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10241|回复: 79
[官员

保险乱局:项俊波5年发50个牌照 200个仍在排队

 [复制链接]
30#
 忘伤 发表于: 2016-12-13 20:26:10|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首提保监会姓监 警告险企不做众皆侧目的野蛮人

源自:澎湃新闻
  保监会会议从未像现在一样受人关注。
  12月13日下午3点,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据澎湃新闻了解,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以及全系统主要负责人均出席会议。此外,各地保监局相关部门在当地收看了视频直播。
  会议开始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本次会议不许录音录像,且没有邀请媒体参加。根据保监会网站消息,项俊波在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澎湃新闻留意到,“保监会姓监”是监管部门的最新提法。此外,项俊波还指出,要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筑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的防线,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查找问题,严肃法纪,切实把全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使保险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对于监管和风险防范方面,项俊波表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对此,他提了5点要求:
  一是正本清源,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是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在投资方面,明确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在保险资金市场定位方面,要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在监管方面,提出要健全监管体系、加强现场检查、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加强境外投资监管、加强监管协调,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在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一致行动人行为、跨市场类资管产品监管、规范杠杆收购行为等方面,强化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防止监管套利,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是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将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推进保险机构优化业务结构,鼓励支持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针对高现价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加强窗口指导,进一步防范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四是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并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同时强化股权结构监管,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
  五是划出红线,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坚持执行双罚制,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必要时采取顶格处罚。
  有分析人士认为,保监会此次发声被视为10月底以来险资在资本市场引起的一系列波动的回应。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现场直言,“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刘士余表示,“这里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此后新华社援引市场分析人士观点,将此类“土豪”、“妖精”、“害人精”解读为近来在二级市场活跃进出或举牌的保险资金。
  以下为保监会网站刊发的项俊波12月13日在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项俊波:锚定正确方向 做实保险业姓保发展党和人民需要的保险事业
  12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筑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的防线,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查找问题,严肃法纪,切实把全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使保险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项俊波指出,要坚持保险业姓保,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是要成为国家发展的稳定器。要做风险的管理者,不做灾害救助的旁观者。立足主业,回归本位,充分发挥保险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的保障功能,筑牢国家风险防护网。要做社会稳定的促进者,不做社会治理的缺位者。把保险机制与社会治理创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做金融安全的维护者,不做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坚守行业本色,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基石。二是要成为人民生活的保障器。为人民提供病有所医的保险,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撑。为人民提供老有所养的保险,推动保险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强有力的第三支柱,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晚年生活的可靠托付。要为人民提供贫有所助的保险,发挥“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行业优势,提高保险扶贫的精准性,让保险真正成为阻止贫困的坚强防线。要为人民提供难有所帮的保险,深入探索对各类风险的有效保障模式,努力做到“有难必帮,无险不保”。三是要成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要成为“脱虚向实”的助推器。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保险业健康发展之本。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要成为中国制造的助推器。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保险行业要主动承担起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的任务,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要成为中国创造的助推器。利用科技保险为重大设备研发、生产、运行全环节和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风险保障,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项俊波指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直面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保监会党委一以贯之地抓监管、防风险,保险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改革发展实现了新突破。顺利推进保险产品费率、资金运用、市场准入退出等三大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险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预计今年保费收入将跨越3万亿元大关,保险业总资产将接近15万亿元。二是服务大局取得新进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巨灾保险等业务的功能作用不断发挥,保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是风险防范取得新成效。偿二代正式建成和实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处置机制。针对保险市场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程度,不断加强和升级监管举措。目前,保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53%,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是要清醒地看到,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部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方面资产负债不匹配,集中举牌、跨领域跨境并购,投资激进,少数公司虚假出资和虚假增资追求快速扩张,一些公司股东结构治理结构亟待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对保险经营规律的把握存在偏差,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监管自身的理念、规则、力度也有待强化。
  项俊波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一是正本清源,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保障,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要正确分清监管与发展的主次。监管是根本功能、核心职责、主要职责。监管是健康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科学监管的结果。只有监管科学有效,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要进一步扎实做好监管工作,巩固发展的基础,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行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二是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保险资金运用必须把握审慎稳健、服务主业的总体要求,把握好三个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下一步,保险监管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引导保险资金坚守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一要健全监管体系。持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分类监管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向、范围、方式、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等。二要加强现场检查。查实查深查透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坚决刹住保险资金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三要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研究制定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标准,开展定期执行情况的评估,促进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协调运转、资产和负债良性互动。四要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严格控制保险资金对外投资节奏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防范个别机构激进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五要加强监管协调。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在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一致行动人行为、跨市场类资管产品监管、规范杠杆收购行为等方面,强化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防止监管套利,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是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一要加强制度约束。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保证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二要强化比例控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推进保险机构优化业务结构,鼓励支持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三要降低负债成本。对按规定需要审批的产品坚持更加严格审慎的原则,并根据市场利率情况必要时继续降低审批利率的上限。同时,加大对备案产品的抽查力度,完善产品退出机制,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四要严格压力测试。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针对高现价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加强窗口指导,进一步防范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四是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突出抓源头、抓基础、抓内控,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以治理架构、治理机制、透明度为三支柱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一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二要强化股东穿透监管。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重点关注股东义务、董事选任机制、决策授权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防范治理僵局、管控失效等重大公司治理风险。三要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将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强产融隔离,推动建立健全保险企业与产业资本的隔离机制,建立风险防火墙。四要加强资本金真实性检查。将根据新的股权管理办法,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将把资本和资产的真实性列为监管的重点内容,强化资本金的真实性审查,确保资本金来源依法合规。
  五是划出红线,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下一步要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要强化管控问责,加强对直接责任人、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的问责,市场主体要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办法,抓住关键领域、关键业务、关键岗位,健全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倒逼从业人员自我加压,切实承担起风险管控责任。二要加强监管问责,恪守严监管的方针不变,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坚持执行双罚制,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必要时采取顶格处罚;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措施,为制度装上牙齿,以问责推进监管制度的落实。三要强化司法移送,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项俊波指出,落实上述要求,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尊重中国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借鉴国际经验,必须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做到有所扬弃、辩证取舍。要在立足中国国情、尊重发展阶段的前提下,有序发展万能险业务,有序规范保险资金运用。二是放开前端与管住后端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放开前端、坚决彻底管住后端,管和放要协调统一。重点完善管住后端的制度,加大管住后端的力度。三是坚决果断与积极稳妥的关系。措施要果断,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落实,有问题的抓紧整改,没有问题的公司也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方法要稳妥,统筹考虑、周密部署,平衡好力度和节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项俊波强调,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锚定正确方向、做实“保险业姓保”,努力发展党和人民需要、党和人民认可、党和人民信任的保险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9#
 九爷 发表于: 2016-12-13 16:5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保监会下午召开紧急会议 项俊波称险资不能做短期炒作者



  12月13日消息,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成为“脱虚向实”的助推器。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保险业健康发展之本。
  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要成为中国制造的助推器。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
  保险行业要主动承担起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的任务,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要成为中国创造的助推器。利用科技保险为重大设备研发、生产、运行全环节和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风险保障,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8#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13 16:26:02|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对于落实不到位的险企将毫不手软

源自:证券时报网
原文标题:项俊波: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 保监会将毫不手软

  证券时报网12月13日消息,据保监会网站消息,12月13日,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一要加强制度约束。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二要强化比例控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
  (证券时报·e公司)
27#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13 16:26:02|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筑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的防线,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查找问题,严肃法纪,切实把全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使保险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项俊波指出,要坚持保险业姓保,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是要成为国家发展的稳定器。要做风险的管理者,不做灾害救助的旁观者。立足主业,回归本位,充分发挥保险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的保障功能,筑牢国家风险防护网。要做社会稳定的促进者,不做社会治理的缺位者。发挥保险“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行业优势,把保险机制与社会治理创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做金融安全的维护者,不做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坚守行业本色,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成为国家金融整体稳定的基石。
  二是要成为人民生活的保障器。为人民提供病有所医的保险,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撑。为人民提供老有所养的保险,推动保险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强有力的第三支柱,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晚年生活的可靠托付。要为人民提供贫有所助的保险,发挥“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天然优势,提高保险扶贫的精准性,让保险真正成为阻止贫困的坚强防线。要为人民提供难有所帮的保险,深入探索对各类风险的有效保障模式,努力做到“有难必帮,无险不保”。
  三是要成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要成为“脱虚向实”的助推器。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保险业健康发展之本。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要成为中国制造的助推器。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保险行业要主动承担起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的任务,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要成为中国创造的助推器。利用科技保险为重大设备研发、生产、运行全环节和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风险保障,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项俊波指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直面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特别是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保监会党委一以贯之地抓监管、防风险,保险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改革发展实现了新突破。顺利推进保险产品费率、资金运用、市场准入退出等三大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险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预计今年保费收入将跨越3万亿元大关,保险业总资产将接近15万亿元。二是服务大局取得新进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巨灾保险等业务的功能作用不断发挥,保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是风险防范取得新成效。偿二代正式建成和实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处置机制。针对保险市场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程度,逐步加强和升级监管举措。目前,保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53%,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是要清醒地看到,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部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方面资产负债不匹配,集中举牌、跨领域跨境并购,投资激进,少数公司虚假出资和虚假增资追求快速扩张,一些公司股东结构治理结构亟待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对保险经营规律的把握存在偏差,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监管自身的理念、规则、力度也有待强化。
  项俊波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一是正本清源,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保障,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要正确分清监管与发展的主次。监管是根本功能、核心职责、主要职责。监管是健康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科学监管的结果。只有监管科学有效,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要进一步扎实做好监管工作,巩固发展的基础,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行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二是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保险资金运用必须把握审慎稳健、服务主业的总体要求,把握好三个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下一步,保险监管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引导保险资金坚守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一要健全监管体系。持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分类监管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向、范围、方式、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等。二要加强现场检查。查实查深查透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坚决刹住投资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三要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研究制定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标准,开展定期执行情况的评估,促进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协调运转、资产和负债良性互动。四要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严格控制保险资金对外投资节奏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防范个别机构激进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五要加强监管协调。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在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一致行动人行为、跨市场类资管产品监管、规范杠杆收购行为等方面,强化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防止监管套利,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是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一要加强制度约束。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保证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二要强化比例控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推进保险机构优化业务结构,鼓励支持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三要降低负债成本。对按规定需要审批的产品坚持更加严格审慎的原则,并根据市场利率情况必要时继续降低审批利率的上限。同时,加大对备案产品的抽查力度,完善产品退出机制,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四要严格压力测试。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针对高现价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加强窗口指导,进一步防范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四是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突出抓源头、抓基础、抓内控,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以治理架构、治理机制、透明度为三支柱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一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二要强化股东穿透监管。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重点关注股东义务、董事选任机制、决策授权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防范治理僵局、管控失效等重大公司治理风险。三要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将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强产融隔离,推动建立健全保险企业与产业资本的隔离机制,建立风险防火墙。四要加强资本金真实性检查。将根据新的股权管理办法,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将把资本和资产的真实性列为监管的重点内容,强化资本金的真实性审查,确保资本金来源依法合规。
  五是划出红线,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下一步要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要强化管控问责,加强对直接责任人、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的问责,市场主体要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办法,抓住关键领域、关键业务、关键岗位,健全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倒逼从业人员自我加压,切实承担起风险管控责任。二要加强监管问责,恪守严监管的方针不变,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坚持执行双罚制,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必要时采取顶格处罚;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措施,为制度装上牙齿,以问责推进监管制度的落实。三要强化司法移送,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项俊波指出,落实上述要求,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尊重中国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借鉴国际经验,必须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做到有所扬弃、辩证取舍。要在立足中国国情、尊重发展阶段的前提下,有序发展万能险业务,有序规范保险投资。二是放开前端与管住后端的关系。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动摇,坚定不移放开前端、坚决彻底管住后端,管和放要协调统一。重点完善管住后端的制度,加大管住后端的力度。三是坚决果断与积极稳妥的关系。措施要果断,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落实,有问题的抓紧整改,没有问题的公司也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方法要稳妥,统筹考虑、周密部署,平衡好力度和节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项俊波强调,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锚定正确方向、做实“保险姓保”,努力发展党和人民需要、党和人民认可、党和人民信任的保险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13 15:56:00|只看该作者

保监会今日开专题会议 项俊波称绝不让险资成泥石流

源自:中国保监会网站
  12月13日,中国保监 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筑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的防线,统 一认识,明确方向,查找问题,严肃法纪,切实把全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使保险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项俊波指出,要坚持保险业姓保,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是要成为国家发展的稳定器。要做风险的管理者,不做灾害救助的旁观者。立足主业,回归本位,充分发挥保险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的保障功能,筑牢国家风险防护网。要做社会稳定的促进者,不 做社会治理的缺位者。把保险机制与社会治理创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做金融安全的维护者,不做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坚守行业本色,充分发挥保险资 金的长期投资优势,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基石。
  二是要成为人民生活的保障器。为人民提供病有所医的保险,大力发展商业健康 保险,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撑。为人民提供老有所养的保险,推动保险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强有力的第三支柱,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晚年 生活的可靠托付。要为人民提供贫有所助的保险,发挥“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行业优势,提高保险扶贫的精准性,让保险真正成为阻止贫困的坚强防线。要为人 民提供难有所帮的保险,深入探索对各类风险的有效保障模式,努力做到“有难必帮,无险不保”。
  三是要成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要成为“脱虚向 实”的助推器。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保险业健康发展之本。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要成为中国 制造的助推器。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保险行业要主动承担起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的任务,为中国制造保驾护 航。要成为中国创造的助推器。利用科技保险为重大设备研发、生产、运行全环节和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风险保障,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 动能。
  项俊波指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直面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保监会党委一以贯之地抓监管、防风险,保险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改革发展实现了新突破。顺利推进保险产品费率、资金运用、市场准入退出等三大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险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预计今年保费收入将跨越3万亿元大关,保险业总资产将接近15万亿元。
  二是服务大局取得新进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巨灾保险等业务的功能作用不断发挥,保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风 险防范取得新成效。偿二代正式建成和实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处置机制。针对保险市场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程度,不断加强和升级监管举措。目前,保险公 司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53%,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是要清醒地看到,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部分保险公司资金运 用方面资产负债不匹配,集中举牌、跨领域跨境并购,投资激进,少数公司虚假出资和虚假增资追求快速扩张,一些公司股东结构治理结构亟待优化。问题产生的原 因,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对保险经营规律的把握存在偏差,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监管自身的理念、规则、力度也有待强化。
  项俊波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

一是正本清源,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
  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保障,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 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要正确分清监管与发展的主次。监管是根本功能、核心职责、主要职责。监管是健康发展的 前提,发展是科学监管的结果。只有监管科学有效,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要进一步扎实做好监管工作,巩固发展的基础,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行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二是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保险资金运用必须把握审慎稳健、服务主业的总体要求,把握好三个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努力做 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下一步,保险监管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引导保险资金坚守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
  一要健全监管体系。持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分类监管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向、范围、方式、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等。

二要加强现场检查。查实查深查透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坚决刹住保 险资金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
  三要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研究制定资产负 债管理能力标准,开展定期执行情况的评估,促进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协调运转、资产和负债良性互动。
  四要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严格控制保险资金对外投资节奏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防范个别机构激进投 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
  五要加强监管协调。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在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一致行动人行为、跨市 场类资管产品监管、规范杠杆收购行为等方面,强化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防止监管套利,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是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
  一要加强制度约束。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研究 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保证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二要强化比例控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 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推进保险机构优化业务结构,鼓励支持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
  三要降低负债成本。对按规定需要审批的产品坚持更加严格审慎的原则,并根据市场利率情况必要时继续 降低审批利率的上限。同时,加大对备案产品的抽查力度,完善产品退出机制,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四要严格压力测试。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 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针对高现价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加强窗口指导,进一步防范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四是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
  突出抓源头、抓基础、抓内控,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以治理架构、治理机制、透明度为三支柱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
  一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
  二要强化股东穿透监管。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 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重点关注股东义务、董事选任机制、决策授权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关联交易等关 键环节,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防范治理僵局、管控失效等重大公司治理风险。
  三要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将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 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
  进一步加强产融隔离,推动建立健 全保险企业与产业资本的隔离机制,建立风险防火墙。
  四要加强资本金真实性检查。将根据新的股权管理办法,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 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将把资本和资产的真实性列为监管的重点内容,强化资本金的真实性审查,确保资本金来源依法合规。

五是划出红线,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
  下一步要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要强化管控问责,加强对直接责任人、主体责任、领导 责任的问责,市场主体要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办法,抓住关键领域、关键业务、关键岗位,健全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倒逼从业人员自我加压,切实承担起风险管控责 任。二要加强监管问责,恪守严监管的方针不变,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坚持执行双罚制,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必要时采取顶格处 罚;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措施,为制度装上牙齿,以问责推进监管制度的落实。三要强化司法移送,监管部门在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项俊波指出,落实上述要求,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尊重中国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借鉴国际经验,必须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做到有所扬弃、辩证取舍。要在立足中国国情、尊重发展阶段的前提下,有序发展万能险业务,有序规范保险资金运用。二是放开前端与管住后端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放开前端、坚决彻底管住后端,管和放要协调统一。重点完善管住后端的制度,加大管住后端的力度。三是坚决果断与积极稳妥的关系。措施要果断,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落实,有问题的抓紧整改,没有问题的公司也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方法要稳妥,统筹考虑、周密部署,平衡好力度和节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项俊波强调,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锚定正确方向、做实“保险业姓保”,努力发展党和人民需要、党和人民认可、党和人民信任的保险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5#
 忘伤 发表于: 2016-10-28 07:56:00|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发挥保险优势 聚焦精准扶贫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24日,《学习时报》刊发了其对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的访谈。访谈内容涉及保险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系、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着力点等。现刊发项俊波在该谈话中的精要内容,以下均节选自《学习时报》刊发的对话。
  在对话中,项俊波谈道: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保险生来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4000多年前保险的萌芽诞生,就是人们为了应对生老病死残、防止家庭陷入贫困危机而组织起来提供互助救济的组织,这就是保险组织的最初形态。特别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保险功能不断扩大,保险对保障人类生产生活、防止人们致贫返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日益成为国际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力量,成为各国政府扶贫开发的重要工具。

农业保险助力稳定农业生产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我国5575万贫困人口几乎都集中在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家庭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农民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即可吞食几年甚至一生累积的财富,“因灾返贫”成为农村贫困群体面临的巨大威胁之一。
  保险作为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风险,能够得到数十倍于保费的赔付,从而及时得到再生产启动、生活自救等补偿资金,显著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用保险机制服务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2007年启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试点。
  近5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达21.2%,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赔款914亿元。目前,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其中三大口粮作物平均承保覆盖率超过70%,承保农作物品种达189类。农房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提供风险保障1.4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农业保险稳定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显著发挥。

大病保险防止因病致贫
  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国务院扶贫办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比达到42%,在“五大类致贫原因”中居首位,其中患慢性病或大病的超过1000万。对他们而言,大病随时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深渊。
  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财政投入高速增长为支撑的医改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医改的政策重点逐步从资金供给转向制度供给,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推进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
  2012年实施的大病保险制度,就是着眼于解决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样本。大病保险自实施以来,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覆盖人口达9.2亿,报销比例普遍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湖北通山县农村的一名8岁小姑娘被诊断为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超过100万元,而基本医保报销限额仅10万元。得益于大病保险,她的报销金额大幅增加至69万元,报销比例从10%提高到近70%,医疗负担得到极大缓解,防止了这个农村家庭因大病而陷入困境。

保险如何帮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是,农村贫困群众完全依靠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和困难。比如,受资产构成单一、有效担保物范围狭窄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开展生产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经营性贷款中的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到5%。
  通过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由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承担信贷违约风险,可以实现银保互动,达到农民想贷能贷,信贷部门愿贷敢贷的效果。例如宁波市政府牵头建立了小额贷款保险(“小贷险”)联动机制,由保险公司为借款人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由银行与保险机构按3:7分摊贷款风险。市政府建立风险基金,对保险机构超额赔付部分进行补偿。自开办以来,宁波市政府累计安排3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贷险的风险损失补助,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9800笔,贷款金额104亿元。通过这种“保险+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了300倍。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保险也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简称“学贷险”),转移和承接贷款违约风险,有效扩大助学贷款发放范围,保证贫困学生获得教育机会。黑龙江创新研发学贷险产品,构建“政、银、保、校”四位一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新模式,贫困生在校期间每年的贷款额度,本科最高为8000元,研究生为12000元,最长贷款年限为20年。通过保险机制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效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两降一提”,即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地。2007年开办以来,累计为40万人次的近20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提供风险保障,帮助15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其中,仅2015年当年就惠及贫困新生2.7万人,约占黑龙江省高校新生比例的15%,支持国家助学贷款2亿元。

三个“大力推进”精准扶贫
  保险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着力找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
  在疾病方面:第一,大力推进大病扶贫,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二是强化互补联动,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发挥商业保险机构全国网络等优势,为参保群众提供异地结算服务。三是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大病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设一套具有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客户服务、定点医院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大力推进农险扶贫方面,着力提升支农惠农力度和水平。农业保险是精准扶贫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
  一是在扩面上下功夫。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参保,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针对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巨灾风险难控、缺少技术支撑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尽全力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二是在提标上下功夫。美国第二大支农项目就是农业保险,占支农预算的8%。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还只能覆盖“农业、化肥、种子”等14项物化成本,下一步要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把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成本覆盖进来,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
  三是在创新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精准”二字,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方面,着力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
  一是发挥增信功能,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推广“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方式,拓宽保险增信路径,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
  二是引导资金投入,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建设。近期,我们正在研究设立保险业产业投资扶贫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扶贫基金初始意向金额总规模100亿元,第一期资金20亿元,后续资金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期到位。
  三是提供扶智支持,大力发展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保证保险、乡村教师和对口支援教师意外险。推动保险参与转移就业扶贫,优先吸纳贫困人口作为农业保险协保员。对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面向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保险职业教育、销售技能培训和定向招聘,实现靠技能脱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九爷 发表于: 2016-10-25 11:56:01|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鼓励保险资金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源自:学习时报

  10月24日,《学习时报》刊发了其对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的访谈。访谈内容涉及保险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系、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着力点等。以下为访谈全文:

学习时报:
  2015年底,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发出了总动员令。请问项主席,您如何看待保险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

项俊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多次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重要论述。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保险生来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4000多年前保险的萌芽诞生,就是人们为了应对生老病死残、防止 家庭陷入贫困危机而组织起来提供互助救济的组织,这就是保险组织的最初形态。从那之后,火灾保险、意外保险、疾病保险、农业保险等的起源和发展,无一不是 基于保障最广大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品质的需要。特别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保险功能不断扩大,保险对保障人类生产生活、防止人们致贫返贫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日益成为国际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力量,成为各国政府扶贫开发的重要工具。
  保险的功能、特点和属性决定了保险业可以而且理应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决的责任担当,把服务中央扶贫开 发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具体要求,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 献。

学习时报:
  我国贫困人口的主体是农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服务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项俊波:
  确实如此,“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我国5575万贫困人口几乎都集中在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 活来源。由于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家庭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农民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即可吞食几年甚至一生累积的财富,“因灾返贫”成为农村贫困群体面临的巨大威胁之一。
  保险作为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风险,能够得到数十倍于保费的 赔付,从而及时得到再生产启动、生活自救等补偿资金,显著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用保险机制服务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2007年启动中央 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试点。近5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达21.2%,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 赔款914亿元。2013年黑龙江洪灾,农业保险向50.9万农户支付赔款27亿元,占直接损失的比重13.9%,最高的一户赔付352万元。2014年 7月,辽宁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900万亩,粮食减产100亿斤以上,保险赔偿9.3亿元。
  目前,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9%,其中三大口粮作物平均承保覆盖率超过70%,承保农作物品种达189类。农房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参保农房9358亿间,提供风险保障1.4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农业保险稳定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显著发挥。
  学习时报:从世界范围看,重大疾病都是导致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贫困地区不时上演。保险是不是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有效方法?

项俊波:
  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国务院扶贫办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比达到42%,在“五大类致贫原因”中居首位,其中患慢性病或大病的超过1000万。对他们而言,大病随时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深渊。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迅速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财政投入高速增长为支撑的医改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医改的政策 重点逐步从资金供给转向制度供给,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推进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
  2012年实施的大病保险制 度,就是着眼于解决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世界性难 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样本。大病保险自实施以来,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覆盖人口达9.2亿,报销比例普遍提高了10到15 个百分点,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湖北通山县农村的一名8岁小姑娘被诊断为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超过 100万元,而基本医保报销限额仅10万元。得益于大病保险,她的报销金额大幅增加至69万元,报销比例从10%提高到近70%,医疗负担得到极大缓解,防止了这个农村家庭因大病而陷入困境。

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扶贫问题的根本途径。保险在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项俊波: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是,农村贫困群众完全依靠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存 在诸多现实障碍和困难。比如,受资产构成单一、有效担保物范围狭窄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开展生产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经营性 贷款中的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到5%。通过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由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承担信贷违约风险,可以实现银保互动,达到农 民想贷能贷,信贷部门愿贷敢贷的效果。
  例如宁波市政府牵头建立了小额贷款保险(“小贷险”)联动机制,由保险公司为借款人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由银行与保险机 构按3:7分摊贷款风险。市政府建立风险基金,对保险机构超额赔付部分进行补偿。自开办以来,宁波市政府累计安排3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贷险的风险损 失补助,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9800笔,贷款金额104亿元。通过这种“保险+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了300倍。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保险也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开展国家 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简称“学贷险”),转移和承接贷款违约风险,有效扩大助学贷款发放范围,保证贫困学生获得教育机会。黑龙江创新研发学贷险产品,构建“政、银、保、校”四位一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新模式,贫困生在校期间每年的贷款额度,本科最高为8000元,研究生为12000元,最长贷款年限为20年。通过保险机制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效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两降一提”,即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地。2007年开办以来,累计为40万人次的近20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提供风险保障,帮助15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其中,仅2015年当年就惠及贫困 新生2.7万人,约占黑龙江省高校新生比例的15%,支持国家助学贷款2亿元。

学习时报: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思路新要求新部署。请问,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着力点是什么?

项俊波:
  保监会高度重视服务中央扶贫开发战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结束后,保监会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中 心组会议,传达和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保险业多路径服务支持中央扶贫开发战略相关措施。保险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要把思想和 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着力找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
  第一,大力推进大病扶贫,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大病保险是一剂治贫困大病、奔全面小康的“良方”,关乎能否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大病保险这项重大民生工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保险业要站在讲 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高度,将大病扶贫作为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是精准设计制度,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贫 困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大病保障方案。二是强化互补联动,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及 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发挥商业保险机构全国网络等优势,为参保群众提供异地结算服 务。三是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大病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设一套具有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客户服务、定点医院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专 业队伍,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为参保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集中行业优势资源和力量,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第二,大力推进农险扶贫,着力提升支农惠农力度和水平。农业保险是精准扶贫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 制度。我们将利用和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让农业保险为精准扶贫搭起一道人工屏障。一是在扩面上下功夫。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建设,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参保,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针对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巨灾风险难控、缺少技术支撑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 资源投入,尽全力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广大农民手中。二是在提标上下功夫。美国第 二大支农项目就是农业保险,占支农预算的8%。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还只能覆盖“农业、化肥、种子”等14项物化成本,下一步要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 种,把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成本覆盖进来,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三是在创新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精准”二字,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 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保险试点,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第三,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着力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保险扶贫,不仅要通过“输血”帮助脱贫,更要通过“造 血”实现致富。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创新模式,更好发挥保险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增信功能,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推广“保险+ 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方式,拓宽保险增信路径,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二是引导资金投入,鼓励保险资金以 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建设。近期,我们正在研究设立保险业产业投资扶贫基金,采取市场化运 作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扶贫基金初始意向金额总规模100亿元,第一期资金20亿元,后续资金根据项目进展 情况分期到位。三是提供扶智支持,大力发展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保证保险、乡村教师和对口支援教师意外险。推动保险参与转移就业扶贫,优先吸纳贫困人口作为农业保险协保员。对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面向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保险职业教育、销售技能培训和定向招聘,实现靠技能脱贫。

学习时报:
  您多次提到保险业要关注和抓住社会的痛点和盲区,做好“补位扶贫”。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项俊波:
  保险是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同时,保险是 以具体风险事件的发生为触发条件的,直接指向遭受风险的家庭和个人,因此保险又是天然的精准识别机制。保险的功能、特点和属性决定了,保险在服务扶贫开发 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正因如此,保监会党委提出,保险扶贫除了抓好主攻方向,还要大力推进补位扶贫。所谓补位扶贫,就是聚焦扶贫短板,针对国家扶贫开发体系难以覆盖 的盲区,抓住政府行政扶贫手段难以奏效的痛点,自觉补台、主动作为,以创新思维发挥保险功能作用,进一步探索扶贫脱贫的新办法新路子,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 体现保险的行业价值和责任担当,让广大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保险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比如说,农村失独老人是现在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人群,失独家庭普遍面临重大的经济和物质困难。按照国家特别扶助政策,农村失独家庭每人每月享受 170元补贴,以这样的经济救助保障失独老人养老显然是不够的。通过开展农村家庭失独保险,凡达到贫困标准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可以用独生子女费投保,财政再给予一定补贴,这样贫困家庭不用多花一分钱,就可以避免失独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政府的救助压力也会小得多。
  再比如说贫困群体的人身保障问题。由于收入低,贫困农民很难支付高额的保费,他们对保险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三个一点”,即“交得少一点、保得多 一点、赔得快一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低收入人群,这几年我们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2015年,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承保人数9000多万人,总 保额超过1.4万亿元,当年赔付50万人次,赔付支出超过13亿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大试点 推动力度。
  今年5月,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主要就是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保险需求,精准创设保险扶贫政策,精准完善扶贫支持措施,开发针对性的扶贫保险产品,提供多层次的保险服务,切实做到补齐短板、对症下药,努力实现贫困地区保险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对贫困人口“愿保尽保”,贫困地区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得到现代保险全方位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险支撑。
23#
 九爷 发表于: 2016-10-13 12:56:00|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保险业高速增长是在补历史欠账



  10月13日消息,项俊波在第三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致辞。他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保险业要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向深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要效益;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形势和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对接服务,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思维,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催生行业发展新动力;监管部门要更加注重优化行业创新,与行业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发展环境。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高兴参加第三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由北京保险研究院主办的北京保险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中国与国际保险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北京保险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对于中国保险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国际市场机遇,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智库作用。在这里,我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国际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5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保险业实现利润435亿美元,总资产达到2.2万亿美元。短短几年时间,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从全球第6跃居第3位。2015年中国保险业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高达30%,位居全球第一。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得益于大众保险需求的有效拉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研究表明,低收入国家的企业和居民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储蓄而不是保险,而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的完善,公司价值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健康、养老、医疗等的保险需求就会越来越高,这种内生需求是行业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第二,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推动。2010年,我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保险业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2015年,全国保险密度为272美元/人,保险深度为3.6%;世界保险密度为662美元,保险深度为6.2%,是我们的2倍甚至更多。近年来保险业的高速增长带有一定补涨和追赶性质,是在补历史欠账,也可以说是在补“短板”。只有行业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地承担国家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第三,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撬动。近年来,保监会始终坚持“保险姓保”,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保险改革创新。先后推动普通型人身险、万能险、商业车险等费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开展巨灾保险试点,规范发展农业保险;不断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创新发展自保、相互、互联网等新型市场主体,构建主体多元、组织形式丰富、市场化程度高的保险市场格局;正式实施“偿二代”,加强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改革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常态下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新常态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方面为保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才能更有作为。
  首先,要适应国家大局对保险服务的新要求。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三期叠加”的风险将会呈现特殊性和复杂性相互交织的特点。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一直是保险业的立身之本和独特优势,保险业应当也必将顺势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新“国十条”已经把保险发展从行业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保险业与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谋划大局密切相关。我们要积极引导保险业服务“双引擎”,促进经济增长、大众创业,支持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其次,要适应人民群众对保险需求的新要求。习近平主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中国保险业一方面要致力服务于日益壮大的中产收入阶层,另一方面,作为扶危济困的行业,还要直接面向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新常态下助力实现全面小康。当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有1000多万患有慢性病或者大病,保险业在助推脱贫攻坚、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大有可为。我们要主动担当,关注和抓住社会的痛点和盲区,在服务开发与资源投入上兼顾社会贫困和底层人群,努力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最后,要适应行业发展对保险改革的新要求。转型升级不会自动完成,改革阵痛不可避免。新常态下,不少行业的发展速度都有所放缓,保险业也不会例外。未来一段时期,保险业要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向深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要效益;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形势和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对接服务,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思维,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催生行业发展新动力;监管部门要更加注重优化行业创新,与行业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发展环境。
  同志们,朋友们,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的召开,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和分享世界保险发展的良好机会。我真诚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为保险业发展出谋划策,也真诚期待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界更加深入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新理念、激发新活力、开创新未来。
  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九爷 发表于: 2016-10-11 10:56:02|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保险姓保是行业价值的根基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  当前保险业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但个别公司在经营中偏离“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对此监管部门将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险姓保”是保险业实现价值的根基,是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根本要求。
  夯实保障这一根基,必须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和质量,同时必须牢牢守住风险防范这一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总体来看,当前保险业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整体平稳健康,风险可控。个别公司在经营中偏离“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在整个“十三五”时期,监管部门将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清理保险机构股权结构,厘清关联企业关系,不留空白 和盲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保险机构股权变动、重大投资和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市场机制约束作用。要让那些真正想做保 险的人来做保险,决不能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特别是要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
  二是防范产品定价和产品结构畸形风险,注重结合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来优化保险业务结构;通过持续完善产品定价利率与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相匹配的硬性约束,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制度。
  三是密切关注资金运用风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使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管理成为常态,全面提高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四是妥善处置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定期开展偿付能力评估,及早发现化解风险苗头,督促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增资等方式尽快改善偿付能力状况。
  五是严格防范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建立风险隔离防火墙机制,特别是防范非保险子公司风险向保险子公司传递。
  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守住风险底线,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屏障。保险业,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 曲哲涵整理)
源自:人民日报
21#
 忘伤 发表于: 2016-8-19 09:56:02|只看该作者

项俊波:2016年保费总规模有望超越日本居全球第二

源自:证券日报
⊙记者:尹力行

  “一些(保险)公司不理性地扩张和竞争,采取激进的投资,但这是极少数的公司,不能够因此否定保险业取得的成绩,保监会既旗帜鲜明地反对妖魔化保险业的言论,也绝不会护短。”在8月18日举办的“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保险业要始终坚持“保险”首先应该“姓保”,处处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以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提升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发展绝不能“跑偏”。
  项俊波表示,近年来保险业发展迅猛,十八大以来,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发展势头强劲,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7.5%、20%、37.3%,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一个亮点。三年来,我国保险市场规模连续超过德国、法国、英国,从全球第6跃居第3位。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达1.9万亿元,全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肯定成绩的同时,项俊波也表示,目前中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存在粗放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保险综合经营范围不断扩展,业务和风险结构趋于复杂,关联交易增多,风险交叉传递的可能性加大。为此,必须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来予以防范和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此外,项俊波强调,消费者是保险业发展的前提和根基,因此一些股东试图将保险公司作为融资平台,保监会将旗帜鲜明地维护和保护消费者,不给不想真心做保险、只想浑水摸鱼的人可乘之机。
  同时,保险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保险企业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坚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服务需求,让保险发展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还发布了《转型与发展:迈入“十三五”的中国保险业(2016)》研究报告以及成立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团及国际智库,并公布第一批入选的18名专家名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11:56,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