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775|回复: 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姚兴国 发表于: 2006-5-11 17:56:35|显示全部楼层|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乡村·农业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 四川14 个非遗项目入选

 [复制链接]
  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四川省川菜烹饪技艺等14个项目入选。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姚兴国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姚兴国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古镇华头
#
 YI~锌 发表于: 2011-5-3 10:21:5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非遗:借力重建登上“大舞台”

  5月29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拉开大幕。届时,四川的非遗传承人将站在这个“大舞台”上,和来自全国以及世界的朋友们交流、切磋。
  这是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后的首次亮相,也是四川3年灾后重建非遗成果的集中展示。越来越多的非遗,在灾后重建中不仅获得新生,而且走向灿烂。

项目
濒危项目得到保护

  羌年是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展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然的尊重,并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许多羌族村庄,羌族人民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禹羌文化专家谢兴鹏等50多名传承人和研究人员在地震中遇难,独特的“羌年”文化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同年6月,我省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申报的“羌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月,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请资料,彰显保护羌族文化的决心。同年10月,“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羌年”只是我省不遗余力保护非遗的一个切片。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普查已登记17个类别近1万余个项目。其中抢救保护了258项濒危项目,征集了5660余件珍贵实物,梳理了17200多种资料。
  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5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4名。除“羌年”外,“彝族火把节”已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

活动
感恩情怀下的非遗节

  2009年,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我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灾难原来也可成为保护非遗的契机──这是第二届非遗节发出的“世界声音”。在这个声音背后,是一个被誉为完美范本的“四川经验”,它成为世界聚焦非遗节、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的“加速器”。2009年,经文化部批复,国家四大国际文化节庆活动之一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成为中国承担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显著标志,这是对我省非遗保护成果在国际国内赢得特殊赞誉的认可。
  “我刚刚研发出了高二尺、宽一尺的特大号潮扇,我想把它带到第三届非遗节上去。”4月24日,德阳潮扇的第四代传人龚德江兴奋地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家的潮扇作坊严重受损,多数成品和半成品都被倒塌的房屋压坏。在第二届非遗节上,他开拓了眼界,收获了订单。现在,他和家人一起,每年定量生产100把扇子进行销售。可别小看这个数字,龚德江做出来的扇子,最便宜也要400元一把,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
  第二届非遗节参与者达600万人次,影响广泛。四川人惊喜地发现,非遗节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作用明显。据统计,第二届非遗节期间,外地游客在蓉消费平均增长22.7%,本地游客消费平均增长6.5%,成都餐饮行业营业额增长2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非遗节不再是文化圈内的热闹。

人物
一个绣娘的3年重建

  “去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今年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4月24日,茂县“羌寨绣庄”总经理李兴秀兴奋地告诉记者。
  地震前,李兴秀和大儿子在成都、北川、茂县、九寨沟、理县共开了5家羌绣旅游工艺品销售店,但由于地震无情袭来,绣庄一下子损失380万元。
  2008年6月18日,在茂县县城岷江边的空地上,李兴秀和女儿以及几十位徒弟搭建起100多平方米的塑料篷,在临时“绣庄”里开绣了。“我们要表达感恩之心”,绣女们赶绣出1200多双鞋垫和800多双羌族云云鞋,赠给了帮助灾区的好心人。
  两个月后,“绣庄”从塑料篷搬进了板房,羌绣传承开始跨入新天地,700名绣工跟着李兴秀闯市场。经过3年的灾后重建,“羌寨绣庄”又一次把天地铺得越来越宽──九寨沟、汶川、理县、北川……一条现代市场的完整产销链条已经建起,现代企业的运营标准,开始推动羌绣的传承与产业化进程。“今年3月,我们又引进了一位投资500万元的大股东。”李兴秀难掩欣喜。
  “我们厂房已经建好,羌绣展示培训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这是文化重建和发展同步走。”李兴秀对未来信心满满。

点击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08年11月14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牌,确定四川的茂县、汶川等羌族主要聚居区,以及陕西等部分相关地区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纳入《国家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震后,四川编制完成《四川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启动39个建设项目,探索积极应对灾难、抢救非遗、恢复文化生态的新途径。
  在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马宗舜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份非遗保护的“蓝图”──未来北川将以青片、禹里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平武将在清漪江流域的13个镇乡建立羌族文化走廊,发展民俗休闲旅游,在平通镇的牛飞村、锁江乡的宽坝等已经初具规模的民族民俗示范旅游点建立“羌族文化传习所”。
  阿坝州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实施方案”,已于2010年8月4日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该方案以“中国茂县羌城”、羌族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由小及大,带动整所保护实验区建设。此外,阿坝州还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民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和展示原生态羌文化,实现羌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背景
  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巨大损失:非遗传承人有12人遇难,105人受伤。截至2008年6月底,已公布的10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2项严重毁损;189项省级非遗项目中,88项严重受损;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遗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掩埋。4个非遗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142个传习所倒塌或不同程度损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20:30,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