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0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3-24 10: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复制链接]
哈工大报
  在历史的坐标上,30年是很短的一瞬间。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改革开放的30年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30年,是值得人们浓墨重彩的30年。回眸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深切的感到,中国共产党在引领我们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30年,其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迅猛发展,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我们党身体力行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惧进的理论品质”的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的洞察,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推进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逻辑必然
  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回眸历史,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清晰可见。人类依次经过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巨大进步,但对于生态环境却是一次灾难。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国,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费、环境高污染的过程。从20世纪以来,工业化国家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更是令世人震惊。这些都说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批判。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宣判了高增长、高消费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死刑”。同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人类正从对大自然的征服型、掠夺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消费适度型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与超越,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新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关乎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协同进化、达到良性循环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迟了一步,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避免重蹈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快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时代难题。可喜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发展理念中及时的增添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内容,反映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清醒意识。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恶果之后,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过深刻地反思和检视,也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并没有因为他们那里率先爆发过生态危机而提出“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这是因为,第一,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国,资本家出于获得高额利润的动机,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来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度相当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很大的缓解。第二,西方工业文明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并且有过辉煌的历程。工业文明时代孕育的自然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技术模式和消费方式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其核心价值观还有巨大的历史惯性,许多人还把它奉为生活的圭臬。第三,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奉行着“生态殖民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的环境策略,转移了国内的生态危机。由于自己的自然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和生活水准,他们就通过资本全球化悄悄的进行资源掠夺和环境剥削,把发展中国家视为自然资源的原料地和污染物的排放地,不断向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工业产品的生态成本,让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埋单”,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第四,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和“不消费,就衰退”的消费观必然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予过深刻的批判。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瑞.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价值观──经济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深入挖掘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思想意识根源,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性的了解。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基础上,从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加重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在他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他称之为第一重矛盾。而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无限性与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也将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另一位当代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也对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的生态批判。在《生态学反对资本主义》中,他明确指出:“生态与资本主义是互相对立的两个领域,这种对立不是表现在每一个实例之中,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奉行着扩张主义的逻辑,该制度把以资本的形式积累财富视为社会的最高目的。但是,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中进行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所造成的生态资源匮乏和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足以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借鉴、学习、利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原则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开展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思想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生态环境恶化的要害,指出了“劳动异化”与“生态恶化”的关系,提到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与超越资本主义的同时,也阐发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性。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将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文明,视为人类面临的两大变革之一和所要达到的两大价值追求之一。他们说:“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里的“人同自然的和解”,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关系,涉及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而“人类本身的和解”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解。恩格斯认为解决“两大和解”的关键是,“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即改变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私有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历史的范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了文明发展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高级形态的共产主义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他们甚至从“自然主义—人本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既要解决“社会解放”,又要解决“自然解放”的问题,把人从异化的劳动和异化的自然中拯救出来,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达到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完成人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矛盾的和解。
  可见,生态文明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生态文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里,他充分肯定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态文明特征,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奇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凝聚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正如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的:“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的确,在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灾难等典型事例都令国人震怒,令世界惊愕。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吃无公害的食品,都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的富足;同样,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生态环境会如此的恶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改变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高投入、高能源、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针。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立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为了社会的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美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过来又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文明的生态,从根本上讲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久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系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前提,人们必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同时将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但是,生态系统承载人类活动的规模和能力是有限的,当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的数量和种类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丧失,生态环境就难以很好地支持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对生态环境质量性的需求。这样的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发展的30年。社会主义应该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重要特征?可以说,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不太明了。我们熟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仅仅提到了“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经济特征,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成为我们党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把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设计为“两维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展为“三维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成“四维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把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红色”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红色政权”,让赤旗插遍世界,重点是要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关系,要实现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平等,也就是说要追求“人的解放”,“社会的解放”,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范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坚持“红色理念”的同时,也追求“绿色价值”,在注重解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的同时,也要建设“生态文明”,也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自然的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看成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这样就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红”与“绿”的结合,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大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达到农业文明的最高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只是在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落伍了。因为成熟和发达农业文明的强大惯性,超稳态的封建社会制度,使中国失去了率先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机会。进入21世纪的中华民族有理由,有能力率先点燃生态文明之光,再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需要,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一点在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上有着充分的认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上已经闪耀着生态文明之光。
  第二,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是培育生态文明的沃土。中国文明的核心和精髓是“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的观念。中华民族的文化真谛与生态文明的价值主张是相通的。
  第三,我们有前车之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从辩证的角度看,我们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也有一定的好处,我们完全可以避免传统工业化发展的弊病,绕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生态文明精神的感召下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如果说,封建社会滋生了农耕文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工业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能创造出崭新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全国一盘棋、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环境保护的全局性的特点相一致。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中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届时,世界生态文明的“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全世界1/5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这是多么令人景仰,令人渴望的未来社会愿景。同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可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的社会发展理念在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但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想,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魅力和感召力。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新的伟大贡献。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与乡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恐怖分子的“地理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3:48,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