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花花大姐|查看: 13419|回复: 21
[2018年

归国文物青铜“虎鎣”1月29日起在国博展出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8年归国文物青铜“虎鎣”1月29日起在国博展出

 [复制链接]
圆明园被抢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下月英国拍卖
  中国日报3月28日消息,还记得圆明园铜兽首、甘肃大堡子山金器和福建肉身坐佛等这些惨遭劫掠和盗卖而流失海外的珍贵中国文物么?它们多舛的命运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将于4月11日在英国肯特拍卖的一件中国稀有青铜器“虎鎣(yíng)”因其明确的圆明园旧藏身份,再次将大众的注意力聚焦在流散国外的中国文物上。你们在他乡还好么?
虎鎣(yíng)
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
  中国日报昨天报道过,这尊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盛水器“鎣(yíng)”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设计而得名“虎鎣”。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虎鎣”此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在与家人的通信中详述了自己参与同中国军队的战争;洗劫圆明园珍贵文物并现场拍卖;掠得青铜器、珐琅器和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他撤走前参与的将圆明园付之一炬的“大派对”(信件原文“a party to burn down the Summer Palace”)。
  埃文斯家族信件。
  这些信件是埃文斯的儿子查尔斯?刘易斯?埃文斯(Charles Lewis Evans)在整理家书时发现并重新记录下来的。与之一同公开的还有多张黑白照片,详细记录了与“虎鎣”一同从圆明园被抢走的多件文物在埃文斯家族历代房间里的陈设状况。
虎鎣(yíng)
  据拍卖方英国坎特伯雷拍卖廊(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介绍,他们希望这些罕见史料能够表明“虎鎣”这件青铜器传承有序、弥足珍贵。但同时这些资料恰恰也佐证了“虎鎣”原本是陈设在圆明园的珍贵藏品,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在荡平圆明园期间将“虎鎣”和其他文物抢劫到了英国。
  坎特伯雷拍卖廊的顾问阿拉斯泰尔?吉普森(Alastair Gibson)在拍品介绍中这样写道:“回顾这个家庭的爱国军事历史,将剩下的物品拍卖掉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时刻。”埃文斯家族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一代藏家珍爱收藏这些青铜器,也希望它们中的一些可以再回到中国收藏家那里”。
  不管对于中国藏家还是外国藏家来说,“虎鎣”是绝对意义上的珍品,这份珍不仅是因为它的文物稀有度,更是因为它背后依附着的是中国人每每想起就痛心疾首的沉重历史。
  让我们来看看埃文斯是怎么在信里“生动”描述抢劫现场的:“法国人得到了许多价值高昂的战利品,包括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将军霍普?格兰特号令所有人用所有能找到的推车,尽可能地带回更多东西。而这些所有东西都被现场拍卖掉,卖的钱作为奖励发给6号参战的部队,这些超赞的东西卖的钱数令人难以置信。”
  他眼中的圆明园是这样的:“坡顶的建筑多为寺院与佛像,有些庙宇令人叹为观止,其供奉的佛像巨大无比,我看到的一座至少就有六十英尺高。这些庙宇镶嵌大量绝美的青铜和珐琅,但体量实在太大,搬不走。站在其中一座佛像边远眺是一番语言难以描述的雄奇的景致,为看一眼长驱五十英里也值得。”
虎鎣在埃文斯家陈设。
  关于最终归他所有的战利品,埃文斯写道:“我成功从平地的某处宫殿获取了几个青铜与珐琅瓷花瓶,希望有一天它们能抵达南海城(英国南部汉普郡普茨茅斯海滨胜地)。我还带上了一些极其别致、镶绣帝王黄绿龙纹的瓷杯与茶碟,然而它们太容易碎了,我真的怀疑能否完好无损地把它们带回家。不过我已非常小心地将它们包裹起来了。”
  剑桥大学独立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Hajni Elias)对“虎鎣”进行了深入分析:“‘虎鎣’造型精美稳健,设计和外观裝饰清晰醒目,而且竟然保有原配顶盖。这着实是件不寻常的幸事。因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鎣都很难找到它的原配顶盖。这件容器的拥有者是一位周朝的政治官员。此鎣的翻砂工融合了相当值得注意的元素,它承载了重要而又复杂的仪式内涵。”
  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
  据薛好佩分析,其他几件鎣的情况如下:伯百父鎣出土于陕西西安市张家坡;季良父鎣曾藏于北京的皇官,如今收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第三件藏于日本京都市藤井有邻馆;出土于陕西省岐山葷家村的鎣是第四件;陕西乾县薛录镇墓葬出土了第五件鎣,该“鎣”可见于杰西卡?罗森于1990年华盛顿出版《亚瑟?塞克勒藏西周青铜器》一书的第1页第8幅图中;师奂父鎣是唯一一件私人藏品,于2002年9月21日在组约苏富比拍卖行被竞拍。
  “虎鎣”只是众多漂泊在海外的被劫掠中国文物中的一件,无论是通过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还是中国藏家为促成文物回流而不惜以重金相搏,中国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层面这些年都在做出各种积极的努力,促使中国文物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巨量的海外遗珍散落在世界各地,它们虽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文明的使者,但是每个中国人都时时刻刻牵挂着它们的安危,期盼它们在他乡安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花大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花大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城市人才争夺战再掀高潮:一线城市加入“战局” 广西部署整治珠宝玉石市场乱象
1# 贡嘎山
 千牛花露露 发表于: 2018-12-12 11:04: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虎鎣漫漫回家路:一波三折 走了百余年

源自:环球网
  从伦敦希斯罗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空中距离8100多公里,航程约10小时。
  北京时间11月23日,流落异乡的青铜“虎鎣”搭乘飞机回到故土。这条归家之路,一波三折,它走了百余年。

充满戏剧性“逆转”的归途
12月11日在入藏仪式现场拍摄的青铜“虎鎣”。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今年3月,青铜“虎鎣”的图片出现在英国一拍卖机构的网站上,它将于4月11日被拍卖的消息,吸引了各方关注目光。
  相关资料显示,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国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立即开展信息收集、鉴定研究,在基本确认青铜“虎鎣”为圆明园流失文物后,数次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英国相关拍卖机构,希望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
  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机构执意拍卖流失文物的行为,表示将继续按照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开展流失文物追索。
  随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国内主要文物艺术品拍卖平台等相继发声,表示如该拍卖机构执意拍卖我国流失文物,将终止与其开展的一切商业合作往来。
4月11日,青铜“虎鎣”以41万英镑价格在英国成交。
  “逆转”出现在4月底,国家文物局收到英国拍卖机构负责人邮件,称青铜“虎鎣”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9月21日,国家文物局代表团会同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组赴英开展实物鉴定。包括科技检测在内的鉴定结果均显示,青铜“虎鎣”符合西周晚期青铜器基本特征。当日,文物交接确认书顺利签署。
  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眼中,青铜“虎鎣”的回归,彰显了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与负责态度,也显示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还有多少“虎鎣”流离失所?
12月11日拍摄的青铜“虎鎣”。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50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这样描写圆明园的悲剧:“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圆明园被洗劫,是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中,大批文物苦难命运的缩影。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 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有超过1000万件的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件中国文物,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大约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
  对承载灿烂文明的文物来说,回到它们的诞生之地是最好的归宿。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这是目前关于流失文物返还领域的两大国际公约。在实际操作中,前者缺乏强有力的履约监督机制,后者则缔约成员国数量有限,结构失衡,大部分主要文物进口国尚未签署该公约。
  而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卖公司利用中国买家的民族情结来进行商业炒作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中国流失文物”成了一个极有市场号召力的标签,致使价格节节攀升,也对民族情感造成了“二次伤害”。

海外流失文物归家“路在何方”?
  与这些文物相比,青铜“虎鎣”无疑是个“幸运儿”。在它归来的身影背后,是一个国家不懈的努力──
  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多种途径,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其中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重要文物已先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
  同时,国家文物局还上线了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为追缴被盗文物及海外流失文物依法追索提供依据。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加深,民间力量开始在流失文物的追索中发挥作用。福建省大田县阳春村村民近年来还拿起法律武器,向荷兰收藏家跨国追索被盗的章公祖师肉身坐佛。
  但毫无疑问的是,流失文物的追索依然任重道远。
  “今后,我们将本着合作、开放的态度,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统筹引导收藏机构、协会组织、媒体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更加主动有序开展,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刘玉珠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千牛花露露 发表于: 2018-12-11 15:34:00|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青铜“虎鎣”重回祖国:入藏国家博物馆

源自:国家文物局
原文标题:圆明园青铜“虎鎣”重回祖国──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划拨青铜“虎鎣”)

  2018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出席仪式,雒树刚为青铜“虎鎣”揭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与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黄振春交接划拨文物清册。至此,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青铜“虎鎣”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
  刘玉珠在讲话中指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散回归历程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密切相关,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文物事业,多次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功促成多批流失文物回归祖国,青铜“虎鎣”的回归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范例,彰显了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与负责态度,也显示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国家文物局将本着合作、开放的态度,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统筹引导收藏机构、协会组织、媒体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更加主动有序开展,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博物馆将于青铜“虎鎣”入藏后,妥善保管、做好展陈,深入研究,使其发挥更大作用,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相关资料显示,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得知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相关消息后,立即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相关拍卖机构、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方式,推动青铜“虎鎣”返还工作出现积极转机。4月底,青铜“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在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和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驻英国使馆和国家博物馆,稳妥有序地开展青铜“虎鎣”的鉴定接收等各项工作。9月,国家文物局代表团在刘晓明大使的见证下,于中国驻英国使馆成功举办青铜“虎鎣”捐赠接收仪式。11月23日,青铜“虎鎣”安全抵达北京。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不断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多种途径,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其中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重要文物已先后入藏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为宣传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原则理念、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作用。

青铜“虎鎣”(源自:@新华视点 官方微博)
青铜“虎鎣”局部(源自:@新华视点 官方微博)
青铜“虎鎣”局部(源自:@新华视点 官方微博)
青铜“虎鎣”局部(源自:@新华视点 官方微博)

青铜“虎鎣”回归大事记
  2018年3月底,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国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信息收集、鉴定研究等工作,在基本确认青铜“虎鎣”为圆明园流失文物后,数次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英国相关拍卖机构,希望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呼吁其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感情,遵守国际公约及相关职业道德准则,停止对流失文物的交易与商业宣传活动,并协调拍卖委托人就文物返还问题与中方开展对话。
  2018年4月9日,英国相关拍卖机构负责人通过邮件明确表示拒绝撤拍青铜“虎鎣”。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机构执意拍卖流失文物的行为,表示将继续按照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开展流失文物追索。随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国内主要文物艺术品拍卖平台等相继发声支持国家文物局立场,并表示如该拍卖机构执意拍卖我国流失文物,将终止与其开展的一切商业合作往来。4月11日,青铜“虎鎣”以41万英镑价格在英国成交。
  2018年4月28日,国家文物局收到英国相关拍卖机构负责人邮件,邮件称青铜“虎鎣”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立即请中国驻英国使馆了解相关情况。中国驻英国使馆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使馆文化处立即约见该拍卖机构负责人,了解文物详细信息、核实文物捐赠意愿、商谈文物捐赠具体事宜。
  2018年6月,国家文物局在获知青铜“虎鎣”捐赠背景信息后,决定在坚持流失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尊重捐赠者的相关意愿,开展文物捐赠接收工作,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会同中国驻英国使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推进青铜“虎鎣”实物鉴定和捐赠接收的筹备工作。
  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代表团会同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组赴英开展青铜“虎鎣”实物鉴定。包括科技检测在内的鉴定结果均显示,青铜“虎鎣”符合西周晚期青铜器基本特征。当日,在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见证下,青铜“虎鎣”捐赠接收仪式在中国驻英国使馆举行,国家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英国相关拍卖机构负责人分别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捐赠人签署了文物交接确认书。该拍卖机构负责人表示,青铜“虎鎣”捐赠事件使其深刻认识到流失文物对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今后愿意继续与中方保持合作。此后,青铜“虎鎣”暂由中国驻英国使馆妥善保管。
  2018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青铜“虎鎣”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驻英国使馆和国内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稳妥开展青铜“虎鎣”回运工作。11月23日,青铜“虎鎣”顺利抵达北京。
  2018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出席仪式,雒树刚为青铜“虎鎣”揭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与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黄振春交接划拨文物清册。

“虎鎣”简论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虎鎣器形作侈口,方唇,短束颈,宽折肩,收腹,圜底,三蹄形足。肩的一侧有管状流,以伏虎为造型,另一侧有龙首鋬,盖折沿,上有圆雕踞虎形装饰,盖与鋬上各有小环钮,原应有连链,现已失。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
  盖内铸铭四字:“自乍(作)(供)(鎣)。”“乍”字反书。可能是共字,与共字通常作、形较异。器自名为“鎣”,是盉的一种别称。“共”作为器名的修饰语,尚属首见。共是供的初文,《广雅·释诂二》:“供,进也。”《玉篇·人部》:“供,祭也。”《广韵·锺韵》:“供,奉也。”“供鎣”明确了此器的用途,即作为祭祀时奉献使用。
  通过X-ray探伤分析,“虎鎣”保存完整,未见明显的后世修复痕迹,垫片清晰,布局合理。流根处、外底有补铸遗迹,器身也可观察到合范处。盖上钮环与鋬钮形制不同,可能系使用时残损后补接所致。
  从便携式荧光能谱表面分析结果来看,铜、锡、铅比例符合商周时期青铜器成分特征,排除了锌铜合金的可能。
  关于“虎鎣”这一世称的由来,主要依据是流管上的卧虎造型,流乃商周青铜盉标志性的关键部位,凭此位置上的纹饰对其定名,依据充分,科学合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3:0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