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48|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天龙啸 发表于: 2009-8-4 12:31:1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人物·人事11位眉山人:曾任大宋帝国“国家领导人”

 [复制链接]
北宋、南宋的320年间,眉山人才辈出,有1330多人高中进士。然而,在这些进士中,有多少人最后走上了大宋帝国“国家领导人”的高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在宋朝哪些人才算得上“国家领导人”。

按宋代政治体制,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政事堂的一把手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是会同中书省和门下省三品以上的官员,评处、商酌文件和事务,即宰相),副职叫参知政事(副宰相)。后来,宋神宗赵顼将政事堂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南宋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的一把手,称为枢密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副职称枢密副使,又称签书或同签书枢密院事。

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副使(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合称宰执。只有这些同志(当然还有皇帝),才堪称大宋帝国的“国家领导人”。

那么,在两宋期间有多少眉山人担任过上述职务呢?11个。先后是孙抃、何郯(tán)、苏辙、何栗、陈与义、虞允文、李壁、任希夷、李埴、杨栋、家铉翁。

1、孙抃,996—1064年,字梦得,初名贯,东坡区人。
唐朝眉山有座著名的藏书楼叫“孙氏书楼”,这个孙氏,就是孙抃的六世祖孙长孺。孙抃考中进士后,做过通判、推官、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监察部部长),他做监察工作时很大胆,连宰相梁适、陈执中都先后被他跟其他同志一起弹劾罢免了。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四月,枢密副使程戡被罢职,皇帝命时任礼部侍郎的孙抃继任,当年十一月,孙抃又升为参知政事。孙抃为人笃厚寡言,质朴没有威仪。在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任上,由于年纪偏大,健忘,遇到大事又不能决断可否,闹出许多笑话。嘉祐七年三月,在北宋“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干了两年的孙抃同志遭御史弹劾罢职。

《宋史》对孙抃的评价是,“虽久处显要,罕所建明(建树创新)。”

2、何郯,1005—1073年,字圣从,本陵州(今仁寿县)人,后徙成都(有人因此说他是成都人)。

何郯是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为官前期主要担任御史,他“不阿权势,有直声”,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宰执大臣,他都敢于批评弹劾。但晚节不保,常常一味迎合上意。

后来,他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汉州(广汉市)、梓州(三台县)、永兴(西安)、河南等地。宋神宗上任后,命他提举成都玉局观,熙宁三年(1070),因年老多病,以尚书右丞致仕。《宋史·何郯传》只说他“以尚书右丞致仕”,没有说他何时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也没有提到他在尚书右丞位上有何作为。

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东坡区人。北宋嘉佑二年(1057)与兄苏轼一起中进士。

中进士之后,苏辙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1085年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听政,他才从一个小小的绩溪令迅速地升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位。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二月,苏辙由御史中丞被提拔为尚书右丞,开始“与闻国政”。连他的哥哥、时任吏部尚书的苏轼都是他的部下。第二年六月,高太后又让他出任太中大夫、门下侍郎。然而时隔不久,高太后病逝,年轻气盛的宋哲宗亲政,朝局大变,1094年三月,苏辙被贬出朝廷,之后一贬再贬,做了三年“国家领导人”的苏辙最后成为一名平头百姓。

4、何栗,1089—1127年,字文緽(chēng),仙井(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仁寿、井研两县)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一(状元)。

何栗高中状元后,倍受宋徽宗赏识,可谓官运亨通,很快升任御史中丞。他不畏权贵,弹劾奸臣王黼,大快人心。

1125年十二月,金兵大举南侵,宋徽宗禅位,赵桓即位为钦宗。1126年三月,任命何栗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八月改任中书侍郎,不久又改任开封府尹。十一月末,金兵卷土重来,兵围首都开封,何栗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使宰相之职。当时开封城内尚有7万人马,何栗力主坚守待援。宋钦宗却不用何栗所言,最后金兵攻破开封,十二月初二日,钦宗奉降表正式向金投降。何栗任副宰相和宰相的时间总共只有9个月。1127年三月,金兵掳徽、钦二帝及3000多人北去,何栗亦在其中。作为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满腹经纬之才,满腔爱国热血,却遭遇国破君虏、生灵涂炭之局面,何栗自觉回天无力,“仰天大恸,不食而死”,年仅39岁。

5、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陈与义其实应该是洛阳人,但因为他的曾祖陈希亮是青神人(后来迁居洛阳),因此也把他算做眉山人。

陈与义的“学历”不是进士,而是“上舍甲科”,上舍是宋代最高学府的最高级别,时年是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北宋灭亡后,陈与义辗转来到南宋首都临安(杭州),高宗得知他很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绍兴六年(1136)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1137)正月,授参知政事,“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后来,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非常失望,干副宰相不到一年,他便以病请求辞职,之后不久就病逝,终年49岁。

6、虞允文,1110—1174年,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43岁的他“始登进士第”。

    因为在采石大战中的出色表现,隆兴二年(1164)十月,南宋名相陈俊卿向宋孝宗举荐虞允文“堪大用”,于是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进入宰辅执政官的行列。第二年(干道元年,1165年),又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干道三年(1167)二月,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干道五年(1169)八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行政、军政大权一肩挑。

干道八年(1172),皇帝将左、右仆射该称为左、右丞相,二月,授允文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梁克家为右丞相。但虞允文认为梁克家更适合担任左相,就“举克家自代”,但皇帝不同意。当月,虞允文因病休假,又举荐梁克家,皇上才同意二人“同相”。不久因与皇上在用人上发生分歧,虞允文请求外派,皇帝便给他“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虞允文回到四川不久,就逝世了。宋孝宗与他相约“共雪靖康之耻”的希望也破灭了。

7、李壁,约1158—1222年,也作李璧,字季章,号雁湖居士,丹棱人,进士。

1194年,宋宁宗即位,李壁担任礼部侍郎,当时韩侂胄专国,竭力主张北伐金朝,李壁为迎合韩侂胄,便上疏弹劾主和派秦桧。1206年四月,秦桧被贬,李壁升为礼部尚书。开禧北伐失败后,他又给韩侂胄出主意找替罪羊来承担责任,同年七月,李壁升为参知政事。1207年十一月,以礼部侍郎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密谋杀死了韩侂胄,并“函其首”送给金人,宋、金罢兵议和。在史弥远谋诛韩侂胄的过程中,李壁也参与了,韩侂胄被杀后,他还兼同知枢密院事,因此御史弹劾他“反复诡谲”。在他被任命为兼同知枢密院事14天后,就被“削三秩,谪居抚州(江西抚州市)”。因此,李壁任南宋“国家领导人”的时间不足16个月。过了几年,李壁回到四川(1219年),知遂宁府,嘉定十五年(1222)六月卒,享年65岁。

8、任希夷,1156—?年,字伯起,号斯庵。其先(曾祖是任伯雨)眉山人,徙居福建省邵武市。弱冠(20岁)登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进士第。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二月,权吏部尚书的任希夷签书枢密院事,第二年七月,兼参知政事。十四年八月,罢职。1221年出知福州。任希夷担任南宋“国家领导人”的时间不长,而且当时权臣史弥远当国,一手遮天,像他这样的副宰相恐怕也没有多大的实权,也不会有多大的政绩。《宋史》说“议者颇讥其拱默”,意思就是嘲讽他身为副宰相,也只是垂衣拱手,缄默无为。

9、李埴,约1161—1238年,字季允,一作季永,号悦斋,丹棱人。李焘第七子,李壁的弟弟。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是御批的“难得人才”。

1222年,哥哥李壁死后不久,本来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武昌)的李埴请罢,朝廷便让他当他哥哥的继任──遂宁知府。绍定四年(1231)十月,以李埴为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两年之后(绍定六年十月),他又被召回朝廷出任礼部尚书。

1236年,蒙古大军猛攻四川,十月下旬,蒙军攻克成都,四川府州残破十之七八。嘉熙元年(1237)一月,朝廷以李埴同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四月,又以李埴同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知成都府。李埴到四川后,蒙古大军已经撤离,他抓紧时机,收复失地,经营残破,取得了一些成效。嘉熙二年二月,理宗诏曰:“近览李埴奏,知蜀渐次收复,然创残之余,绥抚(安定抚慰)为急,宜施荡宥(宽恕)之泽。”虽然四川的情况还没有根本好转,但在四月,朝廷又以李埴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河南湖北)军马。遗憾的是两个月后,李埴就薨了,朝廷特赠资政殿大学士。

10、杨栋,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在南宋宋理宗(1224年—1264年在位)时期。绍定二年(1229)进士。

杨栋在朝廷和地方出入几次之后,景定二年(1262年)六月,加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1263年十月,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1263年九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1264年五月,任参知政事,七月,谏官批评杨栋把彗星说成蚩尤旗(妖星),欺天罔君,杨栋遂被罢职。八月,知建宁府。当时朝廷贾似道专权,像杨栋这样的副相应该没有多大作为,但杨栋为官,向宋理宗建言不少,只是亲近权臣,一生毁誉参半。

11、家铉翁,约1213—1297年,号则堂,眉山市东坡区人。

家铉翁的进士是在特殊情况下获得的,1275年底,元朝大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杭州),南宋大臣纷纷弃官出逃,朝廷只得突击提拔干部以维持朝局,家铉翁就是其中之一。1276年2月,63岁的他被赐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由户部副部长兼枢密院掌都承旨突击提拔为签书枢密院事。然而,他这个签书枢密院事只干了10多天,元军就攻占了临安,南宋主体政权宣告灭亡。

南宋灭亡后,他参加南宋祈请使团到大都(北京)议和,结果被软禁在大都,他拒绝了元朝的高官厚禄,“义不二君”,在北方一呆就是18年,直到1294年才被“遣还其家”,数年之后“以寿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龙啸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龙啸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龙啸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龙啸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龙啸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龙啸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张问陶年谱》序 新时期的“支部建在连上”:从阜阳买官卖官说到党代表常任制
2# 四姑娘山
 楼主|天龙啸 发表于: 2009-8-6 12:31: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眉山人才辈出呢眉山人才辈出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10:10,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