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9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10-12 11:42: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3年唐史:房玄龄儿媳与唐僧徒弟私通

 [复制链接]
本文摘自:《唐朝那层窗户纸》
⊙ 作者:高金国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导语:长期以来,人们关注了大唐的辉煌,却忽视了其背后的瑕疵。这本由高金国所著的《唐朝那层窗户纸》的初衷,就是来说一说大唐“繁华背后”的风景,让被“神化”的大唐回归纯朴本色。《唐朝那层窗户纸》是以女性为“……
  高阳公主那点儿滥事:一个枕头引发的血案
  小驸马,大风险
  驸马爷官不大,风险却大。男权社会,男人一妻多妾,有本事就娶,多自在?娶了公主,就不同了。公主首先不能做妾,必定是妻。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太平公主看上了一帅哥,可帅哥有正房了,咋办?好说,把正房灭掉,取而代之。
  只要娶了公主,麻烦就多,讲不讲妇道,要看公主的心情;孝顺不孝顺,要看公主脸色。时间一长,公公、婆婆、驸马、妯娌难免暗生罅隙、貌合神离,这还算好的。更严重的是,不少公主骄纵惯了,还想篡位谋反,可怜的驸马爷,你是听呢还是听呢还是听呢?
  主要人物关系谱
  649年,也就是唐太宗去世那年,京城长安附近,发生了几件小案子。
  案子实在太小。无非偷鸡摸狗,小偷小摸。
  这么小的案子,居然载入史册,当事人想不到,很多人也想不到。
  究竟有什么玄机呢?
  案发地:唐都长安西南方向,弘福寺附近。
  作案人:某无名小偷
  案由:盗窃
  赃物:杂七碎八一宗,金宝神枕一个。
  警方纪录:某月某日,治安联防队员巡逻途中,抓获小偷一名,当场缴获赃物若干,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
  检查赃物后,警方决定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这有点奇怪。那时候不像现在,用不着这么麻烦的。动点私刑,揍一顿,关几天,也就行了。
  移交检察机关,因为案子似乎不那么简单。办案人员仔细,小案件发现了小问题。
  顺藤摸瓜,蛛丝马迹下,小问题成了大问题。
  而这个大问题,最终也导致了一场王公贵族之间的政变阴谋。
  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小小盗窃案居然成了导火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盗窃史”上的一大奇迹。
  玄机,就出现在那个金宝神枕上。
  没错,这是个枕头。可它不一般,珠光宝气,价值连城。
  乱七八糟的赃物中间,这枕头,也太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鹤立鸡群了吧?
  检察人员来劲了。这样的宝物,肯定出自王公贵族,这小子敢到深宫大院偷东西,必定大有来头。高官显贵家丢了东西,咱破了案,完璧归赵,人家一高兴,说不定赏咱个官做!
  ──公务员啊,都这样。事还没办,美梦先做上了。
  小偷却死不认账,说没去达官显贵家偷过东西。──那这宝贝哪来的?什么,寺庙?一派胡言!嗯,来点真格的,上刑。
  没成想,小偷是个实心胚子:又不是从王公贵族家偷的,如何瞎编?再者说,真这么招了,罪过可就大了,难免一死。与其获死罪,不如现在受罪,硬撑。
  办案的一看,哦?不行啊,这家伙还不吃硬的,坚称是从寺庙偷的。那好,什么地方,哪间房屋,从实招来!
  人啊,都有个好奇心。按道理讲,这不是什么大案子,用不着这么费心。可这次,办案人员还就邪门了,好奇心出乎预料地强,非要把宝物的来源弄个水落石出。
  当然还有个念想:宝物万一真出自高官,可是大功一件哪!
  于是,派人去寺庙查访。
  寺庙叫弘福寺。
  一调查,小偷还真不是信口胡说。地点、时间都对得上号。
  失窃房间的主人,是个和尚,法号辩机。
  辩机可不是普通和尚,他是西天取经的著名人物──唐僧即唐玄奘的徒弟。玄奘取经归来,很多经书需要翻译,还要传经授道,忙不过来,得有几个助手啊。于是,公开招聘。
  辩机前来应聘,玄奘很满意: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文采飞扬,还有重要的一点──年轻。
  玄奘口授、辩机写作,历史上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诞生了。那时候,辩机26岁。
  按现在的思路,人只要出名,就容易来钱,有个金宝神枕,也不奇怪。
  可那时候不同,名气大了,不见得就有香车美女,辩机虽然优秀,但名气局限在佛教界。就算王公贵族慧眼识珠,送你礼物,那也奇了怪了──放着珠宝不送,干嘛送出家人一个枕头,暧昧的枕头?
  秀气、美丽的枕头,暧昧的枕头,送给和尚?什么意思?
  整天受到佛教熏陶,你又怎能接受这种礼物?
  暧昧的枕头,让案件出现了桃色的苗头,办案人员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不查到底,誓不罢休。
  把辩机抓来,审!
  辩机懵了。他不知道枕头失窃,还是办案人员上门,才发现失窃了。
  辩机先生,不仅绝顶,人也聪明,如果早知道失窃,他就有可能预见到枕头失窃的后果,并想好应对之策;事实却是,他没拿出很好的理由。
  如果办案人员上门,才发现枕头失窃,恐怕他立马晕头转向、魂飞魄散了,哪还想得出招数应付?
  辩机承认:枕头是从自己这里偷走的。
  和尚一认账,办案人员精神高涨、意气风发。更加强烈的好奇心,烹煎着一个滚烫的问题:枕头──价值连城的枕头,暧昧的、女人使用的美丽枕头,谁送给你的?
  得到答案的过程,比前者更漫长。具体细节,无从考证,只能想象了──
  辩机一开始死活不说,酷刑之下,编造种种说法,极力避免牵连送枕之人。然而,这些说法,被精明的办案人员一一否定。酷刑升级,辩机痛苦不堪,生不如死,满含热泪,道出答案……
  办案人员惊呆了。是她?居然是她?
  逐级上报。
  事情报到了相当于纪委书记、检察院检察长的御史那里。
  御史一听,此事非同小可,亲自审问。此时辩机,万念俱灰,只求速死,和盘托出。
  一桩惊天丑闻,大白天下。
  惊天动地的桃色新闻,在京城长安、朝廷上下,以互联网时代的速度,迅速传播。
  太奇特了,太令人激动了,太有嚼头了。
  一位主角,是和尚,而且是优秀的和尚,而且是唐玄奘门下的优秀和尚。
  另一主角,更加惊心动魄。
  送枕头给辩机的,居然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之一,大名鼎鼎的高阳公主。
  主角居然是皇室公主!而且是结了婚的皇室公主,著名宰相房玄龄的儿媳妇!
  圣主之女,名相儿媳,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何况与人私通,何况与和尚私通!
  朝野震惊。
  高阳公主生母是谁,无从查考。但从唐太宗对她的喜爱程度来看,她的母亲,应当是太宗比较宠爱的妃子。
  前文说过,唐太宗专心政事,在子女教育方面,没有多少心得可言。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十分刁蛮任性。
  即便任性,也无法摆脱包办婚姻的命运。这包办婚姻,为后来的丑闻及政变,埋下隐患。
  唐太宗以门第之见,选择了著名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小房同志,作为高阳公主的夫婿。
  他不知道,这个叛逆的女儿,恰恰不满门第之见,对强加于自己的婚姻,满腹怨言。有了这种先天不满,房遗爱再完美,公主也能从鸡蛋里面挑出骨头。何况小房还不完美,十分一般。
  房遗爱是房玄龄的二儿子,老大叫房遗直,名字不好记,还是简单点,叫他“大房”吧。大房官拜银青光禄大夫,职务不低。
  大房对高阳公主的脾气,有所耳闻。心想,自己官大,老弟官小,公主能消停吗?与其闹个鸡犬不宁,不如主动退让。于是,他向太宗提出,把自己的银青光禄大夫职位,让给弟弟小房。太宗不许。
  公主也不领情。房玄龄死后没多久,她就怂恿小房和大房分家,还到太宗那里说大房的坏话。大房知道后,跑去申辩。了解实情的太宗很不高兴,把公主叫到宫里,狠狠骂了一番。
  公主不敢当面顶嘴,内心却更加怨恨:小子敢跟我斗,活得不耐烦了?
  回到家,公主阴着脸,怏怏不乐。小房吓了一跳:这是咋了,啥事不开心了?
  两口子一商量,得,出去打猎,散散心吧。公主有封地,就在长安附近,也不远,何况还有私家马车。两口子带了随从,开始“自驾游”。没成想,一场游猎,引发一段孽缘。
  ──公主碰到了年轻英武的辩机和尚。
  偶然相遇,一见钟情,很快干柴烈火,如胶似漆了。
  封建家法之下,无法选择婚姻,却可以选择爱情。
  对公主而言,小房就是个幌子,她根本不喜欢。有资料称,从结婚典礼后的第二天开始,房遗爱若想进入公主闺房,就比登天还难了。
  在逆来顺受这一点上,小房颇有老爹遗风。
  老爹房玄龄,就一个老婆,而且是个“妻管严”。唐太宗饱汉也知饿汉饥,赏了俩美女给他,却被房妻打了回来。太宗很生气,把两口子叫进宫,说:“老婆子你不是厉害吗?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把俩美女带回去;二、把面前的毒酒喝了。自己看着办吧。”
  唐太宗就想开个玩笑,不料倔强的房妻,居然接过毒酒,一仰脖,喝了。
  房玄龄吓了一跳,太宗哈哈大笑,所谓毒酒,不过一杯醋尔。见房妻如此刚烈,太宗无奈,收回美女。“吃醋”的典故,就这么来的。
  同是逆来顺受,小房和他爹,差距就大了。
  小房奴性十足,彻底把公主当成了主子,即便戴绿帽子,也心甘情愿。老婆胡搞,他睁一只眼闭一至眼。有资料甚至称,为了遮丑,他居然支走侍从,亲自为两人“站岗”。
  ──这不是没有可能。证据是高阳公主投桃报李,主动给小房送上两名美女享用,这在正史是有记载的。
  送上两个美女搞定老公,高阳公主更加大胆,与辩机如影随形,公然出入,夫妇一般。
  得意不是不可,忘形就不好了。
  辩机有公主罩着,也放松了警惕。公主送的金宝神枕,他也没有认真藏匿,随处乱放的结果,是被毛贼收入囊中。
  也是自作自受。如此珍贵稀罕、保值增值之物,又涉隐私,岂可如此随意?
  毛贼被抓,引爆惊天丑闻。
  御史呆了,傻了。
  怎么办?要不要向皇上汇报?汇报了,龙颜大怒,少不了搭上若干人命;不汇报?那也麻烦。当初不知道辩机勾搭上了大唐公主,否则谁也不敢捅这个马蜂窝。事情在审问辩机之时,就在坊间流传。倘若哪天被皇上知道,自己知情不报,岂非引火烧身?
  权衡利弊,事情还是报到太宗那里去了。
  唐太宗差点吐血。贞观二十三年,当皇帝的最后一年,对唐太宗来说,打击最大的,恐怕不是丹药,不是纵欲,也不是痢疾,当是他的亲人、子女。
  自己疼爱的女儿,闹出如此丑闻,太宗能不痛心吗?他如何对得起死去的房玄龄?
  皇帝,不再是那个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皇帝了。他红了眼。
  杀!不,光杀还不足以解恨,腰斩!优秀的和尚辩机,唐僧的徒弟,最终的结局,是惨遭腰斩。
  公主身边奴婢,知情不报,杀!
  可怜十几个女仆,白白丢了性命。
  高阳公主疯了一般,企图闯入皇宫,拯救情人。卫士无情地挡住了去路。
  皇上有令:高阳公主,不准再踏入皇宫半步。
  春药掏空了身体,子女挖枯了精神,没多久,唐太宗就呜呼了。
  经历这场变故,高阳公主彻底变了。她更加放荡、堕落和叛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今日雨又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今日雨又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内战:中央军委从延安撤离内幕 2013年10月国庆节期间值班时上下班路上风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1:39,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