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dejiao|查看: 4734|回复: 51
[软件

科技日报评红芯造假:不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蹬鼻子上脸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软件科技日报评红芯造假:不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蹬鼻子上脸

 [复制链接]
  红芯浏览器是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浏览器。
  2018年8月15日,红芯浏览器被爆出打开安全目录后出现大量和谷歌chorme浏览器一致的同名文件,其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显示了原始文件名chrome.exe,红芯浏览器的官网已撤下了浏览器的下载链接。8月16日。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
  2018年8月16日晚,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红芯浏览器内核是基于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
  2018年8月17日,红芯浏览器所属公司官方微信号推送了《红芯致歉信》。致歉信称,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这一点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确实做错了,在此郑重地向大家道歉。”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dejiao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dejiao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dejiao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dejiao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dejiao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dejiao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双流机场人形立牌会说话吓网友一跳 机场:是全息投影 鸣笛抓拍系统可监测乱按喇叭行为了 你还敢随便按喇叭吗
5# 华蓥山
 云枫 发表于: 2018-8-22 08:03: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红芯为何能拿到国企订单:做的也不是浏览器生意

源自:澎湃新闻
  红芯为何能拿到国企订单:没买它的浏览器,无关自主创新内核
⊙记者:姚晓岚 来源:澎湃新闻

  因为自称“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而引发外界关注的红芯浏览器,在这场风波之前,主要做的却并非浏览器生意。
  8月15日,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5亿元C轮系列战略融资。红芯公司对外发布的宣传稿中称,红芯浏览器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中粮、可口可乐等500强政企机构的工作平台标配。
  不过,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海信等内部人士否认了上述说法。其中,中车集团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车集团层面使用的电脑并未安装红芯浏览器,下属子公司层面则不确认。
  红芯公司官网曾披露,2017年,该公司曾与中国中车集团旗下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签约。不过,那时该公司还没有更名为红芯时代,那时该公司还叫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而且,当时,红芯公司做的也不是浏览器生意。
  对此,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一名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2017年,该公司的确与红芯公司(即原美通云动)有合作,但只是做了移动化适配,并未购买红芯浏览器。
  据红芯公司此前声明,红芯云适配主要是将企业PC端系统适配至移动端,从而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移动办公。
  上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人士介绍,当时与红芯公司开展的合作是通过正常公开招标的方式,最终红芯公司中标,具体金额不能透露,“招标的项目内容是把公司的办公系统做移动化的延伸、改造,和它(指红芯)现在所谓的自主创新内核没太大关系,也和浏览器无关,没用到他们的浏览器。”
  对于红芯最终中标的理由,该人士介绍,最重要是其开发速度快、适配技术在国内来说比较好,“开发周期比别人要短很多,开发工作量小;适配效果比较好,不需要其他任何接口。对于我们是比较好的选择。”
  该人士反复强调,之前和红芯的云适配合作,和其之后宣称的红芯浏览器没有关系,“那个时候这些东西都没有,那个时候主打的就叫云适配,移动应用的适配,可以不需要很多接口、厂商去配合,老的系统都可以适配到新的移动端去做,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
  该人士介绍,当时红芯公司并未打着任何旗号宣传,甚至于当时这家公司没有什么名气,一切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在多家移动开发公司中去选择,选择的维度包括技术、价格等。“单独这个项目而言,我们从立项到最后结题,都是非常正规的,对方没有打着谁的旗号来,我们是从纯技术、纯实施角度来考量供应商的能力。”据该人士透露,当时投标的共有四五家公司,都是全国比较知名的移动应用商。而红芯云适配由于当时的技术独特性和实施成本低、方案优、周期短而被选中。
  此外,该人士表示,在做出招标决定前,公司还通过和其他公司的大量用户案例技术测试,来决定最终评分结果。
  针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该人士介绍称,去年项目完成后上线,到现在已运行半年左右,运行都是正常,公司内部的反馈都不错,确实能够满足要求和当初的项目标准。目前项目还在免费运维期内,这次事件出来后,双方也保持正常沟通、正常维保。
  对于红芯在公开宣传中声称与中车集团有合作,该人士表示,虽然广州电力机车是中车集团下属的公司,但并非中车集团百分之百的独资公司,而是一个合资公司,当然不能代表中车集团,也从来没有自己出去说代表中车集团,“他们的宣传是他们的事,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作为客户也不可能天天盯着他们的宣传稿,这个东西他们也不会给我们看。”
  企查查资料显示,广州电力机车有3个股东,其中,中国中车持股40%,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
  前述广州电力机车人士直言,作为客户来说,此次事件发生后,对自身也有一定影响。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也向红芯公司做了沟通:第一让其澄清事实,要真实地宣传所签合同和所做的事,不能将该公司代表整个中车集团,不能以偏概全。第二是将不实的宣传言论该修改就修改,该撤就撤,“这是必须的,因为它发新闻没有经过我们同意。”
  不只是广州电力机车,澎湃新闻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红芯公司前身美通云动曾中标过多个央企分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项目。
  据中国招标网公示信息,今年4月19日,美通云动曾中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2018年业务支撑系统APP整合项目,中标金额未透露。今年3月7日,还中标中国移动宁夏公司2018年手机办公系统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金额(含税)为88.51万元。
  今年3月21日,中标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移动应用研究开发项目,中标金额57.9万元。
  2017年9月12日,中标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船检系统移动化项目,成交金额为14.98万元。2016年11月2日,中标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系统云适配改造项目,合同金额9.95万元。
  2016年9月26日,中标中国电信Windows Azure云应用商店引入Xcloud跨屏云项目,成为该项目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采购金额30万。
  关于红芯的生意经,红芯联合创始人、COO高婧此前曾经在《联想之星·十年十人》一文中表示,他们的市场策略是,先定位几个重点行业,在每个行业里先打下龙头、最具代表性的客户,死磕下来,之后就好做了。
  高婧举了个例子,比如在高端制造业,“我们最早磕下了比亚迪,比亚迪的CIO是整个华南CIO协会的会长,我们后来又攻下深圳能源这个客户,它的CIO是协会的副会长,那么我们在高端制造这个行业就打开了局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云枫 发表于: 2018-8-17 14:23:00|显示全部楼层

红芯创始人承认内核继承谷歌:没必要重新发明轮子

源自:央广网
  红芯浏览器创始人认错:未标明Chromium不对,但加密传输等方面超谷歌
源自:中国之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8月15号,名不见经传的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成了各家科技媒体报道的焦点。公司宣称自家的“红芯浏览器”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打破了全球四大主流浏览器内核都被国外垄断的历史,并且凭借这一突破获得各大风投公司2.5亿元的投资。
  工商资料显示,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份已经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本月15号公司宣布获得的2.5亿元C轮融资,在权威信息查询网站启信宝上显示,红芯时代公司早在1月份已经完成C轮融资,不仅如此,公司在今年6月份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融资金额并未披露。
  获得风投青睐,比肩四大浏览器,自主研发有突破,红芯拥有如此多的光环,为何普通网友知之甚少?有的网友通过官网下载后发现,这个号称自主研发的产品,居然里面就是谷歌浏览器的内核!对此,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本峰向央广记者回应称,他们的确使用了谷歌的研发基础,但的确有自主创新的内容。
  红芯浏览器被指使用谷歌内核,科技博主:好比连CPU都是别人家的,却称自己研发了全新手机。
  在8月15日红芯获得2.5亿融资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红芯称自己是继全球四大浏览器内核,微软IE、谷歌Chrome、苹果Safari、火狐浏览器内核后的第五家,也是唯一一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但很快有网友发现红芯浏览器安装包内部居然大部分都是谷歌浏览器内容,安装后显示的浏览器内核,也是谷歌浏览器内核Blink。
  首先发现问题的科技博主杜晨告诉中国之声记者,红芯浏览器内核,并不能算得上是“全球第五大”内核:“它也不是完全的照搬别人,也不是完全的自主开发,应该是借用了别人的浏览器的安装文件,然后再自己改装了一下。Blink是谷歌公司为了给他们的Chrome浏览器来实现一系列的功能,为了让浏览器实现功能所开发的,内核就相当于是浏览器的关键的组件,它的代号就叫Blink”。
  市面上的浏览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文字图片的渲染方式有差异,因此,有的浏览器的速度快,有的浏览器更安全稳定。红芯浏览器号称有三大自主知识产权内容,即隐盾、云适配、私有DNS加密缓存,可以为购买红芯浏览器的企业提供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等服务。
  红芯宣传的是使用自主研发的内核红芯宣传的是使用自主研发的内核。本文图片 @中国之声
  但是杜晨认为,红芯自己的宣传中,并没有提及使用了谷歌的内核,还把自己与其他四家进行对比,就好比一台手机,连CPU都是别人家的,却要声称,自己研发了全新的手机。
  比方说比喻成一个手机和它的处理器CPU。那么Blink内核就是谷歌浏览器的CPU,相当于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组件。红芯一直在各个方面强调,说它是自主研发的内核,然后他还拿所谓的自己开发的内核去跟别的公司开发的东西进行比较。如果我在红芯浏览器里发现了它用的是Blink内核,它就没有办法说它是自主研发的内核。

红芯创始人:没必要“重新发明轮子”,承认未标明Chromium不对
  红芯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高婧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创新:我们本身就是包含Chrome在里面,并不是说我们去抄袭,我们本来就这样,所以说我们是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去做创新。
  红芯科技创始人陈本峰接受中国之声采访,T恤上有英文:JUST DO IT红芯科技创始人陈本峰接受中国之声采访,T恤上有英文:JUST DO IT
  号称“比肩四大浏览器”,有网友称红芯只不过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对于网友的质疑,红芯创始人陈本峰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是用谷歌开源项目Chromium制作的,并且强调,谷歌浏览器当年的发明,也是站在苹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他们没必要“重新发明轮子”,红芯的浏览器内核,与谷歌、苹果浏览器,有“继承关系”,这在行业比较常见:
  陈:但是其实你再往前追溯,Chrome内核它是基于苹果的内核Webkit,苹果的内核Webkit是基于Linux。所以你去看,它是一个个相承的。

  :但是Chrome里面你不可能打开里面是一个Safari?
  陈:你只是看外壳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会做自己的外壳,但是内核大家是有个继承关系的,因为你要说从零开始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写,今天谷歌也不是这么做的,苹果也不是这么做的,我们红芯也不可能这么做嘛。就是这么做,就说明我们干了很多重新发明轮子的事情。

红芯科技创始人:承认宣传有误,加密传输等方面超越谷歌
  谷歌浏览器的开源项目Chromium开放源代码,允许全球的开发者进行二次研发。比如猎豹、360浏览器都使用了这一代码,作为免费开放的项目,谷歌唯一的要求就是,无论拿代码做免费还是收费的浏览器都可以,但必须遵循开源协议,在产品中标明使用了Chromium源代码。可红芯浏览器,一面宣称自主创新,比肩四大浏览器内核,却没有写明使用了Chromium。对于网友的质疑,陈本峰承认,的确有些问题:我们如果它协议里面有,我们确实应该对他进行感谢,我觉得如果说这点我们做得不对,我们就承认我们的错误。
  红芯声称在加密数据传输等方面,强于谷歌浏览器红芯声称在加密数据传输等方面,强于谷歌浏览器。
  虽然承认宣传有误,但红芯CEO陈本峰还是强调,红芯还是做了研发的,红芯浏览器在加密数据传输等方面,强于谷歌浏览器:“我们在浏览器内核上面做了实实在在的创新,跟汉芯一个很大的不同,其实我们做一家技术的公司,我们要真的要把Chrome这个东西,把文件名签名给改了,对我们来说那都是很容易的事,为什么我们没干?我们给客户提供的不是说因为我叫红芯你买我,而是因为我们刚才提供的这些功能”。

业内:是否具有核心技术,要看创新程度
  如果按学术论文来算,没有标明引用的内容,都可视为抄袭,更不用说有没有创新。红芯浏览器的创新之处到底在哪里,该怎么判断?互联网从业者,无线趋势咨询公司CEO王越认为,根据开源浏览器的底层框架开发研究后,如果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确可以说是创新,但判断的标准在于,这款产品到底有多少内容是创新的?能否达到衡量的标准?
  王越表示,红芯浏览器如果在使用谷歌的开源浏览器的这个底层框架,创新的这种技术体现的越来越多,那的确可以逐步的开始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上的核心技术,说自己原创地开发了一款独立的知识版权的浏览器,要看究竟达到哪个程度,所以这个边界可能就是要看创新的比例,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
3# 峨眉山
 云枫 发表于: 2018-8-17 08:23:00|显示全部楼层

红芯CEO强调没拿过国家钱 曾号称已成国务院工作标配

源自: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国产红芯浏览器陷抄袭风波
源自:北京商报

  (记者:魏蔚)8月16日,多家媒体披露,宣称自主研发浏览器核心产品的红芯浏览器,在操作界面与谷歌的Chrome浏览器高度相似,且在解压红芯浏览器exe文件后出现Chrome安装包,由此红芯浏览器陷入套壳Chrome的质疑。对此,红芯方面回应,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但有其他方面创新。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于谷歌浏览器二次开发的红芯浏览器与自主研发的宣传相去甚远。
  8月15日,红芯浏览器宣布获得2.5亿元C轮融资。在宣传材料中,红芯宣称“国产可控、自主创新”,官网显要位置亦出现“红芯内核-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的字样。
  红芯方面甚至表示,“浏览器内核作为通向云应用的入口,是软件的‘核心’,但中国却并无自主可控的浏览器内核技术,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浏览器内核皆为国外所有,红芯全力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浏览和核心技术,推出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不过,用户在解压红芯浏览器exe文件后,最终会得到一个Chrome的文件,对比版本号发现,该文件是Chrome两年前的版本。同时,红芯浏览的URL中也直接出现了Chrome的地址,此外“在无法访问此网站”以及浏览器断网后,红芯浏览器的网页设置已与Chrome高度相似。
  事实上,谷歌Chrome浏览器除了正式发布的Chrome版本外,还有一个Chromium项目,供开发者开源使用。对于该开源项目,谷歌的要求仅为标注来源即可,使用成本极低,国内多款浏览器,如UC、360、搜狗等均采用了该方案。为此,业内人士认为,红芯浏览器不过是一款套壳Chrome的浏览器,前者宣称的“自主研发内核”实有宣传噱头之嫌。
  对于上述质疑,红芯CEO陈本峰向媒体承认,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他强调,红芯在内核层面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他强调,“我们不是要骗什么国家资金,我们没有拿过国家的钱,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并没有特别强调政府用户”。
  在融资宣传资料中,红芯这样描述,红芯C轮2.5亿元融资“主要来自于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投资方除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外,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继续跟进投资”。
  据红芯联合创始人兼COO高靖介绍,“目前红芯业务已覆盖高端制造、能源、交通基建、金融、政府军工等多行业。红芯浏览器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中粮可口可乐、深圳能源、金融街等500强政企机构的工作平台标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云枫 发表于: 2018-8-17 06:03:00|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红芯浏览器 创始人履历也造假

源自:新京报
  号称“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的红芯浏览器,创始人履历也造假
  梁辰 杨璐萍 陈诗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晚还在安慰陈本峰,“陈本峰也很难过,备受质疑”。但陈本峰不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只是科大讯飞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
  处于风口浪尖的红芯浏览器创始人陈本峰这次有点丧。他从上海急匆匆赶回北京,召开了一场并没有说服力的发布会,除了坚称“有创新”的苍白解释之外,舆论的压力让他也没有了刚获得2.5亿美元的喜悦。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晚还在安慰陈本峰,“陈本峰也很难过,备受质疑”。但陈本峰不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只是科大讯飞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
  “既然发生了,我认为应该有个态度去对待,坦诚最重要”,16日晚间,陈本峰对媒体表示,事发后他急忙从上海飞回北京,“在飞机上的几个小时是我最难过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外界怎么议论”。

浏览器到底有无“站在巨人肩膀”自主创新?
  8月16日,因旗下红芯浏览器被指造假,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风口浪尖。
  该公司被指以谷歌浏览器Chrome内核“换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国产浏览器”红芯浏览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户及资本机构。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16日回复记者称,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应用安全方面都有创新,这些功能需连接云服务,“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目前,该公司官网已不再提供下载链接。此前下载过该浏览器的用户告诉记者,对软件安装包解压缩后发现不少包含Chrome的文件。不仅如此,使用该浏览器后,无法访问页面地址提示与Chrome相同,连产品“彩蛋”也照搬,甚至在红芯的安装包中发现了Chrome的logo。
  新京报记者测试了通过7-Zip解压缩红芯浏览器,印证了上述用户的发现。
  记者发现,红芯安装包与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版本安装包逐层解压缩后,都存在一个名为“chrome-bin”的子文件夹中包含大量相同名字的文件夹和文件。
  使用代码比对工具Total Commander对比上述两个文件中相同名字的文件,结果显示“两个文件内容相同”。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部分不相同文件是因为套用用户界面需要对代码做相应的修改,但对于是否直接“复制”了源代码,目前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陈本峰在今晚的发布会上并不避讳谷歌内核的事儿,坚称红芯在此基础上有三个创新,这就是自主创新,“我理解的原创,就是别人没有我有”,但是自主研发的区别很大,相当于每行代码需要自己写,“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在他看来,用户认为产品有价值,这些跟国产和爱国等没有任何关系。
  当晚,红芯声明称,红芯浏览器的内核是在通用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内核Redcore是基于Chromium/Blink。
  公开资料显示,Chromium是由谷歌发起的一个开源Web浏览器项目,用于提供专有Chrome浏览器的源代码,只在功能和logo存在差异。Blink则是谷歌和Opera开发的引擎,是Chromium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红芯公司此前对外自称“云适配”,2018年更名。红芯曾对外称是一家“专业的技术型公司”,产品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在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红芯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改造而成”。
  公司官网更是强调,红芯浏览器内核“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并与Chrome等浏览器对比,强调引入智能身份验证引擎等安全功能。其新闻稿显示,浏览器客户包括一些国家机关、中车集团、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等。
  此前,该公司还曾与中科院联合成立“移动应用与红芯云安全联合实验室”,声称要做“中国芯”。
  自斯诺登事件后,各国对于信息安全高度重视,业内认为,“自主安全可控”这样的宣传手法容易获得产业关注。有互联网公司浏览器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厂商如果重新研发浏览器产品需要大量投资,而且意义也不是很大”。
  目前厂商普遍采用主流内核开发浏览器产品,浅层的在面向用户的体验层增加设计后就打包发布,而深入的公司会在内核层进行修改。2016年4月,谷歌曾宣布新版浏览器暂停支持Windows XP,而国内很多政企机构仍大规模采用该操作系统。
  这为红芯这类中国本土软件公司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陈本峰表示,红芯内核层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

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否认投资红芯 IDG、晨兴资本等暂无回应
  8月15日,红芯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记者通过启信宝网站查询发现,该公司已完成D轮融资,并非其宣称的C轮融资。今年6月,公司D轮融资完成,融资方包括达晨创投、景澄投资、天星资本和南京汇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启信宝资料显示,2013年11月,红芯获得科大讯飞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4年3月,获得天创资本和虎童基金的A轮融资;2015年6月,获得IDG资本、晨兴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6年11月,获得达晨创投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8年1月,获得晨兴资本等的C轮融资。不过,红芯公司市场总监刘丽丽称,公司没有D轮融资。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8月16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科大讯飞旗下产业投资公司是在2013年投资了红芯浏览器,当时在天使轮投了300万元。投资的原因是陈本峰本科毕业论文是在科大实验室做的,后来研究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书,之后就跟科大讯飞没关系了。
  工商资料显示,投资者为安徽讯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持有红芯6.95%的股份,而该公司的大股东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其自然人股东大部分在科大讯飞任职。刘庆峰表示,讯飞产投并不是科大讯飞旗下的,而是科大讯飞创始团队设立的生态布局投资公司。
  对于刚刚宣布投资红芯浏览器公司的IDG资本来说,是否受到此事影响以及未来是否会考虑退出等,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IDG资本官方并未有回应
  另有参与投资的机构婉拒了记者的采访,称“没有办法回应,等官方消息”。
  创始人陈本峰履历涉嫌造假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否认其为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是实习生,天使轮之后无跟投
  作为公司创始人,陈本峰是该公司云适配技术的发明者。官方资料将其描述为,“专注互联网标准以及浏览器相关技术研究超过10年,曾任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团队”。公开资料显示,创办红芯之前,他曾在科大讯飞和微软等多家工作。
  在其官方宣传中,陈本峰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研发团队,参与了多个版本IE浏览器。还有说法称,陈本峰是科大讯飞初创团队成员,并担任核心研发工程师,参与了中文智能分词技术的研发。
  对于网上传言陈本峰是科大讯飞创始人一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不存在,充其量就是在科大讯飞的一个实习学生”。记者查询社交网站领英上的资料发现,陈本峰在科大讯飞的经历是2000年到2003年,而这一时间他在同处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
  2012年,陈本峰回国创立美通云动,项目名为“云适配”。有知情人士表示,微软的工作经历的确为陈本峰此次创业提供了帮助。云适配曾是微软极速器在中国的二期孵化公司,获得客户对接、产品合作和品牌传播的扶持。
  在这之后,他获得多项荣誉头衔,包括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名单等。2017年,陈本峰曾对媒体表示,他曾在香港做了一款新闻聚合类软件,与和记黄埔合作。
  记者查询资料显示,该项目是其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并获得香港政府研发资助,陈本峰只是参与者之一。
  2018年6月,美通云动更名为红芯。天眼查显示,陈本峰与其创始人高婧在多家企业中共同任职,两人还共同入股成立了北京绯芯科技合伙企业,陈本峰以80%的投资比例担任公司法人。该公司经营项目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转让、咨询和服务。
  在刘庆峰看来,红芯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很多浏览器都是基于第三方开源的一些代码,在上面再做创新,一些涉及企业安全的,不是简单地把别人拿过来改下界面。不过,红芯的创新到底有多深还要跟他们项目求证。
1# 贡嘎山
 云枫 发表于: 2018-8-17 06:03:00|显示全部楼层

红芯浏览器被疑造假 回应称基于开源架构创新

源自:新京报
  红芯浏览器被疑造假 回应称基于开源架构创新
  对比红芯浏览器安装包解压缩后文件和最后一个同样支持Windows XP的Chrome浏览器安装包解压缩后文件,可以看到两者多数文件名相同。通过工具对比这些名称相同的文件,结果显示“两个文件内容相同”。
  (记者:梁辰 实习生:杨璐萍 陈诗怡)8月16日,因旗下红芯浏览器被指造假,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风口浪尖。该公司被指以谷歌浏览器Chrome内核“换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国产浏览器”红芯浏览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户及资本机构。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16日回复记者称,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应用安全方面都有创新,这些功能需连接云服务,“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目前,该公司官网已不再提供下载链接。此前下载过该浏览器的用户告诉记者,对软件安装包解压缩后发现不少包含Chrome的文件。不仅如此,使用该浏览器后,无法访问页面地址提示与Chrome相同,连产品“彩蛋”也照搬,甚至在红芯的安装包中发现了Chrome的logo。
  新京报记者测试了通过7-Zip解压缩红芯浏览器,印证了上述用户的发现。
  记者发现,红芯安装包与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版本安装包逐层解压缩后,都存在一个名为“chrome-bin”的子文件夹中包含大量相同名字的文件夹和文件。
  使用代码比对工具Total Commander对比上述两个文件中相同名字的文件,结果显示“两个文件内容相同”。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部分不相同文件是因为套用用户界面需要对代码做相应的修改,但对于是否直接“复制”了源代码,目前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记者就此多次与红芯创始人陈本峰联系,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应。
  昨晚,红芯声明称,红芯浏览器的内核是在通用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内核Redcore是基于Chromium/Blink。
  公开资料显示,Chromium是由谷歌发起的一个开源Web浏览器项目,用于提供专有Chrome浏览器的源代码,只在功能和logo存在差异。Blink则是谷歌和Opera开发的引擎,是Chromium的一部分。

■ 延展
1
“自主创新”宣传下的红芯浏览器

  资料显示,红芯公司此前对外自称“云适配”,2018年更名。红芯曾对外称是一家“专业的技术型公司”,产品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在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红芯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改造而成”。
  公司官网更是强调,红芯浏览器内核“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并与Chrome等浏览器对比,强调引入智能身份验证引擎等安全功能。其新闻稿显示,浏览器客户包括一些国家机关、中车集团、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等。
  此前,该公司还曾与中科院联合成立“移动应用与红芯云安全联合实验室”,声称要做“中国芯”。
  自斯诺登事件后,各国对于信息安全高度重视,业内认为,“自主安全可控”这样的宣传手法容易获得产业关注。有互联网公司浏览器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厂商如果重新研发浏览器产品需要大量投资,而且意义也不是很大”。
  目前厂商普遍采用主流内核开发浏览器产品,浅层的在面向用户的体验层增加设计后就打包发布,而深入的公司会在内核层进行修改。2016年4月,谷歌曾宣布新版浏览器暂停支持Windows XP,而国内很多政企机构仍大规模采用该操作系统。
  这为红芯这类中国本土软件公司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陈本峰表示,红芯内核层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

2
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否认投资红芯

  8月15日,红芯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记者通过启信宝网站查询发现,该公司已完成D轮融资,并非其宣称的C轮融资。今年6月,公司D轮融资完成,融资方包括达晨创投、景澄投资、天星资本和南京汇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启信宝资料显示,2013年11月,红芯获得科大讯飞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4年3月,获得天创资本和虎童基金的A轮融资;2015年6月,获得IDG资本、晨兴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6年11月,获得达晨创投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8年1月,获得晨兴资本等的C轮融资。不过,红芯公司市场总监刘丽丽称,公司没有D轮融资。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8月16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讯飞产业投资公司是在2013年投资了红芯浏览器,当时在天使轮投了300万元。投资的原因是陈本峰本科毕业论文是在科大实验室做的,后来研究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书,之后就跟科大讯飞没关系了。
  工商资料显示,红芯有一家股东为安徽讯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持有红芯6.95%的股份,而该公司的大股东为刘庆峰,其自然人股东大部分在科大讯飞任职。对此,刘庆峰表示,讯飞产投并不是科大讯飞旗下的,而是科大讯飞创始团队设立的生态布局投资公司。 对于刚刚宣布投资红芯浏览器公司的IDG资本来说,是否受到此事影响以及未来是否会考虑退出等,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IDG资本官方并未有回应
  另有参与投资的机构婉拒了记者的采访,称“没有办法回应,等官方消息”。

3
创始人陈本峰履历疑云

  作为公司创始人,陈本峰是该公司云适配技术的发明者。官方资料将其描述为,“专注互联网标准以及浏览器相关技术研究超过10年,曾任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团队”。公开资料显示,创办红芯之前,他曾在科大讯飞和微软等多家工作。
  在其官方宣传中,陈本峰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研发团队,参与了多个版本IE浏览器。还有说法称,陈本峰是科大讯飞初创团队成员,并担任核心研发工程师,参与了中文智能分词技术的研发。
  对于网上传言陈本峰是科大讯飞创始人一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不存在,充其量就是在科大讯飞的一个实习学生”。记者查询社交网站领英上的资料发现,陈本峰在科大讯飞的经历是2000年到2003年,而这一时间他在同处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
  2012年,陈本峰回国创立美通云动,项目名为“云适配”。有知情人士表示,微软的工作经历的确为陈本峰此次创业提供了帮助。云适配曾是微软极速器在中国的二期孵化公司,获得客户对接、产品合作和品牌传播的扶持。
  在这之后,他获得多项荣誉头衔,包括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名单等。2017年,陈本峰曾对媒体表示,他曾在香港做了一款新闻聚合类软件,与和记黄埔合作。
  记者查询资料显示,该项目是其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并获得香港政府研发资助,陈本峰只是参与者之一。
  2018年6月,美通云动更名为红芯。天眼查显示,陈本峰与其创始人高婧在多家企业中共同任职,两人还共同入股成立了北京绯芯科技合伙企业,陈本峰以80%的投资比例担任公司法人。该公司经营项目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转让、咨询和服务。
  在刘庆峰看来,红芯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很多浏览器都是基于第三方开源的一些代码,在上面再做创新,一些涉及企业安全的,不是简单地把别人拿过来改下界面。不过,红芯的创新到底有多深还要跟他们项目求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云枫 发表于: 2018-8-16 14:23:00|显示全部楼层

融资2.5亿的“国产”浏览器红芯 内含多个谷歌文件

源自:经济观察网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陈伊凡 实习记者:李秀莉 8月15日,号称自主可控、自主研发浏览器核心产品的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就在其宣布融资当天,红芯浏览器被爆出打开安全目录后出站大量和谷歌chorme浏览器一致的同名文件,其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显示了原始文件名chrome.exe。目前红芯浏览器的官网已撤下了浏览器的下载链接。
  红芯本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政府客户、上市公司、晨兴资本、达晨创投和IDG资本。据介绍,本轮融资主要来自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接下来的发展目标,红芯将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浏览器内核技术“红芯Redcore“和红芯浏览器,打造一亿人的安全工作入口。
  据媒体报道,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表示:“Core是内核的意思,Redcore就是中国的内核,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叫Redcore。我们现在讲我们有国产芯片,我们有国产操作系统,我们有国产数据库,但是浏览器内核层面,我们还没有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因此‘红芯’在做的事情,我们觉得非常有使命感,就是我们要在这个领域上突破,打破美国垄断,打造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
  不过,就在其宣布融资当天,网友发现,其打开红芯浏览器的安全目录后发现出现大量和谷歌chorme浏览器一致的同名文件,甚至含有谷歌浏览器的Logo图标,其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显示了原始文件名chrome.exe。
  记者随后下载其Windows版本的浏览器,解压发现情况属实,其中有一个49.1.2623.213文件,是谷歌Chrome前几年发布的版本号,在文件夹中发现一个带有GOOGLE名称的文件。之后,用Mac的izip压缩工具解压后,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目前红芯浏览器的官网已撤下了浏览器的下载链接。记者就此事根据官网电话询问红芯,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根据红芯官网介绍,红芯浏览器打破美国垄断,拥有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红芯内核基于通用内核架构,结合创新专利技术研发而成。相比普通浏览器内核,自主研发了智能身份认证引擎、智能行为学习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数据加密沙箱等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用户认证、安全管控、入口统一、保护数据。其创始人陈本峰曾就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成功发布了IE8、IE9、IE10,参与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HTML5国际标准制定以及IE中HTML5引擎的设计。全球知名的IE 404页面也由陈本峰开发。陈本峰还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红芯官网称,目前,红芯已与国务院、国资委、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等政企机构提供云适配服务。
  根据天眼查显示,陈本峰手下有7家公司,主要从事云适配。去年底,云适配宣布与中科院共建红芯云安全联合实验室。
  此前,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发生了5轮融资。2013年科大讯飞对该公司进行了天使轮投资,2014年3月,其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创资本和虎童基金,其B轮融资的投资方有晨兴资本和IDG资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04:16, Processed in 0.5304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