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31|回复: 4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人物·人事邹昕楷──隐居小巷深处的留法老人

 [复制链接]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市景一片萧飒,小街小巷更为冷清,寒风中我穿过街铺鳞次栉比的一巷子,(油篓街),在东糠市街丁字路口不远的一间临街低矮的铺面民居中,寻访一位年逾古稀,衣着简朴、整洁的老人,他见有人来访,礼貌的起身让坐,寒喧中我发现此人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见闻广博,不像市井之人,公事人的祗肃底气一扫而光,查访的目的突然变味;轻言道,老同志,我有一事相求,打扰了。
  几次拜问后,公事很快结束。健谈的老人出于对往事的怀旧,或赋闲孤寂,无意间与我攀谈起成都旧事见闻,历史的风云及童年趣事,我们象霞友云朋,超然自逸,摆谈十分投缘,八十高龄邹昕楷老人,记忆非常好,讲述他的经历。
  他出生在成都华阳县中心场一个小商人家庭,幼年家境贫寒,十三岁被父母送到成都一家皮匠店铺当学徒,
  在家父亲教他读过四书五经,学徒时又跟着师父写写算算,练得一手好字,因此师父非常喜欢,当时美国、英国、加拿大基督教会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和成都高等师范(四川大学)都有不少外国人,有美国的医学专家教授,有法国的传教士,有德国的老师和留学生,还有不少领事机构的外交官和商务,文化,军事参赞,那时在四川大学的法国领事人员驻寓,与设在华西坝的美领事的洋人都是小店的常客,不是来小店补皮件,就是来给皮衣从新上色,他的师父非常精明能干,不光活做得好,态度也非常和蔼,并能通过比划了解洋人的意图,使顾客满意而归,久而久之,师父也学着说几句洋腔,师高弟子强,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也跟着学。
  洋人喜欢小孩,不时的教他几句,由于他悟性好,慢慢的比起师父的洋人话说得好,听得明,加之有几个外国小孩喜欢到小店看他们做皮件活,自然给他想学洋话带来机遇,小孩间的勾通更有利于思想的交流,促进他更大兴趣。
  特别是他师父认为洋人讲的话都一样,分不清楚德语和法语,英语和印度语,比的手势也一样,常闹笑话,这样一来他自然成了师父的翻译,变成了街上的“假洋人”,做生意的人也经常有求于他,他很好学,师父又支持他。
  1918年春,留法国勤工俭学招生进入尾声,学生都进入成都爵板街志成法政学校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学习,当时一位相识的法国领事馆的商务参事,给他师父建议,送他去法语预科旁听,他如愿以偿,在那短短的时间里,他不但学到了正统的法语,而且了解了更多的世界,成为品学兼优的编外学生,在出国前法国领事亲自主持的考试中,54名留学预科生中,有八名淘汰出局,他考了前七名,在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情况下,他被破格录取,民国8年(1919年)留学法国。
  在法国里昂抱着“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思想,留学中结识了程秉渊、陈毅、聂荣臻,潘为云、肖树域、赵世炎等四川藉同学,认识周恩来。1927年春回国后,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很快回到了成都,与当时军阀中的实业派杨森,开展了实业救国之路,由军阀豉动商人出钱,留学生出力,在古老的成都开办了欣新产业,利用兴办劝业场的基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服务于民,为了让小商小贩在此云集,把春熙路上众多妓院的沉沦闲人吸引过来,慢慢的让它形成更大商业口岸,在商业场与春熙路之间的《群仙茶园》,与留法同学程秉渊(程子健,四川第二批巴黎电影专门学校留学生)等人集资修建了以开化为目的的有声剧场,意在“启迪民智”,“辅助教育”,取名智育电影院。
  影院建造规模与样式,仿法国里昂歌剧院,大门是呈波浪形的北欧建筑,上面有精美的浮雕图饰,正面上方还有一口圆形的巨钟,时间的符号是罗马数目字。大门两侧是欧洲19世纪印象派艺术的希腊半裸少女塑像,门前是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大圆形的喷水池,周围是大型特色的电影广告,风流潇洒,风姿绰约的特写镜头照;目的是起轰动效应。
  为了突出其风格,后来还聘过著名演员,导演,雕刻、音乐、绘画名人谢添成为成都智育电影院的美术广告师,请上海影人剧团白杨、施超、章曼等著名演员来该院演出。
  由于在法国他是学机电的专业,当时成都还没有完善的市政发电设施,影院自已发电,自然由他兼任机电主任,并收了三个徒弟,其中一个贫穷娃娃姓许,像个女孩,是影院“侍童”,就是专门跑腿帮客人买点零食,带客人上厕所,给人打扇,帮包箱的人提夜(便壶)挣点小钱,一些有钱人很霸道,为富不仁,稍许不满,轻者被骂,重者挨打,一天受了别人气在一边哭涕,怜悯之下就把他带到机房休息,从此就留了下来,“帮助给指条路,不一定要给条裤”学点手艺,比在堂子受人欺负好,经后也有条求生之路。
  那时园子里挣钱吃饭的人,大多参加过袍哥,你不找个靠山,就别在园子里吃饭,那些地皮流氓就要找你生事,军警都没有办法,只有封建的哥老会,人多势众,黑对黑,那些无赖就不敢再找你生事,旧社会的梨园戏班,走到那里都要去拜会码头上的袍哥大爷,送礼下话,不然你就是寸步难行,我们影院也一样,无赖看电影不买门票,你当然要管,可耍起流氓来,影院跟本没有办法,警察一来就跑,警察一走他又来找你生事。
  记得影院建成不久,影票价格也贵,特别座,O.50银元;家庭座,2800文;普通座,l400文;儿童,l000文;妇女(楼厢),1000文;仆人,500文,军人享受减价票,一般市民都看不起,那些闲汉流氓又想不给钱挤闹热,一个无赖没买票想看电影,被守门的门童拉了出去,他就纠集一帮流氓天天来肇事,搞得别人不敢来看电影,军阀田舜绕派军队来守了几天,人家一看“丘八”守门,哪个还敢来看电影,警察把那个人抓去关了几天,表面上清静了。
  一天一部新片上影,影院请了很多达官贵人来看电影,那些从不出门的小姐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趁热闹,军警也出动不少,那知快要演完了的时候,突然臭气冲天,电影一放完,大家就争着往外走,突然骂声四起,人群涌动,不知是哪些无赖在黑暗的过道上放了不少装满大粪竹筒,那时百姓买油,买酒,打酱油都常用竹筒,别人看电影带进来也是常事,加上当时穿长衫的人多,带个竹筒进影院,你总不能搜身,神不知鬼不觉,竹筒碰倒,你踩我踏,这个滑倒,那个甩跤,一身是屎,满堂臭气,又叫又骂,你推我拖,人像奔山一样往外挤,踏伤不少,观众不依不绕,人山人海的要砸影院,军警三天三夜不离人,政府又出面安扶,影院又是陪礼,又是陪钱,投资分文无收,还把老本都搭上了,投资者也怨声载道,声称要收回资金,倒闭影院。
  这种事不光在智育影院发生,其它剧场也没少见,但我们回来前只想震兴中华,那想举步如此艰难。
  三个月后经过多方努力,才重新开业,但哪个还敢再来看电影,后来我们吸取了上海的经验,每次放影新片都请当时有名的袍哥大爷免费看,才没有人再敢来生事,自然影院的门童也找袍哥的人担任,时间久了,影院的工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饭碗也就都参加了袍哥,不过他们都是生活所迫,为了挣钱吃饭,当时影院管事的人都是前前后后从法国回来的留学生,对封建的袍哥组织很有看法的,自然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也决不准许封建势力操作影院事务,只是在政府无能的情况下一种利用,以便影院得以生存。
  民国20年(1931年),为了更好发挥自已所学的专业技能与人共同创办民有水电公司,于华阳县中和场化龙桥侧,兴建化龙桥水电站,利用洗瓦堰蔡家水碾的动力,带动发电机,白天打米磨面,夜晚发电照明,可供中和镇街上200余盏电灯用电,后来在燕子沟水电站废址兴建华阳县水电站。
  他先后参加成都,松潘、南坪、郫县等电厂、电站建设。电厂很多老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一生从事电厂建设、机电专业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教育。
  解放后成都留法的同乡同学给周恩来写信,他是代言人,政府多次请他担任行政的工作,他都挽言谢绝,一直坚信科学、实业救国之道,在科教战线上耕云一身。
  当我走进他的住房时,吃惊不小,低矮的平房,后面有二个平方房檐改建的厨房,中间为卧室,前面是堂屋,总共最多十个平方,简陋的家具,朴实的穿着,平易近人态度,一点不象留洋归来的大人物,只是从他那清晰的思惟,灵活的谈话技巧,风度翩翩的谈吐,平易近人态度,朴实的生活作风深知此人文化功底不浅、他烟酒茶一样不沾,喜欢读书看报,几个平米的堂屋布置得干净利落,小方桌,高板凳,外加两把竹椅,擦拭得一尘不染,没有一样象样的摆设,就连一部小收音机与手表都没有,只有七十多岁还显得精干利落的老伴随时相随右左问寒问暖,掺茶倒水,时而提醒给客人拿烟点火,贤淑的理性里蕴藏着大方与友善,她给老先生育有三男两女,个个聪明能干,大女儿1938年通过程秉渊送去延安,二儿也参了军在北京,其它各自成家立业,她一生相夫教子,老了独自陪先生闲度晚年,隐于闹市深巷民宅相敬如宾……
  邹昕楷,成都府华阳县中和场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民国8年(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民国16年(1927年)回国。智育电影院的创史人之一,1934与人合作在白家塘口创建成都大同制片公司及大同”电影戏剧学校,摄《锦绣河山》,《眉山下》等电影。实业家,学者,教育家,机电专家,曾供职于四川省工业厅电管局,1958年在四川省水电厅水利处任职,曾任华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特邀委员。1964退休,卒于1979年,享年92岁。
  老先生为人低调,很少向人展露他辉煌过去,据我所知,就连同住一条街多年的老邻居,派出所的管段民警,都不知道周(邹)老师是周恩来在法国的同学,留洋归来的实业派人物,邻居都非常喜欢这对老年夫妻,偶尔也有体面的人物光临寒舍,他的学生、徒弟,同事、亲朋好友也常来探望老人,他的儿女多次想接双老去北京安度晚年,他坚持要落叶归根,出于敬慕,东糠市简陋的民房中常有我的身影。后来到北方求学远离故土,归来时
  早已人去屋空……

二零──年七月十七日


  注:图片来至网络

70年代成都糠市街
70年代成都糠市街  70年代糠市场街.jpg  保存到相册

1918年3月在成都爵板街志成法政学校设立留法预备学校.
1918年3月在成都爵板街志成法政学校设立留法预备学校.  1918年3月在成都爵板街志成法政学校设立留法预备学校.jpg  保存到相册

成都智育电影院
成都智育电影院  200951116112394.jpg  保存到相册

	成都留法预备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成都留法预备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成都留法预备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合影.jpg  保存到相册

	留法学生乘坐过的“盎特莱蓬”邮船
留法学生乘坐过的“盎特莱蓬”邮船  留法勤工俭学生乘坐过的“盎特莱蓬”号邮船.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申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申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为健康!春节千万别犯这十忌 评庞小峰的非线性量子力学
2# 四姑娘山
 散眼子 发表于: 2011-7-25 20:13:5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回复 1# 申琛
啊!多么熟悉的“智育电影院”,后来在原址上建成的“红旗剧场”到今天的“王府井百货”,我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25 23:08:16|只看该作者
青少年时代,电影票非常便宜,成人票才一角钱,学生专场五分钱,儿童票三分,但当时我们要看一场电影也非常不容易,不过看电影广告也非常过瘾,智育电影院的电影海报非常出色,因此几个喜欢绘画的同学经常往那里跑。以后每当我路过“红旗剧场”,今天的“王府进百货”都会驻足回顾当年的情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4# 金佛山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26 12:30:34|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删除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31 00:10:50|只看该作者
楼主及各位朋友:今天发现《大狗读书网》2011-07-28    发表了一篇《免费看夫妻生活电影2011年07月22夜》的文章,其内容涉嫌抄袭我2011-7-22 11:07 《邹昕楷──隐居小巷深处的留法老人》原创之嫌,希望大家鉴别,谴责这种不道得的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22:23,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