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0|回复: 0

[小学香港小学老师妄称“英国为消灭鸦片才攻打中国” 校方:正处理

 [复制链接]
源自:海外网
原文标题:香港小学老师妄称“英国为消灭鸦 片才攻打中国”校方:正处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尹艳辉]据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4月29日报道,香港一位家长陈女士(化名)爆料,她28日与孩子一起观看小学二年级常识的网课视频,教师讲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这一课时,公然歪曲历史,将鸦 片战争的起因说成是“英国以禁烟为由派兵攻打中国”,事件引起家长震惊,痛批该教师公然误导学生,要求校方和教育局严惩相关教师。
  报道称,陈女士表示,28日与孩子一起观看小二常识的网课视频,发现授课教师讲到鸦 片战争的起因,描述“英国想以禁烟为理由派兵攻打中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就是由于英国发现中国当时很多人吸烟,吸食烟草,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所以他们为了消灭这些叫做‘鸦 片’的物品,就发动了这场战争。”
  报道提到,众所周知,真实的历史是“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 片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6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侵略战争。”陈女士严重质疑相关教师的专业操守,蓄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要求校长对相关教师做出处分。
  报道称,陈女士还表示,课程配套教材《朗文常识童看历史2C》一书中,在介绍内地民生百态时,只选用年代久远的北京雾霾云南地沟油的负面新闻,缺乏正面案例,反映教材编写者对内地缺乏了解。此外还让学生搜集内地旅客与香港市民发生冲突的新闻报道,并向全班分析汇报,有刻意放大两地矛盾之嫌。
图片来源: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
  “相关教师在介绍在国旗和国徽时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有深刻印象,而关于内地的负面新闻,则让学生进行深度分析。”陈女士称,小二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难以作答,质疑相关偏颇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是否想引导学生产生“仇中”思想。
  陈女士认为,现时政治已经渗透校园,校方应谨慎选择教材,加强对教师的监管,推行国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感。相关教师应在课本案例基础上,补充更多内地当下发展概况,令学生对国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另据香港“橙新闻”报道,涉事啬色园主办可立小学称,校方正处理事件,稍后才能回复。而香港教育局则暂未有回应。
  关于鸦 片战争的历史,香港的课堂上已不是第一次出现“状况”。去年10月,一份来自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国历史科九年级阅读材料《为什么中英爆发鸦 片战争?》在网上流传,其内容声称鸦 片战争源于中国和英国出现政治、贸易体制及司法制度冲突,但只字不提英国大量输入鸦 片令中国白银外流、鸦 片毒祸令中国人沉沦,反批中国“傲慢”,疑将战争合理化,令人愤怒。
  当时不少市民感到震惊。有人在社交媒体留言怒问,“鸦 片战争里的鸦 片呢?”教评会主席何汉权称“无征不信,孤证不立”,单面叙述当时中国之腐败,却不提19世纪大英帝国的霸道、东印度公司的横行、重商主义的贪婪以及殖民主义的跋扈,试图得到“中国被打是理所当然”的结论,“不是这样换位思考的”。他认为历史科在整理文件、文献上应该有严格要求,不是提供如此单薄的材料,将一些讲述“中国如何黑暗”的个人看法放进教材内,这样实在有欠专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原滋缘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原滋缘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原滋缘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原滋缘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原滋缘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原滋缘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个强烈信号,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4月29日 绥芬河口岸无新增境外输入病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3:1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