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廖红丁|查看: 3361|回复: 13
[夏商周

古蜀之谜初探

 [复制链接3熊猫
11#
 楼主|廖红丁 发表于: 2008-5-30 11:09:57|只看该作者
  正是由于一次大洪水的突然到来,金沙遗址就这样毁灭的。当时古蜀人根本没有预见到有大洪水,他们仍然还在进行着他们平常的工作,这就是在金沙遗址有那么多金、玉石器和它们的半成品等贵重物品都来不及转移走的原因。不但贵重物品来不及转移,就连人也很有可能遭到了灭顶之灾。洪水退后连这些宝贝的下落也无人知晓,更无人打捞了。为什么这次洪水来得如此突然,古蜀人连一点防备都没有,显然这不是一次天降大雨而引发的洪水,降大雨到洪水来临应该有一段时间,古蜀人完全有时间去转移他们的这些宝贝。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岷江上游发生了一次大的地震或者岷江的某处江岸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岷江被垮塌的山体壅塞堵住了,江水形成了一个大湖,而当壅塞体被高涨的江水突然冲开后,滔天的巨浪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成都平原造成了毫无防备的古蜀人以及金沙遗址和周边其他古蜀遗址的毁灭。
http://www.phoer.net + g% @; @( ?) b  I. b3 `4 j) b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蜀时期成都及其周边地区遮盖在古蜀文明上厚厚的面纱,我们在惊叹她那高度发达的青铜和金文明的同时,也为她的奇特、夸张、神秘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内涵感到迷惑和不解。古蜀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还有,古蜀人在成都平原的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怎么评价这件事?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争论还将继续下去,笔者相信,真相一定会在争论中渐渐清晰起来的。9 u3 ^6 n$ k! J, c- k) N http://www.phoer.net
  2008年3月2日星期日于成都家中
1 A8 [' j* D2 ^: P2 D: l, a+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W; _8 w3 Z4 V( z: ?6 {/ U& a§ 参考文献
http://www.phoer.net 8 l1 H% K; L0 s  [1]李绍明、林向、徐南洲:《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
http://www.phoer.net   U6 b+ k: e4 n7 r( N3 z3 A  [2]徐学书:《试论“蚕丛氏”文化的源流》,《成都文物》1989年第3期。9 j/ G6 n2 ?" l http://www.phoer.net
  [3]屈小强。李殿元。段渝:《三星堆文化》。
http://www.phoer.net 6 ~' d. Y6 z8 J6 B# V  [4]同上。
http://www.phoer.net ' a: d: m" L/ w  P) H  J% q  [5]同上。
http://www.phoer.net % `) @( b! t' C# @& H8 H  [6]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http://www.phoer.net . v. {" I3 y; z0 E! p2 }  [7]同上。/ |! {; \" @& e http://www.phoer.net
  [8]屈小强。李殿元。段渝:《三星堆文化》。! Z+ H) \- H" Q- |9 {$ ] http://www.phoer.net
  [9]孙华。7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http://www.phoer.net - k5 X! Q* S. x2 r4 r  [10]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http://www.phoer.net # P1 ^0 z! S$ K7 b+ h4 b  [11]同上。
http://www.phoer.net 6 c9 H4 Q4 P' k9 y* k% n0 _4 {  [12]同上。
http://www.phoer.net 4 c; y- o- o% F  z, g# T  [1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 `5 [, C( g2 E# ~; k# g http://www.phoer.net
  [14]《新干大洲商墓》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97年。2 X/ e: _* h6 p7 |. i http://www.phoer.net
  [15](1)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歧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1期,(2)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西安老牛商代墓地的发掘》。( e* B. ]* k; {& b# X% H. W: o http://www.phoer.net
  [16]《史记。五帝本记》:“虞舜者,名曰重华。”《正义》:“目重瞳子,故曰重华。”
http://www.phoer.net 5 ~+ A/ Z$ J9 ~2 k% Z4 ]  [17]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帝王部-引《洛书。灵准听》和《孝经。援神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http://www.phoer.net ( t  z& H. w# ]& V0 ]2 p3 m* p  [18]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http://www.phoer.net # P+ B: }# V. j% G1 \) M  [19]屈小强、李殿元、段渝:《三星堆文化》。, G2 V0 V- q9 W6 E: L http://www.phoer.net
  [20]同上。' T  Y, m# E: ^& O3 {5 X http://www.phoer.net
  [21]参见林向:《蜀酒探源──巴蜀的‘萨满文化’研究之一》,《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一辑。
http://www.phoer.net % _# y" \0 \: }. ^/ K0 ^8 ^8 u  [22] 胡昌钰、蔡革:《鱼凫考──也谈三星堆遗址》,《四川文物》1992年《三星堆古蜀文化专辑》。
http://www.phoer.net 4 {% e/ N& `: q# s. }  [23]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http://www.phoer.net ) m! V$ k/ I' O6 W  [24]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6 f- k: w- V7 k5 c http://www.phoer.net
  [25]参见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0 q1 [0 S/ O& [/ l4 x' x1 [! G- b http://www.phoer.net
  [26] 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 |6 @1 ]- G( |  b1 b1 n http://www.phoer.net
  [27]同上。
http://www.phoer.net / h* G7 h9 W( k' L) X  [28]段渝、邹一清:《日照金沙》。/ ?1 x. H! W) M; Q http://www.phoer.net
  [29]同上。- P6 b+ J/ W; o, B http://www.phoer.net
  [30]同上。
12#
 lbn50 发表于: 2008-6-2 14: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chiaki 发表于: 2008-6-2 16:44:46|只看该作者
啥东西啊?都看不到?
14#
 tommysung 发表于: 2008-6-21 15:42:50|只看该作者
  南方族群是在氐羌族群之后来到成都平原的,这没有什么疑问。他们的迁徙路线很可能是沿着长江而溯江而上,如果是云贵高原的民族入川,则可能是沿着乌江入川,或者昭通──宜宾──成都,或者楚雄──西昌──成都一线入川。他们的迁徙过程应该不会是一次性的,其迁徙过程应该是多次、多批,整个过程很可能长达数百年。' O- }9 ^/ x* O; ^- T http://www.phoer.net
  除了考古发掘发现的青铜人头像有明显不同,表明古蜀存在两种不同的族群以外,古蜀中、后期青铜制品明显增多,陶器制品风格、样式也发生明显变化,玉器样式及制作方法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这些都说明古蜀在氐羌人之后,另一种南方人群也来到了成都平原。
http://www.phoer.net . F( `) p  @# x, p+ z' y" M  南方族群的人来到成都平原后,先到者与后到者应该没有发生大的冲突,或许在南方族群的人刚来到成都平原时曾与氐羌族群的人有过冲突甚至战争,但他们最后还是和解并和平相处了。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后来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青铜冶铸技术,而先到者在那时已经处于猎物越来越少,生存开始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后来者的到来对他们来说不谛是及时雨。
http://www.phoer.net & |7 C! Q6 {1 b- r0 D3 c  后来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成都平原因洪水带来的肥沃土壤与适宜的气候使古蜀人获得了丰收,他们四处砍伐森林,填平沼泽,加固河堤,修建水渠,使成都平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们破坏了原来的自然生态平衡,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但常有的大洪水也使得他们损失惨重,他们与洪灾进行了长达千年的不懈斗争,但成都平原的洪灾一直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后,一位叫李冰的太守才领导人们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http://www.phoer.net : X9 n% i  m6 r+ f6 I: U% y  正是由于后来者有着先进技术和突出贡献,他们才得以与先到者和平共处,取得了与先到者同等的地位。这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那些为了争夺地盘和财富而杀得你死我活,与那血淋淋的所谓“征服”,与那以强凌弱的“融合”,不是要好得多吗?古成都平原两大族群的和平共处与和平融合难道不是给我们现代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和深刻的启迪吗?既然古蜀是由两大类族群人组成的,那么,他们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http://www.phoer.net ; A; R8 B- l" _, R  ──1 e3 y2 i* E3 ]( O2 p http://www.phoer.net
  观点我认为有争议和你不同,特别是关于玉器和青铜来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22:5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