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58|回复: 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作家苇岸逝世20年丨以生活和写作向我们昭示生命之诗

 [复制链接]
  苇岸(1960.1~1999.5.19,原名马建国),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
  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一无二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一无二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勇 我拍摄的北海涠洲岛
1# 贡嘎山
 红叶 发表于: 2014-7-9 10:32: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苇岸散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大地上的事情》诠释自然文学写作

苇岸
  日前,在中国自然文学代表作家苇岸逝世15周年纪念日之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苇岸作品《大地上的事情》,诠释他的“大地伦理”和“大地写作”概念。据悉,苇岸一生仅留下20万字作品,其日记已经整理完成,不久后将会出版。
  话题从“苇岸是谁”开始。据苇岸作品出版人、乐树文化创始人之一尹晓冬介绍,虽然在诗人圈、散文界,苇岸的地位早有定论,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他还是一个陌生人。“我认为王小波的小说、苇岸的散文、海子的诗歌,共同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汉语写作的成就与高度。但王小波与海子早已是大众偶像,苇岸却默默无闻。大概只能用苇岸的自然主题领先于时代,来解释这件事。”
  作为苇岸生命最后时刻的至交,作家宁肯认为:“苇岸的散文仿佛就是为这个雾霾时代和碎片时代而准备的。苇岸的大众影响力才刚刚开始形成,未来不可估量。”80后作家沈书枝表示,自己所在的豆瓣小组“自然笔记”已经有了7000多名成员,很多都在进行自然写作的实践。“自然笔记成为一种潮流。这是一个自然写作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重新开始寻找自然的时代。”
  不久前,周杰伦歌词进语文教材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学科组组长作家何郁告诉记者,苇岸的散文进教材不是新鲜事。最近几年,他的散文陆续被收入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而且都是必修篇目。何郁认为,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与《我的邻居胡蜂》能够选入中学课本,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整个社会对“苇岸大地主题”的认知与焦虑。何郁说:“苇岸的自然主题,确实代表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红叶 发表于: 2014-6-16 09:32:00|显示全部楼层

苇岸:爱使我出类拔萃

  我出生在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这座村庄,位于我所称的华北大平原开始的地方。它的西部和北部是波浪起伏的环形远山,即壮美的燕山山脉外缘。每天日落时分,我都幻想跑到山顶上,看看太阳最后降在了什么地方。
  这个大平原的开端,给了我全部的童年和少年。与所有乡村的孩子一样,它们是由贫匮、欢乐、幻想、游戏、故事、冒险、恐惧、憧憬、农事等构成的。我时常缅想它们,但我还从未将它们写进我的散文。
  我的乡村童年和少年时代,读物是匮乏的,我现在已全然想不起那时读过什么书了。在故事方面,先是叔祖母的民间故事,后是四姑的古典小说。在文学上,四姑是我的启蒙者。而我的祖父,一个秉性鲜明、极重尊严、与所有家庭成员都保持距离的人,给了我另一种精神:从我懂事起,直到一年前,年过80的老人突然瘫痪,他从未间断每晚睡前的日记。
  我对使用文字,很早就有兴趣。中学时,我曾尝试写过小说,一个乡村少年的故事:顽皮,但好心;为了老师午休,试图赶走树上所有的蝉……我这篇惟一的小说,并未写完。我还模仿写了一些动物寓言,它们其实说明了我那时即开始的“文以载道”倾向。
  1977年,我从乡村中学来到了都市的大学校园。这是一个新的天地,她对我的最大意义,不是课堂,而是视野、志同道合的友谊和图书馆的书籍。“朦胧诗”──一种新鲜的、具有本义色彩的诗歌──在校园的传播,使我的文学热情有了定位。我开始读诗,抄诗,尝试写诗,崇敬诗人,与诗人交往。长久以来,在我的意识里,诗人与诗歌不分。
  我的诗歌时期,对我的散文写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除了一种根本的诗人特有的纯粹精神,恰如布罗茨基所讲,散文作家可以向诗歌学到:借助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的特定含义和力量;集中的思路;省略去不言自明的赘语。对我来说,我努力去做的,即是将散文作为诗歌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来写作。
  我喜爱的、对我影响较大的、确立了我的信仰、塑造了我写作面貌的作家和诗人,主要有:梭罗、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惠特曼、爱默生、纪伯伦、安徒生等。
  “没有比对人类的爱更富于艺术性的事业”。虽然我是一个作家,但我更喜欢梵高这句话。我希望我是一个心中无怨恨的人。每天,无论我遇见了谁,我都把他看作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在我的一生中,我希望我成为一个“人类的增光者”。我希望在我晚年的时候,我能够借用夸齐莫多的诗歌说:“爱,以神奇的力量,使我出类拔萃。”
  (《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5 22:3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