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和硕贝勒|查看: 16549|回复: 51
[宇宙·航天

“宇宙级”冬奥祝福!天问一号回传与冬奥会会徽自拍视频

 [复制链接
22#
 晨风 发表于: 2019-11-14 12:3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计划于明年择机实施

源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计划于明年择机实施

  11月14日,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受中国国家航天局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14日赴河北怀来观摩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并参观相关试验设施。该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对其设计正确性进行了综合验证。这既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也是中国务实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
  火星探测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据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本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模拟了火星重力环境(火星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3)。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出席观摩活动并致欢迎词。他表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航天发展成果。中国国家航天局愿与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实体及国外空间科学爱好者携手,在后续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航天事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航天发展六十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已经与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定,与法国联合研制了中法海洋卫星、天文卫星;与意大利联合研制了中意电磁卫星;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被誉为“南南高技术合作”的典范;在嫦娥四号任务中与德国、荷兰、瑞典、沙特、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嫦娥六号和小行星探测上的合作机遇公告。近期在GEO大会上,宣布将高分一号、六号卫星16米分辨率光学数据对全球开放共享。这些举措为扩大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空间技术成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福祉。
  来自法国、意大利、巴西等19个国家的驻华使馆的大使及使节,欧盟、非盟驻华使团、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和中外媒体记者约70人参加了活动。
21#
 李雪 发表于: 2019-10-14 10: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英媒: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稳步推进 计划2020年发射探测器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英媒: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稳步推进 计划2020年发射探测器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发布了首张火星探测器照片,并计划于2021年之前降落在火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称,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这位科学家透露,目前火星探测任务正在有序进行,各项工作都在向前推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0月11日公布了暂定名为“火星一号”的探测器的照片。
  照片中的探测器有一部分被一层金色材料所覆盖,前面一条横幅显示它正在进行测试。四名工作人员正在探测器周围工作。多家国家媒体转发了该照片。
  叶培建说,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包含三步:第一要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第二要降落在火星;第三火星车要开出来,在火星上巡视勘测。
  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在戈壁滩建造了一个模拟基地,模拟火星的景观和生存条件,已于今年4月向公众开放。
  报道还称,这个白色的基地有一个银色的穹顶和九个舱体,包括生物舱、总控舱、气闸舱等。研究机构和学生可以到那里去体验火星生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吖吖 发表于: 2019-10-11 15: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火星探测器真容公开 网友关心的却是它的名字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关注 | 我国火星探测器真容公开!网友关心的却是。。。。……

  10月11日9:1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在微博公开了我国火星探测器真容↓↓↓


  火星探测器的造型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有航天爱好者在评论区分享了不少火星探测器的知识:


  一时间,关于“火星一号”的评论歪楼了大家都开始讨论他的名字!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2016年8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征名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


  图为火星探测器外观图。火星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分离,建立巡航姿态,飞行到达火星,被火星引力捕获,成为环绕火星飞行的探测器。


  图为着陆巡视器外观图。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反推发动机减速,展开着陆腿,缓冲着陆到火星表面,火星车释放,开展巡视探测。环绕器在轨道上进行科学探测,并为火星车提供对地数据中继服务。


  图为演示火星车从着陆巡视器分离,开到火星表面。


  图为火星车与着陆器外观图。


  图为演示效果图。通过首次火星探测,将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介绍,2020年左右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运送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而后进行大约7个月的飞行到达火星。
  据2017年9月20日开幕的第三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消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进展顺利,已确定五大科学目标,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

  2019年10月8日,央广网记者专访叶培建时,他首先就透露了火星探测器的名字,他表示: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明年将会发射“火星一号”。
  叶培建说:“明年就发射了,现在都已经生产制造了,它不是拿东西回来,就是火星探测。实现这个工程是很大的创新,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当中,各项工作都在向前推进。”
  你觉得火星探测器应该叫什么?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资小新、央广网、网友评论等
19#
 李雪 发表于: 2019-10-11 13:3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暂命名“火星一号”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它来了!

  承担我国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研制生产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火星探测器实物图,这也是计划将于明年发射的我国火星探测器“真容”首度与公众见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介绍,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计划将于明年发射,我国的火星探测器暂时命名为“火星一号”。
  叶培建说:“探火星的明年就发射了,现在都已经生产制造了,它不是拿东西回来,就是火星探测。实现这个工程是很大的创新,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当中,各项工作都在向前推进。到建党一百周年之前,落在火星,这也是很漂亮的。”
  据了解,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同时携带“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在一次火星探测过程中实现“绕”“落”“巡”三大任务,难度也非常大。据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美国的探测环绕就是环绕,巡视就是巡视。国外在火星着陆任务之前都有环绕卫星在火星附近,可以对着陆过程以及着陆后的数据通信提供及时支持。而中国的火星着陆巡视器是环绕火星不久后,就要与环绕器分离并降落,这对于着陆后的火星车自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外,这样的任务在轨道设计上更具有复杂性,要兼顾着陆和环绕轨道的要求,增加了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孙泽洲说。


  而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最核心、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在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降落伞减速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一次机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叶培建称,火星探测器的降落伞至关重要,如果降落伞失败,全盘皆输。“我就反反复复地抓一件事情──降落伞,降落伞要是失败,我们全盘失败,而降落伞又没有任何的先前经验,关键是还没法试验。像这件事情,设计师要清楚,我也要清楚,我甚至想的比设计师还要多。”
  按照预先计划,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于明年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前往火星并最终着陆在火星赤道附近,目前美国、印度都已实现火星探测。此次火星探测也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和我国首次真正的行星探测任务。
  不知蔡英文在观看了大陆刚举行的国庆阅兵后作何感想,和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对撞,后果是什么其实一目了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格桑花 发表于: 2019-10-11 12:36:57|只看该作者

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计划2020年发射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计划2020年发射

  叶培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之前降落在火星。


  据人民日报10月1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之前降落在火星。
  此外,10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公开了中国火星探测器“真容”照片。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完成三大任务。第一是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对火星进行全球观测,印度探测器只能看到火星的“腰带”,也就是赤道位置;第二,降落在火星上;第三,火星车开出来,在火星表面巡视勘测。如果顺利进行,这将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火星任务中完成这三大目标。
17#
 小米粒 发表于: 2019-10-8 12:04:54|只看该作者

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 明年将发射“火星一号”

源自:央广网
原文标题: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 明年将发射“火星一号”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见习记者: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新消息显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10月5日已经完成第十月昼工作,顺利进入第十月夜,在探月之后,我国探测火星的征程也即将开始。
  事实上,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从未停步,每隔几年,全球都会迎来一次火星探测的小高潮,2020年也将迎来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间窗口。目前,包括美国、阿联酋等已有5个国家宣布了“探火计划”,各国火星探测器已整装待发。此前,我国也曾披露要进行火星探测,现在这项计划进展如何?有哪些难点?又将会完成哪些目标任务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专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
  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已突破十个月球日工作期,远远超出设计寿命,探月工程带给我们月球上的惊喜越来越多。针对后续嫦娥任务,叶培建介绍,如果明年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任务,作为其备份的嫦娥六号将被纳入下一期探月工程。下一期探月任务包括已发射的嫦娥四号和未发射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其中,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不会再落在月球正面,而会落到南极附近。叶培建说:“嫦娥七号要到月球南极去,而且要进入月球南极的撞击坑里,探测到底有没有水。目前所说月球上有水只是一种猜测,是依靠遥感数据判断的,并没有通过就位探测获悉。”
  在完成对月球的初步探索后,对最有希望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火星的探测也将提上日程。叶培建表示,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明年将会发射“火星一号”。叶培建说:“探火星的明年就发射了,现在都已经生产制造了,它不是拿东西回来,就是火星探测。实现这个工程是很大的创新,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当中,各项工作都在向前推进。到建党一百周年之前,落在火星,这也是很漂亮的。”
  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任务正式立项。叶培建透露,实际上,早在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就和他一同商议过探测火星的准备,但迫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在发射场准备发射还没有发射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老叶,嫦娥一号做得很好,能够成功’。他的看法是准的,‘嫦娥一号成功以后我们干什么?’他当时就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几个人在那合计:我们能去火星。2007年我们就提出了去火星,经过计算真能去火星,但是当时我们还达不到测控条件。月亮40万公里,火星四亿公里,要远一千倍。”
  在世界范围来说,美国、印度都已实现火星探测。对于我国将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和目标,叶培建说,将进行的火星探测会有很大的创新,一次发射将完成三项目标,成为全世界的第一次。叶培建说:“印度人在2013年发射了一个‘曼加里安’,它到达了火星。所以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就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我们航天人要给国家作贡献,时间晚了但水平不能低。所以我们的第一次火星任务将把三件事情一次做成发射到火星,对火星进行全球观测,印度人只能看火星的腰带──赤道,不能够对全球观测。我们要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第二要降落在火星。第三火星车要开出来,在火星上巡视勘测。这当中有很多难点,如果做成,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一次任务当中完成三个目标。”
  火星探测是我国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第一次真正的行星探测,难度不言而喻。从其他国家发射的先例来看,至今全球火星探测成功率大约为40%,火星因此有“航天器坟场”之称。叶培建说,火星环境复杂,风暴的爆发和风沙的袭击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全面,做好准备。“在火星上行走很难,火星上有风暴,爆发起来昏天黑地的,看不见的,会影响任务,如何降落在火星也是很难的,我们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怎么抵抗风沙,当然我们也会避开一些。”
  除了火星环境复杂多变,要完成我国计划在一次火星任务中的“绕”“落”“巡”三大任务,难度也非常大。叶培建称,火星探测器的降落伞至关重要,如果降落伞失败,全盘皆输。“我就反反复复地抓一件事情──降落伞,降落伞要是失败,我们全盘失败,而降落伞又没有任何的先前经验,关键是还没法试验。像这件事情,设计师要清楚,我也要清楚,我甚至想的比设计师还要多。”
  无法在火星上做试验,就在地面解决这个问题,据介绍,相比探月,探测火星要增加全新的避障功能,从而保证任务成功。叶培建说:“因为火星的天气,我们是有些先验知识的,同时我们在地面做很多试验,我们在北京郊区这两天正在做试验,避障功能跟探测月球的设备有很大不同。比如嫦娥五号到月球上是把东西拿回来,我们探测火星有两次计划,一次是上去探测不回来,若干年以后,到火星把东西拿回来。”
  即将进行的火星探测难度大、困难多,也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叶培建说:“我们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航天大国,而且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而且我特别强调,我们要比国家的航天、要比国家的强国早五年。我们到2020年左右,最迟再过一两年,就可以进入航天强国行列。为什么我们敢这么说?我们从火星、月球采样返回,我们北斗完成部署,我们中国自己有空间站,这些就代表着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cz1234 发表于: 2019-7-7 14:25:04|只看该作者

中国将于2020年首探火星,探测生命、探讨移民前景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中科院院士:中国将于2020年首探火星,探测生命信息、探讨移民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旭田,缴翼飞日照报道
  7月5日~7日,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在山东日照召开。在论坛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处获悉,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
  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是在探测火星上的生命活动信息,期待在此领域有所突破;其次是火星磁层、电离层与大气层的探测与环境科学等本体科学研究;其三是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图:欧阳自远在论坛上发表《迎接第一个100年,中国的深空探测》演讲。缴翼飞日照拍摄
  论坛上,欧阳自远介绍,中国明年将要探测火星,人类探测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只有40%。

  “为什么呢?火星探测不是说你想什么时候发射就发射。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机会。你丢了这个机会,对不起,两年零两个月以后才能再发射一次,否则到不了火星。”

  欧阳自远介绍,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是365天,而火星绕着太阳转一圈大概是687天。“有时候地球在太阳的这边,火星在太阳的那边,你根本到不了火星。所以一定要赶上某一个关键的时候,也就是地球跟火星存在一定夹角的时候,在地球上发射探测器才可以,而飞到火星轨道上,至少要飞将近七个月左右。”

  他介绍,此次中国探测火星,“将有一个火星的卫星绕着火星飞,还有一个火星的着陆器,以及一个火星车。这三件东西实现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火星车已经做好了。”

  在火星上做什么呢?大家最关心的是,火星有没有生命?欧阳自远称,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是期望在探测火星生命活动信息上有所突破。这包括现在生命的信息,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

  其二是为火星本体科学积累资料。包括火星磁层、电离层与大气层的探测与环境科学;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区;火星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地质特征与构造区划;火星内部结构、成分、内禀磁场探测;火星与比较行星学,火星的起源与演化,太阳系起源与演化。
  其三是,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其总目标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
  “科学家担心人类未来的命运,因为我们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胁,再加上人类自身的一些行为,未来很可能把地球破坏得不能够宜居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太阳系里面找一个对象,探讨能否把它变成第二个地球,让人类能够大量的迁居到上面去。目前看,唯一可能的一个天体就是火星。”
  欧阳自远介绍,火星表面有很多古河床,证明火星以前是有河流的。火星的北部是一个大海洋。

  他表示,然而,现在火星表面一滴水都没有,火星表面的盐湖干了以后只剩下了盐。中国要探明整个火星地下水的分布。

  火星研究的重要问题是火星的脱水机制:火星上的水是流失了?还是冻结后埋藏于地下?他表示,以往的观测和理论研究表明太阳风与火星大气的相互作用只能造成其表面30%水含量流失(McKay and Stoker,1989)。
  欧阳自远称,现在还没有找到任何(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如今国际上开会,大家对火星最大的理想是改造火星,对人类而言,要好好保留自己的物种。科学的任务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他表示,“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会将火星这颗贫瘠的行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地球-火星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15#
 cz1234 发表于: 2019-7-7 11:45:17|只看该作者

院士透露我国将2020年探测火星:错过要再等两年半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院士透露我国将2020年探测火星:错过要再等两年半 来源:快科技

  本周五(7月5日),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在山东日照举办,持续3天时间。
  据媒体报道,现场,中科院院士、原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依靠卫星、着陆器和火星车天地联合的手段,探测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院士透露,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

  天文资料显示,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为6000万~4亿公里、公转周期687天、自转周期24.66小时,重力为地球的1/3,平均温度零下63摄氏度。

  不过,只有地球火星夹角为70°时才能发射,这个机会窗口每隔26个月一次,另外,飞到火星轨道也要将近7个月。

  历史上,人类探测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仅40%。预计中国火星任务将由大火箭长征五号负责,于海南文昌发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要有信仰 发表于: 2019-3-28 09:23:07|只看该作者

探月工程打基础 2020年探测火星中国准备好了吗?

源自:科技日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3月21日发布报告称,在火星测温受阻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作业已暂停近三周,故障原因仍未查明。
  显然,探测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从未熄灭。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曾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难度极大。
  火星有什么魔力吸引人类前赴后继?面对艰巨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

为人类寻找第二家园探路
  从儿时熟悉的“马丁叔叔”,到近年热映的《火星救援》,火星寄托着人类无数太空梦想,被视为人类“太空家园”的重要候选。美国SpaceX公司近年就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并设计了一次可以运送100人的火星火箭“BFR”。
  当然,要改造、建设并移居火星还为时尚早,但现阶段对火星进行探测,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也是让科学家牵肠挂肚的谜题。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和流动水;2018年,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增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此外,对火星本底磁场长期演变的探测,对研究地球磁场的长期演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区,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等开展研究,则有助于了解火星的起源与演化。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搭载了13台科学载荷,将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如果这次任务成功,我国将进一步实施火星表面采样返回任务,最终实现对火星从全球普查到局部详查、着陆就位分析,再到样品实验室分析的科学递进。庞之浩介绍,我国火星探测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包括研究确定火星着陆和生命存在的条件与地区,火星土壤特性及其水冰、气体与物质组成,火星大气及气候特征,火星地质特征、演化与比较行星学等。

探月工程为探火任务奠定基础
  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得到达火星,这一过程困难重重。
  首先要突破的是遥远的距离。火星距地球最近时也有大约5000万公里,而探测器抵达火星需要飞行几亿公里,对发射、轨道、控制、通信和电源等技术都有很高要求。记者了解到,我国将用目前国内推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将其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由于距离遥远,测控通信也非易事。不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曾表示,我国已具备上亿公里深空测控的能力,完全能支持火星探测。
  与飞行相比,探测器在火星下降着陆的难度更大,过去许多探测器都在这一阶段功亏一篑。庞之浩说,进入火星大气时,探测器能接收到的遥测信号十分微弱;当它运行到火星背面,在地球上无法准确获取其轨道参数;通信延时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火星着陆过程完全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整个过程被称为“恐怖7分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代守仑介绍,火星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百分之一,着陆器进入大气后,以每小时两万公里的速度“撞”向火星,需要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等多种措施逐级减速,才能安全着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究员周伟江此前透露,我国火星探测器已完成气动外形设计,以及气动力、气动热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试验验证。此外,我国于2016年首次完成了缩比火星降落伞高空开伞试验,验证了降落伞的充气性能,获取了降落伞气动力数据。
  即使能成功降落,火星巡视器还要接受复杂、恶劣环境的考验。2018年,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遭遇沙尘暴而停止工作,于今年2月被宣布“阵亡”。
  应该说,在探测火星方面,我国还是“新生代”。不过,十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五次探月活动,全部取得成功,对深空探测领域的轨道设计、探测器自主导航控制、深空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次任务能否成功,我们还需拭目以待。如果成功,它将成为我国继探月之后深空探测任务的“敲门砖”。据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后续至2030年前后,我国还将实施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木星系探测及行星穿越等深空探测任务。
13#
 btkj 发表于: 2019-3-3 16:53:00|只看该作者

中国今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 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中国今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 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消息,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一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年底准备发射嫦娥五号,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环绕、探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4:23,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