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592|回复: 1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灾害·事故新疆阿克苏警方还原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遇难经过

 [复制链接]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新疆遭遇泥石流 不幸遇难
源自:封面新闻
  7月31日,微博网友@哎呀呀36570报料称,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4名师生在新疆进行地质勘查时,遭遇泥石流灾害,不幸遇难。一名男同学逃生成功。

  报料显示,该院5名师生7月25日前往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开展野外地质考察,不料,7月30日晚7点左右,5人突遇泥石流灾害,4人遇难。目前,学校已派出工作组前往处理善后工作。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四川观察》记者在晚上11:30联系到了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对方表示情况属实,学校已经派出工作组前往阿克苏温宿县处理善后工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碾铁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碾铁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新增一批公路厕所 11月前将免费开放 小偷给失主寄礼物:可偷更多 我见好就收望别追究
14#
 锦泉 发表于: 2018-8-4 08:24: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西南石油大学一行5人在新疆考察时的留影
西南石油大学一行5人在新疆考察时的留影
  突发性意外自然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教育部、新疆自治区党委与政府,都对搜救和善后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学校获得消息后立即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紧急指示正在阿克苏开展科学研究的3名教师赶往事发地协助警方搜救。7月30日深夜,在获知确切消息后,学校第一时间向遇难师生家属通报了情况,并为他们规划前往事发地的最优路线、购买机票、安排接机。7月31日到8月1日,学校由主要领导带队的25人工作组分两批赶往阿克苏温宿县处理善后等工作。
  阿克苏地委、行署高度重视,立即就做好人员搜救、情况调查等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并第一时间率政法、公安、卫生、消防、安监等部门赶赴现场,全面开展搜救和调查工作。地、县及时成立搜救前方指挥部,出动200余人争分夺秒开展搜救工作,仅用3个小时就将该团队5人全部找到,胡某被及时送医院救治。
  截至发稿时,胡某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学校与阿克苏方面成立的联合工作组正在积极开展善后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锦泉 发表于: 2018-8-4 08:24:01|只看该作者

新疆阿克苏警方还原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遇难经过

源自:四川在线
  (记者:江芸涵)</b>8月3日中午,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再发消息,公布“阿克苏警方还原我校4名师生在阿开展野外地质构造数据采集时遇难经过”,具体如下:
  学校从阿克苏地委宣传部获悉,7月30日21时12分许,温宿县警方接群众报告称,在玉儿衮高速收费站附近洪水渠中发现有人遇难。接警后,温宿县立即出警赶赴现场调查。22时5分,赶到现场的民警在洪水渠中发现另一名遇难者。随后,民警继续对周边开展搜寻,在洪水渠附近岸边发现生还者胡某,立即对胡某进行紧急救治。经初步问询得知,其一行5人系我校1名老师与4名学生,到温宿县山区开展野外地质构造数据采集时,因突降暴雨引发山洪被冲走。根据胡某提供的情况,警方迅速组织力量沿洪水渠全面开展搜救工作。截至7月31日零时20分,其余2名遇难者被相继找到。
  阿克苏警方查实,7月25日,我校4名学生在老师李某某的带领下组成野外地质构造数据采集团队,从库尔勒租赁一辆越野车到达阿克苏。7月26日至29日,该团队一直在温宿县进行现场作业。7月30日,该团队乘租赁车辆在距离玉尔衮收费站1公里路段岔道口下高速公路进入山区。5人徒步穿越戈壁洪沟时,突遇暴雨山洪自然灾害,被洪水冲散后,胡某被冲出3公里后抓住树根幸免于难,其余4名师生遇难。
12#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8-4 08:01: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警方还原经过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警方还原经过

  7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5名师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开展野外地质考察途中突遇泥石流,地科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世琴及黄晓萌、王伟、刘洁君3位同学不幸遇难,学生胡某获救。

警方还原遇难经过
  经过3天的调查,西南石油大学从新疆阿克苏地委宣传部获知4位师生遇难经过。7月30日21时12分许,温宿县警方接群众报告称,在玉儿衮高速收费站附近洪水渠中发现有人遇难。
  接警后,民警立即出警赶赴现场调查。22时05分,民警在洪水渠中又发现另一名遇难者,随后继续对周边开展搜寻,在洪水渠附近岸边发现生还者胡某,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救治。经初步询问得知,胡某等一行5人来自西南石油大学,包括1名老师和4名学生,到温宿县山区开展野外地质构造数据采集时,因突降暴雨引发山洪被冲走。
  根据胡某提供的情况,警方迅速开展全面搜救。截至7月31日零时20分,另2名遇难者被相继找到。
  阿克苏警方查实,7月25日,西南石油大学4名学生在老师李世琴的带领下组成野外地质构造数据采集团队,从库尔勒租赁一辆越野车到达阿克苏。7月26日至29日,该团队一直在温宿县进行现场作业。7月30日,该团队乘租赁车辆在距离玉尔衮收费站1公里路段岔道口下高速公路进入山区。5人徒步穿越戈壁洪沟时,突遇暴雨山洪自然灾害,被洪水冲散。胡某被冲出3公里后抓住树根幸免于难,其余4名师生不幸遇难。

遇难师生遗体得到妥善处理
  西南石油大学获知消息后立即成立工作组,紧急指示正在阿克苏开展科学研究的3名教师赶往事发地协助警方搜救。7月30日深夜,获知确切消息后,西南石油大学向遇难师生家属通报了情况,并为他们规划前往事发地的最优路线,以及购买机票、安排接机。7月31日到8月1日,该校25人工作组分两批赶往阿克苏温宿县处理善后等工作。
  西南石油大学发布的三条通报显示,目前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转移至阿克苏地区殡仪馆并得到妥善处理。幸存者胡某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

网友为遇难者“点烛献花”
  不少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在获知噩耗后,通过校友群、学校官方微博、贴吧等缅怀遇难师生。从8月1日下午起,西南石油大学地科院门前,在校师生纷纷到这里献上鲜花,已毕业的学生也托在校学生帮他们献上鲜花。从2日开始,地科院将此地设置成追悼区。
  8月1日晚间,一条为遇难师生点烛献花的H5在朋友圈传播,“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希望你们成为我们身边的暗物质。”这条由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会制作的H5,目前已吸引375万余名网友为遇难师生“点烛献花”。
源自:华西都市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dejiao 发表于: 2018-8-3 09:22: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4名遇难家属全部抵达阿克苏

源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讯(记者:刘皓洋)8月2日中午,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西南石油4名师生在野外地质考察期间遭遇突发泥石流灾害不幸遇难情况的通报(三)。通报显示,截止8月1日,4名遇难师生家属已全部抵达阿克苏地区,学校工作组已做好相应安排。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移至阿克苏地区殡仪馆,并得到妥善处理。由学校主要领导带队的25人工作组已与阿克苏地区党委、行署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做好善后工作。
10#
 一眼 发表于: 2018-8-2 16:01:01|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4名遇者遗体移至殡仪馆 家属已抵达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西南石油大学4名遇难师生遗体全部移至殡仪馆 家属已抵达

  成都商报8月2日消息,2日,记者西南石油大学了解到,在7月30日新疆阿克苏温宿县遭遇泥石流遇难的4名师生家属已全部抵达阿克苏地区,遇难师生遗体也已经全部移至阿克苏地区殡仪馆,并得到妥善处理。
微博@西南石油大学 图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通报,截至8月1日,4名遇难师生家属已全部抵达阿克苏地区,学校工作组已做好相应安排。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移至阿克苏地区殡仪馆,并得到妥善处理。由学校主要领导带队的25人工作组已与阿克苏地区党委、行署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做好善后工作。
源自:成都商报

☆ 相关资讯
  西南石油大学遇难4人身份确认 生前最后影像曝光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遗体全部找到
  西南石油大学通报4名师生新疆遇难:1博士3研究生
  新疆野外考察遇泥石流 西南石油大学师生4人遇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蜀猴 发表于: 2018-8-2 09:22:00|只看该作者
  为地质科学事业献身的李世琴老师
  常年放弃寒暑假在野外实习教学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江芸涵)8月1日12点27分,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发出“致敬为地质科学事业献身的李世琴老师”的一条微博,公开了新疆野外地质考察遇难老师的身份。据悉,遇难老师是位女老师,叫李世琴,现年38岁,是学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师生新疆野外考察(中为李老师)
  微博中称,7月30日19:00左右,在遥远的新疆阿克苏温宿县,一场突发的泥石流,无情地带走了正在野外参加地质考察和科学研究的李世琴老师与3名研究生同学。“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和遇难者亲属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据了解,李世琴老师来自云南省昭通县,现为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大学期间表现优秀,毕业后被胜利油田录用。
  在胜利油田工作3年后,因为对石油地质工作的热爱,为了更好地投入地质科学事业,2004年,李世琴考取了浙江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了母校,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遺及活动构造。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省部級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李世琴老师参加工作以来,以她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潜心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外,她还常年放弃寒暑假,冒着严寒酷暑,坚持奋战在野外实习教学一线。
  今年7月10日刚结束校内教学,就带领本科生到峨眉山开展为期两周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7月25日又带领4名研究生到新彊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开展科学研究。
  微博中说,李世琴老师忠诚于党的高等教育事业,以她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荷的工作作风,卓越显著的工作业绩,为高等教育事业培育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爱戴。
  “李世琴老师把有限的生命全部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地质科学和高等教育事业,她的离去使我们万分悲痛,西南石油大学失去了一位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莘莘学子失去了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益友。”
  早前报道:
  西南石油大学4名遇难师生遗体全部找到
  8月1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7月30日在新疆野外地质考察期间,遭遇泥石流地质灾害不幸遇难的4名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目前西南石油大学的工作组已经抵达新疆事发现场。
8#
 蜀猴 发表于: 2018-8-2 09:22:00|只看该作者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在新疆地质考察时遇难

源自:四川在线
  最新动态:
  省教育厅:各学校立即对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江芸涵)记者刚刚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7月31日早上,教育厅接到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地质考察期间遭遇泥石流灾害不幸遇难的电话报告后,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到西南石油大学实地了解情况,指导学校积极做好善后处置、学生家长安抚工作。
  7月31日晚,教育厅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省领导对“7.30事故”的重要批示精神并传达到学校,要求学校按照批示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制定下发“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省暑期学生集体活动等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立即对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当地气象、水利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对在安全因素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内组织的活动,该取消的取消,该暂停的暂停,该撤离的坚决撤离,确保暑期师生集体活动安全。
  学校哀悼
  致敬!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石大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江芸涵)“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此刻,我们都是石大人!”8月1日13点43分,西南石油大学的官方微博发起“致敬!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石大人”话题,深切哀悼遇难师生。
  从昨晚半夜至今,西南石油大学的官方微博一直在更新有关新疆野外地质考察遇难的最新情况,今早官微的头像校徽也变成了黑白色。同时,关注事件进展的网友、师生校友们纷纷在微博下面留言,愿逝者安息,致敬地质人!
  有怀念老师的,网友@QLyangYangyang留言:还记得琴琴(李世琴老师)上课激情满满语速飞快,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师弟师妹也是跟我差不多的年纪。很可惜,很心痛。我们来讲大地的故事,最终会回到宇宙中去。可是你们走得太早了。
  有缅怀同学的,网友@吴邪我在这里等你留言: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阳光可爱,上课超级认真,每次我这个学渣期末在楼道通宵的时候都能看到她这个学霸比我还用功,花了那么多时间努力才考上研究生。朋友圈前不久还有她的消息,说是去出野外,地理系的研究生都很辛苦,我还有很多考上研的舍友同学暑期都在全国各地出野外 希望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
  更多的网友表达着痛心悼念之情:“家庭的损失,学校的损失,社会的损失,国家的损失。无比心痛,一路走好。”“为科研付出生命,他们是我等的楷模。”“悲痛思故人,精神铸伟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8-8-2 08:54:00|只看该作者
“为祖国加油,为民族打气,你们永远是石大人”
  “我们来讲大地的故事,最终也会到宇宙中去。”在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不少该校师生在评论时都重复着这句地质人常说的话。“愿你们都能化作满天星,在我抬头望时,就能看见你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你们做到了,我也会的。”网友沫沫莫870评论道。
  网友吴邪我在这里等你说:“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阳光可爱,上课超级认真,每次我这个学渣期末在楼道通宵的时候都能看到她这个学霸比我还用功,花了那么多时间努力才考上研究生。”
  网友雨燕仙姿5小7:李老师给我们带过课,人非常好,热情、朴素,好心痛。
  在西南石油大学贴吧里,网友们纷纷表达惊悉噩耗后的痛惜和哀思。在“西柚”(西南石油大学校友)天地同悲的时刻,大家屡屡提及“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校训,师生留言,句句锥心:“校训难忘!”“看到这句话直接哭了……此生不悔入石大!”

省教育厅要求 立即排查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
  据了解,7月31日早上,四川省教育厅接到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地质考察期间遭遇泥石流灾害不幸遇难的电话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到西南石油大学实地了解情况,指导学校积极做好善后处置、学生家长安抚工作。
  7月31日晚,教育厅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省领导对“7.30事故”的重要批示精神并传达到学校,要求学校按照批示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制定下发“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省暑期学生集体活动等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立即对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当地气象、水利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对在安全因素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内组织的活动,该取消的取消,该暂停的暂停,该撤离的坚决撤离,确保暑期师生集体活动安全。
⊙记者:杨晓蓓 见习记者:周丽梅/摄影报道
6# 青城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8-8-2 08:54:00|只看该作者
出事前还在QQ晒照 配文“继续走,加油”
  在西南石油大学,记者通过微信辗转联系到幸存者胡某接触较深的好友──来自地科院资源勘查专业的张同学。“当时我正在攀枝花野外考察,听带队老师接电话才知道出了事。得知情况后,30日晚上我们就连夜赶回了成都。”张同学在回成都的路上也一直关心事件的最新进展,“但到现在我都不敢联系他,怕在他伤口上撒盐。”
  据她介绍,胡某是西南石油大学俄语专业与资源勘察专业的双学位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攻读资源勘察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一直跟着李世琴老师研究构造地质学。“他平时一直都很乐观,热爱生活,也很有上进心,学习成绩在班上也一直很靠前。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太突然了。”
  记者发现,胡某7月28日社交记录,那时,他还在QQ空间晒了合照,5个人大笑着举起手中的干粮,身后一片沟壑纵横。这样一张照片的上方,胡某斗志满满地写道:“继续走,加油”。

“像姐姐一样的”李老师 小孩刚上幼儿园
  8月1日12点27分,西南石油大学官方微博发出“致敬为地质科学事业献身的李世琴老师”的一条微博,公开了新疆野外地质考察遇难老师的身份。据悉,这位遇难的女老师是38岁的李世琴,浙江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是学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一位研究生称自己在构造实习期间是李世琴的学生。“李老师人特别好,可以说像姐姐那种。我攻读博士之后,便和李老师不同团队,平时看到我,她都会很热情细致了解我的最近怎么样,在搞什么方向,文章写得如何。”
  一位李姓学生说,李世琴虽不是其授课教师,但上学期他的同班同学们经常去旁听她的课,“她普通话标准,下课后也会耐心为我们解答问题。”
  “李老师教了我一学期,是一名非常敬业的老师。”张同学说道:“李老师上课说话速度比较快。我们平时在QQ上问她学习相关的问题,她一般都会秒回,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
  除了教学,李老师的认真负责还体现在了科研上。据西南石油大学官微消息称,李世琴老师自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外,她还常年放弃寒暑假,冒着严寒酷暑,坚持奋战在野外实习教学一线。今年7月10日刚结束校内教学,就带领本科生到峨眉山开展为期两周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7月25日又带领4名研究生到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开展科学研究。
  “我们学地质又苦又累,女生本来就少,能有她这样潜心搞学术的地质女教授真的不多。”一位张姓同学介绍,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的必修课之一,每年寒暑假都有学生到野外实习,李老师几乎都会带队前往。“她的孩子才上幼儿园,平时工作很忙,大部分时间都在搞学术,为我们答疑解惑,陪孩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说这只是一次灾难,一次事故,遇难的只是一串名字,可对我们来说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人。”张同学叹息。
  在地科院办公楼,学院老师称,遇难师生均为该校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面对此次事故,学校深感悲痛。该校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博情况通报中称,后续有新的消息,将及时对外发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2:09,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