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碾铁路|查看: 11595|回复: 13
[灾害·事故

新疆阿克苏警方还原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遇难经过

 [复制链接]
5# 华蓥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8-8-2 08:54: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师生追忆:4名遇难者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源自:封面新闻
  7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地科院”)5名师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野外地质考察途中,突遇泥石流,带队老师李世琴及三名研究生不幸遇难,遇难学生黄某仅23岁。8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西南石油大学官博了解到,目前,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幸存研究生胡某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8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赶赴西南石油大学。该校地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遇难师生均为该校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面对此次事故,学校深感悲痛。

幸存者在新疆治疗 同学说学校曾开展救援培训
  8月1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头像变成黑白色。18:15分,微博转发遇难的老师与4名研究生在新疆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场景。“为勘探行遍山河大地,为科研历经万苦千辛,为真知献出怒放生命,为上下求索无问西东。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向伟大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事发后,我觉得特别心痛,研究地质的一群人反在自然灾害中受难了。”1日下午,西南石油大学地科院大三李姓学生刚从辅导班下课。面对学校师生的遇难遭遇,他觉得十分惋惜,但并没有动摇他继续报考同专业研究生的决心。
  “野外地质考察根据专业不同外出频率不一。不过出发前,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救援应急培训。但野外地质情况复杂,天气多变,偶然因素很多。”他告诉记者,5名师生所在的地区植被覆盖少,天气“两极分化”大,一旦下雨,降水量大,很容易引发泥石流,“我的朋友圈里多名自称与受难师生熟悉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突遇暴雨,在撤回途中遇难的。”
  记者联系到该校同在新疆考察的另一组学生,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事发当时他在新疆另一地区考察,在返回途中也遇到暴雨。他向记者透露,幸存学生胡某目前正在新疆的医院观察治疗,身体情况比较稳定。
4# 金佛山
 红星 发表于: 2018-8-1 23:0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西南石油大学师生考察遇难 老师被网友质疑缺经验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西南石油大学4师生地质考察遇难 女老师带队没有经验?无稽之谈!

  “7月30日19时许,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4人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考察遭遇突发泥石流不幸遇难,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目前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8月1日,成都晚报记者联系到了遇难老师的学生王磊(化名),他十分痛心的表示,“李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于激发同学们对于地质知识的兴趣,是一位敬业育人、授业解惑的好老师”。

学校教师发文
李老师潜心科研 常年在野外实习教学一线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李老师来自云南省昭通县,2001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04年考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毕业后便回到母校西南石油大学,以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造及活动构造为主要研究方向,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记者从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教育哲理 的微博内容中看到,李老师不仅专业知识渊博还潜心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外,她还常年放弃寒暑假,冒着严寒酷暑,坚持奋战在野外实习教学一线。在今年7月10日刚结束校内教学,就带领本科生到峨眉山开展为期两周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7月25日又带领4名研究生到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开展科学研究。对于这次意外遇难的发生,这位教授最后在文末悲痛感慨:西南石油大学失去了一位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莘莘学子失去了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益友。
  该微博一经发出,网友纷纷在评论区致敬李老师,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地质科学与高等教育事业,不禁让网友感到更加悲痛与惋惜。
  李老师的学生王磊(化名)他十分痛心的表示,“李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于激发同学们对于地质知识的兴趣,是一位敬业育人、授业解惑的好老师”。

回应网友质疑
此次突发意外系自然灾害

  成都晚报记者从网友的众多留言中发现,部分网友认为李老师及3名研究生考察遇难是因为带队老师经验不足所致,对此,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李晓(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专业与许多小方向,比如开发地质、地质学等,外出勘察是为了巩固自己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些东西如果不实地考察,便不可能真正了解它的实质,“我们的考察主要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有关,没有这些实地考察的数据,是不可能找到油气的。”
  李晓说,野外考察突发的地质灾害等突发情况是无法预料的,所以该专业的学生都有相关的安全培训,如果考察的地点有落实,还会准备安全帽,至于遮阳防蛇等野外基本安全常识也是外出考察师生必然会提防的问题。“我看到有网友说此次遇难是因为女老师带队且没有经验导致的,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李晓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外出考察,必须是具有独立带队能力的老师才能带学生出去,且在出发之前及考察途中,老师们也会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这次完全是因为突发的自然灾害导致的,与老师的经验无关。

事发经过
突遇泥石流灾害,4人遇难1人生还

  7月30日晚7点左右,该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李某某带领黄某某、王某、刘某某、胡某等4名硕士研究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开展野外地质考察时,突遇泥石流灾害,造成包括老师在内的4名师生不幸遇难。胡某受伤,没有生命危险。
  对此突发事件,学校深感悲痛。目前,学校已经派出工作组前往当地进行处理善后工作。
  网友们对于师生的遇难事件纷纷表示惋惜。

事发之前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事发之前,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阿克苏天气预报,该地已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提醒警惕降雨汇集,造成山体滑坡、混合型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微博截图
  入夏以来,阿克苏地区多次发布暴雨预警。今天上午10时3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KM。
  夏季是当地泥石流多发的季节。2013年,阿克苏地区遭强降雨引发山洪,4.5万余人受灾;2016年,新疆阿克苏境内高速公路发生泥石流,百余辆车被困。

实用知识
突遇泥石流 如何逃生

  《海峡都市报》曾经做过一次专题:《图解泥石流:遇到泥石泥如何逃生 要跑哪个方向》,在此供大家参考:
  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坡度较陡的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坡体前部存有崩塌物,说明此位置曾发生过滑坡或崩塌,有可能再次发生;河床、深谷两侧坡度较大,土层疏松,且山体上植被较少等,都易发生滑坡或崩塌等灾害。
  如果河流水势突然变大并夹杂着柴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重型车辆的轰鸣音,可能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当泥石流来时,人们应立刻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跑
遇到泥石泥如何自救
  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如果像一只没头的苍蝇乱跑,肯定难以摆脱危险,逃生方向很重要。当泥石流来时,人们应立刻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千万不要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若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一旦被泥石流掩埋,不死也会残废。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或者躲到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处的高地上。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躲在河谷旁边的大石头后面,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就算暂时脱离了危险也千万不能站在泥石流岸边观看,一旦泥石流来势突然增大,很可能会被泥石流冲走。在泥石流发生前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千万不要返回收拾物品或锁门。
源自:成都晚报


☆ 相关资讯
  西南石油大学遇难4人身份确认 生前最后影像曝光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遗体全部找到
  西南石油大学通报4名师生新疆遇难:1博士3研究生
  新疆野外考察遇泥石流 西南石油大学师生4人遇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一眼 发表于: 2018-8-1 21:01: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遇难4人身份确认 生前最后影像曝光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西南石油大学4名遇难师生身份确认,生前最后影像曝光

  7月30日19时左右,西南石油大学一支5人地质科考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考察时,不幸遭遇泥石流,造成含指导老师在内的4人死亡,1人受伤。西南石油大学提供的图片显示,出事前,他们考察的地方有不少沟壑和峡谷。
  事故发生后,西南石油大学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当地开展处置工作,伤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
西南石油大学一行5人在新疆考察时的留影

结束峨眉山地质实习教学再赴新疆
不曾想“一去就是离别”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
  经身份确认,遇难者分别是: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李世琴,今年38岁,现为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造及活动构造;
  研究生黄某某,女,23岁;
  研究生王某,男,24岁;
  研究生刘某某,女,24岁。
  另,受伤学生为研究生胡某,男,24岁,经治疗,目前胡某生命体征平稳。
  据了解,此次带队的李世琴老师来自云南省昭通县。7月10日刚结束校内教学,李老师就带领本科生到峨眉山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7月25日她又马不停蹄带领4名研究生到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不曾想,这一去就是永别。
  公开资料显示,李世琴1997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2004年,她考取浙江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了西南石油大学,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忆遇难老师:
最后的朋友圈定格野外科考

  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西南石油大学学生王磊(化名)难掩悲伤。“她真的太拼了,是我眼中最拼的老师。她对学生非常好,非常负责任,只要你有问题,她一定会耐心细致解答,直到你弄懂为止。”
  西南石油大学一位副教授在微博上发表致敬悼文称:李世琴老师参加工作以来,以她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潜心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李世琴老师把有限的生命全部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地质科学和高等教育事业,她的离去使我们万分悲痛,西南石油大学失去了一位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莘莘学子失去了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益友。
  王同学去年曾经在李世琴的带领下在峨眉山进行了野外实习考察,对李老师印象非常深刻。“李老师对科研非常拼,前几天我们还在朋友圈互动,她的朋友圈最后一条信息发的都是在野外考察的信息,真没想到她就这样走了。”

忆遇难女生:
她是个优秀、值得被记住的好姑娘

  “我想对她说,希望她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可以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是遇难女生黄某某的好友对她最后的哀思,“没想到7月23日与你一别,竟成彼此的最后一面,23岁,多美好的人生。”
  在同学和朋友的眼里,不幸遇难的黄同学是多才多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大家评价她说:“单纯、可爱、特别单纯。”
  据好友介绍,黄同学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人也聪明,学什么都快。不仅当年考研专业成绩是第一名,这次开学还有可能拿到一等奖学金。这位好友告诉记者:“我之所以愿意接受采访(来回忆黄同学),是因为她真的很优秀,是值得被称赞、被祝福、被记住的好姑娘。”

事发前
阿克苏地区曾发布地灾预警

  成都商报记者从认证为阿克苏地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和温宿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的微信公众号看到,7月28日,两个公号曾发布提示信息称,近期温宿县北部山区将出现持续的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洪水及泥石流。
  在认证公号“新疆气象”中,记者看到,7月29日,该公号曾发布气象信息提到:未来两天,伊犁州、阿克苏地区、巴州北部、喀什地区、克州、和田地区西部、哈密市等地局地发生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较大,需加强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4天前,温宿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发布的预警信息

当地人:
野外方圆十里无人是常事,自己都不常去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出事地点阿克苏温宿县辖区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据记者了解,7月25日李世琴率队前往,主要考察当地的地质构造等相关方面的情况。
  小杨是西南石油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是温宿县当地人。当他得知校友和老师在当地遭遇泥石流遇难后十分悲痛,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我们那里地广人稀,在野外方圆十里内没有人都是很正常的情况。加上新疆降雨的特点就是时间短、雨量大,夏天还可能会遭遇炎热导致雪山融化,形成泥石流。”
  小杨表示,温宿当地有很多大山且非常陡,很多地方还不通道路,手机信号也很弱甚至没信号,当地人一般都不敢去野外。“新疆的泥石流是说来就来。如果在野外,特别是在沟壑或狭窄的山谷里,泥石流突然冲下来是很难躲开。”(图片由西南石油大学提供)
成都商报记者 李春雨 许雯 胡越
⊙实习生:缪兆宽 程慧钰 庄云蕾
2# 四姑娘山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8-1 12:01: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遗体全部找到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遗体已全部找到

  中新网8月1日消息,西南石油大学昨晚在官方微博透露,7月30日19时左右,西南石油大学5名师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野外地质考察途中突遇泥石流灾害,4名师生不幸遇难,1名学生受伤。今日,西南石油大学再次发布通报称,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
  通报称,经身份确认,遇难者分别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李某某,女,38岁,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造及活动构造;研究生黄某某,女,23岁;研究生王某,男,24岁;研究生刘某某,女,24 岁。
  通报并称,受伤学生为研究生胡某,男,24岁。经治疗。目前胡某生命体征平稳。

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截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6:4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