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上官123|查看: 4045|回复: 11
[通信

5G芯片群雄逐鹿 中国能否后发先至?

 [复制链接]
3# 峨眉山
 楼主|上官123 发表于: 2018-2-10 11:35:00|只看该作者

手机厂商瞄准5G换机潮 芯片先行打响卡位战

源自:通信信息报
⊙记者:李晓玉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传统的假日消费旺季却出现了出货量下滑的状况。市场研究公司IDC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6.3%,市场颓势或持续。在4G红利逐渐式微、手机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5G成为手机产业链的“救命稻草”。随着5G商用进程不断提速,连接5G网络和消费者的智能手机首当其冲,无疑将是新一轮换机周期的驱动力。
  近日,中兴通讯时隔十年抛出了百亿级的定增预案,全方位加码5G业务,并明确将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推出5G智能手机。在即将召开的2018世界移动大会(MWC展)上,中兴还将展示类5G移动终端中兴1.2Gbps手机。此前,芯片商高通拉来了联想、OPPO、vivo、小米、中兴通讯等一众手机厂商“站台”,吹响5G集结号。5G时代手机趋于人工智能化,这不仅考验手机厂商的技术积累,也考验着一个国家手机产业链的综合实力。

2018年手机市场步入寒冬
  2017年是智能手机市场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18年,手机行业似乎步入难捱的“寒冬”,负增长、零增长时代到来。
  市场研究公司IDC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4.035亿部,与2016年第四季度的4.307亿部相比,下降了6.3%。2017年全年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14.72亿部,比2016年的14.73亿部下降了近1%。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市场也出现了转折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4.91亿部,同比下降 12.3%。其中,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261.2万部,同比下降 32.5%。
  通常情况下,每年第四季度的假日消费期都是手机出货旺季,但去年却是一个意外。IDC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及换机市场需求不强烈,是造成出货量减少的原因。
  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多年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平台期,中国和美国两大手机市场均出现下滑,尽管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并不能挽回整体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更换手机的欲望越来越不强烈。IDC预测,在没有革命性的产品支持下,明年极有可能继续下滑。此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民众调查了全世界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结果显示,全世界的消费者平均21个月会置换一次手机,而中国市场用户则大约是22个月换一次机。
  此外,去年苹果、华为、三星等主流厂商纷纷发布新一代旗舰机,带来了全面屏、面部识别、AI等众多技术创新。但是眼下,由于这些趋势性的创新受限于技术、场景等问题,噱头多于实用,因此也未能激起用户的换机冲动。

瞄准5G换机潮,2019年或成行业分水岭
  智能手机是连接通信网络和消费者的桥头堡。每一次移动通信网络升级,都会带动消费者的换机潮和产业链的新一轮红利。目前,随着各国不断提速5G商用进程,终端商、芯片商等手机产业链也将目光锁定即将到来的5G换机潮,抢先卡位5G。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1月30日表示,“2018年是5G标准确定和商用产品研发的关键一年。工信部将推动5G系统设备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为后续5G规模试验和手机入网检测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显然,对于手机产业链而言,2018年5G手机研发和竞逐已经提上日程。
  失语4G时代的中兴全力押宝5G。近日,中兴发布公告,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8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亿元,用于面向5G网络演进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在手机领域,中兴通讯计划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推出5G智能手机,具体上市时间会与相关世界顶级运营商5G网络商用相匹配。在即将在巴塞罗那召开的MWC 2018上,中兴还将展示类5G移动中端中兴1.2Gbps手机以及车联网场景化解决方案。
  而多数手机厂商都将推出5G手机的节点锁定在2019年。1月25日,高通与联想、OPPO、vivo、小米、中兴通讯、闻泰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宣布了5G领航计划,加速基于3GPP 5G新空口技术标准的5G商用终端推出。2019年很可能成为5G元年,OPPO誓言将第一批推出5G手机,华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表示,华为将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商用的5G智能手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GSMA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中国5G智能手机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态势:2020年400万部、2021年4400万部、2022年1.17亿部、2023年2.27亿部、2024年3.54亿部、2025年4.28亿部。Gartner 预计,5G 手机将在 2019年上市,届时美国、韩国等国将开始铺设 5G 网络。到2021年将有9%的智能手机支持5G网络。

5G芯片激发新一轮竞逐赛
  相对于4G智能手机在全面屏、双摄像头、生物识别等参数和硬件层面的探索,5G时代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人工智能芯片层面,“5G+人工智能”风口下的手机行业迎来更加激烈的洗牌。
  手机基带芯片领域多强鼎立。如今,英特尔、三星电子、联发科、华为海思等都加大布局5G,高通独霸基频芯片的局面将面临挑战。目前,高通和英特尔均发布了5G基带芯片,并将用于2019年上半年问市的智能机。在CES2018期间,三星推出了Exynos 5G芯片,预计2018年下半年为客户提供测试样品,2019年提供商用版本。华为海思也计划在2019年推出支持5G的芯片。
  在5G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5G手机市场技术取胜,厂商的竞争已经延伸到芯片层面。5G时代,手机趋于人工智能化,这不仅考验手机厂商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也考验着一个国家手机产业链的综合实力。凭借庞大的市场红利,中国手机产业链在4G时代实现全面崛起,能否在5G实现全面超越值得期待。
2# 四姑娘山
 楼主|上官123 发表于: 2018-1-29 12:35: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芯片技术成5G按期商用关键 2018年底预商用

源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记者:董添

  随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2018年底实现5G预商用的目标日逐渐清晰。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获悉,5G终端芯片及网络设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5G终端芯片方面的研发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系统,芯片技术成为5G能否按期商用的关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称,手机是5G商用化的第一梯队产品,也是2020年商用的主打产品,手机芯片的更新换代是5G最大的技术瓶颈。

芯片成为关键
  针对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兴通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5G参测公司普遍面临5G终端芯片及网络设备方面的挑战,5G终端芯片方面的研发滞后于系统。在网络设备方面,标准制定过程中仍有很多未定因素,标准可选项过多,需要收敛,产品的研发需要随着标准进程不断迭代。
  据了解,参加第三阶段测试的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华为等公司。其中,中兴通讯和华为在5G芯片技术方面突破较大。
  针对5G预商用的问题,中兴通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预计2018年底会实现5G预商用。5G预商用的标志是,产品性能、软件功能、规模化量产都达到相应标准。首先,产品硬件在技术指标、可靠性和工程可行性方面要满足商务基本要求;其次,软件基本功能设计要基于3GPP R15标准,支持多厂家对接,支持后继平滑升级;第三,预商用要求系统中采用的器件基本具备规模量产的条件,才能满足后续5G系统产品的规模商用。
  王志勤也认可这一说法。他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手机是5G商用化的第一梯队产品,也是2020年商用的主打产品。类似智能汽车、物联网等属于第二梯队业务,2020年以后才会陆续实现。5G目前最关键的技术还在手机芯片,芯片技术是5G商用的关键节点。

2018年底预商用
  王志勤介绍,5G商用是全球性动作。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部分5G部署,但基本只是面向基于固定无线应用采用私有协议的标准。未来,都会将现有系统在2019年升级到符合5G统一标准的设备。《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后,现阶段的目标是,2018年底能够预商用,各家参测公司能够批量提供预商用的5G产品。
  《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5G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方面,2020年,预计制造环节是关键动力,电信运营商的5G网络投资和各类用户的终端购置支出占主要部分。2030年,预计服务环节是关键动力,5G相关服务的GDP带动效应将显著超越5G相关制造环节。
  中兴通讯介绍,5G的三大基本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和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中,eMBB相关业务优先级较高,属于5G网络中最先要满足的核心业务。由于5G技术三大场景的应用性相比前几代无线通信技术提升巨大,因此会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随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参测公司纷纷发布测试阶段目标。中国移动表示,预计2018年一季度研发完成测试服务,2018年三季度进行5G的商业测试服务,2019年将5G服务扩大到更多城市并推出5G终端,2020年正式开始5G服务。此外,如果政策允许,公司将加快进度,争取提前实现5G商用服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6:35,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