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93|回复: 0

[离婚案开启的现代化之门

 [复制链接]
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 X, |3 {% L# g3 {0 F9 Y' w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 E1 G6 w) c; a/ j⊙ 作者简介4 b8 n7 k2 O) F http://www.phoer.net
  贾晋京,青年思想者、经济学者、历史学者2 h9 \# d' C' k6 v4 V  x0 x7 G http://www.phoer.net
  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是英国,可以说,没有英国在政治制度、经济运营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开创性探索,就不会有后来的现代化之种在全世界生根开花。而英国的现代化又是如何发源的呢?
http://www.phoer.net ( @, s0 _& W- m- B5 ^9 z  众所周知,现代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撕破漫长的中世纪黑暗照亮欧罗巴大地的。那什么是“中世纪的黑暗”呢?是教权、国王、骑士“三合一”的统治体系!高高在上的罗马教皇被认为是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他,以及罗马教廷是人世间一切思想的主宰,教廷是各国天主教会的上级机构,各国的大主教必须由罗马任命,而各教区的主教则是大主教的下级,直至基层教堂的神父……天主教会就是这样一个森严的等级机构,它不但钳制人间的一切思想──规定世人的所有言行都必须以教廷确定的教义为绳尺,而且掌握各国王权的与夺──根据公元494年由教皇盖拉西厄斯(正是此公把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节”的)提出的“双剑”论,思想权力和政治权力都是由基督授予教会的,然后再由教会把政治权力赐予国王,教会是王权的中介,因此,教会也有权收回王权。而国王则是上帝派出的世俗事务主宰,他掌握的不是说教的权力,而是铁与火的王权!骑士贵族则是国王的附庸,他们的生命属于国王,必须以他们的武力为国王效忠,而国王则赐予他们土地,他们是土地和战马的所有者。骑士的属地称为庄园,由城堡和田园构成,骑士住在城堡里练习马术和击剑,人民则作为骑士的附庸在田园里劳作,毫无人身权利可言,除非能逃离庄园。中世纪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笼罩在教士、国王和骑士编织成的统治网络之下,逃亡农奴组成的自由城市在密布网络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像黑暗天幕中的点点星光……
http://www.phoer.net 4 L; W2 d8 I8 H5 `* _! h) O  P  显然,这铁铸般的黑暗不是说撕破就能撕破的,惟有建立一种制度,使教廷不再能掌控一切,思想才有可能自由,从而释放其创造力;也只有建立一种制度,使国王不再能够通过武力主宰一切世俗权力,国家的权力才可能由人民的代表行使,民主政制方能运行,由此,现代文明才成为可能。如此重大变革是怎样发生的呢?正是在英国,出现了第一个不受罗马控制的教会,也是在英国,一位国王竟然主动把国家权力交给内阁去行使!而国王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做法则启发了企业界,从而发明了董事会-总经理的现代公司制度,使工业革命成为可能,人类由此踏上了现代化之路……谁曾想到,这一连串制度变革,竟然肇端于一场离婚案──
http://www.phoer.net $ R& c8 V$ K* k6 u" r  一" @- n% M% ^0 v0 k, u; ~ http://www.phoer.net
  大约在1527年的下半年,都铎王朝的英王亨利八世决定与王后凯瑟琳离婚。' w+ l: H3 F3 \1 f http://www.phoer.net
  为什么要离婚呢?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吗?没这么简单。
http://www.phoer.net   Y: Z0 e: q7 v9 y: S/ x. n  当初,阿拉贡王朝(当时统治西班牙)的公主凯瑟琳本是亨利八世之兄──王太子亚瑟之妻,1501年16岁时嫁入英国王宫。然而,婚后仅仅半年,体弱多病的太子就驾鹤西游去了。年轻的寡妇凯瑟琳又被许配给了时年仅10岁的未来的亨利八世,待其成年后完婚。
http://www.phoer.net 2 L% R9 r/ J4 j% E8 R  按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婚后两人感情也算不错,先后生有五个子女,但是不曾幼年夭折的只有一个──生于1516年的玛丽,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暴君“血腥玛丽”。而英国历史上此前还不曾出现过女王践位。随着凯瑟琳日渐老去,亨利八世开始为“国本”问题忧心忡忡。+ b4 Y4 j' C/ v* ^0 l3 ] http://www.phoer.net
  不过真正让亨利八世下了决心还是凯瑟琳的侄子──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当时有三个雄主逐鹿欧洲:英王亨利八世、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西班牙王卡洛斯五世。1519年卡洛斯五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占了上风,从此他不再仅仅是西班牙的国王了,从波兰到巴尔干半岛,欧洲大陆的广大地区,除法兰西和意大利以外,几乎全在他的控制之下,算得上“三分天下有其二”。为了遏制卡洛斯五世过于强劲的风头吹向意大利,在亨利八世的支持下,弗朗索瓦一世与教皇克雷芒七世订立了反西班牙的科尼亚克同盟。然而联盟不但没有把卡洛斯五世怎么着,反而被对手端了老巢──1527年5月6日,卡洛斯五世的军队洗劫了罗马,并控制了教皇,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卡洛斯五世的胜利就是亨利八世的失败,失败者总是郁闷的……
http://www.phoer.net ) a( g) @$ Q( m  郁闷中的亨利八世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惹恼了上帝,因为《圣经·利未书》说,“娶已故兄弟的寡妇为妻”是被禁止的,于是他决定和凯瑟琳离婚。
http://www.phoer.net - a# W2 b$ S' b) \  那个年代涉及婚姻的大事必须由教会批准才行,当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结婚就是罗马教廷特批的,如今要离婚,按照程序,也得上报罗马教廷批准才行。7 y7 o6 h3 n) l- X http://www.phoer.net
  这时英格兰最有权势的大臣要属约克教区大主教兼英格兰大法官托马斯·沃尔西了,在国内他是亨利八世最倚重的大臣,在罗马方面又是下一任教皇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亨利八世希望通过他同罗马方面斡旋离婚案审理。但不要忘了,此时的教皇已经被卡洛斯五世控制在掌心了,卡洛斯五世又怎么甘心让姑妈遭到抛弃呢?( c0 y( R' [  z' H7 Q0 p http://www.phoer.net
  使节的频繁往来和两年的扯皮,换来的只是克雷芒七世批准英格兰教会自行负责此案审理。如果案例能够由沃尔西全权负责,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麻烦了,但是教皇偏偏另行安排了一位特使──枢机主教坎佩基奥赴伦敦“协助”审理。由于坎佩基奥不断的巧妙拖延,审理迟迟没有结果。1529年10月,亨利八世终于忍耐不住了──教皇特使被不加审判地处死,沃尔西免除一切职务并逮捕,在押赴伦敦途中死去。, B5 [/ [) q5 o+ `6 w http://www.phoer.net
  接替沃尔西担任大法官的是托马斯·莫尔,他的著作《乌托邦》后来举世皆知。莫尔不愿意陷入这场政治斗争,他以不介入离婚案为交换条件出任了大法官一职。亨利八世此时仍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惟有继续跟教廷扯皮,一扯就是三年。
http://www.phoer.net , j' b2 B2 T: t+ w  不过这三年中,有一个人替国王找到了解决办法,此人叫做托马斯·克伦威尔(与100多年后的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不是一人),原本是沃尔西的跟班。沃尔西死后,亨利八世发现了他的才能,从此青云直上。克伦威尔想到的办法是让英国教会脱离罗马独立,离婚的事就可以不用罗马过问了。这种想法无疑是受了欧洲大陆正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启发。6 c; q/ |! @; g$ H$ k6 t4 b& `3 t http://www.phoer.net
  克伦威尔分三步实行他的计划。他首先促使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宣布英格兰不再向教廷纳税,取得了财政独立。稍后于1532年利用众议院议员(众议院议员选自平民)对教士的不满,通过了《神职人员让权法》,把教会在议会中的权力转移给了国王。完成了这两步之后,1533年克伦威尔重拳出击,操纵议会通过了禁止向罗马上诉法案,宣布英国的司法权独立。此时,亨利八世终于可以顺利离婚了。原为凯瑟琳侍女的安妮·博林成了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 M3 }( C% P+ d1 Y% y) [7 q9 f http://www.phoer.net
  1534年,英国国会又通过了历史性的《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英王就是上帝在英格兰的最高代表,而不再是罗马教皇,英格兰教会也不再是罗马教廷的下级,独立的英国国教诞生了!(中国一般把英国国教翻译为圣公会)
http://www.phoer.net ) I! t! v! n: {/ A  N' |% J/ w  《至尊法案》颁布后,神职人员被要求宣誓承认英王的至尊地位,托马斯·莫尔因拒绝宣誓被处死。安妮·博林于1533年9月生下一个女儿,后来成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6年,安妮又产下一男婴,却是死婴,被失望而愤怒的亨利八世以通奸罪杀头。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终于给亨利八世生了个儿子,后即位为爱德华六世,正是他在仪式、符号、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使英国国教确立了同天主教会不同的体制,真正实现了不可逆转的独立。
http://www.phoer.net " t; W5 H4 x/ W- A4 D/ j7 B  二
http://www.phoer.net ( a1 W7 d1 R* X3 b+ `6 ^  亨利八世离婚案导致了英国国教(圣公会)脱离罗马教廷独立,英国由此奠定了摆脱欧洲封建体系控制的制度基础,但这仍不足以保证历史不会开倒车。2 {0 [( i0 [6 S http://www.phoer.net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他唯一的儿子──时年10岁的爱德华六世继位。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完成了一件重大改革──宗教仪式由原来使用拉丁语改为使用英语。当时英国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才懂拉丁语,而大多数人民群众只懂得他们喜闻乐见的方言──英语,使用英语使圣公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在与罗马教廷的分庭抗礼中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聪明的领导人要对抗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威权时,最有力的办法就是动员人民。& E* u, @" c0 t% X/ w8 g- N http://www.phoer.net
  此时的欧洲,天主教和各派新教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都必须以此为背景,才能理解。而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斗争的基础在于它们他们代表的不同制度体系。大体上,天主教组织严密,等级森严,代表住在封建庄园里的骑士贵族体系。而新教各派的基本主张在于废除天主教的组织体系,强调只要拥有内心的信仰即可,无需上级批准,代表住在自由城市里的市民阶层。) z. {4 E$ v/ u5 _' i4 p; { http://www.phoer.net
  爱德华六世在位仅六年便“宾天”了,王位由其姐──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承,是为玛丽一世。玛丽一世是个极端的天主教徒,她想把英国拉回天主教的轨道上去,因而大开杀戒,英格兰遍地竖起了火刑柱,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著名的外号:血腥玛丽。尽管恐怖政策对上层社会有效,却无法改变圣公会的群众基础。不知是不是因为杀伐过度,玛丽一世也享祚不永,践位仅五年就驾崩了,其同父异母之妹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伊丽莎白一世自己就是一桩教皇不承认的婚姻的产物,所以她不可能不是天主教的反对者。她在位长达45年,其间不但圣公会的地位得到巩固,她还两次派兵到欧洲大陆,支持新教徒反对天主教的斗争。伊丽莎白之后,圣公会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已成不可动摇之势,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英国不再是欧洲封建体系的一环。我们可以看到,如此重大的制度的变迁并非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由亨利八世离婚触发的一系列斗争造成的。然而这些只是开始,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 f9 k9 ?& M$ s' M+ f8 ^: G* \ http://www.phoer.net
  1685年,英王查理二世“甍”掉了,他没有合法子女,王位兄终弟及,曾经流亡法国的天主教徒詹姆士当了国王,是为詹姆士二世。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首位天主教徒英王,在此之前近十年期间,围绕是否该让詹姆士二世继位的问题,英国议会分裂成两派:坚决反对让他继位的一派,被称为辉格党,意思是“马贼”;拥护詹姆士的一派,被称为托利党,意思是“歹徒”。两派尖锐对立,开创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先河。
http://www.phoer.net - H3 Y4 o* s8 O  詹姆士二世践祚之初,倒是显得很谦恭,甚至赢得了议会的大多数支持。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几个月后,一个自称是查理二世私生子的人发动叛乱,声称自己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詹姆士二世出兵平叛,并乘机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此前英国的陆军只有6000人左右,他扩充到3万人,还任命了很多天主教徒为军官。- \* w7 _$ ?/ i5 y+ \% S http://www.phoer.net
  詹姆士二世此举引起一片反对。英国与欧洲大陆间有英吉利海峡天险阻隔,陆军在以往的历史中主要记录是打内战,因此士民一向把陆军看成是加强专制暴政的邪恶工具。6 o. k- j8 `8 Q" A% T7 A7 @* V http://www.phoer.net
  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大废除关于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大规模迫害加尔文派新教徒(胡格诺)的事件。许多胡格诺逃亡英国,向英国人诉说遭到迫害的惨状,激起了英国士民对天主教的更大愤恨,民心向背变得不利于詹姆士二世。而詹姆士二世却不顾这些,继续在高官中增加天主教徒比重,而且在1687年7月大选到来之前将议会解散,并宣布新的议会大选延期,因为詹姆士二世感到其支持者不可能在新议会中占多数。此举甚至导致原本对立的托利党和辉格党都联合起来反对他。' o% M1 ?& {. E, a5 F3 f http://www.phoer.net
  英国士民这时已对詹姆士二世彻底失望,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其两个妹妹安妮和玛丽身上,她俩都是新教徒,其中玛丽是欧洲当时唯一的新教国家荷兰的执政威廉之妻。由于詹姆士二世还没有子女,人们都希望詹姆士二世身后能由安妮或玛丽继位。2 b* S9 w5 Y$ x8 L8 Q) z8 R/ `' B0 r http://www.phoer.net
  然而1688年6月,突然传出王后生了一个男孩的消息。现在詹姆士二世有了男性后裔,将来必由其继承王位,而这个王子又必将是一个天主教徒……
http://www.phoer.net 0 H. w  T# A5 @  g, Z- o  在这样的情况下,辉格党和托利党七位要人密谋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玛丽发动武装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7 D9 n$ j) P" s! H# E2 w http://www.phoer.net
  荷兰是新教的策源地,这个国家历来就不是骑士领地,那里的人民不但不需要骑士阶层的天主教,也不要象征骑士统治的国王,他们以一个古罗马时代的名词自称──共和国。当然它也无法不引起列强的觊觎──1672年,法王路易十四与英国联手进攻荷兰。正是威廉临危受命,就任荷兰执政,率军击败了英法联军的入侵,成了荷兰的民族英雄。5 D# G# I$ N7 c* O3 F1 v http://www.phoer.net
  经过一百多年的海上贸易立国,荷兰拥有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具备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实力。而威廉也一直在密切关注英国的局势发展,准备伺机取而代之,他的目的到不是为了吞并英国,而是为了给英法联盟来个釜底抽薪,使他们失去再次联合侵略荷兰的可能。因此,当威廉接到来自英国七位要人的密信邀请后,立刻亲率大军出动。0 S) M. b6 q6 w: m7 s. Z# {1 m http://www.phoer.net
  1688年11月5日,威廉的1.4万军队渡过英吉利海峡,在德文郡的托尔湾登陆,立刻就受到当地地方官的欢迎。以后他所到之处,人民都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就连詹姆士二世的妹妹安妮也加入到了欢迎之列。詹姆士二世虽然有4万大军,却失道寡助,众叛亲离,未曾抵抗就出逃法国。威廉和玛丽兵不血刃就占领了伦敦,史称“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共同加冕为英王,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2 @; D$ L' v0 }2 H' E+ K http://www.phoer.net
  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积极谋求路易十四支持其回国夺权。英国议会为了应对这种危险,于1689年10月通过了里程碑式的《权利法案》。法案只有短短的十三条,其中有两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条款:
http://www.phoer.net ; o; I8 Y( n4 g' V  - 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得擅自创立或废止法律。
http://www.phoer.net 9 `' c0 r, `+ |  这一条实际上规定了议会的立法权,英国议会从此由等级代议机构转变为现代立法机构。6 F$ c$ v$ p1 U+ k; A. T- q- ]9 N; I http://www.phoer.net
  - 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得以任何名义征用钱财或物资。$ F8 w& T( h& }' H' M$ q http://www.phoer.net
  这一条实际上规定了财政和税收权归议会所有,这样国王再也不可能像詹姆士二世那样试图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了。
http://www.phoer.net # P9 B& H) Z. I& r( Y  M  由于威廉三世是“外蕃”入主,没有自己的势力,加之他的战略立足点在荷兰而不是英国,所以就痛快地签署了这个法案,开创了君主立宪的“虚君”政治时代。
http://www.phoer.net : ~) {! {5 p  j  英国《权利法案》实际上是美国宪法的先导,其意义在于把立法和财政这两项最重要的权力交给议会,社会对秩序的需要就能够制度化地经过议员变为国家法律,不再凭国王一己口含天宪,财政也因此能由国王的财政变为公共的财政。
http://www.phoer.net : O" n) i6 N% l  然而《权利法案》并没有完成行政权力从君主到内阁的转变,这还需要新的历史契机,这契机的到来,与威廉三世的继位问题有关。
http://www.phoer.net " n; f+ F1 M# x) S) Q6 V5 Z/ q  三7 m! `9 B4 x# i http://www.phoer.net
  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把立法和税收两项权力从国王手中转给了议会,但行政权力仍然在国王手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假如老国王死了却没有直系后代可以继位,王位继承将再次发生危机,并把国家政治拖入动荡之中。实际上这种危机在此前一百多年的英国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教训深刻,而更严重的是,“今上”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也不曾生下一男半女……
http://www.phoer.net - U/ ^) Y1 a3 d) c# P, J  由于玛丽二世在1694年宾天,威廉三世注定“无后”,所以,实际上可以指望的王位继承人只有玛丽的妹妹安妮了,但不巧的是,安妮也没有子女!而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局势,也使英国人感到一场重大危机似乎迫在眉睫──
http://www.phoer.net 2 f$ _# x0 p: e; g8 \, P  1700年底,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逝世,没有子嗣。按照欧洲传统,一国王位可以由外国王室成员继承,本国人除非是王室近支血脉,金枝玉叶,否则即使天潢贵胄,封公裂土,也没有资格染指神器。由于已故的查理二世本人系出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时又是法国波旁王朝当时在位的一代雄主路易十四之内弟,所以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都在觊觎西班牙国王宝座。查理二世是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嘱,路易十四抢在第一时间宣布他自己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按照这种安排,路易十四将不仅是法国的主人,还将成为成为世界的主人──因为当时西班牙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显然,对哈布斯堡王朝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英国的威廉三世也很生气,因为他毕生都是以跟路易十四对着干为业的!于是,英国和奥地利,加上威廉自己的国家荷兰和德意志境内的新教诸侯们,他们联合起来了!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开打。
http://www.phoer.net 9 S0 k7 y" l. E" v6 Y  这场大战给英国人最直接的警示是:国外没生儿女后果多么严重!不过战争刚一开始,倒是从敌人那儿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光荣革命中被赶跑的詹姆士二世在法国长眠了!可是没高兴多久,威廉三世自己也一病不起,知道来日无多了。这里潜藏着一个大麻烦:按此时的游戏规则,最有资格在威廉三世身后继位的,在法律上应该是詹姆士二世之子詹姆士·爱德华·斯图亚特。但英国人普遍不愿意让他继位,因为他不但是天主教徒,而且是路易十四豢养的!怎么办?惟有修改游戏规则,于是,一部对后来历史具有决定意义的法律──《王位继承法案》在1701年出台。其中的核心条款规定,英国王位不能由天主教徒继承,并且,谁来继位,前任国王指定的不算数,要议会批准的才算数!& v! e' w7 X) Z& g% u http://www.phoer.net
  《王位继承法案》的重要意义在于,实际上把最高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从国王转移到了议会。最高权力的交接班从此形式上由人民赋予,而不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意志。这样,国王的实权只剩下了一项──主持国家行政。: W( S; g* l+ a8 P http://www.phoer.net
  1702年,威廉三世与世长辞,根据《王位继承法案》,安妮顺利继位。然而,安妮接到手的王权,对她来说,恐怕不是一个香饽饽,反而是一个烫手山芋。这个山芋的烫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正处在拉锯状态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家一切大事都要围着它转。一个女子,乍一接手权力,就是如此头疼的大事,国有疑难可问谁?第二条更烫手:能拍板出兵出钱的议会自身却内讧得紧!
http://www.phoer.net : }8 K# j: C) P  R# u! {7 T+ f  安妮刚一继位,就把欧洲大陆战场上的英军统帅约翰·丘吉尔(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祖先)的爵位由“马尔巴勒(Malborough)伯爵”晋升为马尔巴勒公爵,让其为国分忧。马尔巴勒在战场上可谓谋略超人,屡战不殆,然而在国内却被掣肘得厉害。这是什么原因呢?% u  `! g6 \! q/ P0 W9 ?, w http://www.phoer.net
  原来,当时英国议会中托利党和辉格党斗争激烈。光荣革命时形成的短暂联盟不到两年后就破裂了。1698年大选中托利党获胜,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初期仍是托利党在议会占多数,而他们却是反对参与这场战争的!要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可打可不打的。它决不仅仅是一场争夺王位的战争,更是一场新教反对天主教、市民力量反对封建王权的战争!对英国来说,还是防止法国成为巨无霸并进而吞并英国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却被托利党主导的议会掣肘,女王在宝座上怕也是如坐蒸笼。2 D. v  ~2 B6 g* q8 F4 ?2 _ http://www.phoer.net
  不过局面很快扭转了过来,在1704年的大选中,辉格党推举马尔巴勒为领袖,一举战胜托利党,赢得了议会多数席位。于是马尔巴勒事实上成了出将入相的人物。安妮女王虽然拥有主持国务的权力,但毕竟不懂军事,所以她只是出席国务会议,而听凭马尔巴勒裁决军国大事。
http://www.phoer.net 0 [5 C8 Y4 @; r1 f  这时马尔巴勒主政的机构已经叫做内阁(Cabinet),这是议会中一个常设机构,由少数掌握重权的大臣(必须是国会议员)组成,经常在一起开会决议国是,而国王的行政之权就体现在主持内阁会议,并拍板决策。
http://www.phoer.net / u( r2 X! i% P+ r& J$ b# O. j  内阁的前身是亨利八世在1530年建立的枢密院,最初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帮亨利八世出主意怎么离婚)。后来到了17世纪中期,枢密院规模扩大了,下设4个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外交委员会。1688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只任用最信赖的辉格党议员为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委员。但由于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威廉三世的心腹,所以威廉三世有时也在密室(英文为Cabinet,即内阁)里讨论外交之外的大事,所以它也被称作内阁或内阁委员会。不过当时国王也会召集其它委员会来讨论政务,内阁并未固定下来。直到1702年安妮女王即位后,战争和外交事务几乎是此时国家大事的全部内容,内阁才成为固定机构。
http://www.phoer.net $ u/ r' M+ o6 I% T8 I  由于有了纯粹由辉格党人组成的内阁强力领导,加上马尔巴勒天才的运筹帷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终于在1713年以英-奥联军获胜而告终。太阳王路易十四失去了他的光芒,黄昏的太阳最终敌不过冉冉升起的明星!
http://www.phoer.net ( q8 F2 G2 P/ t- w- f  1714年,安妮女王走完了她战斗的一生,她也没有子女!部分托利党人发动了企图拥立詹姆士·爱德华·斯图亚特为“詹姆士三世”的政变,不过没有成功。根据《王位继承法案》,王位应由新教徒继承,于是,一位德国王子、路德教徒──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易加冕为英王乔治一世。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曾经是马尔巴勒手下的一员大将,喜欢身披一袭红袍,出入枪林弹雨,立下赫赫功勋。% A( `1 z- k, S1 Y& o# @" X http://www.phoer.net
  然而,喜欢身先士卒的英雄,却未必善于折冲樽俎。继位这年,王子年已54岁,在德国生活了54年,不会讲英语。所以,主持内阁会议的时候,只能跟大臣们用法语交流,想想看,用刚刚击败的敌人的语言主持自己的国务会议,这该有多么别扭!加之乔治一世对英国政务知之甚少,而且武将出身的他还不喜欢坐在桌子旁边,而是喜欢打猎。因此,乔治一世一继位就很少出席内阁会议。到了1717年之后,就连伦敦这个气候见鬼的地方都不想住了,干脆搬回汉诺威老家,逍遥地打猎去了,把政务甩手交给内阁。# ~) K7 h8 ]) ^% o http://www.phoer.net
  这样,英国内阁获得了事实上的行政权力,把国王架空成了完全的虚君。只不过,这种情况当时还只是“例外”,并没有经过正式确认,也没有规定国王对内阁的决策无权拍板。所以,这时的英国内阁还没有成为只对议会,而不对国外负责的责任内阁。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还需要新的契机。
http://www.phoer.net $ K/ U& `& n6 _4 x" ]2 ^  四
http://www.phoer.net 3 l1 m% }  |3 D" v  历史的演进总是充满了偶然。一个不懂英语的人竟然成了英国国王。
http://www.phoer.net : J. f: n& T) m$ r  由于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只得把行政权力甩手交给内阁,“虚君政治”实际上已经出现,但是经邦治国的行政权力在名义上仍归君主所有,要想让君主把权力让渡给内阁,显然还需要新的机缘。赶巧的是,这机缘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b2 D7 R  o4 _, J6 F4 Y) w http://www.phoer.net
  1720年,一场巨大的灾难突如其来地席卷了英国,这就是意义深远的南海公司事件。南海公司事件是历史上第一场金融危机,对当时英国的冲击可以说丝毫不亚于1997年那场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的冲击,“经济泡沫”一词就来源于此。不过另一方面,这一事件对英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造成的巨大改变,竟不期然地成了现代化的源头之一。
http://www.phoer.net , L& w; H) e' W) A  事情还得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说起,由于战争开支庞大,英国政府除了向英格兰银行(1694年成立)举债外,还不得不向一些私人和商业公司借钱,并允诺向债权人支付高达6%的年息。但随着国债利息日益沉重,英国政府也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想出一个用政府垄断的资源抵偿利息的办法:1711年,由年高德劭的牛津的哈里伯爵牵头,一些持有大量短期国债的人以国债为股本成立了南海公司,议会给公司颁发了特许状,允许公司垄断经营英国人在南美洲的一切贸易。而南海公司则一举替政府解决掉了1000万英镑的债务,缓解了安妮女王的燃眉之急。
http://www.phoer.net & a; E$ p5 ?6 Q, F  那时的“公司”(Corporation-“合作经营”)和现代的公司(Company-“合伙”)概念并不相同。那时的Corporation用现代的观念看来更像个大协会,可以是不同行业的很多独立法人的联合体,他们联合在一个Corporation下跟某一个地区进行贸易,但一般并不生产同一类产品或经营同一类业务,典型的如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南海公司取得了对盛产金银的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足以抵偿国债利息的收益损失,然而当时南美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政府不允许殖民地和英国人进行贸易,只允许英国人给南美洲贩运黑奴,而且每年只许运一船!所以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根本没有实际收入来源,只能靠关于西班牙会开放贸易的幻想硬撑着。好在随着1714年英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胜,西班牙政府终于同意开放四个贸易口岸给英国。5 ~. v& Y# ?! K7 |5 \8 {9 Y http://www.phoer.net
  于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开始被南海公司编造出来:当南海公司把英格兰的制造品运到南美洲海岸,当地的土著就会用秘鲁和墨西哥地下无尽的金银宝藏付给英国人价值百倍的金锭银锭,然后南海公司的船将满载着金砖银石回到国内……由于这个故事实在太动听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开始在股市上节节高升。尽管公司在南美的实际业务额接近于零,但这样的消息是不会披露给国内的。4 D. p* A6 w* L0 ~ http://www.phoer.net
  1719年,看到南海公司在股市上异常抢眼,当时英国最大的官──首席财政大臣桑德兰提出:英国政府的国债应该用南海公司的股票来偿还。议会在1720年初批准了这一提议,于是南海公司获得了除由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持有的国债之外其余价值3100万英镑的所有英国国债的包销权。在股市上这又成了一大利好消息,南海公司股票一夜之间由130英镑涨到了300英镑。如此强劲的表现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投资热情,南海公司也希望扩大发行规模,为了能够增发新股,南海公司与许多政要及议员进行了“内幕交易”。其后在当年4月,南海公司先后两次获得议会批准增发新股,每次各增加100万股,每股资本金为100英镑,溢价400%发行。如此高的价格也抑制不住人们高涨的热情,上至王公贵戚下至贩夫走卒纷纷涌进股票交易所,最后甚至连国王乔治一世本人也禁不住诱惑,买了10万英镑的南海公司股票。
http://www.phoer.net " n/ E1 }1 A) f, U  到1720年7月,南海公司股票狂涨到每股1000英镑,半年间飚升八倍,在股价最高时,南海公司的总市值是全欧洲(包括英国)现金流通量的五倍!
http://www.phoer.net . g8 _7 G2 b6 T7 S" A8 ^  不幸的是泡沫膨胀得大破灭得也快,8月初由于传出了南海公司的高层人员自己开始抛售公司股票的消息,人们一股脑地开始抛出南海公司股票。随即南海公司描绘的南美洲业务图景又被证实完全是海市蜃楼,股市终于在1720年9月崩溃,整个英国几乎因此破产,当时的英国报纸形容因此破产的人“比黑死病的死者还多”。物理学家牛顿毕生积蓄两万英镑也在南海中打了水漂,因此感慨到:“我能预知天体运行的位置,却无法预料人类的疯狂程度”。随后爆出的丑闻更令人大跌眼镜:半数以上议会议员和几乎全部内阁成员被查出在泡沫事件中接受过南海公司的贿赂,其中甚至包括了马尔巴勒之后一直居于英国政坛领袖位置的桑德兰!
http://www.phoer.net 6 X. V# [  Q8 b4 B+ {  毁灭之后惟有涅槃。由于整个英国权力中枢已经找不出来几个人是干净的,桑德兰在辉格党内的主要政敌沃波尔自然而然被推到了台前收拾残局。沃波尔不但是极少数没有牵连进南海公司案的政要之一,更夙负善于理财之名。乔治一世无力处理局面,便索性委托沃波尔全权处置,担任临时成立的南海公司案特别委员的负责人。沃波尔从财政中筹集到一笔善后基金,并说服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承担了部分原属于南海公司的国债,通过善后基金以4%的年利率分10年偿还,终于稳定了局面。沃波尔的威望由此空前高涨,1721年就任首席财政大臣。1727年乔治一世宾天后沃波尔支持乔治一世之子加冕为乔治二世,有拥立之功的沃波尔173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名为“首相”的官员,具有决定行政事务而不需经过国王批准的权力。责任内阁制由此诞生。- d: K( T( O3 c/ m4 D" k* `3 I http://www.phoer.net
  责任内阁制的诞生使人类的政治运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的最高权力从此在程序上来自民选而不是天授,国家的政策从此也不再会因国君个人的生命结束而受到影响,对不合格的领导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程序而不是武力方式予以罢免。有了这些结构因素,现代化才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L4 i& P2 ]% H3 L" F! T http://www.phoer.net
  数十年后,瓦特改良型蒸汽机为工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使工业革命有了技术条件。但工业革命之所以只能在英国出现,跟英国的制度条件是分不开的──1 j, j$ Q0 s* g$ K8 z( k0 |4 Q http://www.phoer.net
  当时最重要的工业是纺织业,而纺织业的主要机器是水力纺纱机。由于水力纺纱机只能沿水道线形分布,所以企业的规模不会太大,相应的组织形式是作坊式的“Firm”,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一体。而蒸汽机的应用则逼着Firm不得不改造以提高生产率,否则被淘汰,但蒸汽机又太贵,并且技术含量较高,为大多数水力纺纱企业主承担不起,怎么办呢?国王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做法启发了企业界,一种把大家的资金联合起来成立“同伙”,再交给专业人士去经营的董事会-总经理结构的新型企业──Company诞生了!有了这种工业组织,才有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又把英国的制度通过殖民地推广到了世界各地,从而有了世界的现代化……$ q1 Z1 s9 M: W# E2 l# Z5 t http://www.phoer.net
  回首现代化的发源过程,恐怕不得不说,现代化是一连串偶然:偶然发生的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引起了英国教会从罗马天主教会独立;偶然出现连续数代英王“无后”的情况,为了防止天主教徒继位,就有了《王位继承法案》;《王位继承法案》又偶然而导致了不会英语的乔治一世上台;乔治一世不会英语又造成了责任内阁制起源……这个过程既不是明君贤相所推动,也不是聪明天启的哲人所指引,而是纯粹一次次权势博弈的“序贯均衡”。也就是说,“现代化”作为均衡结果是也偶然的,序贯链条中只要任何一次偶然没有发生,“均衡”的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以此观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均衡”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序贯过程,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要改变以往的序贯均衡结果,这必然是艰难而漫长的……(来源:作者供稿)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梁文道:大陆的这一代年轻人 蓝英年:康生在延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16:41, Processed in 0.686402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