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九爷|查看: 4928|回复: 19
[历史文献

70年宅地使用权续期将有法可依 专家:不必担心到期被收回

 [复制链接]
10#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1-28 13:56:01|只看该作者

中央重磅文件严禁地方政府违约毁约 给PPP吃定心丸

源自:证券时报网
原文标题:中央重磅文件严禁地方政府违约毁约 给PPP吃定心丸

  证券时报网11月28日消息,《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11月27日对外公布,其中第七条称,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分析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磅文件出台,将解决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后顾之忧。当前,担忧地方政府违约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地一大难题。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9#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11-28 12:08:00|只看该作者

中央保护产权文件全解读:妥善处理历史产权案件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重磅!中央保护产权文件全解读 妥善处理历史产权案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从11个方面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进行了全面部署。
  从今年8月《意见》经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到如今印发实施,《意见》始终备受社会,尤其是民营经济主体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9772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9%,比去年同期降低3.2个百分点。
  商务部10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金额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对内投资回落与对外投资的亢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投资者的心态。“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对于矫正并稳定社会预期,给社会提供‘定心丸’和‘定盘星’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

总体要求:平等、全面、依法保护
  今年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意见》后,即有媒体将其重要性解读为“中央大赦民企历史原罪”。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意见》认为,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
  《意见》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11月6日,在京都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中国民营企业平等保护论坛──落实中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介绍,物权法在总则中明确写到: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江平介绍,但是立法过程中,这一条款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最终达成妥协,在总则里面又加上了一句: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想这是一个二元论,经济上是平等的,政治上是不平等的,这种说法实际上隐藏着一种民营企业的原罪。”江平说。
  正因此,《意见》在十个具体改革措施中,首先就提出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由于产权保护的不平等体现在现行法律中,《意见》提出的第二个改革举措即为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11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省就制定民法总则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说,民法总则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产权等各种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并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保护。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参与了《意见》起草时的论证,他在今年9月做名为《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时指出,平等原则最集中地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

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
  之前的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主持召开委内改革专题会议。刘鹤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企业家信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投资兴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经济发展持久动力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同样在5月,国家发改委邀请专家学者就如何平等保护产权进行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与会学者提出应该甄别、平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权冤假错案。
  这个观点体现在了《意见》之中,《意见》提出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
  而产权冤假错案产生的症结在于司法程序不规范和司法政策导向偏差。《意见》提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要严格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区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在处置违法所得时不牵连合法财产。
  在11月23日举行的完善附加刑的法律适用及服刑人员财产保护制度研讨会上,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白飞云介绍,其代理的某民营企业家黄金英2010年被以行贿罪判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3000万元,但法院却据此查封了其1.3亿元财产至今,当地政府也以“维稳”名义接管了其拥有使用权的鞋城。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案财产的保护问题,法律并非没有做出规定,但司法实践当中操作起来比较差。另外,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多情况下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从而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旦涉案,甚至全部财产遭受损失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我认为不应该频频出现。”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志祥说。
  而在司法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防止选择性司法,着力解决司法中罪与非罪界限不清、刑事执法介入一般经济纠纷等问题。

调整与转变执法理念
  新华社报道认为,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关键在政府。
  “无论是产权的有效界定,还是依照法律程序保护产权,都离不开政府作用。从改革实践看,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对于产权保护法治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意见》要求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
  2015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合同争议纳入了司法审查范围,即“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可以起诉政府。
  一名行政法学者告诉记者,立法过程中对这一条款争论激烈。“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对于行政合同违约的现象比较多。以往按照民事诉讼审理,行政机关只需支付一定违约金,判决结果无关痛痒,但纳入行政诉讼后,就可以判决行政机关违法行政,给其带来震慑。”他说。
  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贺小荣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加强产权保护,除了不断完善制度,还需要执法理念、执法标准和执法方式的调整与转变。
  《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中,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直接相关的举措还包括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和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房产可谓目前最重要的社会财产,一套房子可能是一个家庭绝大多数的财富积累。但在城镇化时期,强拆、血拆久治不绝,《意见》提出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今年4月,温州市一批20年产权的房屋土地产权到期,对于这个涉及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问题,《意见》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续期使用法律安排。“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比较模糊,同时由于土地使用权关系重大,应该进行高层级法律安排,比如编纂民法典时修订物权法,或由全国人大出台立法解释。”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谢鸿飞告诉记者。
  《意见》还提出对产权进行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意见》要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14年,因播放盗版作品,快播公司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6亿元。近年来,针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天价罚款、天价赔偿已不是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最高法院即将发布一部新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政策。
8#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6-11-28 10:48:01|只看该作者

我国发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2016年11月4日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基本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全社会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现就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在事关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体现法治理念。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平等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坚持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
  ──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坚持共同参与。做到政府诚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标本兼治。着眼长远,着力当下,抓紧解决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推动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公司治理现代化,健全涉及财务、采购、营销、投资等方面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完善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实现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依法平等使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分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三: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
  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健全以企业组织形式和出资人承担责任方式为主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统筹研究清理、废止按照所有制不同类型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非公有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

四: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
  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错案冤案的发生。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五: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
  进一步细化涉嫌违法的企业和人员财产处置规则,依法慎重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确需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除依法需责令关闭企业的情形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和处置涉案财物时,要依法严格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对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等自然人违法,在处置其个人财产时不任意牵连企业法人财产;对企业违法,在处置企业法人财产时不任意牵连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个人合法财产。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区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在处置违法所得时不牵连合法财产。完善涉案财物保管、鉴定、估价、拍卖、变卖制度,做到公开公正和规范高效,充分尊重和依法保护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股东、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六: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
  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特点,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准确认定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性质,防范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防止选择性司法。对于法律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严禁有罪推定的原则,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严禁党政干部干预司法活动、介入司法纠纷、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对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外,不以违法犯罪对待。对涉及犯罪的民营企业投资人,在当事人服刑期间依法保障其行使财产权利等民事权利。

七: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
  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因违约毁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企业和投资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对因政府违约等导致企业和公民财产权受到损害等情形,进一步完善赔偿、投诉和救济机制,畅通投诉和救济渠道。将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政务失信记录,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

八: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
  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细化规范征收征用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九: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探索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建立收集假冒产品来源地信息工作机制,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情况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进一步推进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审合一”,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涉外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加强刑事执法国际合作,加大涉外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办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品牌商誉保护。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相结合,加强机制和平台建设,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十: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
  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依照相关规定支持有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坚持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着力避免大股东凭借优势地位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建立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国家利益激励相容机制。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鼓励创造更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使民众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产品,增加民众投资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落实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收益。

十一: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勤劳致富、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加强舆论引导,总结宣传一批依法有效保护产权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推动形成保护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在产权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有效发挥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商会在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建立对涉及产权纠纷的中小企业维权援助机制。更好发挥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完善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和合力,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区要建立党委牵头,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共同参加的产权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启动基础性、标志性、关键性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7#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28 08:56:01|只看该作者

中央就70年产权到期释信号 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剑指八问题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剑指八大产权问题
  70年房屋产权到期咋办?中央释放新信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正式全文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五个原则:
  ──坚持平等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坚持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
  ──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坚持共同参与。做到政府诚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标本兼治。抓紧解决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作为顶层设计,《意见》逐条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据悉,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产权保护提出新要求。但当前我国产权保护状况仍不乐观,特别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不够同等,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民营企业资产被违规查封扣押冻结等现象时有发生,公有产权受侵犯、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易发多发。这些现象都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亟待解决。
  “中央文件是切中时弊的,对于矫正并稳定社会预期,给整个社会提供‘定心丸’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

焦点
70年产权到期了怎么办?
关键点:研究续期法律安排

  《意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常鹏翱认为,《意见》尊重并回应了民意,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既然研究的是续期的法律安排,并强调形成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那么就意味着,对于个人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政府会收回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认为,续期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不够70年的,到期后必须都续期到70年;二是70年到期后自动续期,相当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个无期限的物权,即一次取得永久使用,国家不必每次续期每次都收费;三是到期后经过自动续期变成永久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之后,应当确定使用权人与国家所有权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虑收取必要而不过高的税金,但应当经过立法机关立法决定。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意见提出财产权利保护问题,实质是承认并尊重房产已经成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现实。对于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理,要拿出妥善的办法。《意见》尽管没有出台具体的内容,但特别重要的是,指明了要向有利于财产保护的方向进行制度设计。

如何遏制征地拆迁矛盾?
关键点: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

  《意见》: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细化规范征收征用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
  专家解读:迟福林等专家表示,个别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占用和征收土地,只付出低价补偿,转手进行房地产开发。最终,政府和开发商攫取高额利益,而部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引发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尖锐矛盾,并造成失地农民等长远社会问题。
  迟福林认为,《意见》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防止将公共利益随意扩大化。接下来,有关部门应该根据这个精神进行科学研究,确定好公共利益的边界。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建议,公共利益的认定应引入听证程序,利益受损代表和独立的相关专家代表应该参加。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强势的受益主体如果主张某一项目的建设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杨立新、常鹏翱等表示,受人关注的贾敬龙案,起因就与征地拆迁有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应当引入价格评估程序,且评估机构应当是利益受损当事人和政府共同指定的机构。如果双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应由法院指定评估机构。如果评估有误,评估机构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八大产权问题
  1
  非公有产权保护弱于国有产权保护:坚持平等保护
  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一些法律制度对不同所有制产权保护不够同等,对非公有产权保护弱于对公有特别是国有产权保护,出现因所有制主体身份不同而同罪异罚或异罪异罚现象。
  《意见》明确,坚持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健全以企业组织形式和出资人承担责任方式为主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统筹研究清理、废止按照所有制不同类型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大对非公有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
  “很多政策措施在中央文件中都是首次出现,力度空前,对于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尤其是加强非公有产权保护意义重大。”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说。
  2
  企业特别是民企过去经营不规范问题: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则
  长期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甚至涉嫌违法行为。特别是一旦企业涉案,容易“新账旧账一起算”。对此一些民营企业忧心忡忡,甚至影响投资意愿。
  《意见》指出,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常鹏翱说,中央明确历史、辩证地看待过去的不规范行为,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有利于他们安心投资、生活。
  3
  涉案财产处置随意牵连合法财产:依法慎重采取强制措施
  企业和公民财产权受到侵犯,执法司法不够规范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不管企业涉案性质轻重,一旦涉案动辄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造成企业正常经营无法进行,甚至破产倒闭;处理涉案财物时扩大范围,混淆企业法人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混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混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等。
  《意见》提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依法慎重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防范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防止选择性司法。
  4
  “新官不理旧账”: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政策不连续,“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甚至招商引资时“敲锣打鼓”,项目上马后“关门打狗”;有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端的甚至将外来投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视作“打土豪”的对象;有的调整规划采取行政强制性措施,不给予企业必要的搬迁补偿费用。
  《意见》明确,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因违约毁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5
  房屋土地使用权到期:研究续期法律安排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房子还是你的吗?《意见》明确,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
  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认为,关键意义在于中央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导向,即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
  6
  强征强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由于财产征收征用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造成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空间大,少数地方借“公共利益的需要”之名强征强拆公民房屋,或征收征用补偿不够公平合理。
  《意见》明确,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孙宪忠说,需要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即使涉及公共利益,也要目的正当、程序正当、足额补偿。要让百姓有知情权,以及一定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7
  国资“蛀虫”: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
  由于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保护制度仍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由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所有人缺位,土地等自然资源由国有企业低价甚至无偿使用。
  《意见》提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实现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依法平等使用土地等自然资源。
  8
  侵犯知识产权成本过低: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成本过低,造成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创新活力。
  《意见》明确,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探索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来源:南方都市报)
6# 青城山
 九爷 发表于: 2016-11-28 07:56:01|只看该作者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

源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
⊙作者: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7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五个原则:
  坚持平等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坚持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
  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坚持共同参与。做到政府诚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标本兼治。抓紧解决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作为顶层设计,《意见》逐条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记者了解到,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5# 华蓥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1-28 07:56:01|只看该作者

中央给民企吃定心丸: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则

源自:上海证券报
  中央顶层设计解决八大产权问题
⊙作者: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7日正式对外公布。作为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的产权保护顶层设计,《意见》为解决长期以来社会所关注的八大产权问题明确了方向。

非公有产权保护弱于国有产权保护:坚持平等保护
  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一些法律制度对不同所有制产权保护不够同等,对非公有产权保护弱于对公有特别是国有产权保护,出现因所有制主体身份不同而同罪异罚或异罪异罚现象。
  平等保护是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则。《意见》明确,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健全以企业组织形式和出资人承担责任方式为主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统筹研究清理、废止按照所有制不同类型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大对非公有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
  “很多政策措施在中央文件中都是首次出现,力度空前,对于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尤其是加强非公有产权保护意义重大。”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说。

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过去的经营不规范问题:
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则

  长期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甚至涉嫌违法行为。特别是一旦企业涉案,容易“新账旧账一起算”。对此一些民营企业忧心忡忡,甚至影响投资意愿。
  《意见》指出,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常鹏翱说,中央明确历史、辩证地看待过去的不规范行为,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有利于他们安心投资、生活。

涉案财产处置随意牵连合法财产:依法慎重采取强制措施
  企业和公民财产权受到侵犯,执法司法不够规范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不管企业涉案性质轻重,一旦涉案动辄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造成企业正常经营无法进行,甚至破产倒闭;处理涉案财物时扩大范围,混淆企业法人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混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混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等。
  《意见》提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依法慎重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防范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防止选择性司法。
  常鹏翱说,这些措施旨在稳定社会基本财产秩序,督促公权力依法行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个人合法财产权的严格保护。应尽快形成具体办法,使其成为行政实践和司法实践。

“新官不理旧账”: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政策不连续,“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甚至招商引资时“敲锣打鼓”,项目上马后“关门打狗”;有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端的甚至将外来投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视作“打土豪”的对象;有的调整规划采取行政强制性措施,不给予企业必要的搬迁补偿费用。
  《意见》明确,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因违约毁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说,政府是公权力的代表,强调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对于约束政府行为,维护人民权利意义重大。

房屋土地使用权到期:研究后续期法律安排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房子还是你的吗?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这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意见》明确,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
  孙宪忠认为,关键意义在于中央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导向,即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

强征强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由于财产征收征用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造成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空间大,少数地方借“公共利益的需要”之名强征强拆公民房屋,或征收征用补偿不够公平合理。
  《意见》明确,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孙宪忠说,需要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即使涉及公共利益,也要目的正当、程序正当、足额补偿。要让百姓有知情权,以及一定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国资“蛀虫”: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
  由于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保护制度仍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由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所有人缺位,土地等自然资源由国有企业低价甚至无偿使用。
  《意见》提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实现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依法平等使用土地等自然资源。
  常鹏翱说,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制度化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侵吞国有资产的必须依法追究。

侵犯知识产权成本过低: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成本过低,造成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创新活力。
  《意见》明确,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探索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广大知识分子凭借知识资本成为中高收入者。当前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尽快在有效界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上形成可操作方案。
4# 金佛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28 07:56:01|只看该作者

加快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实现农民财产权益


  顶层设计,实现农民财产权益(政策解读·聚焦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下)
⊙记者:高云才

源自:人民日报

  按照中央深改组的部署,赋予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的目标方向,是要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中央要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要在2017年底完成。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集体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试点。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又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一年多来,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创造了条件,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打下了厚实的实践基础。

推行集体资产股权固化的静态管理
  试点地区的改革任务是保障集体成员权利,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和收益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权和继承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权和担保权。
  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科学管理,是保障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权利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探索集体所有制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年多来,山西潞城市、湖北京山县等24个试点县市区对量化到人的股权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今后新增人口只能通过户内继承、赠与等方式获得股权,其余的试点县市区实行股权动态管理。
  江苏苏州吴中区因地制宜推进股权固化改革,对于城镇建成区、城郊结合部、经济开发区内已经或面临撤村建居且户籍变动大、股权调整频繁的社区股份合作社,实行股权永久固化管理;对于极少数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且户籍变动及股权调整不大的地区,以镇为单位,在章程中明确五年内股权不变,五年后仅对生死、婚迁、身份变化等人群进行微调,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股权永久固化。
  广东佛山南海区探索“确权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长久不变”的股权管理办法,以户为单位参与股份分红和行使表决权,并倡导户内股权份额均等化,今后新增人员只能分享户内拥有的股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集体经济组织总股权数不随人员增减而变动。
  试点地区的实践证明,静态管理有利于稳定农民对其所持股权的预期,有利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收益权
  对于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试点,必须探索完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的有效形式,激活农村产权潜能。一年多来,试点县市区通过建立成员股权台账,颁发集体资产股权证书,把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落实到位。
  安徽天长市实行股权证书统一发放、统一内容、统一登记,以户为单位向持股成员颁发记名股权证书。各试点县市区均明确成员凭股权证书参加集体收益分配,把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收益权落到实处。
  佛山南海区所有涉农村(居)、村民小组均已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015年实现可支配收入73.37亿元,其中用于股份分红40.62亿元,分红比例达55.36%,78万名社员股东人均分红5172元。
  对于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权、继承权,浙江德清县、广西梧州长洲区等10个试点县市区积极开展了这项试点。
  上海闵行区规定,成员股一般不得自行转让,确需转让的,应优先由集体经济组织回购,也可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股权受让人的持股总额不能超过受让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均持股额的5倍,转让价格一般以上年度末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依据,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北京大兴区明确,农转非人员的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不能无偿收回,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合法继承、内部赠与或有偿转让等方式妥善处理,成员转让股份不能超过其所持股份的50%,受让人所持股份不能超过集体经济组织总股本的15%;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股权,只享有股份收益,不享有民主管理权。
  对于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权、担保权试点,8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了这方面探索。四川成都温江区制定《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规定股权抵押价值评估的基础是股份的年预期收益额,为提高股东贷款数额,股东之间可用股权预期收益相互担保。目前温江区已办理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2宗,贷款金额20万元。
  截至目前,陕西西安高陵区由市、区两级财政出资5500万元,组建三阳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区财政设立5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邮储银行、长安银行、信用联社等4家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试点。

加快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加快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可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动各种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积聚。一年多,试点地区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新的进展。
  江西余江县、新疆沙湾县等11个试点县市区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打造多级产权交易网络体系。山东昌乐县以改革为契机,整合镇街和社区资源,增设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全县共办理各类涉农产权交易649宗,抵押业务59笔,贷款金额2668万元。
  苏州吴中区在镇级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2015年底挂牌成立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吴中分中心,2016年以来在6个镇(街)开展试点,全区累计完成交易789笔,其中经营性资产交易716笔,资源性资产交易73笔,合同金额7250万元。试点实践表明,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权益,激活了农村各类资产资源,提高了农村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正当其时。
  这次改革试点,兼顾东中西不同区域,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在试点过程中,防止侵吞农民利益,试点各项工作严格限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从各地试点情况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探索了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一年多来,29个试点地区的改革实践再一次证明,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多渠道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3# 峨眉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28 07:56:01|只看该作者

70年宅地使用权续期将有法可依 专家:不必担心到期被收回

源自:经济参考报
  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出台
  70年宅地使用权续期将有法可依
  专家:住房使用权到期后被政府收回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11月2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
  引人瞩目的是,意见在多处对于公众关心的土地与房屋财产问题,作了说明和安排,明确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细化规范征收征用法定权限和程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
  意见的发布,将对公民的土地与房屋权益保护释放哪些新信号?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焦点一 研究住宅土地使用权续期法律安排
  【文件精神】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常鹏翱认为,意见尊重并回应了民意,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既然研究的是续期的法律安排,并强调形成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那么就意味着,对于个人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政府会收回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今年4月,温州房屋2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199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明确,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用途确定,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其他或综合用地50年。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大部分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年限都是70年。公众关注,不论是最高年限70年,还是低于这个年限,到期了该如何续期呢?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说,目前,关于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续期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目前的法律条文由于缺乏细则,如何“自动续期”存在不确定性,难以操作。
  杨立新认为,续期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不够70年的,到期后必须都续期到70年;二是70年到期后自动续期,相当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个无期限的物权,即一次取得永久使用,国家不必每次续期每次都收费;三是到期后经过自动续期变成永久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之后,应当确定使用权人与国家所有权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虑收取必要而不过高的税金,但应当经过立法机关立法决定。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意见提出财产权利保护问题,实质是承认并尊重房产已经成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现实。对于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理,要拿出妥善的办法。意见尽管没有出台具体的内容,但特别重要的是,指明了要向有利于财产保护的方向进行制度设计。
  专家认为,意见也是强化物权法的表现,回应了凡是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应当按照民主、科学、透明立法的原则,通过法律手段来细化相关规定。

焦点二 遏制征地与拆迁矛盾 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
  【文件精神】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不将公共利益扩大化,细化规范征收征用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专家解读】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和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迟福林等专家表示,随着各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矛盾日益凸显。目前,个别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占用和征收土地,只付出低价进行补偿,转手进行房地产开发。最终,政府和开发商攫取高额利益,而部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引发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尖锐矛盾,并造成失地农民等长远社会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为遏制上述乱象,国土部近年来每年多次挂牌督办地方政府的违法征地问题,并问责有关负责人。迟福林认为,意见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防止将公共利益随意扩大化。接下来,有关部门应该根据这个精神进行科学研究,确定好公共利益的边界。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表示,建议规定公共利益的认定引入听证程序。除了政府,利益受损代表和独立的相关专家代表也应该参加。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强势的受益主体如果主张某一项目的建设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杨立新、常鹏翱等表示,受人关注的贾敬龙案,起因就与征地拆迁有关。意见提到细化规范征收征用的法定权限和程序,这是最根本的法律约束。而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关键是及时。到底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补偿费用是多少?都要在征收之前就应该谈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在适用实际损失赔偿原则的过程中,应当引入价格评估程序,且评估机构应当是利益受损当事人和政府共同指定的机构。如果双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应由法院指定评估机构。如果评估有误,评估机构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焦点三 落实用益物权 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
  【文件精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落实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收益。
  【专家解读】“这项涉及数亿农民切身利益的规定要求,是对正在实施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衔接与明确。”刘俊海等专家说,过去,农民对农房宅基地只拥有使用权,造成抵押贷款受阻,农民进城后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不畅,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民财产权利难以实现。
  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2月,全国人大授权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规定,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其中15个试点县市承担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试点主要针对农户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要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
  “过去,宅基地制度注重保障农民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权利。而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不少地区宅基地社会保障权利弱化,财产权利性质日益突出。”孙宪忠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发挥宅基地的社会保障作用的基础上,有序赋予宅基地的财产性权利。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不少宅基地试点县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湖北省宜城市对当地宅基地完成测量确权后,首批5户已获得共46万元的农房抵押贷款,8个试点村共有112户村民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
  刘俊海、常鹏翱等专家认为,意见回应了农村“三块地”的改革,提出落实宅基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收益,能够使宅基地等原来的“死资产”在一定范围内流动,最后变成“活资源”。
2# 四姑娘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28 07:56:01|只看该作者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源自:上海证券报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7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作为顶层设计,《意见》逐条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记者了解到,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17:01,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