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芝萍 于 2012-6-30 10:57 编辑:3 o i7 i7 C0 C) f, ~ http://www.phoer.net
6 Y* a! D7 X" N! i http://www.phoer.net
回复 51# 丁芝萍 ; k1 ^6 C- h. |4 C( S http://www.phoer.net
反攻作战执行 第一期,强渡怒江: 二十集团军方面:右翼五十四军(辖一九八、三十六、预二师三个师),左翼五十三军(辖──六、一三零两个师)。除预二师早有一团在腾北游击外,一九八师于5月12日由栗柴坝渡河成功,其五九三团在预二师游击部队支援下于16日迂回北斋公房及其隘路。三十六师同日于双虹桥附近渡河成功,遭敌据工事顽抗,伤亡甚大,继以五十三军渡河增援。14日攻占大塘子,趁势越过高黎贡山,进抵瓦甸、江苴以东之线。 十一集团军方面:第六军(欠预二师)新三十九师加强团,5月11日于惠通桥上游渡河成功,12日攻占红木树。第二军七十六师,第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各编立加强团,分别于5月12日在三江口、攀枝花渡河成功,会攻平戛,歼敌百余。13日残敌窜往芒市。 第二期,夺取腾冲龙陵及周边据点: 军委会鉴于我驻印军已经开始攻略密支那,希望及早夺取腾龙与驻印军会师,早日开放中印公路通车,盼于5月底完成准备,开始攻击。战况如次: 二十集团军方面:六月初以预二师渡河接替一九八师桥头、马面关防务,令一九八师全力进攻北斋公房隘路,6月9日,敌以炮兵掩护敌主力反扑,预二师立足未稳,阵地被攻突破,集团军乃令三十六师一部监视瓦甸,主力先协助一九八师于6月14日攻克北斋公房隘路,然后合三师主力于16日再克桥头马面关据点。残敌向西逃窜,由预二师追击至明光、固东街歼灭。该师随即进占腾冲城西北飞凤山地区。三十六师6月20日攻克瓦甸,月底进入腾冲城东南地区,准备合力攻城。同时五十三军于6月20日攻占江苴街,月底进抵城南之来凤寺附近。待命攻城。 8月3日,传来缅北密支那克服,残敌向八莫方面撤退,我新六军及英缅军五旅,正追击扫荡中,因此驻滇军队于缅北压力大大减轻,8月上旬,二十集团军投入五个师攻击腾冲不下,美国首席顾问在会议中提议,攻略腾冲伤亡太大,弹药已消耗四十吨,不可以人体硬拼方式战斗,要设法考虑用攻要塞方法行之,他将要求上级支援,用俯冲攻击机,重量高爆炸弹装延期信管,摧毁来凤山日军连环堡垒阵地,及腾冲南面城墙,造成巨大弹坑,然后步兵跳入弹坑中,用火焰喷射器、烧夷弹,在烟雾掩护下,逐步以高热灼毙或令其窒息死亡或投降。随即调整兵力部署,以预二师及一三0师攻击来凤山,南北夹击而上;三十六师及──六师并列由城南向北攻城,一九八师为预备队,准备接替攻城。将各师之火焰喷射器,集中第一线步兵顺风喷射,勿伤及友军。约定于8月中旬某日,美军p40战轰机4架,携带500镑高爆弹8枚,于晨8时临空,风向北吹,步兵均籍晨雾接近敌阵,并于地面铺上布板,刹那间美机各以两架俯冲来凤山顶及南面城墙投弹,约三十秒钟后才爆炸,一时尘土喷起,来凤山顶留下直径50公尺大坑四个,城墙炸开的大缺口,步兵迅速即躍入坑内,烧夷弹及三十公尺长之火柱喷入敌坑道内,及听见敌兵哀嚎,向坑道狼奔豕投,倒地不起,美机并向未炸之散兵壕扫射,约三十分钟离去。我军继续清扫战场,见敌兵大部分晕厥,盖被高热高压所震死也。入夜由预二师负责继续向北扫荡,发现数十名受伤日军逃向城厢而去。黎明于山顶升起国旗,城内敌炮兵向我发射炮弹数枚,顾师长及师首席顾问薛曼中校因此同受轻伤。翌晨,于来凤山阵地目睹我军已进入城内,正在逐步进行巷战,残敌已成瓮中之鳖,犹不就范,可敬亦可悲也! 9月初,五十三军暨三十六师均调往南集团军,继续攻城任务由预二师与一九八师担任。9月初,预二师已攻抵北面城墙,一九八师尚刚过东大街,阙军长要求预二师向东旋回,协助该师。第五团转向东方行至李家巷口,李颐团长忽遭敌地堡内日军冷枪偷击,当即阵亡,(后追升少将)全师哀恸万分。此役至9月14日落幕,敌一四五联队全部被歼灭。 十一集团军方面:自6月上旬开始攻击松山、龙陵,初期尚称顺利,后敌军第二师团增援,得而复失,形成拉锯战。7月初,长官部总预备队第八军(军长何绍周)辖荣誉第一师、八十二师、一零三师,开赴龙陵地区,8月中旬对龙陵第二次围攻。第二军攻占平戛后,续向象达、芒市前进,于8月上旬攻克之,截断龙陵松山敌军后路。9月上旬整补后的二百师亦由昆明赶来参战。预二师战后归还第六军建制,休整两月亦参与攻击芒市,11月20日克之。 第三期,会师芒友:日本军阀高估自身战力,错估过继形势,以不足之兵力,企图围困中国,掠夺东南亚战略物资,实乃愚昧行径。本战役末期,其十八师团和五十六师团逞匹夫之勇,分离死守据点遭我全歼。第二师团之十六连联队、二十九联队,及三十三师团之──九联队,企图相互掩护撤退,亦遭溃败。我十一集团军于攻克龙陵芒市后,继以七十一、五十三军主力,及第二军之一部和二百师向遮放追击,12月1日克服遮放,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元月22日五十三军与驻印军新一军先头部队取得联络,元月27日两国军队正式于畹町附近之芒友会师。至此,中印公路打通,逾千辆载重车装载大批物资输入内地。 此次战役结果,日军第十八师团、五十六师团,全部覆灭。其第二师团、三十六师团、五十五师团,亦损毁过半,伤亡人数当在五万上下。物资损失无法估计。关于国军之死伤,估计达四万人。民众之死难亦不会亚于军人。 滇西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滇西抗战胜利的原因可归纳为三大因素: 其一,有赖西南各省人民的支持。滇西一隅,地广人稀,穷山恶水,不足以供应十五六万大军之需求,人员补充,仰赖川、黔、桂诸省征集。主副食取得、机场公路构筑、兽力人力运输,需靠当地人民提供。 其二,中下级官兵之坚强斗志。自敌军入侵至反攻结束,官兵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情操,在及其恶劣的之天候地形,及敌坚固据点阻碍下,勇敢作战,伤亡累累,前赴后继,奋勇直前。美军史迪威将军及各级联络组负责人都赞美军队耐受困苦和作战勇敢精神,是世上少有者。 其三,同盟国,尤其是美国的协助:供应十四个军之武器装备及大量弹药与军需品;第十四航空队在滇缅战场始终握有制空权;美运输机常冒恶劣天候输送或空头物品,以及战斗机常密切支援地面作战等等,不胜例举。 检讨 检讨 高级将领素质良莠参差,有的靠人事关系发迹,平时养尊处优,任军需败类贪污腐化,沆瀣一气。一遇大变,束手无策,弃甲开溜,置使命于不顾。高级司令部重叠,权责不明,程序不清。缅战失败之将领,不予严惩,而滇西危急拒敌有功之将军,战役结束后,不予奖勉反被调职受训。此种积弊不改,中国军队将永远无法进步,纵有精良之武器装备,亦难保战败厄运;也因此种下戡乱失败之恶果,人谋不灭,虽智者难善其后也。 (上述据叶遯如回忆文章整合) 意义 滇西战场是在东线敌后战场最困难时期开辟的新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存在严重困难和危险时期开辟的新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是典型的全民抗战的战场,是最具天时地利人和的抗日战场,是中国开辟最晚、反攻最早、胜利最早的抗日战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地形气候最复杂、海拔最高的艰苦的反法西斯战场。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场胜负未分的关键时刻开辟的新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盟国联合开辟的战场,是五大盟国中由中美英三大盟国联合开辟的战场,是盟国联合作战中既联合又有矛盾的战场。打破了日本东西夹击灭亡中国的计划,使中国摆脱了两面作战受夹击的困境,巩固了抗战大后方,保障了国际援助,有力地支援了东线战场,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摘录腾冲文献)
http://www.phoer.net ; Z1 o6 g2 r. ?$ T+ ^. h6 x2 g; p) e% Y k/ ?& X5 e http://www.phoer.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