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029|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22-7-13 17:21:1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管理科学石云龙给中共盐亭县委宣传部的信

 [复制链接]
石云龙给中共盐亭县委宣传部的信
冯青春付部长:你好!
你是盐亭主管嫘祖文化的领导,应该深知什么是盐亭嫘祖文化,其涵义在哪里?下面列举几例。(本文2022年7月5日星期2动笔)
盐亭嫘祖文化的来历──古碣传宫史,圣迹证先蚕
1993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王德奎、赵均中主编《嫘祖研究》记载:盐亭县发现唐代《嫘祖圣地》碑志。四川省盐亭县近年来在金鸡发现黄帝元妃嫘祖的碑文,其中在一本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印行的《高等论说指南》书中第6页至7页,夹层破开,有1949年复抄于上的金鸡镇嫘祖山四方碑志《嫘祖圣地》,该碑志为唐代著名韬略家、著《反经》的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写。
此碑志的保存者是金鸡镇人王映维,1946年他还是金刚寺强华小学的高小生,曾多次听族长老人讲述嫘祖山嫘祖的圣迹。说嫘祖就诞生在这里,嫘轩宫下四方碑上说得很清楚。这位好学求知的少年眼见此碑已渐渐残破,行将倒塌,出于仰慕圣贤,保护乡邦文化之心,抄录了碑文,就教于强华小学的先生,先生作为乡土教材给学生讲授。抄录的繁体古字,笔迹稚拙,显然系小学生手笔,原件俱在,不容今人伪作。解放初嫘轩宫废,唐碑倒塌,残碣荡然无存。王映维保存了这篇碑记,为盐亭嫘祖文化的考察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功不可没。
高卧长坪隐居,嫘祖山前撰文
《嫘祖圣地》唐碑题署作者赵蕤。然而赵蕤著《反经》序文言:本书的主旨是革易时弊,拨乱反正,以此固国家之根基。各篇所叙,都是历史上治国理民的经验教训。前哲先贤经邦济世的智慧谋略。全书没有署明赵蕤的郡里。故此有人说赵蕤故里有潼江郪县、梓州铜川府、三台长坪山、巢居岷山、盐亭两河口等多说。《反经》的宗旨在于革易时弊,拨乱反正,各篇所叙都是历史上治国理民的经验教训,但是古往今来大多帝王将相,都喜欢歌颂,厌恶揭短,触及痛处,为了避免殷太师箕子谏纣被囚的教训。《反经》洋洋数十万字,唯独没有署名作者的出生的郡县在何处。然而《嫘祖圣地》碑志,则开篇首言其故乡:学优则仕,于我如浮云,高卧长平,抚琴弄鹤,漱石枕流,乐在其中矣!……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於青龙之首,碑碣尤存。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家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上文的关键词是:
(1)学优则仕:读书可以当官。
(2)于我如浮云:我把当官视如天上的浮云一样淡漠。
(3)高卧长平:即长平山是赵蕤居住的地方。见石云龙撰赵蕤故里的初探,赵蕤居住在今盐亭县高渠镇西部花都白虎寨半山腰处,左边是大长坪,右边是二长坪,下边是赵蕤的墓穴磉礅坪。故名高卧长平。
(4)抚琴弄鹤:传说赵蕤 善弹琴,又会玩鹤,鹤群至掌上取食。
(5)漱石枕流:语出春秋的孙楚欲隐,谓王济曰:当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诘之楚曰: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砺其齿。其意是:春秋之时晋国的孙楚准备将要当隐士时对他的朋友王济的对话,如何当好一个名符其实的隐君子。
(6)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黄帝的第一夫人嫘祖,如女中凤凰一样美枝才女。
(7)生于本邑:嫘祖出生地与赵蕤同属四川省盐亭县。赵蕤著《反经》从未专题署明他的出生地郡县在何处。这是明确告诉人们,他和嫘祖都出生在四川省盐亭县,要更名的信息盐亭是嫘祖的故乡。
(8)嫘祖山:嫘祖出生在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的嫘祖山,2021年金鸡镇更名为嫘祖镇。
(9)尊嘱葬於青龙之首,碑碣尤存:青龙在何处?见石云龙撰《历代名家求碣石》。2021年10月31日,据说是研究国学的陈玉芬女士、四川省金塘县人,深夜驱车来盐亭老子文化研究室询访石云龙,“碣石”的含意是什么。经石云龙考证,临别时陈女士翘起大姆指赞扬石云龙说“偕是你凶。现将考证资料节录于下:……略”。
(10)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五千年前嫘祖就发明野蚕家养,和腰机编绢之术,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功被人为湮没了。例《礼记•月令》记载:“中央之帝为黄帝,黄帝居住在正中央的太庙里,驾黄马,车上打黄旗,穿黄衣,佩黄色玉佩。”说明都是嫘祖首创的黄色丝绢。春三月天子要向先帝祭献黄桑之服,祈求养蚕丰收。这个月不准砍伐桑柘。天子的后妃们要举行斋戒,面向东方亲自采桑。减少妇女的女工,鼓励她们专心养蚕。说明自古就重视种桑养蚕,遗憾没有署明是嫘祖的功绩。直至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礼仪上》始言,仲春之月,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三月,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遗憾祠先天是谁呢?没有署明。时隔千余年,直至大唐开元二十一年,赵蕤撰《嫘祖圣地》碑志才名正言顺地把世界丝绸源头归功于黄帝元妃嫘祖而天下白。
(11)谏诤黄帝,旨家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嫘祖圣地》碑志,共五节,首节主要概述嫘祖的生平事迹。
2009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华之母嫘祖》大型画册,栽栽桑养蚕编绢图,石云龙、石小玉画,四川省盐亭县文化旅游局发行,全国新华书店销售。该书图文并茂,可谓是一本上古历史典籍。
全书分15段揽50篇,后附14件古迹8篇论文。第1段,1至4篇,嫘祖诞生嫘祖山。第2段5至7篇,幼龄智解蚂蚁争。第3段,8至9篇,西陵废除群婚习。第4段10至11篇,赵蕤故里白虎寨,玄空老母教高徒。第5段,12篇,西陵女儿尚武功。第6段,13至16篇,嫘祖初识桑蚕茧,三锅庄煮茧抽丝。第7段,17至18篇,野蚕家养建蚕房。第8段,19至23篇,西陵女儿着绸装,翩翩起舞倡文明。第9段,24篇,嫘祖授命当主西陵氏。第10段,25至29篇,西陵氏周边结联盟,除暴安民。第11段,30篇,轩辕岷山发请柬,岐伯汶川献丝衣。第12段,31至35篇,轩辕西陵凤求凤,龙凤呈祥西陵宫。第13段,36至38篇,据《史记》轩辕之时,炎帝在阪泉之野,欲侵陵诸侯,诸侯都来归顺轩辕。轩辕和嫘祖北上阪泉(今河北省怀来县附近)与炎帝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最后和议归顺轩辕。而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帝在涿鹿修建了都城,故此《嫘祖圣地》碑志云:“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自黄帝至尧舜,都以涿鹿为一国之都城,其地都在黄河以北。即今涿鹿和宣化之间。第14段,39至45篇,黄帝遣青阳东海之外大壑之野建立少昊之国,在东方发展蚕桑。仓颉识鸟跡造字,拓丝路嫘轩南巡,嫘祖寿终,遵遗嘱归葬青龙(今赵蕤故里葱柏岭碑碣尤存)。第15段,46至50篇。武则天西陵祭嫘祖。赵蕤撰《嫘祖圣地》碑志。先蚕业绩传千古,嫘祖英名迪后坤。后附古迹14件。其中以“碣石”最显目。7篇论文,其中有再论《山海经》佐证轩辕之丘在岷山,嫘祖诞生在川北盐亭县。遗憾当时尚未破解《山海经》是老子隐意所著。直至2018年11月才破解。《山海经•中次七经》老子自言是他隐意著的《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隐意著《山海经》,正可谓雄鸡一唱天下白。
上文说明黄帝有两次建国都,第一次老子隐意著《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即今成都平原宝墩新津县黄帝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为国家保护遗址。第二次建都即《史记》:“邑于涿鹿之阿”,即今涿鹿和宣化之间,该都城经历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代。大禹诞生于古蜀石纽今绵阳市北川县,因治水有功受舜禅,国号夏,亦称夏后氏,都安邑,今山西解县。奄有黄河扬子江两流域及奉天省,传位于啟,为传子之始凡十七主,422年为商所灭。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今河南商丘。先王指商朝始祖契。上文说明殷契开始建国都于黄河以南,即今河南省一带地域。殷墟遗址是为壮观显目,但殷墟遗址晚古蜀成都平原的三星堆一期遗址二千余年。
结束语:
1黄帝和嫘祖的故里究竟在何处?他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根脉,专家争论了几千年,无法定论,直至2018年11月28日石云龙以《山海经•中次七经》两条经文破解了老子自言是他隐意著的《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著《山海经》的重要记载。黄帝诞生在岷山,嫘祖故里在盐亭,从而澄清了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本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好喜事,虽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还重视不够,支持太少。2019年曾把老子隐意著《山海经》的资料寄给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欲一鸣惊天地。
高翔院长的秘书说,黄帝和嫘祖的诞生地目前争论很大,为了避其间凝,万丈高楼从地起,最好在基层从县市开始大力宣传,加大力度、扩大影响。为此,2021年盐亭县文化旅游局杨局长主持召开了讨论会,有一定影响,支持找出版社面世,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给出版社写了介绍信,其书名为老子隐意著《山海经》记载黄帝诞生在岷山,嫘祖故里在盐亭,总60余万字。为此在全国找了多家出版社,没有就绪,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回复:“内容中引用资料没有标明出处,故退回原稿”。又如四川巴蜀出版社复信专家们说:“证据勉强,证据牵强,不充足,参考的资料有限,不足以支持观点。”
所谓论证牵强勉强,其实是老子隐意著的《山海经》内涵太深奥了,隐意太深了,几千年来无人弄懂,一般学者说勉强、牵强是不奇怪的,奇怪的是几千年来为什么无人能破解,石云龙是否破解正确请学者议评才是正理。2022年6月21日山西省历史领域作者浅谈三星堆文化的相关特征与文化关系:三星堆文化的特征,三星文化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可分六期,其中第一期年代与中原龙山文化相当,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二期至六期的年代相当于夏、商时期。青铜立人像是蚕丛祭祀先祖,先祖是谁,自然是黄帝和嫘祖没属。说明三星堆文化是黄帝文化,为什么不敢触怒天神,是史学上的大笑话。《山海经》全部共计800多余条经文,自2018年11月28日以来,石云龙重新注解了三百多条,从目前的情况神智还较清楚,但是毕竟94岁的高龄了,日薄西山随时都有断气的可能,老子隐意著《山海经》的遗愿会石沉海底,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悲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北京上海等7城出现奥密克戎BA.5变异毒株 开塞露市占率第一?小方制药IPO:盈利疲软,原材料成本上升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2-7-13 17:21:4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因为《山海经》是上古地地道道的历史经书。它记载了黄帝时期的大量史迹。孔子删定的四书五经仅记载了尧以后的事情,缺乏尧以前黄帝嫘祖的史事。因为孔子仅在诸侯国做官,惟独老子在周王朝做守藏室的史官,他掌握了上古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记入在《山海经》中,不过隐意太深,一般专家学者无法弄懂,故才有勉强、牵强的说法。其实可笑又不可笑。可笑的是二千多年的学者,没有弄懂《山海经》的内涵,老子为什么要“隐意”著《山海经》,重点在隐意二字。故此希望盐亭文化宣传部门,应鼎力掀起学习研究老子隐意著《山海经》的高潮,直到该书出版面世为止。
该书共60余万字,巴蜀出版社曾要价13万元,石云龙自愿出资出力为的是什么,请有关部门深思。
2、四川成都明贷复信言:“石老师,目前有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能否出版,目前须要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出审读意见,一般是当地宣传部主管。”此说颇有道理,盐亭县委宣传应该为首宣传老子隐意著《山海经》的重大意义,因为它记载嫘祖故里在盐亭,责无旁贷。
但要盐亭宣传部坐下来审读70万字的书稿有些困难,为此石云龙与冯部长研究把原稿70万字缩减为3万字提要式的题材,请冯部长审读。一月后冯部长在电话上告诉石云龙他审读的是“出版社的样书”,试想出版社的专家已经审核印制成了书籍,还须盐亭的宣传部审读吗?故此本月5号又动笔写这封长信。请冯付部长再耐心审读这封信的内容。因为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在古蜀嫘祖故里在盐亭的重大意义。
3、2008年大众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华之母嫘祖》,石云龙、石小玉画,盐亭县文化旅游局发行,全国新华书店销售。
该书记载了“再论《山海经》佐证黄帝出生在岷山,嫘祖故里在盐亭”,但当时尚不知道《山海经》是老子隐意所著,认为《山海经》是神话巫书,没有引起重视。该书还记载了上古“碣石”上古刻划符号,但当时还未破识该碑文记载着黄帝元妃雷祖的名讳。该“雷”字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的名讳,说明盐亭深埋关于黄帝妻雷祖《山海经》有记载,地下有文物遗存的重要性。
石云龙现年94岁。2022年7月10日。
附录:历代名家求“碣石”
历代名家求“碣石”,2021年10月31日,据说是研究国学的陈玉芳女士,慕名前来探访“碣”字的涵义!经查:
(1)《新华词典》,碣:石碑。例如坟墓。碣石: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秦始皇、汉武帝皆曾连巡至此,观海刻石。曹操征乌梪经此,作有乐府诗《碣石篇》(即《步出夏门行》。
(2)《新华字典》:“碣”圆顶的石碑、残碑断碣。
(3)《古词源》:碣:音解。(一)特立之石也,方者为碑,圆者为碣。(二)山特立貌《杨雄赋》:碣以崇山。
《碣石》:山名。见《禹贡》<清一统志>古言碣石者不一,有多说,东汉孔安国书传但云:海畔山,不详在何郡县。《汉志》在骊成县西南,今骊成亦无所有。其言在卢龙者。魏书、隋志、括地志、通典、通考、诸说相承,似乎可据。然卢龙南不滨海,今县志亦无此山。其言在纍县即今昌黎境者。始自文颖,郭璞注《山海经》谓在临渝南水中。盖因纍县已废,入临渝,亦即文颖之说也。《水经注》宋文颖兼引《汉志》又采王横之言,以为渝於海中,至濡水注。则又曰枕海,明一统志则曰在昌黎县西北五十里,府志又以为即今县北十四之仙人台,皆言在昌黎境,而又不同如此。上文诸说没有定论。
今石云龙考:老子隐意著《山海经•北次四经》: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渑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历代名家注:碣石之山:误以为即今河北省昌黎北的仙台山。今石云龙注:(一)碣石:据《词源》特立之石,方者为碑,圆顶者为碣。又据《新华词典》碣:石碑。例如墓碣。
又据《新华字典》碣“圆顶的石碑,残碑断碣”。此说与《中华之母嫘祖大型画册》石云龙文石小玉画,由四川省盐亭县文化旅游局发行,所载《大观》石碑刻划符号拓片,是我国最早收集甲骨文学者王襄老师从四川省盐亭县赵蕤故里葱柏岭得来的。据他讲,碑是清朝末年从四川省盐亭县两河口葱柏岭出土。当地人称为碣碑。当地一位好读儒书文武全才的学者石文星保存,后遭兵灾而断,随着丢失了数十年,于1929年才又发现,其文字不易辩识,下半漫灭。近年来湖北省吴前衡教授带着这方拓片石刻划符号,不远万里来到四川盐亭两河镇,从各方面考察后写出的《八千里路的遗憾和希望》一文……等。
下面是四川盐亭县两河镇今高渠镇葱柏岭出土的碣碑,拓片符号。
此石碑与《新华字典》所言:圆顶的石碑、残碑断碣,完全相一致,说明该碣的价值之宝贵。不是塑造而是历史的实录。
(二)绳水:《古词源•水经注》绳水至大笮与若水合,自下亦通谓之绳水、《清一统志》:金少江即古之渑水,其流最远即今之长江。此渑水贵在给《山海经•北次四经》所载,碣石之山区域的定位。说明碣石之山在古蜀。又如西汉末年扬雄著《校猎赋》以讽其辞曰:“围经百里而为殿门,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蒙沆茫,碣以崇山”。大意是:“周围百里是帝王的门户。皇城以外南面辽阔之地域,不正当的界别是舜驱四凶造成的。受蒙害的鸿沟世人茫然无知,黄帝元妃雷祖的墓碑象轩辕之丘岷山一样高大”。
历代名家为什么认为《山海经》碣石之山是今河北省昌黎北的仙台山呢?案扬雄著《校猎赋》碣以宗山的涵义,这第经文本应归入《山海经•西次三经》,却被后世不明事理的人篡改为今山西省代县西北有“雁门之山”同归一处。故此,如上文,历代注家神猜、鬼猜、猜测了几千年,无法定论。如东汉大儒孔安国说碣石山在“海畔山”。《汉志》又说在骊成县西南、明《一统志》又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仙台山等等邪说。
正本清源
为什么要正本清源呢《汉书•艺文志》言:“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二弟子丧,而大义乘。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郗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大意是:春秋时期孔子死后,精细不可思议的言词就断绝了,孔子七十二个弟子死了,他们的大义之道,就一波一此不相符合了。故此孔子所著《春秋》竟分为五种如象公羊传、豰良传,左传三家。孔子所删定的《诗经》竟分成了毛公又称毛诗,汉有大毛公小毛公,汉有郑玄为之笺。《易经》分为多家之传。战国纵横书出多门,真伪难分。诸子百宗之言,公说公有礼,婆说婆有礼,纷然殽乱,到了秦朝末年,又有焚书坑儒之害,焚天下书,唯《山海经》尚存,但又说《山海经》是巫书神话,不可信。故上古历史成为残简断篇,众说纷纭,几千年来没有定论。
黄天不瞒苦心人,直到2018年11月28日四川省盐亭县嫘祖故里九旬三翁石云龙破解了中国上古史三大难题。其一《山海经•中次七经》老子自言是他著的《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隐意著《山海经》记载黄帝诞生在岷山,嫘祖故里在川北盐亭县。
其二,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正当新冠疫情封城之夜,破解了四川省盐亭县赵蕤故里葱柏岭於清朝末年出土一块碣碑,上面刻有黄帝妻雷祖的名讳,即“雷、蜀、干”三字。雷:《海内经》黄帝妻雷祖,即雷祖的名讳。蜀:即是蚕,雷祖发明野蚕家养,是雷祖的化身。干:即天干,伏羲画八卦、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戊、亥,十二天干。接着又破解了《世本》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所著,记载了古蜀文明史(详文请见附件)。
关于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赵蕤撰《嫘祖圣地》碑文,有明确记载。“黄帝元妃嫘祖 生于本邑嫘祖山”:即盐亭县金鸡镇嫘祖山,今之西陵镇嫘祖山。《嫘祖圣地碑》云:“嫘祖殁于叠溪场,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尤存”。所说碑碣尤存是指清朝末年赵蕤故里葱柏岭出土的碣碑,说明赵蕤曾亲眼在他的家乡见到的碣石碑。所谓青龙之首,正是葱柏岭对面的龙门山,古称青龙山。葱柏岭自古有句歌谣言:“上清对下清,龙岩对碣陵,东亭书万卷,龙门一口吞”。
上清:葱柏岭位于上清观下。龙岩:即两河口的龙岩山,位于梓江与魏河交界处。东亭:即东亭书院,是赵蕤幼年时的读书亭。龙岩:即葱柏岭对面的龙门山。龙门山脉起于广元县东北,亦名葱岭山,龙门水源出其中,即禹贡梁州之潜水。又名白龙江水,后与西汉水即嘉陵江水合,注入长江。关于嫘祖生卒时间:《嫘祖圣地碑文》亦有明确记载,其文言:“衣食足,而后礼尔兴焉,皇图巩焉。是以岁在正月朔八至二月初十,天子、庶民祭祀先蚕,典礼之隆,全然帝王祭祀先农之尊”。凡人的出生时间称为拜寿。人死后称为祭祀。
《嫘祖圣地碑文》明确记载嫘祖二月初十诞生在四川省盐亭县,今西陵镇嫘祖山。死于正月初八,今四川省盐亭县高渠镇西部花都葱柏岭赵蕤故里,是无可非议的。盐亭县高渠镇赵蕤故里葱柏岭拕出《山海经》。老子隐意著《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娶淖(音闹)地的女子曰阿女,生帝颛琐。
1997年春,湖北省吴前衡教授带着北京大学《大观》石碑刻划符号拓片,不远万里来到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从各方面考察后写出的《八千里路的遗憾和希望》一文,该文言:北京大学《大观》石碑刻划符号拓片是我国最早收集甲骨文学者王襄老先生从四川盐亭县两河镇葱柏岭得来的。当地人称为碣碑,后遭兵灾而断,随着丢失了数十年,1929年(笔者生于1928年)才又发现,其文字不易识别,下半漫灭,今刊于此,借鉴考古学者参考。”
吴前衡教授来盐亭拜会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时,笔者石云龙曾接待尾随,吴教授坚信收集甲骨文的王襄教授於民国年间,曾任四川省铜川府今三台县盐务稽查巡官时,前来盐亭县两河口葱柏岭盐务公圆时,见到碣碑出土的情节,这些情节都出自收藏碣石的石文星弟妹之口,其弟石文琴生子公元1848年。其子玉田生于1897年,卒于1959年。其子兴之字云龙生于1928年,现年94岁,不倒翁。文星三弟文凡生于1868年,卒于1948年。三妹刘氏生于1852年,家住梧村沟。幺妹虞氏生于1866年,卒于1947年,享年81岁。
文星收藏碣碑的情节均来自文琴、文凡、玉田和虞幺妹之口。虞幺妹,家住高团村雷祖庙旁,笔者云龙1944年至1947年均与幺姑婆拜新年,幺姑婆爱摆文星兄收藏碣石的故事,和高团村为什么有雷祖庙的来龙云脉,以及石文星苦读儒书,文武兼修,人称一支独秀,大比之年,上京赴试,落榜身亡,碣碑丢失,唯跑马射箭的道子路尚存,有歌谣传世:
跑马道子路,百步可穿杨。
大比赴京试,落榜垂胸亡。
人去弓还存,遗憾一千年。
碣碑军阀盗,皆因泄密亡。
碣碑虽遗失,尚有知情人。
说明上述这些情节是真实可信的。盐亭葱柏岭挖出《山海经》。
石云龙 行年94岁,住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弥江路下段139号,风雨小楼 。2021年11月5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5:50,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