学
远古地震──堰塞湖──盆塞海──大围坪──海啸有关联吗?中国年青的地震地质学家李德文博士,是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的研究员。1986-1990年就读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本科;1990-1994年在核工业208大队从事地质调查工作;1994-2000年攻读北京大学地貌与第四纪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0-2004年为南京大学博士后/教师;2004-2007年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至今为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研究员。2008年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基础理论及其在活动构造探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他先对我们说:A、从来就没有过海啸地貌学,更不会有什么内蕴海啸地貌学。B、四川盆地如果有过海啸留下的证据,那也只能是沉积证据而不大可能是地貌证据。C、讨论问题最重要的是证据以及证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新观点的支撑,对论据的科学表达是很重要的。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去亲自查看吧?D、海啸是专指由津波-tsunami引发的自然过程,是一种与潮汐完全不同的地貌营造力。也就是说,海啸证据这种说法本身就包含了它的成因意义,用潮汐理论来解释海啸证据是自相矛盾的”。
但后来李德文教授却改口了,他说,海啸的成因有多种,常见的是地震断层引起的,另外还有海底滑坡,海底火山塌陷和外星撞击洋面等类型。李德文教授是在得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地理系布赖特教授等科学家的资料提示下改口的,这丰富了他爱的地貌学教程和最新的地貌学百科全书的定义。他说:布赖特教授是研究海啸的,并在剑桥和伦敦地质学会出版过这方面的经典文献,但他主要的工作,是致力于外星撞击地球引起的海啸。李德文教授谈到为何人们保守时说:发现还有神秘的古陨石引发古代海啸的异常的地学现象是好事儿,但是如何合理解释这些现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根据在用海啸解释所发现的现象时,最好能够明确一下属于哪种成因类型。
这里涉及形成远古堰塞湖到远古盆塞海的间断变化的景观,是类似外星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的海啸和地震断层引起的海啸以及海底滑坡、塌陷等因素的概率组合都有。李德文教授会说,国内民间学者关于此研究如果在构造地震成因与地外成因之间游离,将无助于问题的深化和解决;而且他借布赖特已这样暗示了,所以李德文教授感到困惑,要求国内民间学者提供有关布赖特建立海啸地貌学的支持性文献。
其实李德文教授可以自己亲自到澳洲去一趟,不是更可信?至于李德文教授说:“地貌学研究无外乎两个主要的方面:历史地貌学和过程地貌学。海啸地貌学无疑是面向过程的,应属于过程地貌学。在讨论学之前,应该优先解决史的问题。在史料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讨论建立史学,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
这种问题李德文教授就可以亲自与布赖特教授讨论,不至于在国内难找齐国际上无论是最新的地貌学教程还是最新的地貌学百科全书等可信之东西,因为李德文教授似乎不爱找国内民间学者在国家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对四川盆地地貌演化历史著述的东西的。
也许正像《计量历史学》一书的翻译者1985年说的那样:在国外,计量历史学已有一、二十年的实践,而在我国出现的速度却异常缓慢。但海啸地貌学在我国没有,不等于在澳大利亚没有。海啸地貌学是由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地理系的布赖特教授等科学家建立──他们经计算发现海啸袭击海岸的大滑坡,可导致对邻近岛屿产生高出海面达约375米的巨浪。于是他们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寻找海啸的遗迹,发现有力的证据来自岩石台地:这些台地通常盖有年龄达约10万年以上的沙堆层,然而高度不到40米的山岩都已经变得光秃,处于未经风化的原始状态,有一处地方显示曾有许多布满棱角且重量约20吨的岩块从岩石表面被冲刷掉。这种清晰刻蚀的形状,只有在岩石被至少每秒10米的急流冲刷才会产生,并让岩石改变面貌。
以新南威尔士洲为例,那里许多海岬的北面是悬崖,没有零散岩石块,而南面则缓慢倾斜入海。在过去,有人把沙丘的消失归因于暴风雨或者河水的冲刷。但布赖特等科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即使是带有7米高巨浪的大风暴,也无法强制把岩石台地磨光。地貌类似记录、档案。澳大利亚海啸地貌学给予的启示是,海啸学也能当作一种地貌来讨论,即可以把地貌的很多特定参数和能构成海啸的所有可能的地方的特定参数,以及干涸了的盆塞海自身可确定的特定参数等结合,运用布赖特海啸地貌学方程,计算位于某种远古特定条件形成的内陆盆塞海原有的海水、力源,推证四川远古盆塞海及其后来干涸了的四川盆地大围坪盆塞海海啸遗迹的内蕴海啸地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7:10|只看该作者
我们之所以受启发,是内蕴海啸地貌学成为盐亭本地性科学,是因我们出生在四川盆地盐亭县天垣盘垭村袖头山大围坪,那里从榉溪河畔到梓江、涪江流域,存在数百座密集寨子山的古生态景观与寨子山下半坡的大围坪台地。大围坪是地处半山腰,在山头与山头之间,即使有河流、山沟相隔,台地相对一致,水平线可延伸数十数百公里。
20世纪初盐亭学人何拔儒馆员有过盆塞海的推证,但海啸与潮汐靠星球引力营造地貌力完全不同的地方。然而正如潮汐在全世界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钱塘江潮汐现象有此规模之大和奇特?这是潮汐从长江口的宽阔海面上溯到越来越窄的钱塘江面的一些特定的条件形成的──如果还原盆塞海,就像钱塘江潮汐由一些特定的条件形成的一样,是否沿嘉陵江、涪江和梓江流域到榉溪河畔,几千年中多次发生的海啸,形成类似近海沟和俯冲带的一种巨大的海浪,当其接近榉溪河畔丘陵山地的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瞬时入侵沿岸山地,骤然形成的“水墙”一次次冲刷掉山腰表面的岩石和泥土,就能刻蚀出现在还可考的台地大围坪海啸地貌呢?
这也可以根据榉溪河畔现在自身可确定的特定参数,用类似布赖特海啸地貌学方程大致能计算出的。即需要求出从远古堰塞湖到远古盆塞海的水要多大?震级要多大?形成在多少年?海沟和俯冲带多在什么方向?地史知识讲,上扬子海时期的海盆是大约距今5.7亿年前到4.4亿年前,到志留纪晚期才变成巴蜀湖。巴蜀湖干涸以后,就成了四川盆地。第四纪的地壳运动造成了三峡的对外通道,同时也极大疏通了巴蜀湖的残余水,这个时间大约距今200万年前。
但这仅是远古堰塞湖到远古盆塞海能产生的基础,距今7万年前到5000年前的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后期,多次大地震发生的大规模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才是形成我们说的盆塞海本身。因此,这已经不属于巴蜀湖的残余,这是要分清楚的──中国没有不等于国外没有海啸地貌学。而盆塞海四川不但有地貌证据,也有沉积证据。
中国近代的地质知识,学西方才不过百多年,很多东西,中国地质学界并没有系统研究。直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唐山大地震,才知道大地震会有山崩地裂的情况。如果说何拔儒馆员竟然是凭空想当然地臆造出一个8000年前的“盆塞海”,由此来个海洋文明,那么我们可以告诉,从“512”大地震普及的“堰塞湖”及其溃坝地质知识,到四川省盐亭县有此“盆塞海”的大海啸的遗迹,如大围坪地貌,任何人都可到那里作长期地质测量,再作结论。
这里看看海啸的定义吧,我国的旧地貌学教程说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岸崩塌、滑坡等海底地形大规模突变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一种重力长波,而遗漏特别是还有神秘的古陨石引发古代海啸之说。即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岸崩塌、滑坡等海底地形大规模突变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一种重力长波。海啸在大洋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很快(720900公里/时),但浪高不大,通常为几十厘米至1米左右;而当其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有时可达2030米,骤然形成“水墙”,瞬时入侵沿岸陆地,造成极大危害。据本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本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地震灾害最深重的国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大地震引发堰塞湖到盆塞海的非高斯性古史“精确研究”,就已经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据统计,大部分海啸由深海地震引起,这类海啸称为地震海啸。地震时造成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从而导致其上方海水的巨大波动,海啸因此而发生。另外还有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海啸引起海水从深海底部到海面的整体波动,蕴含的能量极大,因此有强烈的危害性,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海啸的形成条件是,海啸作为一种特殊的海洋浅水波,其形成需要如下三个主要条件。震源较浅的大地震是先决条件。全球典型海啸统计分析表明,只有里氏7.0级以上的大地震才可能引起海啸,且震源较浅,一般小于2050公里。值得指出的是,海洋中经常发生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深海大震都产生海啸,海啸的产生与海底地震的震级大小、震源机制、震源深度和破裂过程等地震物理机制有关。一般来说以倾滑为主(上下错动)、破裂过程持续长且震源深度较浅的海底大地震能引发海啸。第二是海啸源区的水深较大,多孕育于深海。如果地震释放的能量要变成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那么地震必须发生在深海,因为深海才有巨大的水体。发生在浅海的地震产生不了海啸,往往形成海洋激浪。第三是具有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要在陆地海岸带造成灾害,该海岸必须开阔,具备逐渐变浅的条件。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波高不到1米,不会造成灾害;但进入浅海后,因海水深度急剧变浅,前面的海水波减慢,后面的高速海水不停地前涌,从而造成波高急剧增加,形成巨大的破坏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外侧宽广内侧狭窄的“三角型海湾”,越向海湾内侧,海啸的海浪越容易加剧升高,造成更大破坏。海啸的类型与特点是,根据海底地震震中距的远近,可把海啸大致分为近海海啸与远洋海啸两类。近海海啸也称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带几十公里到200公里内,海啸波到岸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这类海啸较难防御,造成的灾害大。远洋海啸是从远洋甚至是跨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由于到岸的时间较长,有几小时或十几小时,早期海啸预警系统能有效减轻该类海啸的灾害。虽然海啸与风暴潮和海浪一样,都属重力波,且历史上的风暴潮记录往往被误认为是海啸。
但相比风暴潮和海浪,海啸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是波长非常长。研究表明,海啸的波长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公里,如20041226日发生的印度尼西亚海啸的波长为500公里。普通的海浪或风暴潮的波长一般为百米量级。第二是传播速度快。海啸波的速度与水深有关,每小时可达700900公里,和波音飞机速度相当。海浪速度较慢,风暴潮要快一些,而最快的台风也只有200公里/时。
5、地质学家常健民实测盐亭计量历史学
李海龙博士说:如果地质能和四川盆地特殊的历史联系起来,会有突破:盐亭离三星堆很近,但不属于岷江下游,而是嘉陵江的中游。如若是岷江等上游水系众多的堰塞湖,在大约1万年左右全部溃坝,造成的四川盆塞海,那么盐亭等嘉陵江的中下游的大围坪地貌,也许就是此时期盆塞海的海啸造成留下的?而这真有地质学家去实测。
512”大地震前的200832830日,西南石油学院的地质学家常健民教授,专程到盐亭考察“大围坪地貌”,即了解盆塞海及海啸遗迹的地点、地貌、地物、传说。常健民教授1944年生于南充市,1962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内蒙、川北和西昌等地从事野外地质技术工作多年。到1980年才调入西南石油学院地质系任教,2004年退休。
他在盐亭踏勘了盘古圣地的天垣盘垭村袖头山、五面山以及嫘祖故里的云毓山、烟鼎山、嫘村山,回龙山、公子山等山寨城邦文明遗址,和观看了多处收藏的文物后认为,从玉龙镇、西陵镇、嫘祖镇等地区密集的古山寨遗址景观看,盐亭存在远古文明事实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烟鼎山脚下申家沟台地上露出的民间俗称为“石条球”的约七米高竖立的方形“石柱”,有可能是这个远古文明留下的建筑物遗存,值得发掘。但常教授也认为:“大围坪地貌”是地质学的常态,类似山区测量图中的“等高线”,即作为海啸遗迹不可靠。这也许也是我国大多数地质学家的意见。但这也是何拔儒馆员早就预料到的事,所以他才在天垣盘垭村鼓动建起了小场镇,以此地作为“大围坪地貌”研究的一个典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常健民教授也显露出分不清“丹霞地貌”和“大围坪地貌”的区别。

26#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7:45|只看该作者
例如在盘垭村袖头山脉,大围坪地貌像一条大章鱼包围在榉溪河的巨形弯弓中,不是“常态”的证据是,王家坪和黄家湾已是袖头山脉一个垭口相隔的两边围坪地貌,但两处的地平面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显露出“大围坪地貌”并不是“常态”的证据。常教授对此没有作答复。半个世纪以来石油勘探在盐亭这块地面上已进行过无数次的测量,“大围坪地貌”在石油人的眼里已见惯不惊,但即使在盐亭,玉龙镇地区的“大围坪地貌”和紧临的黄甸镇地区的地貌也有区别,但一些石油人并没有看出“大围坪地貌”形成的特定性。因此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和田野考古学,对“大围坪地貌”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何拔儒馆员当然也相信中原文明中心论,并且知道从西汉四川文人杨雄讲巴蜀远古蛮荒以来,有谈“盆塞海”先进文明不雅驯的类似古代传下来的“新闻纪律”,所以他更看重田野考古的硬证据。
6、本地性科学盐亭何拔儒计量历史学
从近代“湖广填四川”到今天,“对人体、人生、人群、人类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与探索”,盐亭县本土出生的一些很聪明的爱钻研的年轻人,对“问君根从何处来?湖广麻城孝感乡”的寻根热度很高──“湖广填四川”是一种“回流”吗?即如果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类全球化来历的“寻根”,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海洋文明,如果是徐道一教授、李后强教授等说的──“珠峰辐射原理”产生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高的一个巨型构造地貌单元,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中国未来的出路,世界未来的出路,也许都寄托在青藏高原对人类/文明起源三大孵抱期的大历史统一认识上──黄河文明近五千年是先进的,但它之先的文明源头在哪里?
再议何抜儒(1861--1955这位盐亭榉溪珠瑙沟人,1952他被聘为四川文史研究馆。自幼家境贫寒而自励刻苦读书,他188230岁一举考中前清秀才,1885年因其成绩优异而补为廪生,一时名噪盐邑,誉满潼川。当时榉溪河两岸距今8,000年左右的山寨聚落遗址犹存,它们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围绕山寨的处于半山腰的大围坪,延伸数百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这些与他读遍的古书记载的蛮荒历史无一相似。好在1902年他又被清庭颁布的新政选派日本留学,1906年在日本弘文师范毕业。1907--1909年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敎(在此期间朱德曾就读此校)。1913--1917年应陈润霖、杨怀中之邀,先后去长沙第四和第一师范校任教(在此期间毛泽东曾就读该校)。后受张澜召唤,于1917年由长沙返回四川南充,在张澜开办的存古学校担任校长兼教习,常与张澜探讨教育革新,工业改革,古文明遗址保护等家乡建设问题。1918年以后他曾任过保宁中学校长,1955年以93岁的高龄辞世。人们传说他留学归乡,一生未做官,以受聘教学维持生计;他支持革命;鼓动乡绅贤达办机械化的丝绸厂。
另外传说他的奇谈趣论很多,如他猜想四川盆塞海的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先于古希,如果把当时中国西部的部落大联盟比作抗战时建立的联合国,那么5,000年前联合国的总部就不在美国东部的纽约,而是在中国西部的绵阳;如果绵阳市5,000多年前的人类自然文化遗址不遭破坏,又有一批本土出生的杰出历史人才,绵阳建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地当之愧;传说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年青时曾请教过他。
本地性科学盐亭计量历史学出自他,而引起丹霞地貌与大围坪地貌之争,他说是:人们有时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社会自组织的力量。
有关盆塞海的水平面遗迹的计量,作田野考古不能忘记全球古气候及地质灾变和当地地貌的可能联系。“丹霞地貌”是距今约19亿至16亿年的一种湖河海沉积岩,在中国南方形成的一种红色岩系发育的特殊地貌。而“大围坪地貌”只是距今约100万年至5000年的某些盆塞海时期,因地震海啸才在盆周山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半山腰山坪遗迹地貌。以四川盆地为例,丹霞地貌形成在第一个海洋期,而且需要的海洋期要很长,时间也在造山运动之前。
在盐亭农村,人们称这种红色岩系为“洋港子土”。时间坐标是,距今约2亿年发生的印支造山运动,形成四川盆地构造轮廓。距今约1亿年开始的燕山造山运动,四川盆地北部、东部和中部再次上升成为陆地,从而结束了漫长的沉积历史。距今约2300万年发生的喜马拉造山运动,四川盆地内沉积盖层普遍褶皱,形成了今天的构造格局。距今约1000万年开始的新构造运动,四川盆地又发生多次间隙性缓慢抬升,从而形成今天的丘陵起伏、沟谷纵横,以及江河两岸多级的台地地貌特征。这就是一些地质学家说的“常态大围坪地貌”。
“海啸大围坪地貌”是形成在第二个内海期。这种遗迹不是上面说的新构造运动和暴风雨,以及人力所能作为。联系大海和陆地的水平面、地平面、地平线等类概念,何拔儒馆员等学者在半个世纪作田野考古过程中,把从榉溪河畔到梓江、涪江流域的数百座密集寨子山的古生态景观与寨子山下半坡的大围坪台地终于结合了起来。以从盐亭境内盘古圣地的天垣盘垭村袖头山、五面山以及嫘祖故里的云毓山、烟鼎山、嫘村山出发,如目角寨、新寨山、大牛山、寨子山、仁和寨、保和寨、大碑寨、母猪寨、子母寨、四面山、罐子寨、猫儿寨、麒麟寨、凤凰寨、锣锅寨、毛达寨、金铧寨、点灯山、古龙山、炎台山、大佛寨、长生寨、摩天岭、烽龙寨、四方山、佛贡寨、金垭寨、蚕丝山、水丝山、马鞍山、太皇山、石马山、阳鸛山、白象山、丝源山、王岗咀、打鼓山、铜钟山、笼子寨、玉龙山、高梁观、仁广寨、江家寨、大寨山、伏龙山、刘家寨、白虎寨、青龙寨、登高寨、南瓜寨、水秦寨、二龙寨、太阳寨、七庙寨、空相寨、天生寨、狮子寨、金凤寨、金龙寨、观台山等60多处古山寨,它们一般相距34里,海拔约600米,上下相差约80米。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山寨半坡的大围坪一般在海拔约450米处,弯月形包围山寨,或背靠山寨。
现在95%以上的农户已从不当道的大围坪搬家到沟坝或靠近沟底的不规则的台地居住。何拔儒最早提出,这些大围坪的山头与山头即使有河流、山沟相隔,水平线延伸数十数百公里如此一致,不是明清或更早年代乱世时抗土匪、元军、清军、农民起义等修建工事的人力所为;此外长期受雨水、洪水等自然外力侵蚀、切割、冲积,也难形成连同城墙腰带似的山崖,而是一种海啸遗迹。当然,大围坪更不是解放后改田改土、学大寨的人力所为。用历史计量学方法看四川盆地第二次海洋期,盐亭大围坪地貌是被海水海面的侵蚀,再加上海啸海浪的冲击,搬走了原先类似“金字塔”山形的大山腰岩石外水平面上的土坡,才留下初具规模的城墙腰带似的山崖和大围坪地貌的。
而反证就有丹霞地貌:因为这种“洋港子土”,今天多出露在台地与山崖交界的地段,说明是第二次海洋期的泥土搬迁,才能把它们从埋藏很深的地层里暴露了出来。何拔儒馆员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一针见血指出是“大围坪地貌”。而研究人类起源于何处的国外科学家,也才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非洲的乍得、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区的人类祖先的遗址作田野考古时,才提出了类似“大围坪”的古人类活动生存地貌概念。当然何拔儒也不是“先知”。
一百多年前在他的家乡榉溪河畔到梓江、涪江流域,数百座寨子山上的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战争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类似“礼仪建筑”的古建筑密集群还存在,类似传说的蝌蚪文的有古文字的界碑、器物随时有发现。四川盆地地处祖国西部或西南,是中国黄河、长江两条大河上游的交汇处,也是东、西人类文明的交汇处,还是远古云南元谋人、陕西兰田人、广西柳州人、重庆巫山人等的交汇处。
如果一万至五千年前四川盆地因地球局部地质大灾变,曾经形成过盆塞湖(或盆塞海),古梁州有过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而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人类文明,是它具有先进的原始生产力、先进的原始文化、先进的原始方向的话,那么以盘古文明为代表的四川盆塞海(盆塞湖)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人类社会,是如何称呼现代人理解的部落、联邦、联盟、国家、氏族等社会组织的?又是如何称呼现代人理解的国王、皇帝、酋长、头人等领袖人物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8:13|只看该作者
而且何拔儒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大地震假说”,实际还是在“水”上做文章,并首先冲击了“尧前无黄河说”。何拔儒认为,帝尧时黄河的河床是有的,当然更谈不到东面的大海倒灌淹没到太行山。何拔儒说,约公元前8000-3150年,现在的川、甘、陕是一个大地震多发地区,长江三峡和剑门关山峡因大地震的山崩地裂有合有开,在川西北地区造成过无数的堰塞湖。如果其中有的大地震的山崩地裂,造成长江三峡山崩堵塞而剑门关山峡地裂分开的组合,引起长江断流,黄河通过渭河与嘉陵江连接的剑门关山峡分开的峡谷流入四川,那么四川盆地就有可能从堰塞湖演变为盆塞海。
到约公元前4170-公元前2070,如果相反的组合──其中有的大地震的山崩地裂,造成长江三峡地裂溃坝而剑门关山峡山崩堵塞的组合──即引起盆塞海下面的长江三峡溃坝,盆塞海上面的渭河与嘉陵江连接的通道剑门关山峡的重新堵塞,黄河重新向东流入大海,那么四川盆地的盆塞海就会干涸,发达的盆塞海文明大部分就会向中原转移。那么帝尧时代,黄河淹没了陕西、山西两省大部分面积的洪水从何而来?何拔儒说,以此类推除长期的暴雨成灾外,可能此次还有类似造成长江三峡地裂溃坝而剑门关山峡山崩堵塞组合的大地震,同时造成黄河三门峡的山崩堵塞,黄河才能够如此成灾。此时何拔儒实际是进一步完善了他的“远古联合国假说”。
从水、治水文化到水从何来?头绪纷繁复杂。5•12四川大地震后,人们想起浙江学人钟毓龙的《中国上古史神话演义》巨著。钟毓龙写作《中国上古史神话演义》是在1933825日发生茂汶迭溪的80级大地震之后。那次大地震迭溪镇地区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之内,几乎笔直地隐落,呈单条阶梯状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河道堵塞,形成地震堰塞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的银瓶崖、大桥、迭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迭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迭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堰塞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迭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死亡6800多人。震后第45天,即109日,岷江上游阴雨绵绵,白腊寨公棚地震堰塞湖崩溃,江水猛增。傍晚,高160多米的迭溪坝崩溃,积水倾湖而出,夹带泥沙巨石,沿江而下,江中浪头高达20丈许,吼声震天,10里之外皆闻。沿江村镇、田园一扫而光,数万亩农田庄稼被毁。人畜逃避不及者,尽被卷人水中,又有2500多人丧生。
地震罕见水灾引发钟毓龙研究众所周知的大禹治水。他研究了五百余部中国古籍后发现,现在的黄河在帝尧以前是没有的。道理是,尧、舜、禹时代的洪水,淹没了现在陕西、山西两省大部分面积。如果黄河已有河床,最多只是把沿河两岸淹没,何至于陕西、山西两省大部分面积受灾?四川盆地,地处祖国西部或西南,是中国黄河、长江两条大河上游的交汇处,也是东、西方人类文明的交汇处,还是远古云南元谋人、陕西兰田人、广西柳州人、重庆巫山人等的交汇处。如果一万至五千年前四川盆地因地球局部地质大灾变,曾经形成过盆塞海(堰塞湖的扩张版),古梁州有过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那么说明五千年以后的东、西人类的海洋文明,已在五千年以前的四川盆塞海演习过了几千年。即如果最后一次大冰期结束时的一万年前至五千年前,是四川上古盆塞海现象的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那么在这一段上古四川盆地盆塞海干涸前的多次盆开和盆塞的变故时期,就有可能迫使这段时期那里产生的人类顶尖文明,随著有人向西方和我国中原及东部地区迁徙而最终转移。
作为这种文明整体的分裂,就是人类文明的大爆炸。这也是世界古文明为什么都大致形成于1万年至5千年的原因。而远古联合国不是联邦、邦联,也不是联盟,而类似今天的联合国,且是强化了的类似维和、维稳机构。至于从远古堰塞湖到远古盆塞海的机制,类似霍伊斯勒介绍的模型: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地区的伊塞克冰川,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冰川,有80公里长;这个巨大冰川也存在融化问题,这里会定期出现一个高山湖,且这个湖几乎每年都会造成洪水泛滥。这是否可联系存在类似大禹治水和女娲补天的传说吗?
类似榉溪河龙潭“龙脚印”,盐亭境内的现在的举溪河及梓江河,其河床石底还留有不少冰川冰臼遗迹之处。这不是张文敬教授说的距今约1万年后的现代冰川冰臼遗迹,而是韩同林教授说的这之前的冰川冰臼遗迹。韩同林教授的《发现冰臼》一书中,已提及榉溪河境内的冰川冰臼遗迹情况。这还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才保护了这些遗迹的,而河床能保护干涸的盆塞海沉积物遗迹,只因在河中才无人去破坏。例如,解放后的修小水库、围河造地、养鱼等社会造势,这类沉积物遗迹很多已在遭到破坏。
2001年我们曾带四川科普协会主席董仁威高工组织的科考队,到盐亭县榉溪河龙潭村河段的河床察看冰臼遗迹;因为上世纪50年代,我们亲自看过那里有约一里路长、半里路宽的石板河滩大面积,全是像砂锅大小不等的壶穴状凹坑,但此间看到的,已在围河滩造地、造养鱼池下面目全非。在盐亭,从北面柏梓地区到南面玉龙地区,沿梓江河流域,有既连续,又间断的高山鹅卵石延伸带,说明在丹霞地貌造山运动之后,还有过特大地震,使盆塞海之前的地貌变成了高山。
其次说明在盆塞海之前的地貌,有过大河,是黄河还是嘉陵江最早的古河床?只能存而待论。1970年大学毕业,我们被分配在綦江铁矿地区参加大打矿山之仗,綦江铁矿在土台乡。从綦江铁矿矿部到土台乡政府要上一座大山,土台乡政府就在大山顶上的“小平原”上。
盐亭玉龙镇是我们的家乡,又因工作在重庆綦江铁矿区,有近五年间多数是沿嘉陵江、涪江和梓江流域,从重庆经遂宁坐长途客车探亲回家。从綦江小渔沱土台山到盐亭玉龙镇西仔山相距千里,以两地的山顶“平原”作标杆,从长途客车外似乎可以望见沿嘉陵江、涪江和梓江流域两岸,有连成一线的大围坪台地时隐时现。因为在榉溪河畔玉龙镇政府旁的西仔山,山顶上也类似有一个“小平原”。
据原玉龙区粮站站长石云龙老先生介绍,西仔山后面的红石垻,他找到过大量的古桑化石。还有家在西仔山的网友介绍,西仔山烧砖和修公路,发现有大量的干涸沉积层。何拔儒的计量历史学还对“汉族”的“汉”字来源的做过解释:现代科学语言所谓的“汉族”,或“群体决策的不可能性的多数规则”,在远古的华夏语言中,“汉族”有“汗毛”──形容多的意思,载以“多数规则”的信息。
“汉”字包含从“汗”音以及“汗牛充栋、大汗长流”等意思的劳苦、劳累、勤劳、下层大众,两者都宝藏“多数原则”、“大汉、汉族”等引申。如果说“大多数原则”,是对一种提案或选举表决的判定程序,那么它同中华民族为什么在世界上是人类中的最“大多数”群体,是有文化基因关联的。有文化基因关联为什么在世界上人类中的最“大多数”群体是“汉族”?例如有人说,202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但印度有200多个民族,中国才50多个,汉族仍是世界的“大多数”群体。它是如何起源的?
“第二孵抱期说”讲过:在围绕青藏高原和古四川盆塞海经历的海洋文明自然灾害,如超强大地震、大火山、陨石、海啸、台风、龙卷风、暴雨、泥石流等,造成地质的山崩地裂天翻地覆的磨练,团结抗灾,才奠定了团结抗灾中心活动地区的“远古联合国”,和形成了以“多数”原则的“汗牛充栋”族群中华的“汗族”之来历。

28#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8:48|只看该作者
“汉族”是起源于约公元前6390年开始的法天法地时期,支持国家共同体模式的政权及政权人物的多数邦族、邦国、部落。但主干的“多数”与支干的“少数”,仍然是在一个多元一体的古联合国内部。这个远古模式可称为“世界原始共产社会联合国”,或简称“古联合国”。它不同于今天的“联合国”,但是更具有统一国家的权威性。这个远古国家共同体模式的政权,就是所谓的“盘古开天地”。
八千多年来,经过无数次内部社会大的改朝换代,这种“多数规则”至今都没变。“汉族”和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从“盘古开天地”起,就是中华民族。那些所谓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等少数民族,是远古华夏国家共同体政权之外民族的说法,都是不实之辞;相反,他们还可能是“古联合国”的铁杆群落,不改类似居“山寨”之古志,才反有今天的“少数民族”现象。
上海同济大学朱大可教授的《华夏上古神系》一书中,虽说人种基因、语言基因、神话基因等三大原创,都起源于非洲,但反过来也能证明与第二个孵抱期有关。原因是巴蜀盆塞海古智人,不但因他们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雪山,有耐氧和不怕严寒的基因,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最早吃熟食的古人,如吃烧烤的笋子虫。而烧烤的“苏、苏”声,使巴蜀盆塞海古智人兴奋得常学着“苏、苏”叫嚷。
这是人类语言起源原语中的一个集体语音。“蜀”人──吃“熟”食的人──-吃“苏”食的人──脑子会变得聪明的人──这就是类似联系最早的苏美尔人和最早最高苏美尔文明的起源──而“蜀”人、“熟”人、“苏”人,与“丝”、“瓷”的古读音相近──“丝”人与嫘祖养蚕联系;“瓷”器与陶器联系盘古陶场文明大爆炸,等等。所以当后来古蜀人的非洲杂交后代,成为全球移民、世界贸易以及神话与宗教等交流的领跑者,是其原因所在。20世界风雷激荡,弹指一挥间,直到1998年我国才将(古阿拉伯)马苏第的《黄金草原》翻译出版;此时,榉溪河两岸数十座山寨城邦遗址已败落得荡然无存,绵阳第一宝的天垣盘古王表石龟碑以及盘母石等文物古迹已无处可寻。
7、杜钢建和朱学渊等学者论述远古巴蜀文明
湖南大学杜钢建教授等推动的“人类文明起源于湖南热”,杜钢建教授说:“从历史文物看,关于有巢氏记载的历史文物有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天垣盘垭村的盘古王表龟碑。该碑相传是禹王时期所立的盘古王表石碑”──杜钢建教授的《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揭示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也推翻了20世纪考古发现所带来的判断,即北非与亚洲,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中心。再有是2020825日收到朱学渊博士的来信,我们感到很突然,也很高兴。
2014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评朱学渊的上古史大统一》,这是回答201489日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陈其翔教授,转给我们一封电子邮件,他说这是朱学渊的《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和《夜郎国在哪里?》两篇论文,“或许有兴趣”;其意思是叫我们评说看看。想不到6年之后,朱学渊博士真回信了。
朱学渊博士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父亲朱其培是铁路工程师,朝鲜族的母亲宋莲卿是一个敏于思考的知识妇女。朱学渊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于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学教师十余年。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家谈镐生院士,并曾亲聆彭桓武、李政道、黄昆、李佩等著名科学家的教诲。1980年朱学渊移学美国。1983年在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以多篇论文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前曾在美国能源部属下的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理论固体物理学等问题。1987年起在美国经商,并以其自然科学之学力,切入人文科学的探索──从中国史料中的星星寥寥的语言记载,要理清争论不休的历史、语言、人类科学的难题。
2001年中华书局出版朱学渊博士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初版;2002年中华书局再次出版他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修订版;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新版;看2020825日朱学渊博士寄来的修订完毕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的电子本,在该书的《初版序言》中,朱学渊教授说:“大量的证据表明,北方诸族是从中原地区出走的。中原居民因开始农耕而实行定居的生活,继续游牧的北方民族的迁徙能力则在草原地带获得了广阔的机会;而‘西戎’又是‘北狄’的同类。北狄、西戎与中原民族间的这种同源关係,正是今世通古斯、蒙古、突厥语的成分,在汉语中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原因”。
8、石云龙站长访高翔院长对满天星斗处理的提示
20198月间92岁退休老干部的盐亭县玉龙区粮站站长石云龙,亲自到北京找中国历史科学院高翔院长,汇报他的探源研究──石云龙站长是出生在盐亭赵蕤故里北岩村,即今高团村西部花都葱柏岭。他说:“这里有古墓群,人们寻觅上古遗迹挖古墓,挖出一块四五千年前黄帝时期的石碑,人们称为蛮碑。碑上刻有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无法认识。是我本家堂祖父石文星,苦读儒书,对出土的蛮碑,如获至宝,秘密收藏。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一书中的石碑刻划符号拓片,就是我国最早收集甲骨文学者王襄老先生从四川盐亭石文星那里得来的”。
高翔的父亲高天奖局长,曾任盐亭县文教局局长,是盐亭文化系统颇有声誉的好局长。他虽是南部县人,但在盐亭中学毕业后曾在盐亭县玉龙区高灯乡(现叫西陵镇)任教。高翔的母亲任志珍老师是西陵镇人,高翔就出生西陵镇任家山──任家山任家坪对面就是嫘祖镇长平山嫘祖陵墓。石云龙站长从北京回来后对我们讲,高翔院长的秘书转告院长的话说:“黄帝和嫘祖的诞生地目前争论很大,为了避其嫌,万丈高楼从地起,最好在基层从县市开始大力宣传,加大力度、扩大影响”。2023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大学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院长在致辞中说:“考古学界要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不断以中国考古学新发展为世界考古学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从考古学的视角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球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考古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被科学”──有考古人才,有工程建设,或偶尔发现了古文物遗存,就是人类古文明之地;缺乏考古人才,难遇工程建设,偶尔发现了古文物遗存也没有报导,也就不是人类古文明之地。这里有个讳莫如深不好谈的事情,也有上面提到类似土改以后天垣地区很多远古文物,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有意无意地销毁了。盐亭县的远古文明由于得不到的承认,至使大量的远古文物流失、破坏。但解放后盐亭很多地方修桥筑路、改田挖堰,仍有又发现远古文物的。但由于远古,自然它的粗朴和无人辩识,收交到县文化馆也难于保管。如上世纪80年代县文化馆修办公楼,这类粗朴文物被搬到一个露天旧舞台。后来舞台房顶垮塌出现大洞,刮风下雨使远古文物和破瓦残壁混在一起,再后也被作为废料抛弃。
8、与周光华等学者东亚是中华文明起源之争】
1、与周光华教授文明起源地之争
我们写《探源工程二十八年回顾与刍议──中华文明是失落盆塞海洋文明的文明》,已经说得太多了。我们从本地性科学计量历史学求真盘古、嫘祖、岐伯……就连我们在家乡读高中时同学中,有人当面提醒我们:“你认为是爱家乡,其实是自私的表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9:22|只看该作者
我们自私了吗?我们说远古盆塞海洋文明曾存在于四川,连接28年探源工程从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何以为共同体”?何以能伟大复兴?感到仅从述说过去,重温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影响当下,推动共同体理念浸润人心;启迪未来,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也许面对当下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冲突……的单极与多极霸权冲突的现实,可能还难以独善其身?例如,如果“自私”,求真嫘祖,是支持如今盐亭搞的嫘祖旅游文化──其实盐亭确实投入已也很大,当然收获的成果也很多,但搞旅游困难的现实也很多。
其次如上世纪80年代,盐亭搞起来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轰轰烈烈,没有战争、没有运动,但如今盐亭已见不到这种景象?
我们认为从人类文明大爆炸钟形图看,如果说非洲是现代人种的起源之地,正如在非洲,生产、科学并不发达;那么说远古巴蜀盆塞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大爆炸的孵抱期,并不等于盐亭搞起来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轰轰烈烈,就永远会继续发展下去。28年探源工程的目的,也还有了解这方面的原因──2019518--31日我们到“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爱沙尼亚+俄罗斯”的旅游期间,一路上听北京国际旅行社领队李志杰导游(留学俄罗斯,生于哈尔滨),瑞典导游段博士(已入瑞典籍,留学澳大利,生于山东省)等讲古“维京人”,其海盗行为如何富民强国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博物馆参观,听导游宋美博士(生于哈尔滨,圣彼得堡大学留学)等讲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如何达到鼎盛──因这位不起眼的德国公主,嫁给俄皇做妻子后,敢于杀丈夫自当俄皇去强国扩土。
为这类行为叫好──“维京人”一边反面说“黄祸论”,又一边正面宣传“白祸论”,难道也是28年探源工程需要解码的任务?
这使我们想到与周光华教授等学者的东亚是中华文明起源之争。
这是发生在20151212日周光华教授亲手给我们,送他的第二本书《远古华夏族群的融合──<禹贡>新解》的时候。这是在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自然国学研讨会期间,这也是他第一次给我们送书10年后,才首次的相见,都很高兴和亲热。10年前的2005年初,我们收到山东淄博市社科联寄来参加当年9月份淄博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齐文化《管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函,同时还寄有周光华教授的新书《远古的华夏族》。我们猜想自己的信息,也许是办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的宋正海教授告诉周光华教授的
因为“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也曾邀请我们去作“讲座”;因自己还没有退休,“讲座”与办报无关,怕报社不同意没去。而20054月我们要退休,所以看完《远古的华夏族》一书很快写出《从齐文化看远古华夏族的政权及政权人物──评周光华先生的新著》一文,给周光华教授邮寄过去。但2015年这次相见的好气氛,很快被双方交谈打破──针对我们猜想说的“世界人类起源和文明第二个孵抱期,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世界第三极有关”,周光华教授立马反对说:“山东泰山地区才是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之地”。
他列举了山东和泰山历史上记载古文化及古文明中的一些亮点,说明它们的全国性和世界性。而我们心里明白:泰山古文明起源即使成立,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也是“流”和“源”原的关系。
正如前面讲的丁维兵教授认为:华夏第一人盘古原点在东北黑龙江,从“黑龙江”到“良渚”的这一大段历史可分为三段。其实从人类文明大爆炸钟形图看,都是从远古巴蜀盆塞海洋文明时期搬迁到东北、山东和良渚的远古联合国人群。其次,2005年我们写评论《远古的华夏族》期间,周光华教授曾打过电话告诉:他父母出生上海,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陈毅元帅在苏北领导的新四军,后又跟陈毅元帅到山东参加解放战争;刚解放又参加志愿军到朝鲜。抗美援朝结束,他的父母亲回到山东淄博工作。他读高中遇“文革”,后参军到兰州部队,在那里作为工农兵学员他上了大学。后来因父母在淄博,就从部队调回作了一所学校的校长。他的特长是喜欢文史,又转到淄博市社科联工作。2015年在北京见面后,所以我们一开口向周光华教授的父母问好,他才说,他曾说过的背景材料,不要再说。
他已改口说:他是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加的工作。我们这时才明白:书刊、口说的“真实”,与“实在的真实”,对远距离没有亲身交往的人来说,这种差距是搞不清楚的──类推探讨争论人类的古史,也许存在类似的现象。
但我们对周光华教授的学术成就,是很敬佩的;而且他关于“人类文明起源于泰山”的话,我们还没有看见他在公开的书刊和网络论坛上说过,也就没有过多地与他解释争论。为了印证“实在的真实”,我们将10年前──2005410日就收到的周光华教授的电子邮件,全文抄录如下:“您好!很高兴您真诚支持帮助,写出《远古的华夏族》专著的研究评述,这对我是很好的鞭策和启发,使我看到研究需要深入,探索需要继续,问题需要展开剖析,方可见到清晰的前途。希望您的评述见著省级以上报刊和学术中心期刊。谨此”。
周光华教授还说:他很愿到我们那里及四川考察调查研究,届时会给添麻烦,请帮助;对不厌弃孤陋相助真诚致谢。他大致的安排是:5月份他到河南大学、南阳师范学院讲座“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早期文明”。如果没有变化,大致考虑借这次机会到我们那里及四川考察调研。因为6月份他要插手准备中宣部批办,淄博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齐文化《管子》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份开会。所以再往后就得在9月以后才能找机会时间来四川的。
周光华教授又说:“话说到这里,您可以试探性地帮我宣传宣传,可否寻找您那里及四川感兴趣的大专院校或学术单位,聘请我并安排‘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早期文明’或类似讲题的讲座课,这样对我到四川调研考察会更方便的,也有利于我们在远古文化历史文明研究领域可能的合作提供好的方便。恭候您佳音回传。您的评述文说‘一部探索远古政权及政权人物现象的巨著’,我冒昧动粗删改,主要把我的背景删掉,把一些政治色彩的言说调整掉,保持学术研究的面貌,个别字句做些调整和删改,希望您能满意,希望您的文章原意突出。谨此,把我修改后的‘一部探索远古政权及政权人物现象的巨著’评述文,发回给您,请雅正。恭候回信──周光华2005.4.10”。
20055月周光华教授没有到四川调研考察,而周光华教授修改后的评述文,我们和中国物理研究院工学院金鑫教授再作修改后,2007年发表在绵阳市科学城工学院学报《教学与科技》第2期上。
2、《远古的华夏族》书中揭秘巴蜀盆塞海
200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淄博市社科联周光华教授的《远古的华夏族》一书,在该书第四章“华夏补说”中,周光华教授却在无意中,揭开了中国西部远古盆塞海存在的秘密──如果中国西部远古盆塞海是以巴蜀盆地或巴蜀为中心,这个盆塞海能淹没或能沟通淹没的省份,当然只能是巴蜀盆地及临近巴蜀周边的其它省、市、县了。
但事情有变化,是2015年我们与周光华教授相见,交谈“世界人类起源和文明第二个孵抱期,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世界第三极有关”,周光华教授立马反对说:“山东泰山地区,才是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之地”。如果按周光华教授的这类观点,再用杜金与索罗斯的定义:“开放社会”是对应“海洋文明”,联系沿海港口城市多的沿海地区。那么中华文明,就应该算“开放社会”,而不是“封闭社会”、“陆地文明”、“多极世界”(多极化)。即不是只联系位于内陆腹地的类似“山寨社会”吗?显然这又是一个悖论。
其实解答周光华教授的靠太平洋的山东泰山,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世界第三极之争,只需理顺“流”和“源”的关系,还可以约20万年前冰川期开始结束,从非洲走出的现代人向东,一直走到中国东面大海边才停住前进,也许在东北、泰山和良渚等地区留下来过少部分的现代人──但他们的大部队寻找的真正归宿点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东面的巴蜀盆地及其堰塞湖--盆塞海。这是他们曾经的一部分祖先,带着保留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耐寒耐氧基因,在约200万年前因第四纪冰川的严寒,迁徙到非洲前的栖息地。即从巴蜀远古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揭示了远古华夏族开创全球多元一体国家模式实践的理想,也揭示了远古科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进步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其结果也改变了政权及政权人物现象的特征。

30#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4-1-28 16:49:52|只看该作者
如在远古的华夏语言中,“汉族”载有以“多数规则”的信息。这也解释了后远古联合国文化的三星堆文明,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原,但中原文明也来源于远古联合国文化的难题。“汉族”和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从“盘古开天地”起,就是中华民族。那些所谓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等少数民族,是远古华夏国家共同体政权之外民族的说法,都是不实之辞──也许我国今天的各个少数民族,还是远古联合国掌管各山寨城邦和远途去作贸易人物的后裔──类似今天说的“官二代”、“富二代”。从巴蜀远古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中国开创多元一体的国家模式起,都联系着这一永恒的主题。《远古的华夏族》一书,翻开了这一进程的第一页。
如《远古的华夏族》凸显《山海经》的多面意义──古今中外研究《山海经》的人很多,把周光华教授《远古的华夏族》里的《山海经》研究,和胡太玉教授在2002年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破译〈山海经〉》比较,客观地说,《破译〈山海经〉》的学术规范性不如《远古的华夏族》的学术规范性强──理论追寻年表和王表,成为记述人类社会远古史的一种要求,周光华是努力在做着。相比之下,《破译〈山海经〉》缺环太大。这是一件难事。不说四川省盐亭县何拔儒老馆员破译的天垣《盘古王表》和他的中华文明是盆塞海文明在先、农耕文明在后的观点,就拿周光华教授说的“稷作文化”与“稻作文化”,即所谓远古长江文化是源生文化,并且是后来接受远古黄河文明的渐浸文化,在目前也难于取得共识。
无容讳言,《远古的华夏族》是以整体剖析《山海经》为基础,尊重《夏商周探源工程》的合理衔接,尊重《史记三家注》提供的历史年代线索,结合古籍和学界、考古界的研究成果,但还需实地考察全面综合研究华夏族。即周光华教授对学界争论的敏感问题、应该提出商榷的问题,没有做大的争辩,是尽量避免“稷作文化”与“稻作文化”之争。从全书来看,由于周光华是工作、生活在山东,更多了山东本地的情况,所以也过多地描绘了远古黄河文明的渐浸和源生。
胡太玉教授的《破译〈山海经〉》与《远古的华夏族》有很多相同之处,但胡太玉不是立足于周光华的山东,也不是立足于周光华的远古大黄河文明渐浸长江文化。相反,胡太玉是立足于成都平原,立足于长江文明的源生文化,不但对国内黄河文明作了渐浸,而且对美洲、西亚、非洲和欧洲,早在6000年前已作了开拓,证明了天府之国可能就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母国”,成都与东方伊甸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胡太玉教授为了说明《山海经》是一部上古世界联合国史志,写得更像报告文学。我们不知道胡教授是不是在四川工作,当然我们不是说在四川工作的人,就一定偏重四川或“稻作文化”。
因为还可举两个反例。一是祖籍在山西,在成都出生,在广元市宣传部任职的白剑部长,2002年出版的《文明的母地》一书,就偏向于周光华教授工作的山东,说三星堆发掘的远古青铜器,原本是山东泰山大庙夏朝祭祖、祭天的铜器。由于掌管泰山大庙的夏朝功臣有缗氏部落,不满夏桀的暴政,西迁逃到四川的三星堆,这才是三星堆著名青铜器的来历。白剑部长的理性是,他反对人类起源于非洲撒哈拉说,而类比提出戈壁滩人类起源说,于是远古的华夏族是从戈壁滩走出,由西向东经过甘肃、陕西、河南到山东,再向长江开拓的。
而在北京出生、工作的王红旗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信息传输角度研究《山海经》,用了差不多20年时间,才完成了对《五藏山经》地理方位的全面系统考证,2003年他出版了《经典图读山海经》,是立足于北京而偏爱四川。他认为神农、炎帝族源生于北京桑干河谷,而不是陕西;他认为帝尧时,东海已淹没到了太行山。2002年他在《文史杂志》第1期发表文章说,蚕丛发明了望远镜。理由是三星堆遗址的两个与商代同时期的“祭祀坑”里,出土有54件青铜纵目人像及面具,它们或两眼角向上翘,如同竖眼一般,或眼球向外突出。其中一件青铜人面像,阔眉大眼,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据此眼球突出的纵目青铜人像,他认为其文化和族属渊源蜀人的先祖蚕丛氏,可解释为这是远古蜀人关于望远镜的使用和崇拜。
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教授早就说过,《山海经》是远古巴、蜀、楚人最初完成的著作。但他论证何为“山海”,何用“山海”?没有说清楚。何拔儒馆员说:“山海”就是“盆塞海”,《山海经》就是以“盆塞海”文明为中心的古联合国史地志书。真是画龙点睛。但蒙文通和何拔儒都是四川省盐亭县本地人,有“稻作文化”人之嫌。《远古的华夏族》虽给“稻作文化”留有余地,但主要维护的还是黄河大文明和“稷作文化”,所以也不讲何为“山海”,何用“山海”。但在该书无意中揭开了中国西南部远古盆塞海,以巴蜀盆地或巴蜀为中心能淹没或能沟通淹没临近巴蜀周边的其它省、市、县,是四川、重庆、陕西、青海、河南、湖南、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
如果把这个盆塞海内的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史地志称《海内经》,这个盆塞海周边东、南、西、北的城邦文明史地志称《海内东、南、西、北经》,临近这个盆塞海周边东、南、西、北城邦文明外边的东、南、西、北的陆地文明史地志称《海外东、南、西、北经》,再远离这个盆塞海周边的陆地文明的东、南、西、北的农牧文明史地志称《大荒东、南、西、北经》,那么不管周光华教授对《山海经》里诸多“国”的推说或考证是否正确,他在该书266页至267页提供的《海内经》、《海内东、南、西、北经》、《海外东、南、西、北经》、《大荒东、南、西、北经》等各处邦国地域位置涉及的详细省份,都可作参考。如果这个介说能够接受,那么他说的《海内经》的邦族地域位置,涉及到青海、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湖南、江苏等7个省、市,其中只有江苏是远离四川省的,不合符“海内经”的设定。至于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省没有涉及到,这是不奇怪
因为对于远古的发达文明,这个设定的省份只能是少,不可是多。其次,我们还可以反求之,看四川省是不是混在周光华推说或考证的其他各类山经中?结果四川省只在他的《海内南经》推说或考证中一处出现。把四川和重庆放在《海内南经》的地域位置,也是正确的。因为盆塞海内发达的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主体是在四川省北面绵阳地区。以此作参照,四川省南部及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市,当然是在《海内南经》的地域位置了。其中还没有涉及到的甘肃一省,是在《海内西经》和《海内北经》两处提及的。可见周光华的推说和考证,是很合符《山海经》的原著,且准确概率也很高。
其他的问题还可能存在着《山海经》在成为纸版书之前,因为古人是写在竹简线编的书上的,后来出土或发现时,竹简因线编已经腐烂而散乱,是后人根据竹简散乱的具体情况和文句的联接,重新整理出来的。所以即便是周光华推说和考证现存的《山海经》上的邦族地域位置正确,也难免《海内东、南、西、北经》、《海外东、南、西、北经》和《大荒东、南、西、北经》中,各邦国地域位置涉及的省份有混淆之处。但四川省又是不能太混淆的,因为中国远古盆塞海的主体是四川盆地,盆塞海内发达的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就只能是四川省一个,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反之散乱和联接生错的概率也很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17:5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