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29|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高家花园复线桥已与老桥平行 预计年内竣工

 [复制链接]
  经过高家花园大桥,正在修建中的复线桥浮出水面,已与老桥平行。今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大桥项目部获悉,复线桥预计年内竣工。届时,将实现内环快速路与沙滨路、沙正街的交通联系,缓解内环交通压力。

高家花园复线桥(左)与老桥平行
复线桥预计年内竣工

  今日上午,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建设中的高家花园复线桥主桥已合龙,40多米高的桥墩浮出水面,高度已与老桥平行。
  据介绍,复线桥是内环西北半环拓宽改造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982米,为单向5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竣工通车后将与老桥形成双向11车道过江通道。
  高家花园复线桥将于年内完工,届时从沙滨路双向可通过立交上到大桥,从江北过桥后也可以通过立交到沙滨路,内环与沙滨路、沙正街形成互通,内环快速高家花园路段可实现车辆快速分流。

高家花园立交桥初见雏形
  一旁的高家花园立交桥已初见雏形,工人忙着修建匝道。“我们正在修建的这条匝道从高家花园复线桥出来通往沙滨路,”今日施工现场,工人介绍,他们一共要完成六条匝道的修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4岁幼童一口干掉半斤白酒 家长说平时干半碗啤酒 重庆六旬老人天台翻窗拿钥匙 失足跌落当场死亡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7-4-18 15:5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高家花园六条匝道正在修建中
  据悉,高家花园立交位于高家花园复线桥南桥头,由6条匝道和一条连通沙滨路的思源路组成。建成后,将实现内环快速路与沙滨路、沙正街的交通联系。从沙滨路双向可通过立交上到大桥,从江北过桥后也可以通过立交到沙滨路。石马河到磁器口,下桥后,可通过立交、沙滨路直接到达磁器口,比现在到杨公桥立交下道省3公里。

☆ 相关资讯
磁器口下穿道已打通 新沙滨路串起四座大桥

  从江北区经高家花园大桥、高家花园立交下道,还有一条前往双碑的快速通道。今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嘉陵江磁井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部获悉,项目一期沙滨路高家花园大桥至磁器口段已打通。今后市民驾车从沙滨路经过,可从一条呈V形水下隧道穿越磁器口前往双碑、北碚等地。
  嘉陵江磁井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从高家花园大桥下开始,在现有沙滨路内侧,下穿道将穿过磁器口古镇,通往双碑。正在修建中的高家花园大桥复线桥,其引桥将通到沙滨路下穿道入口处。
  也就是说,今后从江北到磁器口,除了可以从嘉华大桥下沙滨路外,还可以选择走这条下穿道。如果不到磁器口,也可以通过这条下穿道绕开磁器口、童家桥两大堵点,直接驶往双碑、北碚等区域。
  据悉,嘉陵江磁井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二期为磁器口滨江路至双碑大桥段,全长约2公里;三期是双碑大桥至礼嘉大桥,全长约8公里。“整个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沙坪坝区的交通状况。”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沙滨路沿线将串起高家花园大桥、双碑大桥、大竹林大桥(规划)、礼嘉大桥(规划)四座跨江大桥,缓解沙坪坝区核心区域的交通压力,进出车流将更加畅通。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文 周小平
原文标题:高家花园复线桥已与老桥平行 预计年内竣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1:5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