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花花大姐|查看: 13408|回复: 21
[2018年

归国文物青铜“虎鎣”1月29日起在国博展出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8年归国文物青铜“虎鎣”1月29日起在国博展出

 [复制链接]
圆明园被抢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下月英国拍卖
  中国日报3月28日消息,还记得圆明园铜兽首、甘肃大堡子山金器和福建肉身坐佛等这些惨遭劫掠和盗卖而流失海外的珍贵中国文物么?它们多舛的命运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将于4月11日在英国肯特拍卖的一件中国稀有青铜器“虎鎣(yíng)”因其明确的圆明园旧藏身份,再次将大众的注意力聚焦在流散国外的中国文物上。你们在他乡还好么?
虎鎣(yíng)
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
  中国日报昨天报道过,这尊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盛水器“鎣(yíng)”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设计而得名“虎鎣”。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虎鎣”此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在与家人的通信中详述了自己参与同中国军队的战争;洗劫圆明园珍贵文物并现场拍卖;掠得青铜器、珐琅器和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他撤走前参与的将圆明园付之一炬的“大派对”(信件原文“a party to burn down the Summer Palace”)。
  埃文斯家族信件。
  这些信件是埃文斯的儿子查尔斯?刘易斯?埃文斯(Charles Lewis Evans)在整理家书时发现并重新记录下来的。与之一同公开的还有多张黑白照片,详细记录了与“虎鎣”一同从圆明园被抢走的多件文物在埃文斯家族历代房间里的陈设状况。
虎鎣(yíng)
  据拍卖方英国坎特伯雷拍卖廊(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介绍,他们希望这些罕见史料能够表明“虎鎣”这件青铜器传承有序、弥足珍贵。但同时这些资料恰恰也佐证了“虎鎣”原本是陈设在圆明园的珍贵藏品,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在荡平圆明园期间将“虎鎣”和其他文物抢劫到了英国。
  坎特伯雷拍卖廊的顾问阿拉斯泰尔?吉普森(Alastair Gibson)在拍品介绍中这样写道:“回顾这个家庭的爱国军事历史,将剩下的物品拍卖掉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时刻。”埃文斯家族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一代藏家珍爱收藏这些青铜器,也希望它们中的一些可以再回到中国收藏家那里”。
  不管对于中国藏家还是外国藏家来说,“虎鎣”是绝对意义上的珍品,这份珍不仅是因为它的文物稀有度,更是因为它背后依附着的是中国人每每想起就痛心疾首的沉重历史。
  让我们来看看埃文斯是怎么在信里“生动”描述抢劫现场的:“法国人得到了许多价值高昂的战利品,包括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将军霍普?格兰特号令所有人用所有能找到的推车,尽可能地带回更多东西。而这些所有东西都被现场拍卖掉,卖的钱作为奖励发给6号参战的部队,这些超赞的东西卖的钱数令人难以置信。”
  他眼中的圆明园是这样的:“坡顶的建筑多为寺院与佛像,有些庙宇令人叹为观止,其供奉的佛像巨大无比,我看到的一座至少就有六十英尺高。这些庙宇镶嵌大量绝美的青铜和珐琅,但体量实在太大,搬不走。站在其中一座佛像边远眺是一番语言难以描述的雄奇的景致,为看一眼长驱五十英里也值得。”
虎鎣在埃文斯家陈设。
  关于最终归他所有的战利品,埃文斯写道:“我成功从平地的某处宫殿获取了几个青铜与珐琅瓷花瓶,希望有一天它们能抵达南海城(英国南部汉普郡普茨茅斯海滨胜地)。我还带上了一些极其别致、镶绣帝王黄绿龙纹的瓷杯与茶碟,然而它们太容易碎了,我真的怀疑能否完好无损地把它们带回家。不过我已非常小心地将它们包裹起来了。”
  剑桥大学独立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Hajni Elias)对“虎鎣”进行了深入分析:“‘虎鎣’造型精美稳健,设计和外观裝饰清晰醒目,而且竟然保有原配顶盖。这着实是件不寻常的幸事。因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鎣都很难找到它的原配顶盖。这件容器的拥有者是一位周朝的政治官员。此鎣的翻砂工融合了相当值得注意的元素,它承载了重要而又复杂的仪式内涵。”
  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
  据薛好佩分析,其他几件鎣的情况如下:伯百父鎣出土于陕西西安市张家坡;季良父鎣曾藏于北京的皇官,如今收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第三件藏于日本京都市藤井有邻馆;出土于陕西省岐山葷家村的鎣是第四件;陕西乾县薛录镇墓葬出土了第五件鎣,该“鎣”可见于杰西卡?罗森于1990年华盛顿出版《亚瑟?塞克勒藏西周青铜器》一书的第1页第8幅图中;师奂父鎣是唯一一件私人藏品,于2002年9月21日在组约苏富比拍卖行被竞拍。
  “虎鎣”只是众多漂泊在海外的被劫掠中国文物中的一件,无论是通过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还是中国藏家为促成文物回流而不惜以重金相搏,中国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层面这些年都在做出各种积极的努力,促使中国文物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巨量的海外遗珍散落在世界各地,它们虽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文明的使者,但是每个中国人都时时刻刻牵挂着它们的安危,期盼它们在他乡安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花大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花大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城市人才争夺战再掀高潮:一线城市加入“战局” 广西部署整治珠宝玉石市场乱象
3# 峨眉山
 大卫 发表于: 2018-4-20 09:37: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被拍卖的掠夺物:“青铜虎鎣”背后的故事

源自:中国网
  4月11日,一件疑似中国流失在英国的文物“虎鎣”,被当地的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的价格拍卖了出去。“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是英国海军上校Harry Lewis Evans,从他遗留的照片和信函来看,这很有可能是英军在19世纪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时掠走的文物。
  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对于该行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予以了强烈谴责。
  被拍卖的这件“虎鎣”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盛水的青铜器具,距今已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说它珍贵,一是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二是因为现在像这种“鎣”类的实用青铜器非常罕见。
  中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到商周时期达到鼎盛,那时青铜器大多是祭祀用的礼器。它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而食器又包括了鼎、豆、簋等等。
  这些在现在看来都很精良的青铜器,需要特殊的工艺完成,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同时,由于古代青铜的产量较少,因此那些青铜器的性质、大小、数量和组合,在古代中国都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文物是可以诉说历史的,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文物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载体,弥足珍贵。然而,据统计,非法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现在这些文物不仅被拍卖,甚至以战争掠夺物的名义,利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炒作高价。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人民都十分痛心和愤怒。
  历史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以更友好的人文精神来续写历史。比如,法国皮诺家族在2013年向中国无偿捐赠了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还有我们以前的节目中提到过的,2016年日本一拍卖行对大谷光瑞和尚上世纪初自中国劫掠的文物也进行了撤拍。
  我们希望流失文物能够早日回到祖国,这也是符合国际公约精神和国际社会共识的。
  圆明园的青铜器本身就少,在拍卖市场出现的就更罕见。从已知的圆明园流散文物来看,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件文物。对于英国拍卖行所说的约束有效期问题,目前其实仍存争议。欧洲人认为有有效期,但是很多法律工作者对此并不认可。不过一旦上了拍卖行想要阻止拍卖就很难,尤其是英国的拍卖行,是要靠此赚钱的。除了回购几乎没有别的途径。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阳
  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有必要改变策略,应拒绝“拍卖式”回流。即,明令禁止国内任何组织、个人参加涉及我国被抢掠而流失文物拍卖活动,禁止我国拍卖机构与相关海外拍卖机构的一切合作交往,严禁国内所有博物馆以任何方式收藏、收购海外拍得流失文物,并严禁此类文物在国内参加展览、公开拍卖。这样,才能让“敲竹杠”式卖家和拍卖行死心,给依法追索和政府间谈判留下更多空间。也只有这样,更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才能有尊严地“回家”。
  ──评论员 徐林生
  国家文物局的声明未能阻止这家英国拍卖行拍卖虎蓥,对于这样一家漠视国际条约精神与中国人民民族情感的拍卖机构,作为文化遗产大国与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我国可以考虑采取限制与其进行文物与文化交流合作、限制其在华展开相关业务的必要措施,让其承受应有的代价。这是正义的措施,也是理性的回应。
  ──评论员 霍政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大卫 发表于: 2018-4-14 09:37:00|显示全部楼层

虎鎣被拍出 英拍卖行:它是英军“合法”报酬

源自:观察者网
  当地时间4月11日,疑似圆明园流失国宝,还是被英国人拍卖了。
  据今约35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约合360万人民币)的价格被拍出。对此,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谴责。
虎鎣的拍卖为什么引发广泛争议?
  说到底在于文物的来历和所有权。
  而就在虎鎣被拍卖的前3天,央视记者曾暗访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工作人员竟说“它是英国军队‘合法’报酬”
原话是:
  “它的合法来源是我们明确知道的是第一手的,是直接从圆明园里‘获取’的,如果你读他的日记,他很明确地说了‘拿’的这些东西是被英国军队作为‘合法’报酬支付给士兵,可以拍卖它们,赚到报酬,也可以拿走实物作为部分报酬。”
  掠夺所得真有法律依凭?
  遗憾的是,很多国家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时效制度,这种情况下被利用成为掠夺者的保护伞,尽管它可能与国际公约相悖,与文物原属国的法律相悖。而这正是争议所在,灰色地带。
  文物追索资深律师 克里斯多夫:灰色地带意味着大家坐下来解决问题,去讨论它。你做功课,这是本来该做的,它本来都不应该被拍卖掉,你怎么能够公开说这些东西是劫掠来的,然后还要去拍卖它,却不参加任何关于文物归还的讨论呢。
  从虎鎣重见天日以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多渠道和拍卖行接触,可拍卖行拒绝撤拍,并回避一切讨论。
  他们等于是把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卖给了买家,而买家不知道,自己并没有获得清晰的所有权,有可能面临法律和道德风险
1# 贡嘎山
 大卫 发表于: 2018-4-12 08:57:00|显示全部楼层

疑似圆明园虎鎣拍出365万 流失文物何时能回家

源自:中国新闻网
英国拍卖行网站中展示的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图片来源:拍卖行网站截图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记者:宋宇晟)英国当地时间4月11号上午10点,也就是北京时间11号下午5点,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据外媒报道,这件“青铜虎鎣”以41万英镑(约合365万元人民币)成交,远远超出了最初2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

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现身英国拍卖行
  今年3月,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消息指,这件文物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进行拍卖。
  记者在坎特伯雷拍卖行网站上注意到,这件青铜“虎鎣”的历史被认为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拍卖方称,这件“虎鎣”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曾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
英国拍卖行网站中展示的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图片来源:拍卖行网站截图
  拍卖行网站的信息还显示,这款稀有的西周时期的“虎鎣”青铜器,最早由英国海军上校哈里?刘易斯?伊万(Harry Lewsi Evans)从圆明园劫走。他在一封家信中称,自己曾参与洗劫圆明园,抢走的珍贵文物中包含青铜器等。该信函与这款青铜器一起被伦敦古董商阿里斯泰尔?杰布森(Alstair Gibson)发现。
  消息传到中国国内后随即引起广泛关注。
  当时,国家文物局即表示“在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同时,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英国拍卖行网站中展示的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图片来源:拍卖行网站截图

关于文物相关信息的质疑
  此后,在该文物的相关信息是否属实这一问题上,一些专家认为存在疑问。
  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拥有者遗留下来的书信、旧照片来看,该文物“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信息是较为可信的。但他同时表示,没有看到原件,尚不能百分之百确认。刘阳还告诉记者,拍卖行“类似的青铜器只有七件”的说法可能过于夸大了其珍贵性。
  而上海博物馆原青铜部主任周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认为,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难以证明相关文物信息。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蓥”;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
  对此质疑,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对媒体表示,该文物“百分之百是来自西周时期的铜器”,并再次确认“是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同时,拍卖行拒绝撤拍该“青铜虎鎣”。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就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一事发布声明。中拍协网站截图

中国官方、民间的抵制
  拍卖前一天,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发声明称,已通过多种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进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
  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反对并谴责坎特伯雷拍卖行不顾我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
  国家文物局还在声明中称,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中国民间也对这一事件积极发声。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表示,完全同意并支持国家文物局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如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执意拍卖,中拍协艺委会将联合中国所有文物拍卖企业承诺永不与其合作。声明还呼吁国际和国内的收藏群体抵制此次拍卖。
  刘阳对记者表示,任何一件文物和圆明园发生联系,其代表的意义就不止文物本身,而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情。
  国家文物局4月10日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促使从我国非法流失的文物回归中国。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大卫 发表于: 2018-4-11 09:17:00|显示全部楼层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源自:中国新闻网
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在进行拍卖。
  中新网4月11日消息,综合报道,日前,从康熙“御用碗”以1.9亿的成交价亮相香港,到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器虎鎣(yíng)现身英国伦敦,文物界的动向牵动国人心。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遗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刮起一股风潮,部分文物堪称“国宝”级别。流落海外的文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它们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西周时期的稀有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肯特郡拍卖。(英国《华闻周刊》资料图)

斥哉!中方谴责英拍卖行炒作战争劫掠文物
  据此前媒体消息,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拍卖罕见的西周“青铜虎鎣”,这是一件疑似圆明园的流失文物。该拍卖行称,此次被拍卖的“虎鎣”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虎鎣”到底是什么?有说法称,“虎鎣”是一种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三个腿柱一般为圆锥体,而这件为圆柱体腿柱。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但也有说法认为,“鎣”实际上是备火长颈瓶,可能是一种油壶。因此,“鎣”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
  对于上述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称多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相关拍卖和宣传活动。
  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国家文物局指出,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拍卖行不顾中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几经周折,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回归故里。(大公报摄)

痛哉!逾1000万件国宝流失海外
  “虎鎣”再次将大众视线转到文物流失与回流的话题上。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在经历“生死离别”后,有些依旧流落海外,有些则能回归“故里”。回望悠悠岁月,它们身上雕刻的不仅是艺术纹理,更是历史的沉重烙印。
  上述“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曾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
  目前虽无法断定该物确为圆明园流出,但回首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其洗劫的文物远不止“虎鎣”。当年大量珍贵文物被劫、被毁。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了164万件中国文物。
金龙纽“皇后之宝”,是1922年溥仪和婉容结婚时按照清代制度制造的。(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哀哉!清末文物流失严重 溥仪:不知怎么办
  过去,因外界的劫掠造成大量中国文物损失,但中国人自己造成的流失也不在少数。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详细记述了清朝宝物的璀璨以及文物流失的严重情况。“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帝王收集的宝物,除了先后两次被外国士兵拿走的以外,其余大都留在宫中。这些都没有清点,就算有记录也没人检查,所以有没有不见、有多少遗失也没人知道。”
  “现在想来,这宛如一场大掠夺。参加掠夺的,上下交相贼。换言之,大概有机会偷的,没有不去偷,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偷的方法千百种。太监趁夜摸黑踹开保存文物的仓储大门,撬开门锁,拿走宝物。大臣、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借出宝物,伪装合法地把文物带出,却从此有去无回。溥仪知晓这些事,但不知怎么办,只是回想:“我只想着其他人正在偷走我的财产。”
  清朝末年,紫禁城所在地成为中国艺术品流出的主要渠道;辛亥革命后,上海也加入文物买卖市场行列。当时的上海商人因将文物高价卖给欧美人士尝到甜头。欧美人士回到母国,再以更高价转卖致富。
陕西渭南博物馆展出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四枚兽首“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摄)

幸哉!国人掀国宝回流潮 海外华人他乡遇故知
  “国宝”的流失,成为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系列流失文物陆续回到中国,支持这股“回流潮”的,正是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实力。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而言,在国外博物馆里看到中国文物的经历,称得上是一次尴尬而又痛惜的“他乡遇故知”。近年来,中国有哪些绝世珍宝失而复得、重归故土?
  “十二生肖兽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一起现身湖北宜昌。(中新社记者 王康明 摄)
  这些用青铜制作的十二生肖兽首,是圆明园中珍贵的宝物。它们诞生于乾隆盛世,造型兼具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时光倒退158年,北京圆明园的海晏堂前坐落着一个造型别致的扇形喷水台。十二生肖的兽首人身像摆放在石台两侧,每隔两小时,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像便会从口中喷出水来,设计精巧。乾隆皇帝对这个十二生肖的水力钟非常喜爱,据说有时还会专程到圆明园,欣赏正午时分兽首一起喷水的画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自此流失。
  2009年2月,一境外机构举行鼠首、兔首的拍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最终,两件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购得,并以其家族名义归还中国。目前十二生肖兽首共有七尊回国,分别为鼠、兔、猴、虎、马、猪、牛,龙首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而其他的兽首从离开圆明园至今,未发现任何照片资料和文献记载。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资料图)
  还记得2015年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吗?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武英殿的明星,那么《洛神赋图》则是延禧宫当之无愧的领衔者。
  《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它将“曹植与洛水之神相会、相知、相爱,却因人神之恋无望而依依惜别”的凄美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原作遗失,现存于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皿方罍”
“方罍之王”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合二为一。(中新社发 陈飞 摄)
  这座全身漆黑发亮的青铜器名叫“皿方罍(音同‘雷’)”,是中国古代的一件盛酒器。它的身上雕刻着各式花纹,整器雄浑庄重。罍诞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在皿方罍诞生之时,世界上很多地方仍处于原始文明,它的存在见证了中国灿烂古文明。
  1919年,皿方罍出土于湖南桃源一个小山村中,随后器身被文物商购买流失海外。2014年,皿方罍出现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为了帮助国宝回家,湖南省博物馆致信佳士得商议洽购事宜。国内拍行和买家也表示支持,呼吁华人个人藏家放弃购买。最终湖南博物馆成功购得器身,自此,这件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青铜重器,终于“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3:5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