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妙娴|查看: 73616|回复: 82
[影视

上映15天 《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

 [复制链接]
43#
 天涯蓝天 发表于: 2019-2-8 21:26: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评《流浪地球》:中国的科幻硬核在这里

源自:新浪科技
  《流浪地球》
  已成为这个春节档最大的爆款。
  很多人看完这片子之后
  依旧意犹未尽要“二刷”“三刷”
  也有很多人看完这片子不禁感慨:
  “这电影真的是咱拍的?”

  《流浪地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将不断膨胀、吞没地球,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
  但是,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

  拯救人类这个主题已经快被好莱坞玩烂了。以往的欧美大片,通常都是探险队出发去别的星球,探索人类新家园,比如《星际穿越》。
  然而,《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当然有着中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怎么能舍得丢下生活了300多万年的“祖宅”地球呢?
  于是,人们想出一办法:给地球上安装上万个发动机,用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走。

  人类也为这个计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板块变动引发了滔天海啸和地震;地球人口减半,只剩35亿人口。

  而幸存的35亿人被迫迁入地下城,因为地面温度已经降至零下84摄氏度了。

  地球即将撞击木星

危在旦夕
  《流浪地球》电影的剧情,和原著不太一样,可以说是一段原创剧情:在地球还没有飞出太阳系、飞近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吸引,逐渐接近,最后要撞击木星。

  当人类首次如此近距离在地球上看木星的时候,木星的那颗大红斑就如死神的眼睛一般注视着人类。

  《流浪地球》也绝对不是《战狼2》的太空科幻版。
  最终的任务虽然是由中国人提出并实施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

  中国科幻的内核: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科幻,一直都有著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看腻了“不到最后一秒,绝对不剪断炸弹电线”的俗套剧情,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为救女主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流浪地球》带来了一股清流。
  我们会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也看到了一直期待的场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没有刻意凸显中国的地位,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
  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而这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中国硬核科幻
  就只问这一句话:
  我们是否有勇气
  带着地球去流浪?

  影片的最后
  这句话让很多观众泪奔:

  不论最后结果
  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
  我们决定
  选择希望

  春节出游这份吃货地图请收藏!网友:正吃着呢
  春节高校发了红包,还是定制的,网友:下意识点开
  大半夜女子竟直奔桥下,朋友劝不住……原来祸根是它
42#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2-8 21: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豆瓣上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评论都说什么?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豆瓣上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评论都说什么?

翻了一圈评论区,就电影本身就事论事的几乎没有,居然大部分都在扯爱国和吴京。
  “春节档”电影票房之争战况激烈,今天有两部电影冲破10亿票房关口。
  截至北京时间2月8日下午8点,《流浪地球》票房已达11.39亿。
  票房占比方面,《流浪地球》以45.1%的占比排第一,《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分列二三位。票房占比是指电影票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值得一提,猫眼给出《流浪地球》最终票房预测为53.34亿,而2017年暑期档爆款《战狼2》最终票房是56.8亿。
  目前豆瓣网友就《流浪地球》给出的评分为8.0分,较之昨天的8.2分有所下滑。而IMDB目前给出8.0分,比昨天高出0.1分。(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世界权威电影网站)
截至2月8日15点17分,豆瓣评分
截至2月8日15点17分,IMDB评分
  为什么IMDB评分上涨,而国内的豆瓣网评分却变低了呢?有网友翻了翻豆瓣上,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评论:
图自微博@虎扑的步行街
  好莱坞,依然是未来很多年里高悬在中国电影人头上的剑,《流浪地球》差《星际穿越》多远的讨论,将在长期存在。
  这是件好事,差距将不断劝退和击垮很多人,而生存下来的人,将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篮铯锝情调 发表于: 2019-2-8 20:08:00|只看该作者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为啥受欢迎?这几点很关键

源自:新华视点
原文标题: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为啥受欢迎?

  《流浪地球》于农历大年初一上映,在上映初期排片和票房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在其后实现逆袭,排片量和票房逐日提升。并且收获良好的口碑,引发热议。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统计,截至2月7日,《流浪地球》票房已接近8亿元人民币。
  作为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也为启动中国科幻影视工业奠定了基础。“它实现了精准的类型控制,而且达到了行业很高水准,迈出了追赶好莱坞顶级制作的一大步。”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说。
  “这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讲道,“不仅是人类自救,而且是和地球一起逃离的故事,同时,它仍然是父子故事,但父子故事放在了中国的血缘当中。”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
  西安市民樊兴刚成为父亲三个月,电影使他感触最深的是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吴京、吴孟达、李光洁在电影里都是父亲的角色,他们的默默付出、不善表达都是中国父亲的一种共同形象。同时,这些父亲都心有大我,为他人、为人类做出了自我牺牲,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父亲,这对我启发很大。”
  河北辛集市民李海津携家人一起到电影院里观看后说,电影中的亲情戏份让他更珍视家庭,更加懂得肩头的责任。
  家住广东省江门市的周颖森也认为这部电影符合他的期待。作为科幻迷,他看过《流浪地球》之后,对国产科幻电影充满了信心:“有好的故事,加上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就可能出‘爆款’。”
  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
  导演郭帆表示,将地球带走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情感,文化内核将是我们科幻文化的基石。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说明中国的科幻创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由“单打独斗”的图书出版为主向“集团作战”的电影制作为主转变。
  在他看来,高水平的作品、受众市场的培育、稳定的投资、科幻迷群体的增长是中国科幻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的全社会科幻热情的高涨,也和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整体显著进步有直接关联。
  科幻作家韩松也说,科技进步促使中国人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宇宙。“中国科幻是迅速复兴的古老文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它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和广阔未来。”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韩松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吴岩表示,要保持现在科幻创作良好的势头,不仅要从政策、投资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原创的力量,还要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面下功夫。
  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能让孩子们看我国文化背景的科幻电影长大是导演郭帆的梦想。“这也许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放开他们的想象力。”
  作为电影监制,一贯谨慎小心的刘慈欣在观看过电影后笑着说:“中国的科幻电影真的起航了。”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40#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2-8 19:23: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打破春节喜剧霸屏:有爱更有家国情怀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流浪地球》打破春节喜剧“霸屏”:有爱更有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官方宣传海报之一。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2月8日电(记者:魏建军)“不比好莱坞电影差,有爱,更有家国情怀。”兰州市民王斌坦言,本来打算春节和家人看喜剧电影放松放松,结果被这部电影“俘虏”了,出乎意料,在震撼特效包裹下,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和家国情怀。
  大年初三,记者在兰州万达影城城关广场店看到,《流浪地球》的排片占比远高于《疯狂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以往春节档“霸屏”的喜剧类电影,单日排片达21场。
  在休息区,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也此起彼伏。而在豆瓣、猫眼、时光网等多个电影评分平台,《流浪地球》也分别以8.1、9.3和8.2分稳居各平台第一。
  作为春节档的科幻片“独苗”,这部自称为国产首部“硬核科幻电影”,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人视角的地球末日和太空探险故事。
  虽然部分特效无法和好莱坞抗衡,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造出了独特的中国科幻理念,将东方式亲情元素与家国情怀融入太空冒险,让这部电影“独领风骚”。《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月4日的文章标题写道:《中国电影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
  看过影片的人不难发现,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本土特色。网友M00nsElune说,当汉堡王变成兰州拉面,自由女神像变成东方明珠塔,美式摇滚变成亲人两行泪,富有集体主义特色的饱和救援,这种遥远又熟悉的感觉让观众能够更加彻底的带入末日的未来。“这是《三体》曾带给我的,也是现在《流浪地球》能带给我的感受。”
《流浪地球》宣传片视频截图。 钟欣 摄
  “流浪地球,很‘战狼’,满满的人类共同命运体,哲学、社科工作者没想明白的事,科幻小说家基本拿上给捋顺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涛观影后发表如此评论。
  刘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好的科幻片,一要有故事,二是视觉,三是脑洞,四是哲理,这部片子视觉可以,但故事和脑洞一般,这可能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但至少这一步很好、很沉。他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信心。
  他说,现实题材往往受制于意识形态影响,历史题材好多也不好触碰,古装题材已经被玩得没什么新意了,科幻题材政治风险低,也很容易实现主流话语的对接,而且视觉表达空间很大,未来是个“金矿”。
  此前,该部电影原著作者刘慈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流浪地球》的意义就在于它把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不是在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上表现,是在太空的无垠的背景中表现。”它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末日”,“当我们中华文化面对这种末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选择,这就是流浪地球很出色的地方。”
  网友影志发表评论称,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弘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等等大小设定,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他表示,以前看国外科幻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一次看到熟悉的北京“大裤衩”、上海“东方明珠”都变成零下89°冰天冻地的末世场景,既猎奇又唏嘘。虽然在剧情上有套路,对于这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科幻“新生儿”,鼓励多于挑剔。
  也有网友留言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未来认知探索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很多网友对此持一种包容态度,他们希望,能看到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
  刘慈欣说,《流浪地球》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人对于故土、对于家园、以及亲情的元素。“它应该出现在几年后甚至十几年以后中国科幻电影成熟的时候,现在出现确实很让人意外。” ●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楼主|妙娴 发表于: 2019-2-8 18:46: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土法炮制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贵圈

⊙作者:叶弥衫

  虽然片方把《流浪地球》的上映界定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小步”,但看过点映的观众更愿意奉上“中国首部高成本硬科幻电影”、“开创中国科幻元年”之类的溢美之词。用豆瓣网友、刘慈欣粉丝“忧郁的奥涅金”的话说,那所谓的一小步,“是在劈叉”。
  国产科幻片实现从0到1的难度系数,不比剧情里拯救地球更容易。点火发生在一瞬间,过程却千难万险。即便踌躇满志地制定了计划、编写了程序、分配了人员,执行时也总有意外发生:不是硬件失修就是核心卡住,或是点火的撞针没有出现在准确的位置。
  从筹备到上映的4年里,《流浪地球》遭遇了无数类似的困境。主创们设想过经验不足会带来困难,却没料到会有这么大的困难:两个小时的剧本量拍出4小时初剪素材,导演对置景道具的需求很难在现有工业水准和预算下实现,过重的服装和超长的工作时间让演员体力透支……不可预见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拍摄期间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环保整治,使得道具置景的制作速度降到计划的一半。以《流浪地球》制片人、编剧龚格尔的说法──“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一点眷顾”。
  “我是一个凡事喜欢想到最坏(可能性)的人,因为结果如果好一点,实际感受会舒服一点。但这部电影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想得有多难就一定有多难的第一个例子。”龚格尔对《贵圈》感慨。

01
  为什么科幻电影难以在中国土壤生长?一定意义上,科幻片尤其是硬科幻,代表着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不仅需要经得起严格科学推演的好故事,更需要工业化水平到一定程度,才能呈现出与“科技感”不违和的质感。
  “我们的预算并不充分,这导致任何从好莱坞学来的经验都没有用,他们的经验是建立在充足经费的基础上。”龚格尔介绍。按照好莱坞的成本计算,一个7~15秒的高难度镜头,报价在12万~28万美元之间,“太贵了,完全不用考虑”。
  在电影工业里,科幻电影一直以价格高昂著称,好莱坞近年来每部科幻片成本基本都在1亿美元以上,《星际穿越》的制作成本1.65亿美元,平均到片子里,观众目之所及的每一分钟,合97.6万美元。曾有好莱坞的视效总监为《流浪地球》提供方案建议,但未被片方采纳──因为对方制定的方案,并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也无法满足影片的质量需求。
  龚格尔并未透露影片的具体成本,但他否认了外界“中影5000万美元”加上“北京文化1亿”的猜测,“我们的成本绝对没有那么高,在春节档里属于成本适中的影片。”
  在美国人眼里,这种“成本适中”的拍摄方式,应该基本采用绿幕,减少实景拍摄,依靠后期制作完成,“因为他们判断我们的预算是无法实现实景效果的,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工作。”但郭帆拒绝了,他看重实景拍摄所能带来的质感,类似于,手指拂拭过显示屏,擦去灰尘留下指纹的细节,都能给影片带来独特的气质。
  《流浪地球》最终置景展开面积10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足球场。大量近景,包括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龚格尔介绍,在美术设计当中,置景尽量采用重复形结构,以便材料反复利用。“比如地下城里所有的通道都是用类似结构搭建,支撑框架完全一样,既是视觉上的统一,也可以拆下来装在另一场戏中。”这样的“精打细算”,将地下城搭景费用控制在200万元内。
  光是道具,他们就做了1万件。科幻片的道具材质需要具有未来感、科技感,不是市场上能随意买到的,也不是美术团队常规材质就能满足,而是需要通过三维建模,再用大量车床CNC加工或3D打印而成,成本远高于其他影片。
  片中关键道具运载车也是真实制作。央美交通工具设计系老师根据模型设计了车体,在剧组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车身框架仍然采用“除了贵没缺点”的飞机、动车所用的航空铝合金,车身则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既能控制重量,又能在颠簸时保持稳定。车体之下,是镜头里不会出现的六轴电动平台,由国内连凯带领的希娜魔夫团队设计并定制编程接口软硬件,其中液压轴承德国进口,电缸国内加工,最后在青岛进行组装调试。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测试外骨骼
  整个电影唯一的好莱坞供应链,是制作服装的维塔工作室。由于国内没有此类主演身着的外骨骼及防护服道具的制作先例,救援小队的外骨骼及防护服,交给经验丰富的维塔工作室进行人体工程设计和制造。而后,出于成本考虑,剧组获得授权,复制和改装了数十套轻版外骨骼,由国内团队完成──这也加快了国内团队的工业化进度,到2018年拍摄空间站戏份时,吴京的宇航服就由国内的MDI公司设计制作。
  “宇航服分了1100多个零件,软质500多,硬质500多。外部的硬质部分对于工业设计来说是一个高阶曲面,和汽车一样,大致在七阶左右。头盔内的构造和零件分层非常多,达到14层,手工模型的工艺根本无法满足这么高的精度,必须用工业的工艺。”负责制作宇航服的MDI工作室介绍。

《流浪地球》中的宇航服
  “仅仅拿服装面料来说,质感需要粗糙但不能太粗糙,灯打上去有小颗粒,但颗粒要求不能太大。编织物的密度要远景可见,近景也不能太粗,编织方式不能产生摄影机的摩尔纹。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一身红黑搭配的衣服,其实是有十几种不同的面料拼接,这样观众的视觉感受不会很单一。而且需要保证坚固耐用可大量购买、批次间水准保持一致……做一身衣服其实感觉像生产一辆小轿车。”龚格尔回忆,“按照好莱坞的标准,我们的价格大概是他们的1/10。”

02
  这个成本,是建立在“所有参与的个体和集体都处于亏损状态”的基础上。在剧组里,没有人以赚钱为目的:演员不收钱,吴京还带资进组,每个参与部门都赚不着钱──这样惨淡的描述,已经是龚格尔眼里“我能说得出的委婉形容了”。
  相比好莱坞,这是一种极为中国特色的方式:在有限预算下,通过群策群力,甚至需要牺牲个体利益,最终实现超极限的拍摄质量。
  几乎无人奔着现实的利好而来:本土科幻片市场未卜、口碑难料,此前的案例也从未透露乐观信息;影片的投资几乎都花在制作上,演员片酬降了又降,每个部门几乎都在亏钱工作,导演与制片人从筹备时就在垫资。同时,每个人必须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龚格尔回忆,在拍摄的125天里,每天休息时间最多6小时,总共放了2天假,“还不是全组休息,这很不健康,但是没有办法”。

推动力甚至不仅来自剧组内部。
  电影《三体》的制片主任在《流浪地球》开机前,已把相关经验向龚格尔互通有无;同期在青岛拍摄的《疯狂的外星人》剧组把置景借给《流浪地球》使用;《拓星者》导演张小北也有建言,就连《流浪地球》的预告片也由他的工作室剪辑;而包括张小北在内,宁浩、路阳、饶晓志等7位导演都在片中客串出演。
  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动这来之不易的一步──唯此,才有第二步的可能。原本对改编不甚热情的小说作者刘慈欣担任电影的项目监制,一定意义上是为电影背书和宣传;刘欢受邀为电影创作片尾曲《带着地球去流浪》,并直接带去了《歌手》舞台演唱;陈坤、徐峥等自发在微博宣传──虽然后者本属于“春节档竞品”,但很显然,相比暂时的票房pk,能否帮助整个行业成长进步,才是更重要的指归。
  正如电影里展示的那样,相比永远做出“正确”判断的人工智能,非理性的人类总是做出不智的选择:在飞船逃生与全球搬迁之间选择难得多的后者,在自我保全与拯救他人之间选择牺牲自己,在被判定可能性为0%的计划面前,用众志成城的肉身换来100%的实现。
  在《流浪地球》里,要拯救地球仅凭CN171-11小分队的人手无法达成,多亏世界各国的志愿者驰援前来,集结了所有人的力量,一起去推动关键装置,终于成功。这是剧情里计划成功的关键一步,也像是现实里,《流浪地球》从一个想法一种可能,在7000多人的努力下,推进成为如今这部电影的隐喻。在亲历电影诞生全程的龚格尔眼里,“这一步是整个电影行业对我们的支持,绝不仅靠我们个人努力就达到这个位置。”

03
  “所有人都倾尽全力,让我感到骄傲。是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魅力,慢慢凝聚了这些人。”在《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里,导演郭帆如是说。在上一部电影《同桌的你》票房成功后,他推掉所有找来的项目,把4年时间投入《流浪地球》中。剪辑张嘉辉说,“我在内地看到这么可怕的导演,只有他一个人”。
  郭帆生于1980年,是看着《霹雳贝贝》、读着《科幻世界》长大的那代人。作为刘慈欣铁粉,他读过大刘的所有作品,而对《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的痴迷,让他从法学系学生转型成为导演。2007年,他开始为自己的科幻电影做准备,“买了一大堆讲宇宙的量子物理的专业书,结果我一个文科生根本看不懂,然后默默地再买一堆儿童读物从入门开始学起。”
  郭帆对数字“没有概念”,他记不得电影的开机日期,背不出自己之外的电话号码,但唯独对11这个数字充满执念:车牌尾号是11,房子买在11层11室,还给孩子起名叫“一一”──在《流浪地球》里,这个名字被用在一个恃才傲物的年轻科学家身上。

《流浪地球》工作照,郭帆(左)和吴京(右)
  另一个让他敏感的数字是7。在派拉蒙的科幻片《降临》里,令郭帆共鸣最大的一个细节,在于“外星人有七条腿,很少有生物有这样的设置。”在他的电影里,发动机的支撑腿是7条,太空站的喷射口有7个,救援小队CN171-11的名字来源,就是他把最感兴趣的两个数字,揉合在一起。
  “我觉得11可能是这个世界构成的最基本的维度数,包括7也是,这两个数字里可能包含了特别玄妙的东西。”郭帆对《贵圈》解释。
  在《流浪地球》之前,郭帆执导过两部电影。2011年《李献计历险记》可以视为他对科幻片的试水之作,但结果并不理想:20分钟的原作动画在豆瓣被誉为2009神作,但改编电影只拿到及格分。那时候他就意识到,创作者自我陶醉式的表达,对观众很可能是无效甚至反感的。到2014年的《同桌的你》,他直接感受到遵循“表现人和情感”的红线带来利好:这部中小成本的青春爱情片除了收获4.56亿票房外,还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流浪地球》的顺利立项,可以说是因为剧本改编的成功。2016年4月,立项汇报剧本时,郭帆和龚格尔的演绎就已经使中影的领导们感动得当场洒泪。
  这符合编剧组的预判。两万字的小说里,剧本择取其中两个段落几百字展开:地球2500年的“流浪时间”里,只选了路过木星那三天。考虑到刘慈欣小说题材宏大、视野超然虽然是其独特魅力,但改编为电影,这种视角并不利于观众的情感投入。“郭帆导演说过,电影观众最终要看的银幕上的人其实是他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聚焦于某一段连续的时间、连续的事情,才能使观众有投入感。”龚格尔对《贵圈》解释。
  讲到结尾父子告别时,龚格尔自己都哽咽了,“念不下去,直接就哭了。”配合着现场气氛,他打开手机放了一段音乐,“类似现在片子的结尾音乐的感觉,特别有朝气,给了片子一个积极向上的结尾。”第二天,他们就收到了通知:“准备开始吧。”

《流浪地球》中一家人观星月
  彼时科幻电影的生存环境早已不是两年前。2014年是刘慈欣作品版权出让大年,游族影业获得《三体》改编权,两个月后就召开发布会,公布导演、卡司和拍摄计划;中影宣布将为《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分别投资6000万、5000万及4000万美元改编电影;宁浩准备改编《乡村教师》剧本,而张小北重新拿到了《球状闪电》的版权。
  但两年间,《三体》制片人离职、后期团队被换,原本备受期待、准备抢跑2016年暑期档的电影,上映日期被无限期推迟。张小北在2008年已经进行过《球状闪电》的电影化尝试,但由于太超前,直至版权到期也没有实现。几年后虽然正式立项,但2016年9月张小北就开始投入《拓星者》项目,不再提及《球状闪电》。中影方面在与郭帆接洽前,曾想邀请卡梅隆或阿方索执导《流浪地球》,自然并未成功。刚刚还让人觉得马上要遍地开花的中国科幻类型片,实际还来不及冒芽,就已被风雨吹打得七零八落。
  但郭帆极为坚持。早在剧本启动时,郭帆与龚格尔已经个人先期垫资,推进项目进展。2016年3月启动概念设计,最终完成3000张设计图;6月,美术团队介入,根据剧本进行具体场景、道具、服装等设计。但问题在于,以这个剧本的体量,投资将远超中影的项目预算。全片视效镜头超90%,场景跨度巨大,涉及地下城、冰原、行星发动机控制室、宇宙空间站四大场景,所有场景均需大量现场置景。而在新的形势下,项目预算与影片内容出现了差距──在国产科幻前途未明的环境下,《流浪地球》无疑属于高风险项目。

《流浪地球》太空舱内部布景
  对项目的起到进一步助推作用的是北京文化,这家出品《战狼》《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的公司,在龚格尔看来“眼光特别毒,敏锐度极高”。他们在《流浪地球》出现体量与预算的矛盾时出手,“与中影携手,推动项目的启动”。
  在龚格尔看来,团队仿佛一个创业公司,导演身体力行,充满感召力,“他的愿景吸引了一批同好者加入”,合作方愿意为他延迟收费,“都没有挣到钱”。2016年底,《流浪地球》的剧组的第一笔投资到账,此时郭帆、龚格尔已经自行垫资近一年,龚格尔算起来,“导演垫了100多万,我垫了几十万。”

04
  没有人知道在中国应该怎么顺利拍出一部科幻片。
  导演郭帆不知道,哪怕他参加过广电总局赴美导演培训班,也多次去好莱坞考察学习。他知道好莱坞可以怎么拍出一部科幻片,比如像他在前期工作中所做的那样:3000张概念设计图,世界观设定包括前后一百年,剧本总共写了数十稿加起来上百万字,置景之前先制作VR模型,开机前完成了160分钟的动态故事板,以便演员每一场戏前都可以此准确了解导演的需求。
  但电影拍摄还是无法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依照导演构想,无论是空间站或运载车的操作界面,或者防护服上显示基本信息的液晶屏幕,所有UI(人机操作界面)都应该是实景。作为在中国电影史上并无前例的探索,剧组一开始并不知道应该给UI部门分配多少人力,建组时,仅仅安排副导演柯珂同时负责UI和物理特效。直到柯珂开始自学UI基础知识后,才要求把物理特效分给其他人负责──仅仅UI的工作量就已经够饱和了。
  深入研究之后,柯珂发现仅靠一个分管副导演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量,在与导演和制片人沟通后,这才加了一个UI部门出来,几个人边学边做,跌跌撞撞建立一套制作流程和构架。
  制片人龚格尔也不知道。好莱坞制片人的工作方式就是出方案、找导演、签合同,但“在我们这,每天拍摄20多个小时,演员快累死了,连拉威亚的动作组都快蹬不动了。道具不符合导演要求,场景跟预期搭建不一样,导致拍摄机位很痛苦,灯光也不知道怎么下。”
  甚至,作为好莱坞一份子的维塔工作室也吃尽苦头。维塔工作室与《流浪地球》的合作不可谓不尽心:制作之前先3D打印了一套模型,反复模拟确保活动自如。制作时演员尚未确定,维塔增加了可调节结构,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演员穿着。

拍摄期间,制片人龚格尔穿着净重80斤的外骨骼体验演员的感受
  演员一开始都为能体验造价几十万的高科技服装而兴奋,但当他们花上一个小时好不容易把自己装进连体服后,立刻陷入绝望:外骨骼重达八十斤,且主要分量都在肩上,以吴京的描述,“像吊在铁钩子上的半扇猪肉一样,根本动不了。”
  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于:“维塔的服装的设计是根据他们以前的经验,没有想到中国的拍摄条件那么艰苦。”如果在好莱坞,演员身着这类服装通常不需要做太多动作,不是后期合成,就是威亚操控。但在《流浪地球》里,演员需要亲力亲为,“轻松地走路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你一动或者一跪,身上就是青一块紫一块。”演员赵今麦回忆。

《流浪地球》赵今麦饰韩朵朵
  这个矛盾看起来无法以“工业化”的方式解决:以制作成本考虑,这已经是当前能做到的服装重量极限,再轻的可能需要真正的航天技术材料。“价格应该要上百倍,我相信任何一个电影都不会这么干。”龚格尔说。按照拍摄计划,演员的工作时间也不可能再缩减。李光洁就曾对龚格尔开玩笑:“下次要拍科幻电影就别找我了。找我也行,签合同以前服装必须先确认。”
  幸亏制片主任李宝泉发明了一种减轻负重的土法:在演员候场时,用龙门架挂起沉重的服装,“演员们就像一排烤鸭,挂在龙门架上休息”。此法实行一个多月后,剧照师发现了上世纪70年代《异形》拍摄时的现场工作照,同样也是将穿着沉重服装的演员“悬挂”在高架上──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人类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

05
  所有“工业化”、“制度化”下的不合理或不可能,《流浪地球》都实现了。
  一切都是因为人。
  开拍前15天,摄制组发现几个场景的制作标准无法满足拍摄需求,需要推倒重置。美术组的工作每天都掐着表进行。有一天大夜收工是早上8点,12个小时内,美术团队必须把面前的这片刚刚撤完的空地,搭建成刘启从高架跳到点火核心的关键场景,同时布置好威亚和灯光。
  制片组开始协同美术组、物理特效组、动作组赶工。10点找到青岛当地的搭建公司,12点给图纸,等这家公司完成准备材料、研究设计、改善承重、安全评估等环节签合同开始搭建时,已经是下午5点。同时,刚从北京运到的点火核心还没开始组装──由于结构过于复杂,最后也只来得及搭完面向镜头的半个。
  距离开机不到1小时,高台、高架架立完成,但半个核心由于重心偏移,吊车无法吊装,制片主任李宝泉冲上去用自己的体重配平。“上面有5吨重的大钢板,正在试验保护演员的限位器,头顶还有一个巨大的起重机,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龚格尔回忆,“这就是剧组平凡的一天。”
  “庆幸的是大家特别能吃苦,都愿意为了这个片子付出,符合影片的主要宗旨──大家一起付出,慢慢把它做好。”美术指导郜昂总结。最吃苦的或许是吴孟达,60多岁的老爷子第一天收工后,回宾馆就哭了:“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要来受这种罪。”
  韩子昂的角色剧组一开始就希望吴孟达能出演。但吴孟达对《流浪地球》的格局很是疑惑,身边朋友看了断言:“应该是网剧啦,写这么夸张,内地拍不出来的啦,就是五毛特效随便啦。”直到和郭帆见面,他才知道这回是玩真的。“作为一个演员,他会有兴奋感,这是他很长时间以来终于碰到的真正用心的剧组。”龚格尔解释。也因此,吴孟达坚持不用替身,为的是哪怕专业观众一帧一帧拉片,也经得起检验。
  吴京的加入原本也被看成不可能的事情。2016年10月,在北京文化的牵头下,郭帆曾希望邀约吴京出演宇航员刘培强,但当时并没有深聊。而后《战狼2》的票房纪录下,剧组已经放弃对吴京的念想。
  但刘培强的角色一直空缺。这个角色的扮演者要求“要有很高知名度,并且愿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带动项目;戏份不是绝对男一,还要愿意为青年演员开路;同时还能不收钱的男演员,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啊!”龚格尔苦笑道。
  2018年吴京养伤后看了剧本,找郭帆喝了顿酒:“这事儿我给你接了吧。”开拍后,考虑到剧组情况,吴京不仅没有收取片酬,而且为电影投资几千万。

《流浪地球》吴京饰刘培强
  为什么在这个离工业化尚远的剧组,所有人都这么能扛?相比好莱坞,《流浪地球》显然是个“土味剧组”,很多问题,是靠自创“土法”解决的。郭帆给出的经验是“先别迷信工业化”。“工业化在美国逻辑下非常顺畅,因为他们本身是契约社会,但在中国用不了,我们是人情社会,跟他们的文化认知完全不一样。”属于人情的方式,不是来自制度规约,而是情感激励或榜样感召。类似郭帆所说的,“最美好的就是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状态。”
38#
 郭成 发表于: 2019-2-8 17:46: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逆袭 吴孟达:看剧本时不信是中国人写的

源自: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徐蕾

  在几乎被好莱坞“统治”的科幻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希望。该片在2月7日大年初三这天,实现票房逆袭,首次拿下单日票房冠军。
  演员吴孟达在采访中透露说,在拍摄之前,甚至不相信这个剧本是中国人写的。当时吴孟达抱着很大的怀疑进组,但是公司认为在影视生涯中有机会拍到中国制作的纯科幻片,对吴孟达会有很大好处。在了解到监制等都是中国人后,吴孟达也开始比较有兴趣。
  今年65岁的吴孟达在电影中饰演吴京父亲,在片中被设定出生于1999年,是影片唯一一个“95后”,年纪最大,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跟我们现实出生于一个年代的人。毕竟,这故事设定在未来的2075年。

  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流浪地球》口碑爆棚,排片和票房都逆势上扬。大年初二《流浪地球》票房环比大涨37.5%,大年初三的排片占比也已居首,这是近年来第一次票房尚未逆袭,排片已经提前调整的情况出现。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亿,截止发稿已经累计票房9.01亿。
  不少国外媒体、香港媒体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部电影,并对此评价颇高。《纽约时报》甚至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突破与电影联系起来,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的新时代,与太空探索的新时代,都开始了。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月4日的文章标题相当有趣:《中国电影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

《纽约时报》截图
  文章将中国科幻电影与今年我国太空探索取得巨大进展联系起来,说,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电影中,也是科幻小说的后来者,但是,这种情况即将改变。《流浪地球》将成为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开始。
  随着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纽约时报》表示,尽管中国太空探索曾经落后美国和俄罗斯几十年,但现在,正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加入,甚至领导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美国好莱坞新闻前线“deadline”在关注中国贺岁档电影时,提到了韩寒的电影《飞驰人生》,也提到了小孩子喜欢的小猪佩奇,但是文章认为,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十多部影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史诗级巨制《流浪地球》,它可能会成为引爆本土科幻电影行业的突破点。

deadline截图
  印度媒体“News18”则关注电影情节本身,认为虽然背景设定并没有太大新意,但是对于“把地球带到另一个太阳系”的情节,印媒发出了一声“哇”!
  “《流浪地球》的故事是在影迷熟悉的前提下展开的。暗淡的未来,垂死的人性,几位勇敢的战士,尖端的技术和过度使用的梗:所有的准备都必然会遇到系统性的缺陷。但是,《流浪的地球》的故事情节中确实有一个前所未见的元素,正如我们所知,地球正被带进另一个太阳系。哇!”
  该文章最后还说,“由于中国的科幻电影仍处于萌芽阶段,宝莱坞肯定能从中得到启示”。

“News18”截图
  香港《南华早报》4日的文章更不吝惜夸奖,称《流浪地球》是一部史诗级的中国科幻电影,充斥着各种特效,堪比好莱坞太空大片《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
  中国科技界的风云人物都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称它预示着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黎明。

《南华早报》截图
  文章回忆起,过去,中国科幻电影作品质量不高,票房惨淡。根据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发布的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科幻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30亿元,但中国电影仅占13亿元,即10%。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科幻电影的总票房为95亿元,其中只有8.9亿元(9%)来自中国电影。
  2016年,未来事务局合伙人李兆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土科幻作品在中国的票房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达到好莱坞电影的水平。
  “科幻电影在票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本土电影公司和资本不可能将该行业的利润拱手让给好莱坞。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10年。我们相信当地的科幻作品,我们愿意等待。”
  曾经10年的预期,《南华早报》认为,随着《流浪地球》的出现,这漫长的等待可能会提前结束。
  电影主演吴京说:“中国登上了月球背面,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这些科学成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中国电影制作人制作过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七千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它至少在科幻电影界给七千人培养了基本知识。”
  的确,从票房来看,这部中国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亿,截止发稿累计票房9.01亿,目前猫眼评分9.3分,豆瓣评分8.1分。

猫眼电影2月8日上午10时数据

《流浪地球》预告片视频截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闪亮山 发表于: 2019-2-8 16:38: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虽好,但“降维打击”了原著的价值观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流浪地球》虽好,但“降维打击”了原著的价值观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大概都有点好大喜功的本能,寄望各种千秋万代的事业之肇端,都开始于自己短暂的人生。即便不过是个吃瓜龙套,也似与有荣焉。“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可若把这肇端的泡沫戳破,终归是不讨喜。
  言归正传。上映没几天,《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已经收获了太多点赞。好处已经不需要多说。对于更在意视觉效果的观众,《流浪地球》的进步足以让他们忽视其余一切问题。
  好像对无肉不欢的食客,只要桌上有了肉,就是好饭局。你说菜式单一,说有地沟油,他只要一句“这样的条件,有肉已经不容易了啊,以前你在这桌上见过肉吗?别人家的肉毕竟是别人家的……”一句顶一万句。
  如果仅仅考虑视觉效果,在国产科幻电影内纵向比,我给《流浪地球》“优”。其实比起很多大路货的欧美科幻片,《流浪地球》的画面体验已经胜出不止一筹了。但如果用配得上“开元之作”的标准来衡量,一部好电影,就不能只看“颜值”了。遗憾的是,“颜值”之外,《流浪地球》的得分恐怕不高。
  首先是剧本对原著的背离。电影是再创作,剧本当然不必被原著束缚得太厉害。例如王家卫以金庸作品为背景拍摄的《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以原著标准来看简直不着边际,但也不妨碍从不同的角度成就两部佳作。但是,《东邪西毒》《东成西就》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吹嘘成为“硬核武侠片”,从来都承认自己是“挂羊头卖狗肉”啊。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对“刘慈欣作品”这个IP非常倚重,并且没有脱离科幻作品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剧本对原著的改编,起码应该遵循“不背离原著基本价值取向”的标准。
  但电影《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有评论认为《流浪地球》实际上是“反刘慈欣”的。
  刘慈欣《流浪地球》原著中的角色,原来的种族、国家属性,是被淡化的。原著主人公娶了一位日本妻子。最终那“五千冰棍”,更是直戳所有人类文明都不能无视的人性弱点,甚至是对人性之恶的无情拷问。
  可以这样说,《流浪地球》原著,是努力做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尺度和视角叙述故事的。
  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在原著中没有多少,实际上是在原著大背景下的“别传”。
  问题是,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叙事的视角,情感的主线,又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拉回到了“国族荣辱”的层面。
  在这个过程中,编剧实际上是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消解,来实现后者的表达,比如黑化其他国家小分队的形象,来反衬主角的英雄主义。这不仅是原著中没有,甚至根本就是原著所回避、反对的。
  人物塑造就更没办法给好评了。《流浪地球》如果在全球放映,也许会让全世界误以为中国人心目中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都是一些极端冲动、幼稚、错乱、癫狂的“精神病人”。由于无视原著价值观体系,很多人物的行为变得难以解释,更难以确认,那是“传统中国人”的做法,还是模仿好莱坞父子英雄的套路。
  至于一些科学设定,原本在一部科幻片中,未必要那么严密,可是,既然号称“硬科幻”,起码不要漏洞大得惊世骇俗。比如AI都可以被怀疑“背叛人类”了,卡车还要人开,你让马斯克怎么想?AI都可以掌握人类命运了,却被一瓶伏特加烧成渣,它前世是个酒鬼吗?
  在热切希望国产科幻早日跨越的影迷看来,这些或许都是吹毛求疵,也可以找出无数反例证明外国的电影也有足够多的纰漏。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理应有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来开启。一味强调“已经很好”,甚至完全不接受正常的批评,也许倒是恰可以解释为什么剧本会变成眼前模样。
⊙宋金波(专栏作家)

  编辑王言虎校对王心
36#
 zhenshiyaya 发表于: 2019-2-8 15:06: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三天8亿背后,吴京的100亿票房阶梯和幕后的资本“火柴”

源自: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娱乐独角兽

  “我是被他(郭帆)骗过来的。”
  不久前的《流浪地球》发布会上,吴京还在“揭短”导演郭帆的“空手套战狼”。如今,在已经开战了三天的春节档中,号称可以载入中国科幻电影史册的《流浪地球》累计票房已突破7亿。
  今年的春节档在《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8部影片的角逐下拉开序幕。经过三日厮杀,《疯狂的外星人》暂时以破8亿的成绩领跑春节档,《流浪地球》和《飞驰人生》紧跟其后。而就在前一天,《流浪地球》还是“探花”之势。
  预售破1亿、上映一天票房破2亿,两天4亿、三天6亿;排片占比从11.5%、17.5%到24.7%;豆瓣评分8.1分,猫眼9.3分,淘票票9.2分……从一开始底气十足的大规模提前观影、释放高口碑,到上映后口碑“瑕不掩瑜”般的大范围辐射、排片票房逆袭。如同之前的预料,《流浪地球》势头一路攀升,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
《战狼2》《流浪地球》搭建百亿舞台,吴京或成中国首个百亿级演员?  《流浪地球》稳了,“太空战狼”赢了。
  2017年,《战狼2》以超56亿元的累计票房问鼎影市,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电影,吴京也一跃成为一线演员和导演,获誉无数。可也正是《战狼2》的大火,让吴京成了一个争议人物。
  在《战狼2》前期筹备制作的时候,就曾有传闻吴京为其卖掉个人房产,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电影还未正式开拍,更是被北京文化联合聚合影联以8亿元票房规模高价保底。最终影片以56亿元的票房成绩刷新国内影史纪录,电影的成功还是商业的获胜?一时间有关吴京赚得满盆金箔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如同吴京拍摄《战狼2》时的破釜成舟,郭帆和他的《流浪地球》也是不易。据吴京此前在发布会上的调侃可知,吴京一开始是受郭帆导演邀请前来客串拍场戏,没想到拍着拍着剧组没钱了,他本人就予以投资6000万给予支持,《流浪地球》得以继续走下去。没想一晃神客串了31天,最后剧组经费又不够了,吴京放弃片酬,将资金都用在了特效上。于是就有了《流浪地球》“空手套战狼”的调侃。
  先抛开资不谈,就影片内容来看,《流浪地球》的故事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选取了两万字原著中约一两百字的两个段落,事件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太阳即将衰竭,踏上流浪之旅的地球,在路过木星时遭遇的遭难。
  吴京虽是特别出演,但戏份却很重要。有趣的是,因为吴京的存在,不少观众情绪化的不看好影片,甚至不愿走近电影院。好在从当前大众市场口碑来看,《流浪地球》以扎实的内容和科幻硬核,基本上满足了科幻迷、普通观众以及“战狼黑粉”等群体的不同期待。科幻迷享受到了影片硬核的设定和视觉体验,普通观影群体在题材振奋和视觉享受之余沉迷于影片柔软内核的动情,因吴京出演而一度对影片有抵触情绪的群体,也因“战狼炸了”这个噱头而踏进影院一探究竟。
  称赞也好打趣也罢,不能否认的是,当下势头正盛的《流浪地球》已然突围,如若最终票房能如预测般突破50亿,那么吴京也将成为凭借《战狼2》和《流浪地球》两部影片成为中国首个个人票房100亿的演员。
  吴京在银幕中大展拳脚,其背后的登峰国际也在借势成长,并与其他资本势力一同见证着未来的到来。
万达撤退,北京文化、登峰国际等同时“押宝”,中国影市开垦科幻新领域?  北京文化和吴京二者再次同时出现,也再次成为一部影片逆袭背后的关键人物。
  在中国科幻电影市场无经验无大体量作品可引路的环境下,《流浪地球》的出现可以说是冒险之举。当然,这份冒险现在看来也是值得,尤其是对于吴京来说,前有《战狼2》,现有《流浪地球》,其对以无畏者之态的接连押宝成功,无论是以影市还是自身而言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初《战狼2》上映前,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就影片相关的侵权风波声明中指出,登峰国际是电影的唯一版权方,而在2016年1月之前,登峰国际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吴京。且作为登峰国际最大的公司股东,上海凯燃影视文化工作室也正归吴京所有,演员与导演之外,商人吴京浮出水面。
  据悉《流浪地球》最初预算只有8000万左右,随后经过了多轮追加投资,吴京本人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影片的最终制作成本为2亿元。放眼影片背后出品方名单,登峰国际赫然在上。
  吴京的入局说来也是缘分。2016年,《流浪地球》并正式备案宣布即将开拍,彼时的投资方除了中影,北京文化,还有万达影视。2017年,影片在万达青岛东方影都开机,故事到这里和吴京没有一点关系。但不巧,彼时的万达影视正遇战略收缩,《流浪地球》制作成本又过于高昂,因此作为第二出品方的万达中场撤资。这才有了之后吴京的“带资进组”、“太空战狼”,牵线方正是北京文化。
  北京文化对吴京可以说是“关爱有加”。《战狼2》时北京文化便曾对《战狼2》进行保底,据悉据公告显示,北京文化与登峰国际、聚合影联签署了《电影<战狼2>发行合伙协议》,对《战狼2》保底8亿元票房。《战狼2》也不负期待,票房4小时破亿、8天破20亿、11天迈入“30亿俱乐部”、最终以56亿元总成绩创造历史。
  再看《流浪地球》,早在2014年中影筹备该片时,就曾公布过影片制作成本预计为5000万美元。2016年引入投资方北京文化后,北京文化又为其注入了10.750万元,其中北京文化投资的影片制片成本7,250万元,垫付的宣传和发行成本不低于2,500万元、不超过3,500万元。2018年5月29日,据北京文化披露,关联方导演郭帆旗下郭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追加3000万投资。
  从《战狼2》、《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到此次的《流浪地球》,凭借影市的一匹匹黑马,北京文化为自己镀了层“爆款制造机”的金。无独有偶,近年来同有爆款制造机之称的阿里影业和淘票票也以联合出品和联合发行方出现在《流浪地球》的幕后推手名单中,优酷电影更是提前获得了影片的网络版权。
  科幻元年是否真的到来,尚不能盖棺定论,但《流浪地球》的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没有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流浪地球》用简单的故事包裹了温暖的内核,让一部硬核科幻电影走近普罗大众。这一小步,让大众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可能性,也看到了科幻题材电影的市场潜力。
  “我们选择登月,我们选择登上月球,还有其他的一切,不是因为它们轻而易举,而是它们困难重重。”正如约翰·F·肯尼迪在关于人类航天事业的演讲中所言,《流浪地球》的口碑还在扩散,资本市场的故事还在继续,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明天在这一时刻变得清晰可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郭成 发表于: 2019-2-8 14:46:00|只看该作者

押对春节档《流浪地球》 阿里影业的专业进击之路

源自: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源自:华商韬略

⊙作者:叶姝显

  据灯塔专业版App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单日总票房达到14.35亿,毫无悬念刷新内地纪录。这个被称为“史上竞争最激烈春节档”的8部电影里,阿里影业一口气参与了5部。似乎不管最后哪一部胜出,这个已精心布局影视全产业链的互联网巨头,都会成为2019年春节档背后的大赢家。
  其中,“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淘票票联合发行”的中国全民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表现可谓惊艳,不但仅用两日就在大年初三零点时分逆袭三片、成为单日票房冠军,还成为口碑最高的春节档电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和《纽约时报》都纷纷为它点赞。
  截止今天中午12:30,《流浪地球》单日票房约为1.5亿,几乎等于《疯狂外星人》和《飞驰人生》的总和。多家机构高调预测,《流浪地球》最终有望斩获45亿+量级的票房。

“互联网+”,阿里领衔BAT打造电影产业闭环
  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这标志着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商正式开启了它“航母级”的文娱产业资源整合之路。
  同一时期,由于互联网企业爆炸式发展,百度、腾讯也都通过资本的力量开始对文娱行业进行试水和布局。到目前为止,BAT三家已通过并购或内部孵化的方式,基本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互联网+”泛娱乐生态。
  相比于百度着力于电视剧集、腾讯侧重游戏和综艺,阿里在电影产业闭环的打造上,可谓一骑绝尘、占尽优势。

  电影产业布局一直是阿里投资的重中之重,投资频率和金额都在BAT中位居首位。
  在电影产业链上游,阿里影业先后投资了华谊、光线和博纳,并在2018年2月与万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46.8亿人民币收购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至此,阿里实现了入股中国电影行业前四大影视制作公司的战略布局,分别成为了这四家的第二大股东或者重要股东。
  此外,它还在海外扩张自己的影业版图,投资了斯皮尔伯格的Amblin Partners公司以及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电影项目。
  在票务与发行端,经过资源整合,阿里影业旗下的在线票务平台“淘票票”极有可能在近年实现市场份额行业第一的目标。
  而阿里集团也意在通过把“淘票票”打造成一站式线下娱乐消费平台,使单一的票房收入变成多元化非票房收入,实现电影作品的多元商业变现。春节期间,淘票票icon就登上了手机淘宝的首屏球区黄金位,除了新春专享红包礼,更有新用户首单5折的超级优惠,推广力度可见一斑。
  在院线端,阿里影业目前则拥有万达、大地、星际影城等多家资源。

  至此,阿里影业已打造出一整套电影生态系统──一个从融资、制作、发行、营销、售票到大数据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电影产业闭环。
  而于去年陆续完成主要布局后,阿里影业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2018年电影成绩单:
  阿里影业出品的《红海行动》以36.5亿票房成为去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冠军,位居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亚军。
  阿里影业参与出品和发行的《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两部电影,分别以30亿和25亿量级的票房表现,雄霸2018年暑期档冠亚军;而《我不是药神》更是被誉为国产现实主义影片的代表。
  继投资2015年的《碟中谍5》之后,去年,阿里影业再次和阿汤哥合作,联合出品的《碟中谍6》在国内豪夺12.45亿票房,在全球则取得了近8亿美元的好成绩。
  至十月国庆档,阿里影业再度发力,参与的影片《无双》叫好又叫座,票房达12.73亿,成为国庆档当之无愧的黑马冠军。
  据统计,2018年票房17部过10亿元的影片,阿里影业深度参与的就有8部。而在豆瓣发布的2018年度电影榜单“2018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的评分前5名中,阿里影业参与出品或发行的片子就独占4部──《我不是药神》(9分)、《红海行动》(8.3分)、《狗十三》(8.4分)、《无双》(8.2分)。

阿里影业《啥是佩奇》展现互联网宣发新势能
  2019年1月18日,离春节档还有18天。一部短片《啥是佩奇》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这是春节档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幽默又感人,引发全民疯狂打Call,不仅开创了电影宣发新玩法,也让2019年春节档电影的宣发大战正式进入观众视野。
  当日,该片的微博指数暴涨2010%;次日,#啥是佩奇#微博上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
  同一天,与“小猪佩奇”IP相关的公司股票上涨,其中,奥飞娱乐上涨6%,幸福蓝海上浮3%。颇有意思的是,也许因为短片中的爷爷用钢铁鼓风机做出“硬核佩奇”,所以相关的钢铁板块和猪肉版块也齐齐上涨。
  这部具有跨行业影响力、打破圈层壁垒的短片,其背后操盘手正是阿里影业。

  背靠阿里集团的生态优势,阿里影业拥有天生的超级流量入口,能够利用自身在其它领域的商业布局,比如微博、手机淘宝等,为宣发导入流量,充分发挥“互联网宣发”优势。
  这种互联网层面的宣发能力,是传统影视公司无法企及的──从客户端收集数据,判断出最受关注的内容,再利用几乎接触到终端每一个个体的“入口”,以及相关线上线下其它生态资源进行引流……最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市场潜力。
  从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不断刷新纪录──20亿,30亿……50亿,就可看出这套互联网宣发体系给电影市场带来的新赋能。
  此外,阿里影业不满足于对“淘票票”单个平台的打磨,在去年又完成了内部互联网宣发产品的再次升级,成立了一组产品矩阵,即“新基础设施”,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互联网宣发方面的行业优势。这一矩阵包括“灯塔”“淘票票”“阿里鱼”和“娱乐宝”。
  首先,阿里影业以“灯塔”为发行打前站。“灯塔”的目的在于为片方提供多维度的影片数据并推荐科学的宣发策略,使宣发的最终结果能够高效、精准地触达用户。“淘票票”则通过触达C端整合各流量入口。“阿里鱼”负责开发衍生品,主攻非票房收入。而“娱乐宝”则为金融类产品──做为电影投资平台,其成立之初便宣布用户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
  不同的专业产品在不同维度上互相配合,极大地提升了阿里影业的综合宣发势能。
  在复盘去年的爆款《我不是药神》(后简称《药神》)时,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曾指出,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即上映后慢慢形成口碑,那么留给《药神》的时间极其有限,因为后面马上就有来势汹汹的《邪不压正》。
  《药神》是阿里影业首次运用“灯塔”试映的项目。通过“灯塔”,阿里发现有看过点映的用户给片子打了9.4分,于是决定加大点映轮数,通过大范围点映提前营造了良好口碑效应;此外,阿里还在淘票票App内部,针对暑期档举办淘票票彩蛋节,为《药神》带来巨大流量;同时,阿里运用全平台资源,覆盖手淘、支付宝、优酷等30家App,达到了近4亿宣传资源曝光。
  正是这一轮神助攻,最终引爆了这枚暑期档乃至全年头号票房重型炸弹。
  从《我不是药神》到《小猪佩奇过大年》,阿里影业充分释放互联网传播潜能,打造了可以列入宣发教科书的成功案例。

“内容为王”成行业新共识
  BAT给传统影视行业带来了强大的资本,而金融资本在与影视行业磨合的过程中不断激
  发出电影产业的活力。
  经过前几年项目经验上的积累,资本也不再盲目乱投标的,而是真切意识到“内容为王”。“好内容”已逐渐成为资本和互联网影视公司的行业新共识。
  2018年6月的上海电影节,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就特别强调:“要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无上限的投入。”
  而8个月之后阿里强势加入春节档,可被看做那一句话的回响。
  今年春节档阿里影业参与的片子包括《流浪地球》《飞驰人生》《小猪佩奇过大年》《廉政风云》和《新喜剧之王》。这几部片子目前来看,皆成绩不俗。
  其中,《小猪佩奇过大年》是阿里主投主控主制作的一部大IP电影。它不但通过《啥是佩奇》的刷频提高了宣发营销专业的门槛──要求宣传片自身也要注重“内容”,还通过高质量的本土化把这个世界级IP展现在中国的大屏幕上。
  此外,《流浪地球》的上映让2019年被视为中国影视行业的“科幻元年”。目前,《流浪地球》不但已成为春节档口碑最高的电影(淘票票9.3分,猫眼9.4分,豆瓣8.3分),还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有望成为档期最长线的电影。

  而《飞驰人生》则从预售开始就稳定地保持在前三甲,凭借赛车竞技和青春情怀的元素在屏幕上狠“燃”一把,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票仓独占57.2%,成为名副其实“最接地气”电影。
  这个春节档再次证明了阿里的“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双驱动时代已至。只有重视内容,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扶持新生力量,《海上浮城》国际获奖
  BAT的不断扩张以及所形成的新型产业生态,势必造成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近年来,BAT各家都有青年导演扶植计划。
  与别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相比,阿里影业的“A计划”具有明显优势。有关负责人曾介绍,除了在每一部青年导演影片上都有真金白银不小的资金投入,还会有专业大咖来帮助年轻导演。同时,淘票票、优酷等资源都会与新导演项目做整体联动,最大限度让新导演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
  近期的一个成功案例是《海上浮城》,该片由美籍华裔导演阎羽茜自编自导。阿里看中剧本后,邀请了贾樟柯做监制,后期又请到著名演员邬君梅出演。“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年轻人做好服务,为他们匹配好的资源、把片子完成好。”“A计划”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向媒体介绍。
  《海上浮城》在2018年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获奖,这个荣誉颇具分量。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许多好莱坞新锐导演都视其为进入主流商业电影圈的入场券。
  此外,阿里还在去年11月推出“锦橙合制计划”,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的身份,和一流团队合作,扶持青年导演、编剧,计划五年推出20部优质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就是锦橙合制计划的第一部重磅作品。
  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影视公司通过扶持新人和新作品,既丰富了国内电影市场上的电影类型,也为影视行业输送了新鲜血液,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曾表示,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一,阿里影业肩负的使命就是让电影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用科技提升影视业的商业价值。
  从这个春节档中阿里的战果看来,此言不虚。相信阿里影业等互联网公司会给中国电影带来越来越多的新气象和新惊喜。
34#
 郭成 发表于: 2019-2-8 14:2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式拯救世界:流浪地球发射了一颗科幻希望之星

源自: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源自:“刘兴亮时间”公众号

01
  看完《流浪地球》,从电影院出来,一股寒气来袭,眼前白茫茫一片,让我有些恍惚,这是北京吗?北京上一次下雪的日子,已经记不清是猴年马月了。
  电影已经看完,但还没有从电影中走出来。真实与虚幻,有些分不清。
  等这样一部科幻片很久了,这一等就是几十年。朋友圈里很多人用震撼一词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词。
  遥望星空,看不见星,猛然想起电影里的台词:北京是看不到星星的。
  但是,这部电影,却成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之星。
  看完这部电影,我真心觉得,中国真正的科幻电影之路,已经正式开启。之前《亮三点》做过一期节目,讲的是科幻电影,但是其中没有一部是中国的,唯一有中国元素的,也就是有些电影会提到上海或者香港这样的城市,几个镜头,仅此而已。
  没有人知道,做节目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中国的科幻电影,哪怕是一部。然而,没想到几个月之后,《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刷新了我们的视野。
  这次,中国人投资,中国人导演,主演都是中国人,拯救地球的,还是中国人。
  它和影片里的国际空间站一样,‘Made in China’。
  习惯了好莱坞科幻片的,开始不习惯,后来直叫震撼。
  《流浪地球》这匹黑马从开始不被看好,到后来口碑第一,排片第一,票房节节攀升,和观众的心理路线是高度一致。
  在正月初一正片放映之前,只有少数科幻粉丝,更多的是刘慈欣的粉丝给出比较高的评价,更多的观众都是不看好,甚至有些不屑的,期望值可以说不高。
  然而,这些在后面几天发生了神奇的转折。无论是媒体,还是朋友圈,发现很多人都在自发的推荐《流浪地球》。
  有媒体采访刘慈欣,刘慈欣说:一部电影好不好,看两点,一是口碑,二是票房。从目前来看,《流浪地球》口碑第一,票房第二,而且和第一的差距越来越小。
  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流浪地球》都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一部好的中国科幻电影。

02
  我无意谈论影片中那些比如引力弹弓、洛希极限这些相对高深的物理学知识,我只想谈论科幻和电影。
  你可以认为,《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灾难的影片。

  它采用了双线叙事。一条线是以吴京为主演的刘培强在国际空间站里发生的故事,另一条线是地球上发生的在地球越来越接近木星而接近毁灭地球上的人拯救地球的故事,中间穿插了刘培强一家人的亲情故事,既呈现了地球面临的灭顶之灾的大场面,又细腻的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还有为了拯救地球不顾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和《星际穿越》一样的飞行舱,宇航员,也可以看到如同《后天》里的冰雪风暴的场景,虽然你可以说有模仿的痕迹,但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不都是始于模仿么?关键是,你模仿得是不是够好。
  香港电影曾经一时风光无限,其实很多情节都是模仿好莱坞,但是,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本地元素,才使得香港当时的电影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
  显然,我们无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制造出积累了100多年的好莱坞式的电影。所以,我们需要向好莱坞学习,虚心做好莱坞的学生。
  《流浪地球》,可以说是这个学生交出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我们始于模仿,高于模仿,我们有着中国的特点,比如拯救地球的方式就是中国的老传统,不能放弃地球这个‘老宅’,要走就带着老宅一起走。
  我们热爱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会抛弃自己的家园,无论是战火还是灾害。
  它的剧情、场面和特效,再加上情绪的调动,都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它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是可以拍出好的科幻电影的。它不仅是超出众人预期的一部电影,更是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电影希望的一部电影。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是《流浪地球》里的一句台词。
  希望,能激励后来者拍出更好的中国科幻电影,一浪接一浪,就会有更好的中国科幻电影制造出来。
  因此,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比钻石更珍贵。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人去做勇敢的尝试拍中国科幻片,但是无论是片子本身还是效果,都堪称灾难。因此,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开来,信心全无。
  而这一切,在《流浪地球》之后,发生改变了。

03
  可能在专业的影评人眼中,《流浪地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剧情或者特效方面的硬伤。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硬伤,都无法抹杀它作为一部深刻改变中国科幻电影逃离‘悲观’这个‘太阳系’之旅的宝贵价值。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反复提到一个词‘小趋势’。说小趋势是改变趋势的趋势,是带来改变的改变,它藏着我们这代人的未来。
  《流浪地球》制造了这样一个小趋势。它改变了我们乃至世界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信心、预期、认同。
  从此之后,将少有人说我们拍不出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向我们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剧本创作、导演、演员、道具、拍摄、特效……
  评分、口碑和票房,是最好的肯定。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我们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正如‘流浪地球’计划也是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完全成功。我们要达到好莱坞的高度,也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但是,如同我们的科技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来加速这一过程。
  虚心学习,开放心态,大胆借鉴,勇于突破,这就是中国科幻电影起飞的加速器。
  感谢《流浪地球》创作团队,给我们发射了这颗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之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4:03,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