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0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4-13 08: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古村落保护利用四个实际问题之“理”

 [复制链接]
源自:福客网  : 吴琳
  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多少有些差异。在学理上,保护同利用,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扯在一起。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两者似乎就是因果关系,就是必然联系。因此,有必要从“理”的角度,对以下四个实际问题作简要讨论和说明。
  第一,古村落的保护利用,须少用和慎用“无限权力”的思维习惯来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国家文化行动,代表国家权益的政府及其被赋予权力的职能部门单位,是“法定主体”,有权安排并处置保护利用的工作。“法定主体”,是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主体。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法定主体”习惯于将权力变成无限大、责任变成无穷小,可以干所有自认为是为了别人好的事情,同时不负任何责任。
  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尤其是至今还有人在按照古老方式保护着、利用着的古村落,须少用和慎用这种“无限权力”的思维习惯来干。即使古村落当下已是事实上的破败不堪、落后非常、严重影响形象,必须重点整治,必须用超常规的方式促进发展的村落,“法定主体”也不能甩开她的“当然主体”自己干;即使“当然主体”的观念很落后、能力很低下,“法定主体”亦应该想到,如果不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利用,古村落早已不复存在。如果古村落可以视为宝贵财富,她的“当然主体”,即使不能当作这些宝贵财富的拥有者,仍是必须当作将宝贵财富从古保护至今的“有功之臣”。“法定主体”不能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封建思想,把一切资源都无条件地归己名下、占为己有;也不应该用“改变破旧面貌就是推动发展”和“推动发展绝无罪过”的逻辑,把自己安排在“君主”的宝座上,怎么干都行。
  第二,古村落保护利用,不能长期处于围绕发展旅游产业来办的状况。一段时间以来,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主要目标是藉此发展旅游业。黔东南州的西江、肇兴、郎德、小黄,黔南州的音寨,贵阳市的青岩古镇、镇山村,铜仁市苗王城,安顺市的天龙、云山屯、本寨等等,都是如此。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至少,村落建筑风貌整体保护下来了;村落的文化知名度提升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信心提升了,文化传承的内部动力增强了;当地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了。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缺乏旅游业支撑力的古村落,虽然保护工作也在实施,保护效果却不那么显著。事实证明,基于发展旅游的古村落保护利用,做法有效,路子正确。
  于是,自然就要发问,古村落保护利用,如果不能只基于旅游产业进行,要怎么进行呢?我认为,这需要从保护有没有必要一定得同直接利用建立因果关系,来寻找出路。如果我们真正将古村落视为文化遗产,就应该是围绕她的价值保存和彰显,将各种可能整合、协同利用的资源聚合过来,投放在有利于她改变面貌、提升水平、增强自信的环节,让她不为交通落后、生产困难、生活单调而烦恼,免得她整天忧心忡忡、无瑕仪表。如果古村落里面的人们,在外部主体的真诚帮助下富裕起来了,文化信心提振起来了,那么一点儿传统文化的保护之事,人民群众在闲暇之间就可以搞定。古人创造我们今天啧啧称奇的传统文化,也不是整天冥思苦想弄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保护的行动不单是强制保留什么、修建什么,而是从“当然主体”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意识同步提高来着手,而是直接保护与间接保护并举,就不会陷入基于什么产业来进行保护的“囚徒困境”。功夫做到一定的程度,古村落的旅游业自然而然会生成发展起来,而且此时的旅游活动也不会撼动古村落的原生文化基础。
  第三,古村落保护利用,各种参与主体要适应发展缔结良好的合作关系。“当然主体”是文化持有者,是古村落资源权益的当然拥有者,是保护工作能够持续、正常推进的重要力量。“市场主体”是从市场寻找古村落保护利用之动力的关键力量,主要是培育壮大产业、提供产品与服务,推动品牌建设等。古村落保护利用要出大成效,三个主体一个都不能少,他们的关系缔结和巩固,必须服从于和适应于保护与利用的需要。
  通常,古村落保护利用之初,没有显见的经济效益,“市场主体”的介入,往往具有尝试一下或赌一把的含义,而“法定主体”授权开发利用的价位往往比较低廉、条件比较宽松。“市场主体”得到开发权后,往往会相机而动,达不到“法定主体”及“当然主体”的预期,继而引发诸多矛盾。所以,必须有既“拉”又“赶”的机制,解决“市场主体”的“先天性毛病”,减少和避免纠纷。
  第四,古村落保护利用,需努力激活其原本的文化机能,而不是为了画面的整洁美观不遗余力地对其外表进行重构和修饰。表面修饰有必要,传统文化肌理的修复,传统智慧和传统知识体系的发掘、彰显和创新更为要紧,否则,保护的结果只会是重建一个看似美丽的空壳,徒有形象,没有生机。
  总而言之,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得体之法,关键在“理”。必须依“理”保护、依“理”利用,古村落才能做到既保住古老的神韵又焕发全新的生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渠县中学一周内两学生自杀 班主任“消失” 皖北地区民俗文化心理分析及构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21:0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