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81|回复: 21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张召忠受访活用“蓝瘦香菇” 自嘲没有预测能力

 [复制链接]
中国人民怀念张召忠
  一场短短的伊拉克战争,让两个人出了“大名”:一个是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他那信誓旦旦随口胡说的可爱劲头,吸引了全世界,如同战事火锅中的佐料,让电视观众吃得津津有味,几乎上了瘾;以致他“消失”之后,人们遗憾不已,还专门设了“我们爱伊拉克新闻部长”的网页,把萨哈夫的佐料名言收集到一起,怀念这位不收费的脱口秀大师。
  另一个是中国国防大学的教授、被称为“军事专家”的张召忠。这位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点评伊拉克战事的专家,也像萨哈夫那样,以大胆胡说,每评必错出了大名。他虽然没有像萨哈夫那样成为世界级的“佐料”,但也足够在13亿中国人中成为长久玩味的“笑料”。
  张召忠评论的可爱劲头,绝不次于萨哈夫。试举几例:对美军长驱直入,迅速攻进伊拉克,张召忠说这是萨达姆的特殊战略,要诱敌深入,然后以游击战、人民战争,袭击美军的补给线。美军打下了巴格达机场,张召忠说这是伊军战术,故意放美军一码,然后以精锐的共和国卫队重创美军。当美军攻进了巴格达,张召忠则说这是萨达姆像诸葛亮那样设置的“空城计”,待十万美军进城后,来个全锅端,一举全歼美军。当这一切都没发生之后,张专家则抱怨伊军没按他的分析来打,纳闷地说,“几万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到底哪里去了呢”,那口气就像当年电影上国民党军官的感叹:“共军去向不明,哪儿去了?”
  这堂堂的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的“国防大学教授”,以如此这般“智慧”教导中国军队的准军官们的话,那打起仗来,解放军还不得落个比共和国卫队还“不见影”的下场吗?中央电视台和国防大学重用如此这般“专家、教授”,真是一点国家利益也不考虑呵。
  别说军事专家,即使是那些只对军事消息稍微瞥一眼的普通人们,也在这场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清楚地预测到美军会全面大胜的结果,因为那些完全没有军事名词的常识,任何稍有理智的人起码可以想出四条:
  第一,美国年度军费开支是4千亿美元,而伊拉克是40亿。美军开支是伊拉克的100倍。这种绝对的悬殊,意味着伊拉克绝对的失败,且不说其他因素。
  第二,美国和伊拉克交过手,上次海湾战争,地面战只打了100小时,拥有103万大军的伊拉克就宣告投降。今天那些共和国卫队的官兵们,尤其是军官,都是当年美军的手下败将,那种畏惧心理因素也导致伊军不会有真正的士气。
  第三,美国选用了新战略,不再主要依赖陆军和坦克群,而是靠准确的空中轰炸,海军导 弹远程攻击,机动灵活的特种部队。这种战略并非军事秘密,在美国媒体和研究所的网页上,关于这种新战略的讨论,过去两年来,至少有上百篇。从张召忠的评论来看,他好像就坦然地在那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瞎评伊拉克”。
  第四,美军特种部队的行动,在电视画面上几乎看不到,为了今后继续使用,特种部队的行动方式、作战手段、使用武器等都予保密,既不许战地记者采访报道,更不对外公开。《纽约时报》专文分析说,特种部队在这次倒萨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美军白天开坦克进城等,但几乎看不到这场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就是因为仗主要靠精确轰炸,然后由特种部队在夜间打的,利用夜视镜、激光透视镜等各种先进武器,受到特殊训练的士兵,快速的空中运输,绝对的制空权等,来进行心脏手术般的切割摘除战斗。
  这些公开的军事资讯,对军事专家张召忠来说应该是常识。而且张专家和平常人不一样,香港记者马玲采访张召忠的文章介绍说,今年51岁的张召忠20岁参军,后毕业于北大外语系,会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在进入国防大学担任教授之前,还在伊拉克工作过。“因为有卓越的军事分析与评论才能,他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聘为特邀军事评论员,令国人熟悉其形象,并在内地享有首席军事评论家之称。”
  退一步讲,即使不按“有卓越的军事分析与评论才能”的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来“高标准、严要求”张召忠,只把他当一个“在伊拉克工作过”的学者,他对这次战局分析也是整个一个张铁生,完全交了白卷。因为只要对那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稍有点常识,也会知道,这个仗萨达姆一定会输,而且会输得相当惨。主要是萨达姆积恶太多,民愤太大:
  阿拉伯国家多有宗教派别冲突,主要是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阿拉伯联盟的22个国家,多是逊尼派占多数,只有在伊拉克,什叶派占多数,达60%。但少数的逊尼派一直掌权,并欺压什叶派,仅这种宗教欺压就使萨达姆不得人心(起码在占多数的什叶派中)。而且伊拉克还有400万库德人(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萨达姆对库德人的种族迫害更是闻名,一次用毒气就屠杀了五千库德族村民。而从张召忠的评论分析中,人们完全看不到他对这个国家的历史现状等有丝毫的了解,他在伊拉克那些天就像在中国一样,都白住了。
  张召忠对专制社会中人民的想法完全无知,根本不知道长期在萨达姆专制统治下,伊拉克人民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在萨哈夫主管的官方报纸电视的背后,伊拉克的真正民意是什么。从来都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张教授显然不清楚,专制的城墙貌似坚固,但一遇到自由意愿的风,就会像有70年共产历史的苏联帝国在三天内就土崩瓦解一样,立即轰塌、变成碎片。
  伊拉克的萨哈夫眼睛都不眨地坦然否认全世界观众都看到的事实,让人觉得他真的一点都不可恨,真是个可爱的“傻柱子”。中国的张召忠则闭着眼睛冒充老祖宗孙子,在电视屏幕上耍了一套兵法,中国老百姓怎能不感叹:不愧是我们的“二柱子”。
  美国人为萨哈夫设立的那个网页,刚开通就立刻爆棚,由于全球上网人数激增,导致死机,近日不得不换成大容量的,可见全世界人民对萨哈夫的“怀念”。我觉得中国人也应该给张召忠教授设立一个专项网页,名字就叫“我们怀念张专家”,像萨哈夫网页那样,把张召忠评论伊拉克之战的那些佐料笑料都收集起来,还有张专家以前对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的胡评等,都放到这个网页上。人们一旦工作累了,写作疲倦了,夫妻吵嘴了,任何事情不开心了,就上张专家的网页浏览一下,笑一笑,十年少;如果还不过瘾,再上萨哈夫网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真得感谢张召忠和萨哈夫,没有他们这些佐料,这个世界多乏味啊!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轩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轩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轩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轩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轩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轩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浪淘沙 青涩的青春
3# 峨眉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10-26 22:07:0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局座”张召忠:过去骂我的挺多 现在黑转粉了

源自:法制晚报

  10月24日发布第一条微博
  45度角自拍、不带美颜和滤镜,顶着整齐大背头的张召忠穿着蓝色衬衣笑呵呵的和网友在秒拍上互动,鬓角上的道道皱纹看得明显,他自嘲“自己长这样就应该实事求是”。
  2016年10月24日,他点击发送了第一条微博。24小时,吸引百万粉丝,这是64岁的张召忠交出的成绩。在网上,他还有另一个称呼更为网友津津乐道──“局座”。
  退休前,作为军事专家和国防大学教授的他,曾因为一些言论备受争议。去年7月,结束了45年的军旅生涯后,这个白羊座老干部开启了一段繁忙的网红之旅。开通微信公号,很快收获百万粉丝,在B站直播,成为“站宠”,高峰时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达到75万。但是他“一直拒绝投资进来,怕失败了对不起人家。”
  “来自东方的一股神秘力量”、“中老年网红第一人”,游走于网友这些称呼之间的张召忠玩互联网玩的风生水起,他说,“想通过新媒体与年轻人交流,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国际大事。”

“我对新生事物很敏感,都想尝试”
“很多意见经常被90后否决”

  深读(微信ID:shenduzhongguo):10月24日发布第一条微博“巧遇”联合国日,选择这个时间是有意还是无意?微博注册、发布都是您自己亲自操刀吗?
  张召忠:纯属巧合,注册之后才反应过来是联合国日,就说一句“祝愿世界和平”。
  注册、发布目前是团队帮我运作,但这是个人微博,撰写和内容确定是我自己。我正在学习,主要担心出现错误。
  我们有个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团队,他们在运营张召忠开讲微博,所以都是这些年轻人教我折腾微博。
  深读:很多细心读者发现您第一条微博未配自拍删过再发布,是已经掌握了一些发微博、赚阅读的小技巧?
  张召忠:我本来打算自己发,但发现有难度,就不敢发了。发布频率没有规律,主要是想跟大家展开互动交流,披露一些个人信息和活动情况。我的业务活动讲学节目预告等都在张召忠开讲微博发布。
  深读:对微博、直播、小视频这些新生事物,您主动还是被动接收多一些,对他们的传播效果有自己的理解吗?
  张召忠:我对新生事物很敏感,都想尝试。微信公众号粉丝快93万,算是成功了。直播了几次,也有感觉了。小视频会弄了,发布也会但就怕出错,这方面正在向年轻人学习。我都是主动接受,我一直保持和90后思维同步,不能落后。
  我们团队是反着的,我要做什么事情先问年轻人,都是九零后多,他们说不行的就直接被否决,我的意见经常被否决。

想通过新媒体与年轻人交流
“我不装,我在做真正的自己”

  深读:微博是成熟多年的社交平台,为什么时至而今才进入?在微博上,对主题、形式、推广上有过简单规划吗?
  张召忠:退休前现役军人不允许开微博,这是组织纪律。退休后有个过渡期,我想过两年再说。现在两年快到了,小伙伴们催我赶紧开。
  我开微信公众号、开微博都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完全没有规划,一直拒绝投资进来,就是怕失败了对不起人家,这样成功与失败都没关系,自费玩儿。
  深读:面对4条微博粉丝百万的热度,在发之前有想到过吗?微博转发评论那么多,会不会有选择性地回复?
  张召忠:我没有感觉惊奇,感觉很正常,因为我一直在这个新媒体圈,很熟悉了。很多媒体采访,大都拒绝了,不喜欢太张扬,微博是个人互动的平台,没必要搞成多大的事儿,我主要是想跟年轻人交流。
  微博中的很多功能我还不会,也没有时间学习,天天更新微信公众号,还有电视节目,牵涉我太多精力。目前还没有回复,几万条评论,看完都很难。以后会选择性回复,慢慢来,大家不要要求太高。
  深读:您认为自己身上的什么特质,吸引着百万粉丝追随?
  张召忠:我对年轻人浪费青春做一些没有益处的事情感到很可惜,总想跟他们说点什么,最近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就是送给年轻人的礼物。我想通过新媒体与年轻人交流,引导他们关心国际大事、国家大事,有一个很高的格局。
  我吸引年轻人的一点就是我跟他们是一伙儿的,我能跟他们聊到一块儿,我能说真话不说假话,讲故事而不是动辄训人,我不装,我在做真正的自己。

微信公号现已拥有十余人团队
“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深读:参加电视节目超过24年,您对自己的受众群体有过分析吗?在国民的国防教育进程里,对于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作何评价?
  张召忠:我的受众群体老中青少都有,没有特定的群体。
  我是最早进行电视国防教育的,现在转场到网络和新媒体,主要是迎合年轻人。
  我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总能引领潮流,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最早做电视评论,第一个战争直播,第一个退休后搞新媒体,还风生水起。
  深读: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互联网、社交及直播平台,战场的衔接与过渡,是怎么做到的?在国防教育的事业上,除了自己,有想过组织团队或者拉动其他军事专家吗?
  张召忠:退休前主要是传统媒体,因为那是工作需要。
  退休后转战新媒体,是追随年轻人,为年轻人服务,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开微信公众号我现在已经拥有十来个人的团队,还正在招聘人才,我都是凭借一己之力,没有外援,没有捐助,没有官方拨款,没有经济来源,与别人合作怕难以为继,也无法给别人付报酬,所以不可能跟别人合作,因为这是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微信粉丝百万 阅读量连续两天突破1000万
“打字速度比很多年轻人都快”

  深读:60多岁的年龄,现在每天的学习时间多长,主要方向是什么?现在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看书还是通过电脑?电脑应用程度如何?
  张召忠:昨天我从下午开始到晚上十二点半才结束录像,有时候赶到凌晨两三点钟,每天正常的都是十二点结束。
  军人干事情雷厉风行,十个多月来微信公众号天天下午五点更新,风雨无阻,节假日仍然保持更新。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大家看到的是现在的收获,微博很快突破100万,阅读量连续两天突破1000万,微信正在向100万进军。
  好像每个人都在惊诧,但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一把辛酸泪,太多的付出,太多的苦难,太多的金钱和经历的投入,这些只有自己知道,大家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看书时间少了,每天更多的看手机,快一年了没看电视,看看报纸了。
  电脑的应用软件都没有问题,打字速度很快,比很多年轻人打字都快,使用手机很熟练,很多APP也常用,新媒体现状与发展趋势比较熟悉。
  深读:毕竟年纪渐长,您会怎样让自己保持状态?打算再干多久彻底退下来?还有什么愿望去实现吗?
  张召忠:没有规划,这个年龄说不好,所以也就不规划,只要身体允许就尽量坚持。但十个月来有过几次生病,也都挺过来了,没有中断更新。
  我的愿望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用我的正能量影响他们,让他们多学习一点军事科技知识,了解一些世界战略形势,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为将来上学、就业、当兵、成才奠定基础。

“现在很少有人再黑我了,黑转粉了”
  深读:跟现在的年轻人交朋友,您认为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对于一个退休了的军事专家,您怎么定位自己当下的角色?
  张召忠:最核心的要素是平等,不装,不要盛气凌人。
  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只要平等一切都好说。工作生活中我对普通人一向很好,所以这是我的做人习惯,我尊重那些依靠个人努力和辛苦劳作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比如清洁工、司机、保姆、工人、农民、士兵等等。平凡之处见精神,我一向认为他们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人群。所以,我说话的基准就是必须让他们听懂我的话。
  过去网络上骂我的人很多,诬陷我的很多,黑我的也很多,没关系,我都看,也不生气,死猪不怕开水烫。我的方法是从来不回应,从来不对骂,从来不解释,你们黑我挺累的,不用了,我自己黑自己好吗?所以我跟他们志同道合,成了朋友。
  [1.jpg]
  现在很少有人再黑我了,黑转粉了。这个转变过程说明,真诚很重要,虚情假意谁都明白,没人买账。世界已经变了,用过去的那些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跟年轻人交流,很多人不买账,我们必须学习新的交流方式和方法。
  深读:“局座”称呼这么久,感觉您也乐于接受,您是怎么评价这样的一个“爱称”?
  张召忠:局座是自黑的一种方式,既然你们这样叫,我就从了你们,仅此而已。不要追究其内涵,没有意义,习惯成自然,现在大家不就习惯了吗?
  要懂得幽默,这是年轻人的表达方式。比如我说各位网友大家好,他们就会发弹幕说各位玩意儿大家好。我经常看弹幕,因为那才是年轻人表达方式,直言不讳,童言无忌,没有客套和包装。
  深读:看报道说您化妆自理、地铁出行?
  张召忠:万事不求人,生怕给别人添麻烦,特别讲究守时,特别讲究信用,这些习惯是一生养成的,其中军人的训练和素质很重要。
  再就是受苦出身,没有家庭背景,一步一步靠自己努力,所以每一步生怕走错,没有捷径,没有依托,全靠自己。
  深读:从出身微寒到电视军事评论员、海军少将,您怎么看待自己的转折和身份跨越?
  张召忠:从农民到军人,18岁是个转折点,否则我还在家种地呢。从军人到大学生是我人生中转折点,22岁,让我眼光从军营放眼世界,开阔了许多。从外语翻译到科研人员也算是转折,让我成为懂外语又能进行科学研究。
  后来,我开始进军电视评论领域。这让我对传统媒体驾轻就熟。
  退休是个转折,退休后无官一身轻,无职无权特别放松,可以以社会普通公民和退休老人的身份进行社会活动,不代表任何单位和团体,这就游刃有余了许多。
  开办新媒体是个转折,完全与年轻人同步,跟他们交流没有任何代沟,自己也感觉年轻了许多。人有两个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无法左右,谁都会慢慢老去,但心理年龄可以通过学习去调节,我正在尽力去做。
  拒绝写自传“只有伟大的人才写自传”
  深读:什么样的机缘进入到电视评论领域,为什么会坚持那么久?
  张召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贵人相助很重要,没有他你根本不知道门在哪里。黑夜中摸索需要付出很多牺牲。
  做电视坚持了24年从未间断,现在我有意大量减少电视节目,虽然事实上并没有减少。主要是有人请,有人不断地邀请。电视的检验标准就是收视率,这个很直观,我的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不管做什么节目必然居第一。为什么收视率高,因为我努力,不间断学习,跟随潮流,契合社会需求。
  深读:这样转折的人生轨迹,有什么人生经验传授给年轻的粉丝们吗?
  张召忠:传授给年轻人什么经验?很多人要我写自传,我感觉只有伟大的人物才能写自传,而我不是那种伟大的人物。
  这次新出版的《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完全是面向年轻人的读物,里面很多都是我的人生经历,我讲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心灵鸡汤,我从来不会将讲别人讲过或者照搬他们的,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年轻人可以看看这本书。我出版过二十多本书,我老伴儿从来不看,只有这本书,刚拿到样书她就爱不释手,天天抱着看,这说明不仅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也喜欢。
⊙作者:实习记者:明廷宝 记者:丁雪

  新媒体编辑/李京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1-6 03:07:00|显示全部楼层

张召忠公众号粉丝破十万:出事了自己得负责

源自:新闻晨报
  晨报首席记者 贺莉丹
  “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我的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 的粉丝已经突破十万了,这个公众号才运营一周左右。我干事情的风格是,如果干一件事情,一定把它干 得最好,我做事情比较认真,所以对这个公众号也费比较多的心思。”2016年1月5日17时30分左右,军事专家、海军少将张召忠接受本报采访时,颇为欣 喜地表示。
  2015年12月30日,张召忠开通了他的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据本报记者观察和了解,对于开设这个微信公众号,“局座”是思虑已久,此番其实是水到渠成。

▲ 现在讲道理的那套已经不行了,你不能摆架子、居高临下地高大上,那样他们不买账。

▲ 我这个身份,也不会让别人去帮我弄内容。这个公众号所有内容都是我负责,五六个“90后”小朋友写的东西也是我负责的,内容必须是由我自己来弄。

叫我“局座”?年轻人好玩
  听者闻此微信公众号名称,往往会心一笑。在喧嚣的网络世界中,因为张召忠有独具一格、颇有争议的观点与预测,网友调侃地称呼他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简称“局座”。
  2015年9月10日,本报记者曾经在其位于北京国防大学的居所对他进行过长达3个半小时的专访。彼时,这位身形高大挺拔、仪表堂堂的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员表示,他的确知道网友对他“局座”的称呼,但他认为这是来自网友的一种“善意的幽默”。
  彼时,“局座”表现得一点儿都不意外,相反,他笑容满面,极为淡定。
  在开通微信公众号的第一天即2015年12月30日,“局座召忠”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张召忠:我为什么要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张召忠在文章中解释,他在注册微信公众号时才发现,“没想到‘张召忠’这个名字已经被人注册,最后只好选择了‘局座召忠’。”
  “其实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去《最强大脑》的现场,一进场几百个观众嗷嗷叫,集体喊我‘局座’……我就说,你们都喜欢叫我这个称呼啊?行,你们喜欢我就听你们的,咱们(的公众号)就叫这个名字。叫‘局座’,就是年轻人嘛,觉得好玩。”张召忠表示。
  那么,“局座”开微信公众号的初心是什么?
  “我就是想摸索一个东西:年轻人有时候不愿意听你正儿八经跟他讲事,但是如果好好讲故事,这样就可以了。现在讲道理的那套已经不行了,你不能摆架子、居高临下地高大上,那样他们不买账。”做客电视评论节目多年、深谙传播技巧的张召忠坦言。
  “我觉得现在挺好,感觉挺高兴的。我之前还以为年轻人不认识我。”张召忠充满喜悦地表示。

不是我回复?绝对我负责
  本报记者此番发现,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账号主体为“北京广纳文化有限公司”。
  “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在公共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包含视频、专栏和新节目的预告等。”公众号“局座召忠”的“功能介绍”一栏如此写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就像狗熊掰棒子,不停地写文章写书做节目,但过后就丢,都没有集中起来,全都散落在各个不同的地方。现在要综合集成,难度很 大,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干的。况且,微信公众号要采用H5页面,也需要技术后台支持。没办法,我干不了这些,只好委托北京广纳文化有限公司帮我运作。他们集 中了一帮‘90后’小伙伴帮我折腾,现在基本成型了……”张召忠回应他与账号主体“北京广纳文化有限公司”对此公众号的内容分工模式。
  张召忠强调:“这个微信公众号是我实名认证而且亲自管理的。”
  张召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广纳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为他的公众号提供新媒体技术知识以及后台等技术方面的支持,而对于在该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方面的审核以及对微信网友评论的回复,都会由他本人一一管理和回复。
  “我的东西,必须要由我来弄。有人说评论不是由我回复的而是由后台的小伙子回复的,这其实都是误解,明天我就会选择部分评论回复大家。我这个身份,也不 会让别人去帮我弄内容。这个公众号所有内容都是我负责,五六个‘90后’小朋友写的东西也是我负责的,内容必须是由我自己来弄。万一出了事我得负责,再说 我也不放心别人弄。”张召忠说。

内容来源?三块,我都要看
  据张召忠介绍,其公众号的内容来源于三块:其一,是他 以前接受访谈的内容;其二,是他新近为公众号所写的原创内容;其三,是团队中的“90后”年轻人写的内容,“因为他们的语言更贴近年轻人,所以大家可能更 愿意看。我尽量把我的想法跟他们说,让他们写,署他们的名字,我看了以后再发在公众号上”。
  张召忠说,目前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平均每天有几千条,大部分是以比较善意的问候和建议为主。
  开了微信公众号以后,他感觉到自己与网友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好多人真的是想探讨、研究点问题,这不是很好吗?基本上没有骂人的。比如评论中有很多是 对我节目有内容的、理性的建议,而不是相互之间骂人,其实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智库’ 了,我得慢慢回答他们。在公众号平均每天几千条评论里,我会选择比 较长的有内容的评论,我也不是每天都回复,我想集中一周回答一次,然后我会分两三次发出去,这都会由我本人亲自回复。明天我会集中回复,今天还顾不上。”最近几天都忙于录制节目的张召忠说。

“粉丝”量?十万算多吗
  从1992年起,张召忠就作为嘉宾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至今他已有24年电视评论员的经验。作为知名军事理论家与军事评论家,64岁的张召忠在去年7月退休前,有过诸多任职。他不仅曾任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也是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与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
  去年夏天,办完退休手续的张召忠,如今也是“退而不休”。
  退休之后,张召忠继续做客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防务新观察》 与北京电视台的《军情解码》这3档电视节目。
  不过跟此前近24年间频繁亮相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相比,一个新的变化是,张召忠“下决心推掉了大量电视节目”。他已于去年在凤凰网军事频道推出一档单人 脱口秀网络视频节目《张召忠说》,也开设了一档军事类的网络音频节目《张召忠开讲》,“网友一致希望我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便于跟我进行互动交流。”
  去年那段“局座”做客《锵锵三人行》 的花絮视频在网络中疯传。视频中,他打开粉饼盒,异常娴熟地朝脸上扑粉。网友甚至注意到了他用的粉饼品牌是阿玛尼,不少网友表示看了以后对他是“黑转粉”。
  在现实生活中,“局座”显然也在与时俱进,适应他人生中的各种新的转型。
  从2015年11月开始,张召忠差不多每周都要去南京录制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第三季,在宣传片中,张召忠化身《伪装者》里的明楼,大哥范十足。在他看来,“参加这种大型科学普及型节目还是第一次”。
  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前,张召忠曾表示,他没有微博,不用微信,每天读书读报,但有时候会在微博上“潜水”,看看网友说他什么。
  这一切源于他对于时间有着较强的管理能力。他自称这么多年来做节目从来不迟到,总是习惯提前10分钟到节目组。他过的生活也极为规律,每天晚上12点多 睡觉,退休前是早晨6点40分起床,现在晚一点,7点起床。他从不看娱乐节目。他讲话的语速很快,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节奏。
  张召忠在微信公众号上线后曾表示,如今的日程安排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平均每天至少花两三个小时去管理公众号,“感觉比以前更忙了!因为我是特别认真去做这件事情,开这个号我也考虑了很久。挺好玩的,我们就是慢慢摸索摸索。”
  “我还没搞清楚,我还在学习中……这多吗?十万粉丝算多吗?”聊到“粉丝”这个话题时,“局座”不由得呵呵一笑,反问本报记者。
1# 贡嘎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8-4 18:47:00|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退休 曾因“烂预测”成名

源自:综合
  张召忠家里有两只鹩哥,电话一响,它们就自顾自“接”起来,很热闹地叽咕一通。但张召忠说:“它们从来不学我说话。”显然这两只鹩哥想象不出男主人说话的影响力──说对了是电视台的收视率保障,说错了是互联网的点击率保障。
  63岁的张召忠退休了。后来者想在军事评论员这个位置上干出他这样的影响力,难。首先,他的外形条件过硬,高而帅,1.81米的身高,78公斤的体重,一身便装站在路边接记者,仍是小白杨般的军姿,足以秒杀那些刚跻身副处长、副总经理就体型失控的中年男子。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军事节目也需要审美愉悦。其次,他的说话方式难以复制,敢言和犀利且不说,关键是有趣,他恐怕是唯一一个在大众媒体上说话有趣的现役军人。“中国跑上来了,美国也傻了,山大王拿个大棒子,往下砸中国,另外告诉日本往下拽。”这样的军事评论语言,独他一家,别无分号。
  形象好,表达能力强,这样的人搁在哪儿都容易成名,更别说是在军队。说张召忠是20年来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现役军人之一,绝非夸张。但成名的人搁在哪儿都容易争议缠身,毕竟树大了,并非每片叶子都无懈可击,自然招风。

得名“局座”
  细究张召忠身上的争议,无非围绕两类事。其一是他在某些具体预测上失误,其二是他在战略上始终唱衰美国。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直播战争,第一次请军事人员对正在发生的战争进行实时评论。这个军事人员就是张召忠,他暴得大名,家喻户晓。他的搭档、央视主持人鲁健形容他的评论风格是“气场强大,舍我其谁”。
  如今再回看当年的直播视频,平心而论,鲁健并非谬赞,绝大多数时间里,张召忠都点评到位。关键的错处是,在美军派遣地面部队前夕,张召忠预测美军会陷入巴格达城市保卫战,萨达姆手上的共和国卫队、沙漠风暴中的坦克战、杀伤性武器等会让美国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没过几天,萨达姆政权溃逃,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面对直播画面,张召忠和亿万观众惊呆了:“萨达姆前两天还出来转悠,怎么就顷刻瓦解了?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作为军人,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不炸桥不埋地 雷啊?是不是怕累啊?挖两锹土很累呀。巴格达人呢,有时候就是会怕累,你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
  此言一出,网上非议汹汹,嘲笑四起。
  没多久,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结束”,央视这场空前的战争直播也将结束。张召忠偏偏非常肯定地在直播中说:“战争没有结束,一场新的战争正在开始,这就是伊拉克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战争,会长期进行下去,也许三年五年,有可能十年八年。”第二天,公众舆论全在骂他:“你以为伊拉克是越南啊?那是戈壁!反抗力量往哪儿藏啊?”
  前一个“烂预测”到了第二年才有新线索。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伊拉克战争指挥者汤米·弗兰克斯退役,出版回忆录《美国士兵》,首次披露美军早已将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师长、旅长直至总司令全部策反。张召忠大悟:“这是绝密的情报,只有美国总统、国务卿、参联会主席等极少数人掌握,谁也预测不出来。我的预测是按照当时我们所拥有的常规情报,包括我曾经在伊拉克工作时所知道的他们请法国、意大利军事专家修了许多城防工事的情况,得出的正常分析结果。”
  后一个“烂预测”直到2011年才见分晓。美军全部撤离伊拉克,8年间,美军伤亡惨重,消耗军费超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伊拉克是第二个越战泥潭”成为美国朝野共识。张召忠说:“作为一个军事专家,有些话当时说,别人是不理解的,这没办法。过了8年再看看,我没说错吧?”
  当然,在批评者眼里,这不过是张召忠的“找补”。他的批评者有新生代军迷、年轻精英、都市白领,都是习惯了网络舆论风暴的人。在他们的视角里,战争预测就是比拼即时分析准确与否,事后的情报和长期的趋势不能算数,他们依然对张召忠加以调笑,叫他“局座”,意思是“战略忽悠局局长”,说他擅长从战略上忽悠美国。张召忠知道这个绰号,“我是个懂得幽默的人,并不反感这么叫我。”

不畏人言
  张召忠从没叫过屈。
  这一点,必须承认他做得好。不恼怒,不回嘴,亦不指责,不气急败坏,他平心静气,目不斜视,行走在各种或善意或恶意的调侃中,姿态始终很好,符合一个军人的形象。
  即使是应我们的要求对质疑进行回应,他也无一字指向批评者,仅仅陈述了自己的性格因素:不畏人言。“我经历过很多事情,从小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这些事情包括,他是农民的儿子,“在河北盐山老家,日子过得很苦。”“我小时候看着也没啥突出的,别人提到我连感觉都没有,好像多这一个小孩子不多,少这一个小孩子不少,都不拿我当回事,我也不拿自己当回事。有人觉得我将来没什么出息,我感觉到这意思了,但我不多想,就日复一日地过日子。所以不管人们现在怎么骂我,我无所谓,都能高高兴兴的。网上的所有争议我都看,都知道,没什么,谁能一辈子不招人骂啊?”
  年少时,他有一个极不靠谱的爱好:文学。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60年代的乡村,这不是什么前途远大的爱好。“文青”张召忠在吟诗作画时,也没在乎过别人的指指戳戳。中学没毕业,他就到一家工厂实习了半年,工厂又把他推荐到当地的机电中专读书,学起了机械电子。他整天面对电子管、电路图,缠过发电机,装过收音机,还拆装过东方红拖拉机。“多务实的一个学科!一家伙把我所有的‘文青’情绪都弄没了。”好处是,这两年的理工科训练让他沉淀下来,“文学养成了我奔放热情的性格,机械电子养成了我不浮夸的行事方式。”
  乡村少年的不畏人言、奔放热情,到了日后的电视媒介上,就是一种极受欢迎的特质。这些年,人们聚焦于对“局座”的调侃,忽视了硬币的另一面──他的节目收视率很高,在有多位嘉宾的情况下,他说话的环节收视率也明显增高。是谁在支撑他的收视率呢?答案之一是普通老百姓。曾有观众写信给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组:“以后能不能让张教授多说一点,其他同场的嘉宾少说点?”有一次张召忠去甘肃酒泉讲课,一名工作人员坐出租车去现场,随口跟的哥说“快点,我要赶去张召忠教授那儿”,的哥立刻请求工作人员把自己捎进会场,一上午不跑活了,听课去。另一次张召忠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录制节目,几名老太太看见了,不管不顾,一定要把张教授拉出镜头合张影。他们喜欢他,因为他讲的军事听得懂。
  答案之二是老一代军迷。上世纪80年代,张召忠在《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公开发行的军事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包括主张立即建设中国自己的航母力量,还翻译了美国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的小说《追踪红十月号潜艇》,开当时风气之先河。他在那时就有了第一批“老粉丝”。老一代军迷至今还认为,“张召忠是军方专业人士面向大众推进军事科普第一人”。他们喜欢他,因为他是相伴最早、最久的军事专家。

军旅变迁
  张召忠的军旅生涯长达45年。他把这45年分为3个时段,“每一个阶段,我都切身体会到军队的变革。”
  “从1970年到1980年,是我在军队的第一个十年,这十年的背景就是战争。”在举国认为随时有战争威胁的年代里,新兵张召忠作为一名中专生,实属高学历人才,直接就被分到山东文登的导 弹部队。他的优势也体现了出来,有了机电中专打下的理工科基础,教导队讲的导 弹知识他一听就明白。
  “当时军队时刻准备打仗,经费充裕。我所在的部队一年365天都处于战备状态。一个班十几个人,人手一条枪,随时放在枪架上,子弹袋就挂在旁边。每天都有紧急集合,所有的训练、演习都是实弹的。这和后来20多年里的军队有很大不同。”
  在导 弹部队待了4年,张召忠被推荐上大学。起初听到的消息是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习核潜艇技术,他很高兴;最后给的通知却是去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听说是北大招生的人看我长得还算周正,是个当外交官的材料。”
  阿拉伯语直接把他带到了真正的战场──1979年,他被派往伊拉克担任翻译,次年两伊战争爆发,这对他的刺激极大。“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国民当时的生活非常优越。我的一个伊拉克朋友,开战前去法国度蜜月,没过几天就回来了,‘我在法国看到和伊朗开战的消息,回来参军。’我说:‘你度完蜜月回来也不迟啊。’他摇头:‘那可不行!’我第一次觉得,身为一个军人却只能和语言打交道,实在太遗憾了。”
  更强烈的冲击来自战争本身。两伊战争中,双方使用了大量先进武器,张召忠对这些武器却一无所知:“公路上每天都有坦克、装甲车开往前线,我站在路边,这些武器的型号、性能居然一个也说不上来。伊朗飞机时不时来空袭,当地人问我扔下来的都是什么炸弹,为什么威力这么大。我一个导 弹兵出身的人,还是一句也说不上来!当时我感觉,强军还得靠科技。1980年回国后,我立刻回山东文登原部队。”
  “从1980年到2000年,这两个十年,是我在军队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中国已经走上改革开放的新道路,中央军委确立了“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增强现代条件下作战能力,加强海空军装备建设,成了军队重点关注的领域。张召忠的选择正好与这一时代命题相向而行──解放军急需一批武器装备的研究人才,他被借调到海军总部的研究部门。
  张召忠很快发现,最先进的军事科技资料都是英语、日语写的,阿拉伯语里没有最新军事知识。他马上改学英语、日语。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气氛下,军队的学术氛围也开始活跃,学术沙龙、研讨会很多,渐渐有了一个军事学术圈子。能直接看外文资料的张召忠在研究中占了很大便宜,发表了大量文章,介绍最新的世界军事技术,他在军事学术圈子的名气大了起来。
  “但这一阶段,实事求是地说,军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没能把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协调好。当时国家基于国内外形势,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要忍耐’。军队就过起了苦日子,好多部队的经费周转不开,军人工资长期偏低,连军装都不够穿,我40多岁还和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筒子楼里。这一时期‘允许军队经商’,成了现在军内一些腐败问题的源头。我们做科研的,只能是安守清贫,埋头研究。”
  “2000年以后的这些年,军队出现了根本变化,停止经商办企业,军费开支由国家保障,而且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我们的军费也就是100多亿美元左右,现在是1300多亿美元。而且,军队确定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其实,我们的机械化并没有全部完成,但我们决定让机械化和信息化同时进行。这些年多亏了这一步棋。”张召忠的个人命运也再次跟军队大势合拍──他的专业方向是未来学,专门盯着十五、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包括未来网络战、未来信息战等等。上世纪70年代,他提出要在南海建立海上浮动基地;2000年,网络尚未普及时,他出版《网络战争》一书。这些都是他的得意之事。“我的博士生看完这本书跟我说,‘导师,你十几年前预测的很多东西都实现了啊。’这就是真正的预测,基于系统的学术分析,而不是对碎片化的信息做评论。”在未来学这个专业领域中,张召忠够自信,他喜欢提到一个著作等身的细节:“我写了4000多万字的书,堆在一起比我这个人还高。”
  另一个张召忠乐于提及的细节是:“我这45年,从农家子弟到士兵,从士兵到将军,没送过一分钱,没送过一瓶酒一条烟。我完全靠能力走过来的。”

形象缩影
  上述3个阶段的军队变迁,张召忠和他的同龄军人一道经历了。但另一件事,张召忠是特有的──1992年,40岁的张召忠首次走上央视,成为最早的现役军事评论员之一。其23年的军事评论生涯,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中国军队塑造现代化形象的一个侧影。
  用张召忠自己的话说,他第一次上节目完全没什么创造性可言,只不过是接到一个任务:“你去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讲讲三十六计。”那时候选一个军事评论员极其严格,中宣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把关,“组织上选我去,一是我总发文章,有点小名气;二是觉得我形象适合上镜。”做了一段时间,张召忠就不想干了。每次撰稿人都提前写好稿子,他只需要把稿子记下来,然后背给观众听。“背别人写好的东西,你们还要我干吗?”
  但这档节目让张召忠渐渐火起来,其他军事节目的邀约接踵而至,张召忠琢磨讲些自己的东西。“我是个学者,别人说过的观点,我去电视上重复,这不是丢人现眼吗?我只说新东西。”
  当时军事评论员是新事物,他想讲可以,但总政治部把关很严,上电视节目要一事一报,一次一批。这样的管理方式持续了10年左右。“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总政治部列了一个单子,单子上的现役军事学者,可以不经批准就到电视台做节目。这是个转折点,以后就宽松多了。”这一变化,与设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设置军队开放日、披露军事演习信息、邀请外国媒体进军营等举措一道,被视作中国军队日益开放、透明的标志。“马上就建军88周年了,我们这些人能走上荧屏,和军队自信心越来越强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军事评论员的经历也算是解放军进步的一个缩影。”
  张召忠超期服役了3年,如今退役,他不会再出现在突发新闻事件的评论节目中。“我不用再承担到媒体发声的任务了。但一些有多年交情的老节目,如果人家不嫌我烦,我会做下去,也就是央视的《海峡两岸》《防务新观察》,北京台的《军情解码》,吉林台的《召忠论剑》。”张召忠数了4个节目,“水上漂着的浮萍我就不谈了,我去寻找扎在水下的根。我想好了,以后我要讲的,定位就是两句话,一句‘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一句‘新闻背后的故事’。”
  沉默了片刻,张召忠精神一振:“来,替我拍几张照片吧!这是我最后一次穿着军装、佩戴军衔拍照了。过去也不知多少媒体拍过我的照片,但我一张都没拿到。这就算最后的纪念了。”他站起来,镜头里又出现了亿万中国人熟悉的面孔和一丝不苟的发型。叽咕的鹩哥也安静了,和大家一齐盯着镜头里的主人。
源自:环球人物杂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7-10 04:07:00|显示全部楼层

张召忠:退休后不再评论新闻 没劲反驳网友质疑

源自:华商网-华商报

  http://ehsb.hsw.cn/shtml/hsb/20150710/519070.shtml
  对话人物
  张召忠
  63岁,退休前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
  对话背景
  7月7日,北京卫视主持人罗旭发微博称,军事专家、海军少将张召忠已正式退休。张召忠生于1952年,2012年,他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曾透露,自己已经60岁,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特批延长服役期。
  作为知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张召忠曾与多家电视媒体合作开设过军事类新闻节目。他一直敢于发声,对国际上的一些军事热点,曾有精准的预测,也不时会有引发争议的观点抛出,如“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黄海海带绳会阻止美国核潜艇”等。
  昨日,张召忠接受华商报记者专访,语气轻松地聊了聊他的退休生活。

谈退休
退休后没落差 工资肯定少很多

  华商报:您是哪天退休的?这些天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张召忠:前天(7日)退休的,其实60岁就该退了,组织上特批延长了3年。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就是单位的事不参加了,规定两年内不能出国,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华商报:很多人有“退休综合症”,退休后的一段时间很难适应。您有吗?
  张召忠:我绝对不会的,我都高兴死了。我对退休这件事已经做了四五年的准备,这些年我出行都是自己开车,去录节目都是坐地铁,我早就和这个社会融合好了。而且我也比较忙,闲不下来,没有一点落差。
  华商报:之前您曾透露,作为少将,自己一个月工资是1万多。现在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张召忠:退休后还没拿到工资,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肯定会比以前少很多。

谈节目
不再评论新闻 只做军事科普

  华商报:还会继续当电视评论员吗?
  张召忠:还会的,这个不受影响。现在每周还要上电视做节目,固定的节目有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七套的《防务新观察》,北京电视台的《军情解码》,吉林卫视的《召忠论剑》,和退休前没什么变化。
  华商报:身份的改变会影响您的发言吗?
  张召忠:我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牵涉到新闻评论的,我基本上不会再参加了。已经是退休老头了嘛,离那些新闻会远一点,牵涉到重大敏感的话题,我一般不会再发言了。退休要像个退休的样子,别让人感觉你都退休了还整天指点江山,不好。
  以后我会做一些历史性纪实性的东西,更加深层次的,比如军事历史、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新闻背后的故事等,有点类似军事科普。

谈争议
年轻人很幽默 他们高兴就行

  华商报:您的粉丝很多,但争议也不小。您怎么看一直伴随您的质疑?
  张召忠:我是公众人物,有争议有质疑很正常,我也从不介意这些事,大家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呗。也不光我一个人,公众人物都这样。你做一个公共产品,比如写一本书,做一个节目,怎么评价是别人的自由,我也管不着。你不能想着做一样东西,别人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凭什么呀?把自己做好就行了。
  华商报:一些网友给您起了不少外号,比如说您是“战略忽悠局局长”。这些会伤害到您吗?
  张召忠: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语言氛围,你要去习惯。现在我们一些岁数大的人太过严肃,年轻人嘛,一天到晚没正形,就是调侃,这很好啊,幽默嘛。我无所谓。我一般不把这类调侃当做恶意,当然也有恶意的,那你能怎么办呢?我没劲去反驳,也没那么大火气。其实他们评论的话我都能看到,但我真的不生气,从来不计较这些事。觉得挺好玩儿,他们高兴就行。不管说你好说你坏,有人关注都是件好事吧。

谈计划
把这些年的积累慢慢写成书

  华商报:对今后退休生活有什么规划吗?
  张召忠:我主要的问题是,过去忙了一辈子,断断续续积累了好多东西,这些东西很零碎,我想把它们整理整理,出本书,但具体还没想好。
  现在有时间了,想规整规整那些零碎的资料,不过感觉岁数大了,精力也没以前好了,慢慢来吧。感觉这个社会比较浮躁,但还是想弄一些比较深沉的东西。
  华商报:这些计划还是工作方面的,对于生活呢?有没有想过去哪玩一玩,或者怎么陪陪家人?
  张召忠:我好像一辈子就只关心一个方面的事,别的都没脑子。对出国旅游没什么兴趣,就在家待着呗,算是陪家人了。我也不会玩,像打牌、打麻将、钓鱼,我都不会,只能看看书、写写文章、做做节目,有时也觉得自己真的挺无聊。但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现在也改不了了。
  华商报:听说您现在还没有微博,有没有考虑开一个?
  张召忠:没有。其实网络上所有东西我都会看,所有动态我都了解,不过都是潜水。我现在和年轻人的思维观念是同步的。但我不想开微博,也没有微信,主要是想防止干扰,我还是喜欢搞一些深沉的东西。
  华商报记者 刘苗

那些争议的语录:
  黄海海带绳会阻止美国核潜艇
  美国的核潜艇他不可能到黄海来,但是他有可能到日本海,因为日本海深,黄海太浅,黄海的平均水深是44米,在这样浅的海域当中到处都是海带绳,他来了以后很难下潜,下潜以后上浮上来说不定海带绳子就搅到螺旋桨上去了,搅到螺旋桨它是死路一条。
  雾霾可防御美国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有劣势,雾霾就是对付激光武器很好的一个防御,激光武器最怕的就是雾霾。雾霾是什么东西,我看了一下雾霾的构成,里面有微小的金属颗粒,这个金属颗粒,你把它放大以后就是一个一个小钢球在空气里头弥漫着,那激光能穿透它吗?PM2.5到四百、到五百、到六百的时候,对激光武器的阻止最大了,根本穿透不了,比方说在没有雾霾的天气下,激光武器的作用距离是10公里,有雾霾的情况下一下降到1公里,这种武器有什么用?
  人造陨石雨炸航母有点靠谱
  制造大量的陨石雨打击航母有点靠谱。一个鸡蛋大小的东西以20多马赫的速度落下可以穿透足够厚度的钢板,因此陨石雨打击航母靠谱,不过要进行大量的提前计算。酸雨那个东西倒是可以,但是要慢慢腐蚀,因为航母的设计它就是抗腐蚀。腐蚀十年、二十年的基本上也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3:4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