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大卫|查看: 5511|回复: 17
[纪实·新闻

故宫文物医院迎首批观众 文物医生:工作不会受干扰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故宫文物医院迎首批观众 文物医生:工作不会受干扰

 [复制链接]
故宫北院区文物医院亮相:一块地砖做一周
源自:北京晨报

  工人们正在清理皇宫内的生活用品“笼罩”,它们的具体功用还需进一步考证。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昨天,故宫北院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向媒体开放。消失的北上门鎏金斗拱、紫禁城雕花地砖、御用暖炉笼罩……这些五花八门的故宫文物构件被送到北院区的“文物医院”一一修复。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后故宫修缮中,这些文物构件将被重新使用。

场景一
北上门鎏金斗拱现身

  在文物保护修复区木作工作室,技师黄有芳仔细地检查着一架斗拱的“伤情”。“这个斗拱的来历可不简单,属于故宫北上门。”黄师傅介绍,北上门原本位于故宫神武门和景山南门之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修路时被拆除。
  “全是金丝楠木的材质,现在可找不到这样的材料了。”黄师傅表示,将对斗拱上的一些缺损进行修补,并按照原样修复。同时,工作室的学生们还要按照北上门斗拱的样子,学做斗拱,进行一比一复制。

场景二
一块雕花地砖做一周

  瓦作透风砖雕工作室内,维修了几十年砖瓦的李增林老师指导着几位学生学习砖雕,他的身后有一个木架,上面摆满了来自故宫的各式砖雕和脊兽。
  李增林介绍,现场的文物主要是供学员模仿雕刻,有些破损的建筑构件经过修复还要继续使用。“故宫修缮时,能用老的就不做新的。”
  李增林指着一块一尺见方的栀子花砖雕告诉记者,一般一个工人雕刻一块这样的成品需要一周左右时间。而这只是紫禁城里的一块地砖,铺在地上后,砖雕的空隙里还要填充石子。

场景三
御用笼罩材质还需鉴定

  在金属文物修复工作室,几个大鸟笼一样的金属罩子放在桌上,几名工人正用小刷子清理罩子上的锈迹。罩子上的小孔非常细密。
  据工人介绍,这些金属罩子叫笼罩,属于皇宫内的生活用品,主要罩在炭火盆上,防止火星乱飞。“紫禁城全是木质结构,最怕火,可冬天又要取暖,有了这个罩子就安全了。”
  据介绍,目前这些金属笼罩的材质还要进行鉴定,初步判断为黄铜或青铜。修复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考证它们的具体功用。

☆ 相关资讯
故宫宫廷园艺研究中心揭牌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昨天,“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故宫博物院宫廷园艺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北院区举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研究皇家园林植物种植技术等内容,并开展专业人才培训。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自解放后,故宫一直设置了专门的机构、人员负责故宫的庭园管理及养护工作。宫廷园艺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宫廷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以及宫廷传统花卉植物的栽培历史、技艺,并通过研究提高故宫古树名木养护水平及科学保护方法,进而带动和指导整个故宫博物院的庭园管理工作。
  在宫廷园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公园管理中心还向故宫赠送了来自颐和园的两盆150岁的古桂花。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断臂维纳斯并非女神而是妓女 清末民初铜制油灯成古董:摊贩争相欲购买
#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11-9 03:4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揭秘特朗普参观的故宫文物医院:200人在此修文物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特朗普参观的故宫文物医院揭秘:200人在此修文物|政解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11月8日下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了故宫文物医院,观赏了钟表、木器、金属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文物修复技艺展示,并共同观看了珍品文物展。
  故宫文物医院是做什么的?未来会对公众开放吗?

内设科技实验室研究文物保护
  故宫文物医院2016年年底落成,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也是服务于“平安故宫”工程子项目“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重要工程。
  故宫文物医院坐落于故宫西侧院墙内侧,建筑长度达361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层,从空间上整体划分为6大区域,分别是科技保护区、分析检测区、书画修护区、综合工艺修护区、综合艺术品修护区、金属钟表修护区;从功能上划分为文物科技实验室、文物修护工作室和文物保护管理与展示宣传3部分。
  其中,文物科技实验室承担文物的分析检测、科技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文物修护工作室承担院藏书画、木器、漆器、百宝嵌、金属、钟表、陶瓷、石质、织绣、唐卡、壁画、油画、建筑彩画等文物的修护和复制,以及文物的囊匣制作工作。
  另外,故宫文物医院还设立了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上海光源联合实验室等国内外文物保护合作项目。

文物医院将作为展馆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除收藏有180多万件文物藏品,同时也保存有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手工技艺,并拥有以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青铜器修复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代表的10多个门类的保护修复专业队伍。
  之所以将文保科技部展示区命名为“故宫文物医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解释,一是因为文物修复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像患者到医院看病一样,不仅需要有传统技术的工匠进行经验性判断,也需要借助各类分析检测的仪器来诊断。二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播出后,文物修复受到欢迎的程度明显提升,通过展示文物修复过程,希望使观众了解文物修复的科学性,体会到文物修复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目前,故宫文物医院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编制达200名。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文物医院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故宫博物院为这座全新的文物修复中心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使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于文物修复工作。
  单霁翔曾表示,故宫文物医院将作为文物修复的常规展览场馆向公众开放,观众通过提前预约可近距离参观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以此为背景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曾引发公众对文物修复的浓厚兴趣。
  点击进入特朗普访华专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10:2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