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71|回复: 3
 

[岳飞性格“自取其祸”

 [复制链接]
⊙作者:李万刚
3 M$ D" d4 m3 T# a' n& @4 ~" w8 ]; i1 W http://www.phoer.net
  历史悲情的时刻常常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好人遇到了奸恶当道的迫害,不得施展抱负,以至生灵涂炭国家沦亡。就像十二世纪二三十年代,岳飞不幸遭遇到了秦桧。然而,心酸的时代并非仅仅因为贤明英雄受奸恶压制,好人难以出头,历史悲剧往往有着深远的时代根系。
http://www.phoer.net + j4 m9 p: P9 z3 Z, }' T) Z  岳飞是宋朝国家沦陷之际军事体制牢笼破碎时飞出的一只鹏鸟,从一介布衣到建勋平天下,成为宋朝三百年最有才华的军事天才。然而,他又为自己重建了牢笼,当他带领将士疆场拼杀为赵构、秦桧赢来了与金国相持的局面,使得一场“杯酒释兵权”又一次出现,无形的镣铐带上后再难以疆场伸展。
http://www.phoer.net # d& `  L/ U9 j# A% `2 e  在人们印象里,岳飞是愚忠的典型,其在胜利在望之际,赵构却下令班师,“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岳飞乖乖的撤退了。这其实是将岳飞“矮化”了,岳飞“尽忠报国”并非是奴才式没有主见的俯首帖耳,而是有着坚定的立场,是惟──位敢于公开直言反对和议的将领。1 `- V( B1 u9 ^! x) o http://www.phoer.net
  赵构为何要致岳飞于死地?是因为岳飞自从军到被陷害,都是主张以武力矢志不渝“收拾旧山河”的主战主义者,注定难以接受阳痿皇帝赵构和以秦桧为首的文臣妥协的议和路线,两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岳飞才性勇于担当,敢于犯言直谏,对和议屡屡抗议,招惹了先天猜疑武将的赵构和文臣集团,埋下了祸根。在懦弱者独裁的时代,英雄气质反而成了取死之道。
http://www.phoer.net ! e+ ~5 I+ Q$ D$ U3 Z8 S; |
+ D1 l3 ~- |) b, E http://www.phoer.net
“变态治军”7 N, E* c7 H! Q8 V http://www.phoer.net
  1127年那一年,对于23岁已有7岁儿子的岳飞来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时代开始了。
http://www.phoer.net " Q! }% |/ ^- H9 A  非在亡国的时代,岳飞才能出现。这是南北宋三百年的光荣与悲哀。本来,宋朝是最需要岳飞这样军事英雄的王朝,国家一直未能完成统一,燕云十六州的头顶之痛始终未治愈,然而,宋朝却是军人最窝囊的三个世纪,被帝王戴着镣铐跳舞,在北方强敌面前惟有饮恨的结局。
http://www.phoer.net ( d. J) }( R5 k* X' M. W! U  历史并非到了宋朝,突然得了重病,不再有军事脊梁出现,而造成面对强敌屈辱苟安的窝囊局面,是宋朝的军事体制自废武功,武人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岳飞之死,韩世忠饮恨,都是压制军人体制的必然结果。7 h* I9 O2 @8 f7 G http://www.phoer.net
  这还要从赵匡胤种下的祸根说起。赵匡胤从黄袍加身的亲身经历发现,任何人信誓旦旦的忠心都不能相信,皇帝位子要想坐稳,寄托在部下忠心是靠不住的,最妥当的办法是不让人完成威胁皇帝的资本积累。  J# m/ d* [' M http://www.phoer.net
  因此,赵匡胤从晚唐五代节度使佣兵自重不断抢权夺位的历史教训出发,认为最恐惧的不是外敌而是内患,即怕握有兵权的将领也像他一样黄袍加身,这是从他自己经历得出的切实经验。赵匡胤说过,“外忧不过是边防的事,都可以预防;但是奸邪之人没有明确特征,一旦成为内患,是最为恐惧的人。当皇帝的,一定要经常对此谨慎小心。”( M  V& t9 b: j2 i" T6 K* ]) R5 R http://www.phoer.net
  宋代由此刻意文治,患上了武将恐惧症,“防弊压倒一切”,给防止武将威胁皇位设计出了体制镣铐,“过犹不及”,结果防了旧弊却造了更大的弊端,矫枉过正,违背了军事规律,扼杀了战斗力。按照钱穆来讲,遂成历史上最坏的军事体制了:
http://www.phoer.net / B* I/ u; k* ~  一是军队归中央。精良军队全归中央为禁军,素质低下的在地方干杂役为厢军;如此则无法形成地方军事割据,但是,当“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也收了,州县遂日渐困弱”,结果地方丧失抵抗力,后来金兵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如探囊取物般陷落东京也是此因;: H/ b3 R  G: Y1 U; b! o3 X, M9 y http://www.phoer.net
  二是军事权力“三权分立”,将帅与军队分离。发兵权、管兵权、指挥权进行分离,将与兵互不熟悉,兵将日常没有了隶属关系,打仗时候临时派遣将领,带着陌生的士兵去前线;如此无论是管兵的还是带兵的都无法形成形成军阀,发动政变,而“兵将不相习”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http://www.phoer.net ; Z! S0 a; ?5 {8 G+ {( [; I: c/ l  其三是以文驭武,不仅中央军事决策的枢密院由文人担任,前线指挥作战时也以文臣统御武将担任最高指挥人,无论是国防部还是前线,“一把手”都是文官,武将反而只能担任副职;如此武将再也难以对稳定、皇权构成威胁,然而当懵懂兵略、缺乏战术战场经验的皇帝和文臣成为国家军事体制的核心,意味着战斗群体的釜底抽薪。
http://www.phoer.net ' J' v2 f+ |/ L0 p: n" b7 n' G  四是“将从中御”,皇帝在深宫中指挥一线战争;这对于赵匡胤、赵匡义从军队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皇帝还勉强说得过去,彻底消灭了武将前线谋反黄袍加身的可能性,然而,让深宫中长大的皇帝们决策“千里之外”只能是梦话。; x2 u! x% V  f; d6 U7 Q2 J http://www.phoer.net
  可以说,宋朝帝王对武将们的不放心到了极致,其制度设计如同给武将设置了无形的“紧箍咒”。然而,军事规律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相互掣肘和外行指挥内行的结果不仅是军人处处长期窝囊受气,更是军队战斗力的丧失和国防的漏洞百出,面对辽国的屈辱纳币,金国军队长驱而入而国陷,皇帝成为阶下囚,也是咎由自取。6 Y9 s! q, a; A. A; T4 A http://www.phoer.net
  有宋一代,是武将产生的荒漠和地狱;帝王猜忌抑制武将也传染给了文人集团,滋生了武将歧视的成见,文武臣之间若冰炭不合。! H$ q  p4 {5 h http://www.phoer.net
  “否极泰来”,1127年,靖康之变造成国家机器瘫痪,北宋灭亡了,随之破产的是宋朝精心设计的捆绑军人体制,那套给军人带上的无形镣铐破碎,搬掉了压在军人身上的“四座大山”,由此客观上形成了军人自由施展拳脚的历史夹缝,成为军人自由发挥的战略窗口期。生死存亡之际,一批军事人才也在血与火创造的军事自由中产生,岳飞是其中最杰出者。, P/ e2 w% B. r9 W4 g7 T http://www.phoer.net
  在出于宋王朝命悬一线抗金的需要,仅有亲兵过千的赵构不得已放权,倚重武将,让那些武将不在轮番更戍而有独立固定的屯兵区域,“君命有所不受”,权力大增,抗议自行扩军,带兵作战,甚至恢复了自赵匡胤开始宋朝最为恐惧的节度使制度,将帅权力大增,即某地方军区的将领不仅统领一地军事,还兼任政府首脑,掌握行政以及财税,可以任命地方官员,掌控一方财政收入,可谓一地的“军阀”。
http://www.phoer.net & a: Y( M5 j2 {( o: U( W  正是不得已的“放权“,使得宋朝军人潜在的战斗力获得了“自由发展”,战场上没有了文官指挥,没有了掣肘,生死全由将领们的周旋拼杀,在一个个失败而又坚持中,宋朝军队战斗力开始恢复、成长,锻炼出几支劲旅。过去那种“将不专兵”、行政、财政与军政掣肘的畸形暂消,出现了“岳家军”、“韩家军”这种过去根本不敢想象的将兵一体的私家部队。
http://www.phoer.net ) d9 p6 ~) X; D) ^. a  l2 O  在1127年靖康之变后十几年内,宋朝军队从刚开始的一触即溃的节节败退逃遁,开始能够取得防御胜利,使得金军无法横行无阻,进而有了局部的胜利,宋金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来之所以和议能成,也是基于这种战略形势。( C6 l# V! i% H6 Y: X/ `8 I# D http://www.phoer.net
  此时,身在战争一线的岳飞等将领,成为赵构保存皇位不得不依赖的心腹,岳飞更是成为一代天骄,剿灭匪寇“安内”有力,对抗伪齐刘豫与金国部队有功,1134年,刚刚三十而立的岳飞成为南宋历史上第五位,也是南北宋三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节度使;不到一年,又升任宣抚使,与大他十几岁的前辈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并为南宋初年四大将。0 `( r  R, P6 v4 a6 i( x1 V http://www.phoer.net
  岳飞在当时的地位可以从军队规律一窥:1130年,岳飞军队开始独立建制,当时拥有正式士兵1万人,收复襄鄂六郡之后发展到3万,后来又兼并了他所剿灭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很快在1135年发展到了10万,水军、步军、骑军各兵种齐备,军队数量居南宋诸将之首。1139年,岳家军增加到84将,统制官22人。与之对比的是当时韩世忠的统制官不过11人,张俊则只有10人。而且,岳飞的驻防区域为长江中游,保护着长江下游的江浙之地,在南宋国防中可谓举足轻重。
http://www.phoer.net 7 m% V  q8 G5 P+ ~% B6 F5 i: Z  然而,赵构又在宋朝猜疑武将的政治猜忌遗传病中,惴惴不安,表面上对这些驻兵在外的藩镇将领很客气,并不是真的信任,只是不得已为之,内心里却时时担心他们造反,唯恐武将功高震主出现“黄袍加身”。那些文臣们更是屡屡上奏赵构,不惜夸大其词,认为武将势力太大正在威胁朝廷,“攘外”之更要“安内”,提醒赵构不仅北方收复不了,甚至南方半壁江山都会不保。岳飞经历了北宋王朝大厦的倒塌,并在两宋的历史夹缝中从无名农民士兵成长为一代统帅、国之栋梁,这是他的幸运,但生在猜忌武人的宋代,已注定了他的悲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江健三郎《水死》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速度与激情 十大惊险公路之旅
2# 四姑娘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8-8 16:40: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属于岳飞的时代太短,从1127年开始之后的十四五年,两宋之交断裂出的军人发挥的舞台足够大,只可恨,皇帝给岳飞的时间太短。- D8 [: k6 E. a6 G' t: w http://www.phoer.net
  1141年的四月,春暖花开,赵构在西湖之上摆下了盛宴,邀请当时的三大军区统帅韩世忠、张俊、岳飞来临安,说要论功行赏。但是,远在武昌的岳飞迟到了六七天。7 l) n3 P; Z/ {7 ~  b" K http://www.phoer.net
  姗姗来迟的岳飞让赵构和秦桧们煞是紧张,但还是把岳飞等来了。随后,三大元帅被蓄谋已久的赵构、秦桧“明升暗降”,被任命为宰相一级的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三个军区司令部随之取消。他们却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军区,更没有了直接指挥自己老部下军队的权力。出了门,连自己所带的卫兵将领都已经不见,代替的则是枢密院的人,曾经如臂使指指挥千军万马军区司令兼地方大员,彻底成了光杆司令,甚至身边无有一个亲信。
http://www.phoer.net   y' B6 M4 J5 V1 Q  这就是宋朝历史上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将军队的指挥权从岳飞等将帅收回,部队直接受中央领导。+ X  R6 d2 b2 m# j3 \( d1 A8 ]" c" M http://www.phoer.net
  不知道,走出枢密院大门的岳飞会是什么神情,没有一兵一卒,旷世英雄岳飞何谈收复理想?被斩掉翅翼的鹏鸟,该如何奢谈翱翔?( A7 E& m2 {3 Y0 f! a http://www.phoer.net
  岳飞被收兵权,并非针对他一人,而是对所有武将的一次秘密行动。而之所以收兵,根本上是宋朝的家传之宝──重文抑武决定的,而膨胀的武将权力出现的专兵、专地、专权,逐渐让赵构以及文官们寝食难安,不信任武人的遗传基因发作,唯恐中央尾大不掉难以驾驭。! q6 Q; k* x. j. ?4 V; c. ~! O http://www.phoer.net
  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的评论:“张(张俊)、韩(韩世忠)、刘(刘光世)、岳(岳飞)之徒,……究其勋庸,亦多是削平内难,抚定东南耳;一遇女真,非败即遁;纵有小胜,不能补过。”当时的几个军区司令拥兵自重,要多少粮饷就给多少,战功说多少就是多少,俸禄随意讹取,负责后勤的苦不堪言;而且彼此之间骄横生隙,朝廷很难控制。
http://www.phoer.net : d/ h' }- r8 E; j* }  赵构虽然对金朝有恐惧症尽失尊严,收拾臣下却淫威大发。对于将领的军阀现象,他曾用唐朝郭子仪的故事“敲打”大将张俊:
http://www.phoer.net 7 g+ v7 C9 n" I3 B( d+ f  “郭子仪虽握重兵在外,内心里却尊重皇帝,一旦圣旨下,马上上路,没有丝毫迟疑,所以自己儿孙都能荣华富贵。如今你的兵乃是朝廷皇上的兵,如果知道尊重朝廷如郭子仪,也会如他荣华富贵。如若拥兵自重,轻视朝廷,有命令不及时听命禀告,就会有不测之祸。”; R9 J) D, q5 w# {/ `9 { http://www.phoer.net
  识趣儿的张俊虽然对部下、百姓跋扈,对于皇上却马上露出奴才样,言听计从;此后,他成为了赵构、秦桧在军队内部对付岳飞的棋子,陷害岳飞中“功莫大焉”。4 G! _  c- [5 n+ `7 x; } http://www.phoer.net
  其实,自1137年后,赵构自认为南宋已能守住半壁江山,就开始等待时机收兵权了。当1140年金军南侵遭遇挫折,患有猜忌武臣遗传病的赵构稍能睡个安稳觉,就要像其祖先赵匡胤唯恐对外战争中出现黄袍加身,迫不及待的解除各战区司令的兵权了。这是南宋军事体制重回北宋轨道的一大转变,由过去的“统帅指挥枪”改为“中央指挥枪”,原来的统帅与军队隔离,武人又重新被戴上了只能无所作为的无形镣铐,岳飞的舞台丧失了。  Q6 m. G0 Z5 L2 H http://www.phoer.net
  “枪杆子里出政权”,可是宋朝根本上是“笔杆子政权”,宁可阉割武将,自废武功,丧失军力伸张恢复中原的可能性,也要给军人套上枷锁,消除军人跋扈造反的可能性,这是南宋上至皇帝下到文臣的“共谋”。政权然而,当再也没有机会冲杀到战场,实现自己的梦想,岳飞屡屡表现出心有不甘和不配合,猜忌颇深的赵构就开始谋划除掉他了。
http://www.phoer.net $ D$ A; \* L6 U2 k1 Y- \1 j
http://www.phoer.net   N: W, f1 v" m' }4 [莽撞的“越位”直言
http://www.phoer.net $ e5 A6 y" i5 q% F; _5 D* c  1137年,是风雨飘摇的赵构流亡政府的重要一年。当年,金国扶持的伪齐被废,宋金开始和议运动开始。也正是这一年,是岳飞命运的转折之年,他与赵构的蜜月合作期结束,忠诚的越位直言受到猜忌。
http://www.phoer.net & {6 x" |8 }+ L3 y+ r$ B+ _" B  如果飞扬跋扈不听指挥刘光世、张俊甚至韩世忠等军阀的话,对于岳飞却非实情,相反,他有着不同于其他将领的才情,志向高远,廉洁奉公,道德严谨,敢于直言;然而,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往往最在乎的臣下品质是对他个人的忠,即要一切服从皇帝的超级奴才。很可惜,岳飞不深谙此道,他的高贵品质反而成了逆向淘汰的缘由。9 s3 I/ [6 K0 V; G& A( d- i& K6 S http://www.phoer.net
  岳飞性格朴实,却也显得莽撞,不知“慎言”,以为靠自己的忠心,就可以为“领导”或国家全面考虑建言,说话不避讳。在他刚刚从军还是赵构亲兵卫队的小头目的时候,就向赵构上书反对他的逃跑主张,因此“越职言事”罪被开除。这种性格却一直未改,“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埋下赵构怀疑他的祸根。
http://www.phoer.net 3 W$ h) v/ l% p. d+ s7 @  1133年,赵构将东起九江,西至荆州作为岳飞统领的防区,以此为基地,他收复了襄阳六郡,32岁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南北宋三百年最年轻的建节者,也与当时年长14岁的韩世忠等成为寥寥几人拥有节度使称号的高级将领,赵构甚至要以“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的重任交给岳飞。
http://www.phoer.net   }. x3 f% g2 ]9 }( @/ |* M3 B  1137年九十月间,岳飞在觐见皇帝时,除了汇报军队工作之外,还奏请立储之事,让赵构尽早确定“接班人”,并提出建议让当时尚未确定为太子的孝宗来当。赵宋王朝一向有“武人不得干政”的祖训,岳飞竟然越职言立储的大事,掺乎文臣们都不敢的事。- V' r4 P' N$ b) D9 \7 J* @0 N- A/ [ http://www.phoer.net
  当时接班人问题确实是国家大事,赵构在南方立足未稳,金国放出要将他侄子即宋钦宗的儿子立作傀儡皇帝的风声,如果赵构不及时确立太子,南宋的合法性就要受到动摇。4 A0 U; Y/ ]2 V: H; H7 x. B http://www.phoer.net
  岳飞自以为为国家社稷、赵家江山着想,岂不知无形中触犯了赵构三处“痛处”:
http://www.phoer.net % Y) p2 W: Y; l  o; E  首先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触了赵构的心中的“最痛”──没有生育能力。1127年,当赵构父母兄弟姐妹所有至亲都成了阶下囚,被金兵带走遥远的东北,唯一的漏网之鱼、20岁的赵构在商丘即位,很快坚持逃跑主义,南下到扬州,在在行都扬州自以为可以再过上纸醉金迷生活。6 V5 F1 p0 _6 r" Z http://www.phoer.net
  不过一年多,1129年二月,金国军队又迅疾突然从北方杀过来,夜半时分,“金兵追过来了”,宦官的大喊将在床上正和妃子缠绵的赵构惊吓过度,惊慌失措的赵构来不及召集大臣,穿上便服就起码出城,先自逃命。岂不知,命倒是逃了,受惊吓结束缠绵的赵构丧失了生育能力,可能是阳痿一类的病,时年23岁,这是赵构最感到丢失脸面讳莫如深的一件事。
http://www.phoer.net - d  o2 M+ k. h. [8 e  赵构不像他的父亲宋徽宗生殖能力旺盛,他兄弟二十五人,自己却无有子嗣。本来,南逃之前,他曾育有五女,靖康之变中也被俘虏到了北国,三个早夭,两个进了洗衣院;后来,在兵荒马乱的1127年,又得了唯一的儿子赵旉,不料三岁时候因受惊吓而死,而已经阳痿的赵构此后再也没有生育能力。
http://www.phoer.net 7 p" w% {; ?) Q" a! H  只是,生于1107年的赵构,此也不过二十多岁,还在一直努力通过医药等各种方式力求再生龙子,“希望”还相当大。此时岳飞却让他立其他人的孩子当“接班人”,岂不是触逆鳞。
http://www.phoer.net ; s# A9 h; S3 s" z) }3 \5 o  其二,更为忌讳的是,宋朝对武将的“天条”之一就是“重文轻武”,武人不得干预政事,立太子之事是往往被皇帝当成自己的“家事”,连文臣都少有人敢建言献策,唯恐横生祸端,武人更不得说一辞。
http://www.phoer.net : F5 q3 n' {6 R1 Z1 p  第三,对于年轻的赵构来说,最恐惧的事情固然是金兵压境,金兀术追杀他;但是,一旦北方的战事停息以至有了和谈的希望,他最担心的人就是那些掌握军事、财税、人才等国家资源的抗金将领。
http://www.phoer.net . N& f3 Q) x$ j1 x  此时的岳飞掌握南宋最精锐的部队,士兵和将领数量居当时之冠,而且也非韩世忠等从赵构刚当上皇帝就多次救驾保护的嫡系部队,这种微妙的情况可想而知。
http://www.phoer.net & {; H: l4 c5 a* L* T* `4 C  官场上,最大的忌讳莫过于越界言事。“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如此的结果,非但无补于事情,“且以招祸。”岳飞越位上书是有传统的。在赵构1127年刚刚当上皇帝,岳飞当时在皇帝的大元帅府部队中,只不过是最多管上几十人的小军头,就因“上疏论事”而获罪,离开了部队。; }* @9 L/ w! H4 z http://www.phoer.net
  岳飞忠心建言献策的结果可以想象。“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赵构很是气恼,奚落和嘲讽岳飞,“这是我的家事,您管得着吗。”岳飞听到皇上如此的严厉训斥,也惶恐万分,历史记载,“鹏(岳飞)下殿,面如死灰。”0 ]  [2 _6 T3 T http://www.phoer.net
  第二天,赵构还将此事情告诉了丞相,也说到接班人的大事,认为只有心腹大臣才能说上几句话,将帅是碰不得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8-8 16:40:00|只看该作者
  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心,君臣之间产生裂痕,埋下了赵构怀疑他的种子。而且岳飞之举引起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猜忌惶恐,宰相赵鼎说岳飞“大将总兵在外,岂可干与朝廷大事,宁不避嫌?”有人也觉察说,“岳飞身为大将而如此越职,岂不是找死么?”
http://www.phoer.net + S$ C8 Y" k' f! i. V5 S' @$ ]
http://www.phoer.net * \) O: x- K& B# r4 C3 M- N1 I  i) _- |岳飞“耍脾气”) x, z, ]. `! X! I9 r http://www.phoer.net
  从古至今,独裁者最在乎臣子的是否听话,即所谓“忠”,不是忠于国家,而是要忠于他们一人,是否有才能、德行如何都非必备条件,所以才能够理解皇帝们为何宠宦官。对于赵构来说,他对将帅最在乎乃为是否“尊朝廷”,“与中央保持一致”,其实就是听他这位才能中等保守有余的皇帝的话,具体打仗能力、是否清廉、好色倒是第二位的。: z% _# P1 e' Y( N: W/ t7 J" F http://www.phoer.net
  或者可以说,帝王们是纵容、鼓励手下有嗜欲、贪财、好色等缺陷的,这样才有把柄操控臣下,从而给手下都戴上了紧箍咒,自己随时可以念经操控;相反,就算再有才能,无论如何清正廉洁,一旦不顺遂其心意,担当、直言、自律等高贵品质反而会成为受压制陷害的原因,像岳飞的敢于担当、屡触龙鳞,更让度量狭小的赵构暗结狠心。$ z* K6 z% K; ^' W http://www.phoer.net
  岳飞是在“找死”,因为他不愿意“堕落”。$ ?7 H( r: _0 M2 h+ p http://www.phoer.net
  当其他将领金帛充盈,豪奢无所不至,岳飞却“平居廉洁,不殖货产”,对朝廷赏赐要么犒劳战士,要么辞而不受。当其他将纵容部下,岳飞的军队纪律严明不扰民,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当其他将领工于心计、曲意逢迎或者难得糊涂,岳飞胆识出众,敢于以天下为己任,勇于任事、求功、担责。自律、正直的性格让岳飞锋芒外露、不识相、胆大妄为,公开表达自己对中央政策的不满。3 x4 E0 B  @6 \" |& _ http://www.phoer.net
  本来,岳飞可谓赵构一首提拔信任的心腹爱将,多次亲笔给岳飞写信嘉奖鼓励;但这是赵构宣布当皇帝而后十年中,整日受金军威胁仓皇逃窜难有一日安定时,岳飞可谓股肱之臣;赵构也足够重视岳飞,破格提升,三十二岁便成为最年轻的节度使、大军区司令,而与他一样的韩世忠大他14岁,刘光世大他17岁,张俊大他17岁。赵构甚至说,“听飞号令,如朕亲行。”
http://www.phoer.net / Z& T. ?0 g3 m  然而,赵构与岳飞的蜜月期很快过去。1137年前后,当岳飞等队伍扩大、战斗力增强,抗金之战进入防御相持阶段,赵构的心思转向丧地纳币称臣也在所不惜的和议;皇帝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位子,国土是否收复、割让都是第二位的,赵构固然害怕金国人追杀他,但“内乱”同样让他做恶梦,唯恐在抗金战斗中的将领形成权威威胁到自己。而岳飞一心一意要恢复中原,这种理想追求从未改变,而且可以说是主战的激进派,两者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冲突。
http://www.phoer.net   z: l: Z- h$ S  此时,和议的曙光初现。金国灭辽宋的老一代军事将领已逐渐老去,政坛派系斗争此起彼伏,眼看着战争形势向有利于南宋转向,恢复中原的可能性大增。岳飞益加求功心切,也因此显得不够听话。当其他将领惟朝廷命令马首是瞻,岳飞却坚持抗战己见,每当在赵构、秦桧与金人议和,他便会提出“乞归田野,以养残躯”,上表皇帝要辞职,以表达对妥协求和的不满。而如此的倔强脾气在朝廷看来,意味着就是一种“要挟”,一次次的发生,每次都是宋高宗再三下诏才请出山,隐藏着与皇帝的矛盾不断激化。" }$ \2 ^: t5 R http://www.phoer.net
  1136年,岳飞母亲病故,岳飞奏报朝廷请假葬母,不等批准回来,就先自我解除军职,带着家眷去鲁山安葬。当时正在南宋与金国、伪齐斗争的关键阶段,赵构以御前金字招牌降诏其“起复“,多次敦请之后岳飞才“移孝作忠”,回到军营。
http://www.phoer.net ( e/ x. A& X1 A  1137年,当年三月,赵构出尔反尔,对拨付其他将领军队给岳飞的承诺食言,使期待兵力增强恢复中原的岳飞沮丧万分。一气之下未经同意辞职,跑上庐山去为母亲守丧,以行动来表示抗议;岳飞军中无帅,将士不安,赵构多次下诏抚慰,才于四个月后重新回到鄂州军营。此时,恼羞成怒的赵构虽然假意抚慰,却已藏有杀机,他对岳飞说,“朕实不怒卿,若怒卿,则必有行遣,太祖所谓犯吾法者,惟有剑耳。”
http://www.phoer.net 5 U' x$ M/ w' W: H  同年九十月间,岳飞又莽撞的干涉赵构接班人问题。
http://www.phoer.net 0 F5 Q7 K. O+ m  1138年,岳飞认为刘豫被废后是恢复中原大好时机,要把“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的责任承担起来,提出把握好这个战略时机,否则以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今岁若不出师,当纳节请闲。”- w) O. k& M! x http://www.phoer.net
  当年,在赵构推动的和议运动筹划之际,秦桧时隔六年再次复出担任宰相,意味着赵构苟且求和决心以下。然而,岳飞收复中原收拾旧山河的雄心丝毫未改。, E/ B6 i  r' H4 g http://www.phoer.net
  1139年,宋金第一次和议达成,赵构接受了称臣纳币,收回河南之地的和议方案。岳飞却坚决反对和议,认为“金人不可信任,他们说好的和议不能依靠”,而且指责秦桧“不为国家着想,恐怕要为后人所讥笑。”面对称臣于金的耻辱和议的不断推进,再次上书要求解除一切军职,“特许退休”。
http://www.phoer.net # x1 J  i+ p- I$ m# y  跟皇帝宰相唱反调的岳飞,其意气莽撞潜伏着灾祸,连旁观者也看出来了,“岳飞握有重兵,却不知道保身之策,灾祸将要发生啊。”7 v+ n9 p& V7 o1 M8 a8 S http://www.phoer.net
  但是,历史确实如岳飞所预测的,当赵构、秦桧们正为和议庆祝,风云突变,金国主和派完颜昌被金兀术发生的政变杀掉。1140年夏天,金兀术撕毁和议,大举南侵。) {5 f  e. s& Q: A1 e% c3 F6 k http://www.phoer.net
  岳飞再次踌躇满志出师中原,取得郾城大捷,先遣部队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失地,并计划“连接河朔”,一举收复北宋故地,重归家乡,由此请求朝廷让给各路军队“火速并进”。然而,似乎触手可及的梦想再次远去,赵构、秦桧逼令岳飞班师。, @# X1 A9 T5 \) m; J http://www.phoer.net
  1141年春,金兀术再次入侵江淮,岳飞提出趁敌后空虚直捣开封洛阳的战略,鼠目寸光无意进取的赵构只想着保全江南,数次下诏岳飞应援江淮。岳飞不得已派兵东顾,因心中对朝廷中央不满以及粮草问题,行动迟缓,其战略以及支援迟到被人猜忌别有用心,成为被罪的直接祸根。
http://www.phoer.net 9 D3 A- E6 f7 E. R  大敌刚退,赵构就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阴谋,岳飞姗姗来迟授人以柄,更加让赵构、秦桧怀疑他有异志,赵构下了决心要除掉岳飞。
http://www.phoer.net # I9 _; N2 o7 R" b& e0 I7 v7 v  赵构将军事将领收回到了体制牢笼,要将疆场之上的狼驯服成奴才一样的羊。岳飞不愿意入赵构彀中,做皇帝手下乖顺的奴才。张俊选择了第一条路,积极配合赵构秦桧,成为陷害岳飞主力之一;韩世忠谙自保之术,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自号清凉居士,在西湖边悠游人生。
http://www.phoer.net " U- ]( q5 ]9 p8 n: c  升任枢密院副使的岳飞,成了无有一兵一卒的孤家寡人,不久就遭受了谗言弹劾,被迫辞职。如钱穆所言,面对父兄之仇的金国竟然称臣纳币,“稍有才气者自所不甘,故岳飞不得不杀,韩世忠不得不废。”岳飞是一只疆场上的自由鹏鸟,他唯有被杀。& a) j: J2 V. X6 J9 H2 f http://www.phoer.net
  究其根本,赵构、秦桧陷害岳飞并非是所谓金兀术要求和议必须以杀掉岳飞为条件,那无非是对岳飞一中变相的推崇神话而已,而是岳飞基于坚决的主战路线一贯反对议和路线,在收复的刻意进取,以及受到制约后动辄以辞职退休耍脾气,让同样坚决和议的君相,以及整个文官集团猜忌他有二心。7 w+ \9 j# ^- w$ }! x http://www.phoer.net
  所以,对同样坚决反对议和的文臣,因为手中没有一卒一兵,人微言轻,最高领袖根本不会在意。就像当时的一个编修小官胡铨,在1138年宋金第一次和议期间派人到金国乞求和议,屈辱称臣,他以“冒渎天威,甘俟斧”的气魄,写下著名的“斩桧书”,声明“义不与桧等共戴天”!要求赵构砍下主和的秦桧、王伦、孙近三贼的头颅示众,如若不然,他就要自杀,也不在主和的朝廷呆者。然而,胡铨也只是被贬谪到广州监管盐仓。
http://www.phoer.net # D: o2 V# u0 a) a* Z+ K  一旦触动了最高领袖的猜疑心,个人的道德品质在国家主义的祭坛上就命运叵测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尽忠报国的岳飞被陷害,是官场上逆向淘汰机制的彰显,也证明了中国历史中一再将政治政见路线之争变成“你死我活”的内部迫害。
http://www.phoer.net * P+ D7 n) O- @6 u" _% r1 ^  历朝历代最厉害的整人手段“诬以谋反”上场了,“先认定有罪,而后补充证据”成为政治迫害的经典模式。善揣上意的官僚明白最高领袖的心思,找人诬告查找确定罪证,这样的手段自古至今都是相同的。政治罪犯的证据从来可以生编乱造,“莫须有”都可以照样治罪。
http://www.phoer.net * L) x4 J3 ]; {+ V5 F  u  1141年除夕前一夜,这是南宋历史的脊梁被折断的时刻,脊背上刻着“尽忠报国”的岳飞,以谋反罪被杀;临死前,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大字:
http://www.phoer.net 1 m! y0 t0 @  R( O* N7 D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4# 金佛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8-8 16:40:00|只看该作者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岳飞死了,和议成了,内外都没有了威胁。然而,岳飞之死对南宋的打击是赵构秦桧想不到的。经过十几年被追杀、政变折磨得神经脆弱的赵构终于抗议睡个安稳觉了。
http://www.phoer.net - L" f( M4 u" B4 k! H* t  敌人金国使者曾评价岳飞:“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只是,赵构不会料到,他失去的不仅是“范增”,而是以国破皇帝为阶下囚的靖康之耻激发出一代求存抗金士气,以及国家危亡沦陷中锻炼出的将帅锐气,都在岳飞冤狱中灰飞烟灭。赵构、秦桧的诛杀岳飞是挥刀自宫了南宋的立国精神。
http://www.phoer.net ; a% b6 o: P: J! E0 s( S
http://www.phoer.net # S3 l& c$ z# N: s! O+ ?聪明人韩世忠的流氓恶习
http://www.phoer.net 3 X! u2 w: j! O; Q  1141年,与一曲《满江红》响彻千古的血性岳飞相比,被后人称颂的韩世忠表现让人沮丧,他得知皇帝要削夺兵权后,急忙面见赵构,号泣投地,终于换得宋高宗的原谅。其实,平实骄横而在皇帝面前奴才的韩世忠,正是那个时代武人的典型。$ w7 _4 V) e0 f5 z0 g' ~ http://www.phoer.net
  韩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少时乃是流氓无产者,“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有人相面说他将来“当作三公”,韩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十八岁时,以敢勇应募从军。宣和二年(1120),韩世忠以偏将身份俘获方腊,被赞“真万人敌也。”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战功,著名战役是黄天荡,先后被封福国公、潭国公。他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乃一嫉恶如仇、正义凛然之士。
http://www.phoer.net * i  v% |- m1 d9 i5 p8 I  只是难去匪气和劣习的草莽英雄。岳飞洁身自好,感情忠贞,前妻战乱中改嫁,他与后妻厮守一生,别无姬妾、歌女。而韩世忠具有流氓乱世中偶然成英雄者的特征:虽然大节无亏,却总会放纵人性欲望中的恶习。韩世忠好色,前后娶白氏、梁氏、茅氏和周氏为妻,还纳妾多人。
http://www.phoer.net 4 V. T2 f0 q& q; j/ ~  从赵匡胤开始的宋朝皇帝就希望武将们沉迷于酒色财物,不再有黄袍加身之心。所以,南宋诸将大多好色,主持西北抗金的重要将领吴玠,甚至因服用金石,酒色过度而死。如果说出于让多疑的赵家皇帝放心和时代的风气使然,韩世忠的好色还可理解的话,他的另一的恶习却说明其人性中的丑陋和罪恶:韩世忠到部将家中饮酒,竟然喜好侮辱部将妻女,让她们亲自陪酒。
http://www.phoer.net , ?0 H# g; w5 W, p$ ]  j9 A  据《三朝北盟会编》载:“韩世忠晚年好游宴,常赴诸统制之请,莫不以妻女劝酒,世忠必酣醉而归。唯呼延通忿忿有不平之意,虽备礼邀世忠至私宅,然未尝擅离左右。”
http://www.phoer.net 4 f; g/ d$ }, P" E5 R( y- u. g. V  《三朝北盟会编》作者是南宋初年的徐梦莘(1126~1207),三朝指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其对韩世忠这一丑行的转引记述真实性不容置疑。; ]/ h) d% T$ \ http://www.phoer.net
  利用手中权力渔色,韩世忠如此恶习直追上让部下妻女陪睡的流氓皇帝朱温;也许,韩世忠的权力还不够,如果他当了皇帝,恐怕也比动辄强迫属下妻女陪睡的朱温有有过之之而无不及吧。* \! |3 P+ M  X http://www.phoer.net
  1140年,岳飞抗金形势大好而被召回,成为中国人熟知的一年。在这个烽火连天、国难当头的岁月,一个有过卓越功勋名叫呼延通的抗金将领却于十二月的严寒中,在淮阴投运河自杀了。他是被南宋初年比岳飞大14岁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羞辱逼死的。
http://www.phoer.net ! z: A3 X  B2 s9 N. i4 Z  对国防部长级的韩世忠让部将妻女亲自劝酒,多数人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位敢“忿忿有不平”,他就是后来自杀的呼延通。作为韩世忠部下猛将,呼延通据称是开国元勋呼延赞之后,1134年的大仪镇之战曾经亲自救过韩世忠之命,后来组织击败金国傀儡政权刘豫的侵略,还生擒过金将叶赫贝勒,从而升迁到从五品的防御使之职。对于宋朝武官来说,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之类,已经算高级武官了,在现代应该是少将军衔了。这样一位勇猛的名将之后,不得捐躯沙场,而自绝于沟渎之中。
http://www.phoer.net ; X4 s" I: S1 ^! a# _! n. Q  从后来自杀的呼延通“未尝擅离左右”来看,恐怕韩世忠在饮酒时,显然不是普通的两家成员聚会,而是自己只身而来,不仅要部将妻女陪酒,还让其他人都退下的。而他“必酣醉而归”,其间肯定有不少作为丈夫、父亲的部将所不能容忍的侮辱调戏,名将之后的呼延通,“虽备礼邀世忠至私宅,然未尝擅离左右”。即使如此,也足以让人尊严丧尽,羞辱之至了。
http://www.phoer.net 3 E) w& v& r+ t& A  侮人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妻女,而且是对自己有过救命之恩的人,韩世忠何忍?稍微有些血性的人,对于这种事情都是难以容忍的。然而,面对掌握着自己前途甚至性命的军队首长,大家敢怒不敢言,韩世忠流氓专制习性之深可见一斑。9 `" X( r3 v6 k$ ^ http://www.phoer.net
  “唯呼延通忿忿有不平之意”。一日,韩世忠与水军统制郭宗仪到呼延通家。韩世忠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想起妻女被侮辱的事,呼延通以手捉世忠之佩刀,郭宗仪正好看到,按着他的手大呼不可。韩世忠发觉后,大惊失色,急驰马回到自己大营。/ l7 O  Y6 N6 _0 X2 L1 k http://www.phoer.net
  韩世忠让人擒来呼延通,“数其罪责”,谋刺首长可是大罪。也许是自己先干了亏心事吧,韩世忠并没有杀呼延通,而是把他调到了到了另外一位军区崔德明部队中,戍守运河边的淮阴。2 b' p  _* [2 c  i http://www.phoer.net
  本来,这事也就如此平息了。可是,我们却在此看到了所谓的英雄的心胸狭隘和丑陋。
http://www.phoer.net 7 @$ B2 }7 j- f7 O7 c  1140年农历的12月23日是韩世忠的五十二岁大寿,“是日,诸军献奢者甚盛”,韩世忠慨然受之。呼延通也不得不来,等他奉献寿香时,韩世忠却走入府第不出,羞辱他。被主帅晾了起来的呼延通,“伏于地,滴泪成泓”。  _! I8 f9 Z( A5 e" f$ k1 `9 ^ http://www.phoer.net
  众人劝解呼延通,让他不要太难过,他于是起身而去,出门上马奔还淮阴。等到他的领导崔德明从韩世忠寿宴上回来,竟然认为呼延通布有擅离军之罪。委屈至极的呼延通,“怏怏投运河”。时已深冬,估计水已结了薄冰,运河水深,急救之,救出水后呼延通已经昏迷。大家倒着他的身体,由于军装领子太窄束缚着脖颈,水出不来,最终死去。
http://www.phoer.net ; e; j  t- y+ [# j& T0 r2 N  呼延通自杀,“人皆惜之,世忠後亦深自悔恨。”然而,高级将领呼延通被侮逼死之事,成为影响戍守边境的军人的一件大事。沿着淮河边境的数百里间,三三两两的逃跑兵卒很多。“世忠退保沂中,复还泗州,军心始安。”( u* B6 I& Z: w6 m+ | http://www.phoer.net
  高级将领被羞辱自杀,料想得不到什么烈士的称号;而直接的责任人韩世忠也不会受到任何军纪处分,无非“悔恨”一下而已。只是,救命恩人被自己羞辱逼迫而自杀,能否让抗金英雄韩世忠痛自改过,从此戒掉让部下将领妻女劝酒的恶癖呢?悔恨后的韩世忠有否抚恤善待呼延通的遗孀与儿女?可惜,在韩世忠众多伟大民族英雄事迹之外,历史上没有这种事关道德良知的“小事”的记载。
http://www.phoer.net . w& m5 ^8 j" U1 A; k: H  与岳飞高度自律纪律严明不同,韩世忠是将骄扰民的典型。他在嘉兴驻军期间,曾放任属下部队四处抢掠,公然绑架县令,勒索钱粮。皇帝再三再四地召他觐见,他也不搭理;尤其过分的是,还曾在元宵节掳掠民女,张灯高会。当时有臣子上奏说,依法他们是该杀的啊。: `+ a$ ^, E/ f! m4 u1 h4 o5 C http://www.phoer.net
  至于韩世忠最为光彩的黄天荡之战,也颇有水分。当时金兀术带领精锐部队追杀赵构,横扫江浙如入无人之境,其带着战利品北归之际,遭遇韩世忠黄天荡之战。后世称,“韩世忠料金军不能久踞江南,便大量制造战舰,准备截击金军于归途。”而事实乃是韩世忠一扫镇江储备物资,装上了大船,烧掉城郭,像赵构一样也要逃跑到海上的。而后,韩世忠阴差阳错偶遇胜利归来的金兀术,将其困了一个多月,靠的就是这些准备逃跑的大船。
http://www.phoer.net , \2 r- M6 }( D9 j) e  然而,金兀术显然不是《说岳全传》中的形象,这位金国的军事天才很快就发现韩世忠军队的命门,本来要逃跑用的大船当然不够灵活,只有有风才能行动,金兀术后来用火攻烧掉了大船,当然也包括其中的物资。所以,黄天荡之战不过是利用金军不善水战且正好拥有大船偶然获胜,而且先胜后败。9 O" O) F, E4 i$ s8 H' Z  O http://www.phoer.net
  此后,金兀术再也没有南过长江,如韩世忠所言:“这是用兵的计划如此;宋朝人以为他给韩世忠一场杀怕了,不敢再说渡江,这是犯了夸大的毛病。”看待南宋诸将的战绩,不仅要看《宋史》的记载,实在也要对照《金史》的描述的。1 |# b7 X2 t: m& {+ m5 s7 B http://www.phoer.net
  夸大胜利成果,将“小胜”说成气壮山河让敌人丧胆的“大胜”,乃是自古以来文人最为擅长的鼓舞士气的手段。虽然以这些夸大之词入史,让人激动,但是一则时日久了却再难辨别真相,更重要的是读这种国家沦亡时代英雄们的事迹总是让人生疑,既然他们那么英雄善战,为何救不了国家,任敌人到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9 P8 j. U- U  v0 u7 { http://www.phoer.net
  在南宋开国诸将中,韩世忠还可谓善类,更多的将领在乱世之中浑水摸鱼,平常揽权跋扈、欺凌部下、鱼肉百姓司空见惯。正是有着一批还不如韩世忠的恶劣骄横军阀,才使得南宋文官集团对军人整体不信任,从而与心胸狭窄的赵构一道进行宋代第二次“杯酒释兵权”,收掉军事将领前线指挥权,自废武功,导致偏安局面无法更作。* Y, h5 f1 Z1 Z* A1 P http://www.phoer.net
# G' h% J0 u- b7 [5 n. o http://www.phoer.net
刺耳的假设:岳飞会否造反2 Q; ?0 `% G$ N' M7 Y( L http://www.phoer.net
  宋朝三百年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武将军人的地狱王朝,岳飞的悲剧也非个案。北宋的狄青如岳飞从普通士兵当到了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在与西夏战争和平定南方叛乱中立下累累战功,皇帝说他是“忠臣”,宰相反驳“宋太祖还是后周的忠臣呢!”在文人集团为赵宋江山安危考虑,还是处处排挤诽谤他,“众口铄金”,狄青被贬,49岁郁郁而终。& J+ \, K1 j/ R' q0 ] http://www.phoer.net
  从北宋到南宋,从狄青之死到岳飞被陷害,宋朝面对强敌的屈辱苟安在变本加厉。压在心头的耻辱越来越重,一点点的成功可能性都会在期望中放大,那口咽不下气总要通过弯曲的方式发泄。对逝去的武将的怀念,与对断绝这种可能性的奸臣的诅咒,都会在对现实的不满中越来越反弹。
http://www.phoer.net 4 f) b7 @5 E( ~5 k6 t  1161年,岳飞死后20年,金国再次大规模侵宋,立志统一天下的海陵王带兵准备一举消灭南宋。当时,赵构接受臣僚为岳飞平反的建议,“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义之气”,而赵构释放岳飞、张宪家属的诏令与他被迫去建康视师同一天发布。后来又被追封为鄂王,都是对高宗和秦桧的批判不满。
http://www.phoer.net ! r1 q* U6 t% n% o  历史可能性总是让人遐想。如果岳飞得君信任,一任其北伐,是否能够直捣黄龙府?这是很诱人的画面。
http://www.phoer.net ( i8 u& v4 \* H" [, M* f  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曾言,就算赵构专任岳飞、韩世忠,也未必能够恢复北宋疆土;连北宋开国赵匡义国力强盛时都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又何况南宋诸将。而且岳飞死后的二十年和六十年后,南宋两次北伐也都以失败告终。由此,“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
http://www.phoer.net ; y( t: s! Q1 H! o$ [" `5 g( N  赵构非开拓之君,虽然危难之际担当起再造宋朝重任,但终于还是守成之主,皇帝官员班子虽然换了一批,庙还是北宋的庙,制度还那一老套,让将帅带着无形镣铐上疆场,当然无法收复故土,更别做梦“直捣黄龙府”。
http://www.phoer.net $ F7 R3 A/ x& w5 q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假设赵构开拓进取,岳飞、韩世忠得以大任,并非没有收复的可能,钱穆曾感叹“宋能惕厉自强,始终不以和局苟安,未见必难恢复也。”至少,第一次和议金国准备归还的河南、陕西之地是可以收回的。南宋的历史现实却是,有将帅之时,无君相;等到岳飞死后的两次北伐,却是有君相而无将帅。岳飞之死可以说是夺去了南宋的军魂。+ z% X3 J( `7 }8 Q. j4 z1 k' P http://www.phoer.net
  对于假若岳飞真的能够“直捣黄龙府”,当代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推断也许会让人刺耳,“如果岳飞真的做成了,也可能变成桓温和刘裕”,桓温是东晋早期名将,三次北伐力图收服中原,晚年揽权试图废皇帝自立,未果而死;东晋晚期名将刘裕对内平战乱,对外两次北伐,最后逼迫东晋皇帝禅让,建国号宋。“因为当时的高宗实在是无所作为,如果真的那样,历史对他的评价又将另眼相看了。”
http://www.phoer.net   a3 e. e0 s: F% S! V  假设的一切都是想象的浮云。
http://www.phoer.net : b% c- A' q1 \2 [+ e& `  L  岳飞之所以成为千古大英雄,不是因为在现实的功业上取得了大成功,也不是在可能性上可以取得多大成就。人们之所以推崇他,乃是在于其忠诚耿介,甚至不乏鲁莽意气用事,正是这种导致其失败、被陷害的人格使他与那个时代屈辱苟存、明哲保身的人迥然有别,在其个人被杀的悲剧和屈辱和议的历史中,更彰显了失败英雄的伟大。从此之后,人们对赵构、秦桧带来的历史耻辱有多恨,对岳飞的爱和推崇就有多悠远。/ C+ i- t, i* i4 t5 s7 Y http://www.phoer.net
  也许,最后不得不让人想象的是,如果岳飞识相一些、世故一些、退缩一些,赵构是不会杀他的。朱熹也曾批评出身最低、功勋最著、抗金最力的岳飞“恃才而不自晦”。毕竟他死时才39岁,“留得青山在”,等到二十年后,就会再次有机会收复中原。
http://www.phoer.net 5 ]! k. T; }- m, w! t* \  只可惜,那就不是岳飞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20:09, Processed in 0.577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