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1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3-24 09: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在传统中汲取风险治理智慧

 [复制链接]
源自:贵州民族报  : 王郅强 尉馨元
  中国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人们在应对各种风险、危机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规律认识和文化思考。例如,恶劣的自然生态迫使人们不断适应,也产生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与现实魅力。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自实践,应该能为现实治理提供“药方”。
  理性的认知思维引导正确的治理行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风险治理中,首要的是转变现代风险认知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的运用。实践中,有些地方片面地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没有在治理过程中保持“底线思维”。而底线思维,就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认知思维,其中包含了忧患意识,更强调务实自强、积极预防,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
  没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历史认同,现代风险治理很难取得共识和实效。这就有必要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中,把现代风险治理的原则阐述清楚,让人们更易理解、接受和践行。如传统文化中“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与现代风险治理坚持的“生命第一原则”相契合。同样,现代风险治理强调预防、责任、诚信、沟通等原则,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内容。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文化吸引中读懂过去、认识现在、照见未来,对推动风险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延伸大有裨益。
  “制度是文化的沉淀,文化是制度的精华。”现代风险治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更加侧重完善风险治理的制度设计,充分挖掘传统社会的忧患意识和应急智慧,将其内在逻辑纳入到风险治理制度安排中。比如,利用传统的危机预防意识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关口前移”的制度安排及预案体系的完善进行源头治理;发挥传统和合文化缓解社会矛盾的功效,进行应急管理“安全阀”的制度设计;利用“祸福相依”的辩证危机观,重塑社会大众的危机认知和危机心理等。
  “不管我们的生活组织得多么好,生活中仍然充满着危机。”现代社会既需要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治理体系,又需要高度警觉与高度负责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意识不仅属于现代文明,更映照着历史传承的影子。在现代治理中挖掘并阐发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数据令民族文化重焕活力 湘西有奖征集“州庆徽标、主题曲、非遗摄影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11:57,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