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问薇千柔|查看: 22035|回复: 7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有效防护?李兰娟院士回应

 [复制链接]
8#
 健哥纯爷们 发表于: 2020-1-22 19:05:2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希望不要出现超级传播者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希望不要出现超级传播者

  1月22日凌晨2点,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院士门诊,为患者看病。  今天中午,李兰娟院士门诊结束后,马不停蹄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接受都市快报、浙医在线记者采访。
  

  :李院士好!昨天夜里您还在北京,今天凌晨飞回了杭州,一早又在门诊。刚结束门诊又来接受我们的采访。真的谢谢您!
  李兰娟院士: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我、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1月18日去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也查看了有关现场。
  我们的任务是对疫情的研判,研判情况都已经向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做了汇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我们两位专家的情况汇报。
  通过这次考察,我觉得有几点:
  第一,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于武汉,我们国家对于新病毒的发现,在发现比较多的发热病人时就提高了警惕,由武汉市卫健委先检测了所有病毒,对冠状病毒也进行了检测,发现有冠状病毒。这是非常重要的功劳。后来经过国家鉴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及时发现是新型冠状病毒,对整个社会,对世界有很大贡献。
  第二,这个冠状病毒起源于哪里?他们很快锁定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那个市场里不仅有海鲜,也有野生动物。大量早期病人,是由于去海鲜市场有关。所以武汉很快关闭了海鲜市场,这个措施也是比较快的。当然尽管发现了关闭了,但毕竟前面已经有一段时间在那里传播,所以在武汉这个地区,相对病人就比较多。武汉传染病医院和定点医院也有不少病人,同时也发现了医护人员感染,也发现了病人整个病程发展,经观察,前面几天是一般的肺炎,甚至开始那么几天还没发烧,有的病人到第十天病情加重,也有少数的重症病人。还在不断观察中。也发现了少量医护人员感染。
  我们去了以后,认定:第一,存在人传人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容易播散。我们认为在武汉的人尽量不要外出,外面的人不要去武汉,把疫情控制在武汉,尽量不要向全国播散。这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控制方法。当然已经有好多人离开武汉,也不可能不离开武汉,但是至少发烧的病人不能离开武汉。
  我们去了武汉,认定了也建议了这是乙类传染病,应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所以国务院很快就做出决定,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这是国家非常重大的决策,对疫情控制做非常重要的定位。
  所有人要如实上报,不能隐瞒,国务院的命令。现在大家看到全国各地都有散在的、输出性的病人,我觉得不奇怪,就是我们国家有了这样明确的规定,可疑的疑似的都报了。
  根据我们去了当地以后的情况,发现大量各地的病人,都与武汉有关系,对武汉要加大防控的力度。国家卫健委也派了医疗队、专家组、管理人员帮助武汉加大疫情防控。
  电视电话会议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加大了武汉来的人的测体温、医学观察等工作。尤其是春节正好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人口大流动时节,容易导致传播,这个时候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各省都非常重视,控制疫情。我们希望各省对流失的病人加大观察。
  我们提出四个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尽量让病人不要再传播给第二代、第三代人,导致疾病蔓延。
  传染病我觉得是客观的自然的规律。2003年SARS之后,后来的H1N1、H7N9,包括国外的埃博拉、MERS病毒,病毒在不断变异组合,不断可能产生新发的传染病,这也不奇怪。发生了以后,要高度重视,尽量控制,控制当中,我作为传染病专家,非常明确提出主要是要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要及时治疗,做好防控。
  现在我们国家通过SARS以后,各个地方的防控体系已经比较完善,都有了非常好的疾控,各家医院都有了感染科以及发热门诊,通过这道防线,把发热的病人尤其是病毒感染者要发现出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块我们觉得,现在大家都要过年的时候,记住,你有点发烧不舒服,尽量到医院去看发热门诊,检测一下,是流感或者其他毛病,也可以好好治疗。假如有从武汉来的相关人员接触史,更要重视,检测,便于更好的治疗。
李兰娟院士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疗有特效药吗?
  李兰娟院士: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给患者一定的营养,一定的休息,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患者的水电解质检测,因为这些病人往往发病以后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它是肺炎,所以要给它补充氧气等等,国家卫健委已经有一个临床治疗的指南出台。

  :重症患者如何治疗?
  李兰娟院士:对重症患者,我们在H7N9有比较好的经验,叫四抗二平衡。首先是抗病毒治疗,第二是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还要两平衡,第一个平衡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是微生态的平衡,病毒感染以后,往往也有微生态的失平衡,导致细菌继发感染,所以微生态平衡能够减少继发感染。所以这一套方案和方法,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当中,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新型冠状病毒跟当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相比,它在发展到重症以后哪个更严重?有什么不一样?
  李兰娟院士:H7N9的重症发生率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要高,H7N9重症发生率的早期在百分之四十几到百分之五十的病死率,这个很高。当然后来我们有抢救以后,我们也减少到百分之十几,大幅度下降,还是有这么高的病死率。
  现在这一次的疫情,发病的人数量已经不少了,但死亡人数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当然后期估计重症病人还会增加,还需要大家加强加大救治的力度,但目前从统计的数字来看,它的病死率比H7N9要低。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有多久? 人感染之后,除了发烧之外,还会有哪些症状?怎么去判断它是属于新型的冠状病毒?
  李兰娟院士:冠状病毒在SARS的时候,潜伏期最长14天以内,这一次根据现在的病人统计,估计在10天以内。
  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的人感染后差异性比较大。有些患者感染后潜伏期比较长的,也有两三天就发病的。最长的到10天,我们把潜伏期预计的稍微长一点,确定为14天。
  记者问: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吗?
  李兰娟院士:潜伏期现在看来也可能有传染性,所以这一点要非常重视,因为现在我也了解了一些病人的情况,病人自己没有发烧,早期跟他有接触的人发烧了,跟他接触的人,可能后面也会有感染发烧等情况。
  记者问:如何检测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个新发传染病,它和其他冠状病毒相比,最主要的是病原学检测,我们现在手段很高了,过去在SARS的时候,我们自己冠状病毒最初两个月不知道是什么病原体,最后是由我国香港和加拿大他们检测,确定是冠状病毒。但这次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认定了是冠状病毒,但这个冠状病毒的检基因测序跟原来SARS和MERS的冠状病毒的序列里面不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我们称它是新型冠状病毒。
  发现了以后我们中国这次反应很快,一旦确认了冠状病毒,做了序列以后,很快的就把检测试剂研究出来了。没有检测试剂,医护人员无法确诊到底是不是冠状病毒,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检测试剂并发放到全国,现在用专门的试剂检测一下,那就可以明确感染的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现在科技能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记者问:有了检测试剂,从样本送检到最后出结果大概要多少时间?
  李兰娟院士:现在比较快,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有不同的方法,有核酸检测的方法,还有测序的方法。我们确诊病人有好几道,一个是核酸的检测,然后还要测序,最后要几个部门认定再共同确诊,以免造成误诊。

  :马上就到除夕了,市民吃年夜饭或春节期间聚餐,要注意哪些?
  李兰娟院士:过年期间市民聚餐多,建议大家不要吃野味。提倡大家禁止野生动物买卖,要保护野生动物。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毕竟是哺乳动物感染,所以对哺乳动物这方面,希望大家肉类煮熟一点,不要吃生肉。
  已经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都已经隔离了,接触者也在做医学观察了,整体社会还是安全的。这一点大家也不要紧张,我始终这么认为,不要弄得非常恐慌。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疾控部门,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们,他们是比较辛苦的,守候在病人身边。我经常跟新闻媒体讲,你们要慰问一下我们的医务人员,他们才是真正奋战在第一线的、为保障人民健康在努力地工作,应该尊重医护人员,所以听说又有伤医事件,要坚决的制止。

  :针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司他韦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奥司他韦对一般的流感病毒是有效的,但对这次冠状病毒估计还不能显示什么作用。

  :之前提出人传人的传播特点,能不能给市民的日常预防做一个提醒建议?
  李兰娟院士:因为这是个新的疾病,我们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但是按照理论的经验,这是一个呼吸道的传染病,这个是比较明确的。所以通过呼吸道的传播这个是比较肯定的,它主要是肺部有炎症,肺炎以后病毒肯定是先在肺下繁殖,通过呼吸道、唾沫等等来传播。当然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研究有没有粪便、血液这方面的传播,这块工作还在研究当中。
  呼吸道传播肯定存在,洗手这也是爱护卫生嘛。
  到人很多的场合,戴个口罩,平时人少的地方也不一定要人人戴口罩,但是你到公共场合人比较汇聚的地方,或到医院的发热门诊等地方,还是要加强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特点?哪些措施可以抵抗病毒?
  李兰娟院士:总体来讲,武汉是有感染的病例数比较多了,各个省尽管我们现在有几例、十几例,相对来说还是少数,因为在那么大的一个环境当中。
  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摄氏度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这个是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在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天气好的时候,市民对家里的衣物经常晒晒太阳也好的,保持通风、通气、空气流通。这个病毒的本身的抵抗力不是太强,容易被消灭。

  :刚才您说到温度高可以杀死这个病毒,那么市民在家开暖气或者是空调,能够有效预防吗?
  李兰娟院士:开暖气和空调不能杀死病毒,需要56摄氏度。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家里可以进行哪些消毒方式?
  李兰娟院士:家里常规的话,碗筷我们现在都主张要定期消毒机消毒,或者煮一煮,煮沸到100℃,其它的病毒也杀死了。所以我们食物要吃煮熟的食物,不要吃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个都是我们日常要掌握的一些卫生知识,希望能够做好。

  :医用酒精在棉片上面进行消毒,擦拭手机和双手,这个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所以大家如果去买这些东西,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毒一下,都是可以的。

  :能不能介绍一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的病程发展经过?大部分病人是轻症还是重症为主?
  李兰娟院士: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传染病,所以我们还在做临床的观察。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发展的病程也不相同。一般的话,感染以后有发烧,有轻度的干咳,不是有很多的痰,然后肺部有阴影。
  一般大部分病人肺部阴影以后经过治疗就好了,核酸检测2次阴性,就可以出院了,有少数的人会缺氧,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要抢救,但这是少数的。也有极少数的病人起病比较急,两三天就呼吸衰竭,变成重症。
  所以目前总体来讲,大部分的病人还是轻度和中度的。重度有多少比例,这个事情我们还没有去做详细的统计,得有一定量的病人数量才能统计结果。

  :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是哪些人?
  李兰娟院士:所有人都易感,老年人、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有慢性病的这些人,更容易感染,或者变重症。所以免疫功能比较差的、老年人等等,要更加注意防护。

  :普通人需要带护目镜吗?病毒会不会通过黏膜传播?
  李兰娟院士:医务人员同病人面对面接触,那是需要加强防护的,在外面普通人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当年的H7N9是到5月份天气暖和以后,疫情才慢慢下来的,您觉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李兰娟院士:到5、6月份天气热了以后,病毒容易减少,春节前后、冬春季病毒感染容易发生,这个也是一个自然界客观的规律。那么这个疾病因为它是新发传染病,我们已经采取了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现在正好碰到一个春节人口大流动,所以可能病例数还会再增加。那么关键在于,武汉这个地方不要进去也不要出来,另外我们各地一旦有发热门诊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都进行检测,发现了就隔离,这样我相信能把它控下来。
  当年SARS的话,我们浙江有4个输入性病人,我把所有接触的人统统隔离了,然后跟整个社会讲,你们放心,我们外面没有SARS冠状病毒,不要弄得人人自危。

  :病毒会发生变异,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那现在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李兰娟院士:感染性疾病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从被感染到病情发展再到恢复,每一个感染的人都有这么个过程。目前来讲,我们新发现的这个病毒到现在,从1号到现在也不过就二十几天,目前仍在研究观察中。

  :病毒后期会发生变异吗?
  李兰娟院士:当然会变异了,病毒在不断地变异,这个新感染的病毒也是病毒变异的结果,以后它还会再变,变是永恒的。

  :病毒会变异得更加厉害吗?
  李兰娟院士:可能会变得更厉害,也可能变得更轻一点,这两种可能都会有的,需要我们继续观察病毒的变化。

  :钟南山院士提到过,最怕出现的是一个“超级传播者”,对于超级传播者如何定义?
  李兰娟院士:所谓超级传播,是人为的定义。像当年SARS的时候,有一个人被感染了以后,跑到北京,结果一个人传染了几十个人。MERS在韩国一个人感染后传染了100多人。一个人病毒感染以后传播了很多人,专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超级传播者”,所以我们现在这方面还是要注意,目前我们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都在密切观察,防止“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最重要的还是观察隔离,要观察多久才能够解除观察?
  李兰娟院士:我刚才讲过潜伏期,观察的时间,现在规定一般是一个礼拜到十天,我们最长的14天之后应该说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特效药吗?对于抗流感常用的奥司他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抗新型冠状病毒不像我们其他的流感,有像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效果比较明显的药。这个病毒它现在没有直接抑制病毒的特效药。我们现在也有几个药在用,包括一些中药。但这个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定,老百姓自己不要去买药,更不要乱用药,这个是我们住了医院以后,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用药,不要滥用药。

  :武汉那边目前有哪些科研团队和临床专家组留在那边进行研究?
  李兰娟院士:国家派遣的临床专家组武汉那边还是有的。武汉现在几个大医院都已经收治了很多病人,我们国家也有专家组在那边。

  :昨天看到说有一个专家组的医生也被感染了,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吗?
  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表现为人传人的特点,医护人员感染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医护人员天天跟病人接触,但作为医者,这是责任和担当。所以社会大众要关怀我们医护人员。

  :即使是发展到重症的患者,我们之前H7N9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经验,也可以很好的治疗他们对吗?
  李兰娟院士:我们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也是有用的。

  :您接下来的行程是怎么安排,还要去武汉或者还要去北京吗?
  李兰娟院士:我刚刚从北京回来,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针对这次疫情,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参加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向李克强总理作了汇报,孙春兰副总理也听了我们的汇报,国务院也召开了全国的电话会议,我都参加了。国家科技部也在应急设立科技项目,包括这次得病的人医药费用都可以进行报销,做了很多决策。总体全国各部委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党和政府高度关怀人民健康,希望大家有个祥和的春节。
来源:都市快报(dskbdskb) 首席记者:俞茜茜 记者:金晶 张煜锌,内容综合健康浙江(zjwjwjkzj)
7#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1-17 05:23:0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源自:钱江晚报
原文标题: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李兰娟的日程安排精确到了分钟,坐诊、科研、行政、讲座、接待来访……71岁的年纪,在这位中国传染病界的领军人身上似乎看不出痕迹,充沛的精力和精致的妆容一直以来都是她身上亮眼的标签。
  从“赤脚医生”到院士,率领团队成功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李兰娟在几十年中的个人奋斗,是浙江乃至全国医疗行业飞速发展的缩影。
  她带领团队创建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惠及全国各地患者
  H7N9禽流感疫情肆虐时,她建议关闭了所有活禽市场
  李兰娟:
  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创建李氏人工肝系统
  开辟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
  要当医生这个愿望,在高中毕业后就深深印在李兰娟的骨子里。那段时间,她曾在老家绍兴夏履镇做中学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有24元。
  李兰娟经常目睹辛苦劳作的村民遭受腰背疼痛但无钱治病的情况。为了能为乡亲们纾解病痛,她拿着杭高革委会的一纸介绍信,毅然去省中医院学习中医针灸技术。她把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而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医学,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乡亲们做点事。
  “赤脚医生”每天只能算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就算做满一个月时间,也只有3元的收入,与代课老师相距甚远。不过,对医学的挚爱让李兰娟毅然选择了“赤脚医生”。
  因为业务能力精湛,李兰娟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毕业后进入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李兰娟的医生之路从此进入了快车道,而改革开放也在此时拉开了帷幕。
  李兰娟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上世纪80年代高达80%病死率的重型肝炎。“有个20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10天,黄疸迅速上升,消化道出血,昏迷,没小便,人很快没了。”李兰娟说,当初,他们工作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
  不甘心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重型肝炎治疗这一难题中。1986年,李兰娟申请了3000元的青年科研基金,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肝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带领团队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提高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作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李兰娟团队的Li-ALS研究获1997年及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如今,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她还多次举办全国乃至国际人工肝会议,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当年建议关闭所有活禽市场
  最快速度控制住H7N9
  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肆虐中国南方省份,李兰娟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应急指挥办专家。H7N9禽流感病毒是个新面孔,但与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兰娟并不慌。
  她工作所在的浙大一院,收治了40例H7N9禽流感患者,收治人数排全国第一。如何让病人度过危险期?李兰娟创建了早期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同时创造性地将李氏人工肝用于重症H7N9救治,有效消除“细胞因子风暴”,显著降低病死率。抢救这一关算是过了,但又该怎么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呢?这需要对病毒充分认识。
  李兰娟的团队很快从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活禽市场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证明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H7N9的主要源头,这是国际上的首次发现。
  “怎么应对?关闭所有活禽市场。”该建议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纷纷关闭活禽市场。与此同时,H7N9禽流感感染人数大幅度下降。在浙江,来势汹汹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很快被严格控制住。
  除了应对来势汹汹的SARS、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突发传染病疫情,李兰娟对浙江医疗界的改变还浸润在角角落落。对浙江人来说,现在看病求医的不少细节,都来源于李兰娟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时的顶层设计。
  比如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闲置的X光机、B超机等运转起来,病人病情得以早发现,医疗费用也在无形中降低了;此外,全面推进的浙江合作医疗,让更多病人下沉到基层的社区医院,这是现在全国都在推行的“分级诊疗”的雏形;现在拿着手机就能在浙江的医院看病,完成挂号、缴费、查看病历报告等功能,同样来源于她当年提出的“数字卫生”的发展。这让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成为了现实,让省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孤岛”成为历史。
  对话

  :工作至今,有没有哪样东西是您一直珍藏的?
  李兰娟:病人的感谢信是我一直珍藏的,这对我很有价值。所以我到了树兰医院后,每年都会出一本书,叫做《锦旗的故事》,记录每一个病人送来的感谢信、锦旗,这代表病人对医生的感谢和信任,是我们最好的礼物。

  :在医疗、科研中,您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李兰娟:我最不能容忍的,是医疗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我在浙大一院当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的时候,就不允许保健品、医药代表进入医院,医院是给病人看病的地方,解决病人的问题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搞不正之风会失去病人的心。

  :除了当医生,您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李兰娟:我没有时间兼顾爱好,科研工作、医疗工作都是没有空闲的,比如我在候机的时候,在坐车的时候,还通过远程医疗APP给病人看病。我认为工作着都是美丽的。

  :对改革开放,您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李兰娟:我们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改革,政府办的医疗和社会办的医疗应该同步发展、一视同仁,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医疗卫生问题。
  人物名片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树兰医疗发起人。
  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以及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等荣誉。
6# 青城山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2 14:4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影响

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
  5月25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李兰娟两位院士发起设立的“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在浙江大学成立。该基金为专项公益基金,将重点对在医学科研与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树兰医学奖
  2014年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设立了树兰医学奖,致力于中国医学人才培育,以发展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为宗旨,重点对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5# 华蓥山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2 09:4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评价

  李兰娟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杭州医学院评)
  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中国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浙江大学评)
4# 金佛山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2 08:28:00|只看该作者

个人生活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3# 峨眉山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2 07:48:00|只看该作者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主席
2007年~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第六、七届副会长
2008年01月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03月~2013年0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理事、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
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
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
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
浙江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感染病杂志》主编
《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
2# 四姑娘山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1 21:28:00|只看该作者

主要成就

一:科研成就
  1. 科研综述
  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作为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还从基因的角度首次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李兰娟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使得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推广至全国;建立中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
  2013年3月,以李兰娟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2.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2月,李兰娟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主编出版了中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2018.08《本科临床 传染病学 配增值 第9版》李兰娟,任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8《传染病学 第9版 人卫版》李兰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3《传染病学 第3版》李兰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5《感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李兰娟,王宇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03《肝衰竭新进展》李兰娟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10《中医学临床百家 肝衰竭新进展》李兰娟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10《数字医学导论》张绍祥,谭立文,李兰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07《感染病学 八年制/配增值》李兰娟,王宇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7《新型智能医院 第3册》李兰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06《埃博拉病毒病》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02《传染病学高级教程 珍藏本》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5.02《人感染H7N9禽流感》李兰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11《李兰娟院士集》李兰娟编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11《走出就医的误区 感染科》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8《感染病学 研究生 第2版》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7《感染微生态学 理论与实践 英文版》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07《医学微生态学 研究生》李兰娟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6《临床病例会诊与点评 传染病分册》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03《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2版》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8《区域医疗建设指南 电子健康档案临床文档规范应用示例》李兰娟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03《数字卫生标准化》李兰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011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肖永红,李兰娟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十二五教材 传染病学 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0《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与利用》李兰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10《感染微生态学》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9《人工肝脏》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5《重大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 试行版》李兰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1《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报告》肖永红,李兰娟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9《感染与化疗研究进展》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05《传染病学》马亦林,李兰娟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4《传染病学高级教程》李兰娟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03《传染病学 第2版》李兰娟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7《传染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李兰娟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04《传染病学》李兰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06《传染病学》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06《手足口病》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4《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李兰娟编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04《感染科常见病用药》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医防整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5《农村社区常见多发疾病科普手册》李兰娟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12《健康体检指南》李兰娟,骆华伟,陈卫东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课题研究报告》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03《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李兰娟主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01《传染病学》李兰娟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0《感染微生态学 2版》李兰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04《人工肝脏》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慢性病预防与保健》李兰娟主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医疗设备管理实用手册》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青春期教育读本》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健康教育读本》李兰娟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学术交流
  李兰娟主办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际暨全国人工肝会议,和日本等国家开展专业协作,担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中国理事。多次主办了国际、中国国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日本、意大利等国讲学和交流,与日本冈山大学建立人工肝合作研究关系。

  4.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11月,李兰娟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

  5.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12月,李兰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97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1年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省部级 一等奖
2012年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省部级 一等奖
2013年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5年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社会团体 一等奖
201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二)
2016年《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省部级
2017年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
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第一)

二:人才培养
  1. 教育理念
  李兰娟认为,科学科研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大力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还重在德育。她对学生做科研一定要严谨求实,绝对不允许任何虚假。当博士生、硕士生来到李兰娟的团队,作为导师的她就让学生先把研究方向定下来,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发挥、思考,然后拿出一个方案来做开题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李兰娟觉得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力培养,让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做课题设计,善于研究,善于写作。所以,这不单是在科研上要培养,更重要在道德、做人这方面还要培养他们,培养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2. 教学推广
  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

三: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1999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6年6月1日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
1# 贡嘎山
 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1 18:2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经历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
  1960年7月,李兰娟从绍兴夏履中心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全省统一中考。考虑到家境困难,想能尽早参加工作,李兰娟第一、第二志愿就都填报了中专。然而,因成绩优异被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录取。
  1970年9月,李兰娟进入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
  1972年4月,在校期间的李兰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6月,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至1993年10月)。
  1974年9月,李兰娟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至1975年6月)。
  1983年9月,李兰娟在浙江省卫生英语进修学校英语口语班学习(至1984年1月)
  1984年8月,李兰娟在中国丹麦培训中心学习了两个月的微生物学。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进行人工肝技术的研究。
  1993年10月,李兰娟担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至1996年10月)。
  1996年10月,李兰娟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教授。11月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至2002年6月)。
  1998年3月,李兰娟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至2008年3月)。
  2002年6月,李兰娟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7年6月)。同年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中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李兰娟对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2018年1月,李兰娟团队获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2:4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