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9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无筝123 发表于: 2019-5-7 17:23: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生·医疗考取清华复旦等高校,贵州三“高考移民”考生被取消学籍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考取清华复旦等高校,贵州三“高考移民”考生被取消学籍

  新京报快讯(记者:方怡君)继深圳富源学校“高考移民”事件后,又一省份对高考违规行为做出处理。5月7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通报了“对库某某等违规考生的处理结果”。2018年间,库某某等三位考生因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相应高考资格,最终被录取至清华大学等高校。目前,三位考生已被大学取消学籍。
  记者发现,库某某、和某某、刘某某三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均未在贵州省就读,通过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
  库某某,男,2018年在铜仁市玉屏县民族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清华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2018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对库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和某某,女,2018年在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复旦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2019年1月14日,复旦大学对和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刘某某,女,2018年在铜仁市玉屏县民族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北京外国语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2019年2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刘某某作出退学处理。
  “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出台以来,少数人员通过空挂学籍等方式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造成恶劣影响。”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表示,高度重视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严格防范和打击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的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
  新京报记者方怡君编辑潘灿校对何燕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无筝123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无筝123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江西11所高校图书馆将试点向社会开放 《星际公民》拒绝退款 声称退款政策是公平的
2# 四姑娘山
 蓝色简单 发表于: 2019-5-10 04: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聚焦贵州高考移民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原文标题:聚焦贵州高考移民
⊙作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日前,高考移民事件引发关注后,一份在网上流传的贵州省对高考违规行为做出处理的通报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布了《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对库某某等违规考生处理结果的通报》。(简称《通报》)
  这份《通报》近日得到了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证实,它通报了3起“高考移民”事件的处理结果。库某某、和某某、刘某某因通过空挂学籍等方式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分别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作出取消学籍与退学的处理。

高考移民通报之“库某某”:
被称“张扬中透着智慧”

  库某某,男,2018年在铜仁市玉屏县民族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清华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贵州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2018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对库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了解到,库某某2018年高考总分691分(裸分),全省第21名,在玉屏县为理科第一名;刘某某2018年高考总分662分,在玉屏县为文科第一名。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库某某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而在去年的教师节期间,当地媒体报道了包括库某某在内的两名玉屏民族中学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填补了多年来玉屏本土学子考取北大清华的空白”的内容。当地媒体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也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称其为“张扬中透着智慧”。
  他的个人学习心得:“其实我也有短板,刚开始生物科目的成绩不好,但是我并没有灰心,遇上不懂的地方,马上做记号,课后独立思考解决,若实在解决不了,立即请教老师,不留下问题欠账。同时,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的基础上,我并没有沉迷于题海战术,而是经常打篮球,每天抽时间练哑铃,强身健体,拓展兴趣爱好,做到劳逸结合,全面提升。”
  此外,他还对学弟学妹们寄语:“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绝不能留下问题欠账,否则久而久之,便积重难返。必须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向课堂要效率,因为,理解了的知识是不容易忘记的。”
  随后,记者发现有网友称库某某或来自河南漯河某高中,系从小在河南长大的非贵州籍考生。记者根据线索进一步查询,并未找到进一步证实库某某为河南某高中的实证。

高考移民通报之“和某某”:
在山东也考过全校第一

  “和某某,女,2018年在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复旦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贵州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2019年1月14日,复旦大学对和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底,就有家长在贴吧中“爆料”过有关这几位学生存在“高考移民”的情况,并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调查。其中《通报》中提到的和某某,在恩南县第八中学2018年6月26日的“高考快讯”中被提及,“有600分以上35人,其中理科11人,文科24人,理科考生和某某以684分的成绩排位全省54名”。
  而在一份疑似“新泰高考成绩高分段统计情况”的图片上,也出现了和某某的姓名,只不过学校变成了新泰一中,高考成绩也变成了685分,更是直接在名字后标注“新泰考生,跨省到贵州高考,贵州省第二名”。
  而在当地的资讯自媒体“每日新泰”的微博中,也提及了和某某为新泰一中南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为685分,有望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针对网上对于“和某某”的关注,一位自称是当事人同学的网友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我是当事人的同学,接下来的言论仅是个人意见,毫无褒贬之意。”
  “1.当事人跨省去贵州考试好像并不是出于自愿,跨省考试也不是你想去考就能去考的,要是那么容易谁还在山东考试。2.请不要地域黑,山东考生成绩高也是学出来的,当事人在我们这也考过全校第一,也是清华的料,被你们贵州那一弄才考个复旦我们还觉得亏大了呢。3.不要再相互喷了,我也是个有朋友和家人在贵州的山东人,看到这些真的很气愤。”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该网友,未果。

教育专家储朝晖:
完全杜绝高考移民很难

  针对取消学籍、退学是否会影响库某某等人今后的高考,如何解决高考移民等问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他认为,在现有招生体制下完全杜绝高考移民很难,未来需要建立一种“牛吃草”的平衡机制。
  “取消学籍、退学”已是处罚
  广州日报:库某某等三人被录取的学校取消学籍及退学,是否会影响其今后的高考?
  储朝晖:我认为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在他们所在地区是可以进行高考的。因为学校取消他们的学籍及退学,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处罚了。
  广州日报:高考移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储朝晖: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和各个地方高考录取的指标不同,录取的难度不同。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导致学校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广州日报:除了学生本身的意愿,似乎有些比较偏远地区的学校,也通过考生考取名校,实现了“零的突破”。
  储朝晖:双方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哪个学生考得好,学生所在的学校也能够获得一定好处,这也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广州日报:有什么方法能够杜绝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
  储朝晖:在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下,完全杜绝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总是会存在差异。
  需改变现有计划招生体制
  广州日报:有网友提出进行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方式,是否可行?
  储朝晖: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十几年了,原来的科举考试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用这种方式的结果就是,只有江南的读书人能够中得了状元、进士,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现在才用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又会出现那种状况。
  广州日报:那该如何解决高考移民这个问题?
  储朝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改变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让各个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没有计划指标,高校认为哪个地方生源符合它的招生计划,就在哪里招。未来需要建立一种“牛吃草”的平衡机制:就如同草原上放牛那样,每所学校相当于一头牛,它们总会在尽可能的范围里找最好的草吃,各校也会招收他们认为素质较好的学生,这样在总体上就能避免计划体制下各地因指标分配不均造成的招生不公平。
  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将高校分成一个个隔栏,考生分成一个个隔栏,在隔栏内的高校不能招隔栏外的学生。如果现有的招生体制不改,完全消除高考移民现象很难。所以,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发现一个处罚一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5:1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