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1335|回复: 5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建筑·社区聚焦城市内涝治理|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了 居民不再看海

 [复制链接]
  作为四川唯一入选全国16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遂宁以3年时间为限,通过多地考察,结合科研机构的指导,并结合遂宁实际,计划在城区25.8平方公的土地上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将遂宁建设成为城市海绵体。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省以农民四大收入组分类考核书记县长 眉山实习女民警扮妹妹勾引逃犯 被问你是处女吗
5# 华蓥山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于: 2020-6-3 08:5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聚焦城市内涝治理|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了 居民不再看海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明海)5月25日上午10时,遂宁市天宫南路,工人们正操作压路机对改造后的路面进行平整工作。“这最后一道工序一周内就可以完成,剩下的绿化等工作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完工。”施工方遂宁市富源公司副总经理吴洪涛说。
  1.47公里长的天宫南路,是遂宁市45个重点易涝点位最后一处整治点。
  2013年6月30日遂宁特大暴雨发生后,遂宁全城排查出45个重点易涝点位,并于201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试点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共7大类、314个项目,完成投资56.1亿元。
  “目前,试点区域径流控制率达78.4%,基本实现了海绵控制目标。”遂宁市住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在遂宁城区,基本上消除了城市内涝。

A/“水多”“水少”“水脏”难题如何破?
  一直以来,遂宁都受到关于水的困扰:“水多”、“水少”、“水脏”。
  遂宁市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员罗国富介绍,“水少”,是指遂宁水资源短缺,曾经是全省倒数第一用水量的城市,“水脏”,即内河污染较为严重,“很多地方都是臭水沟”,而“水多”,则是降雨量大,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大。
  对于遂宁来说,“水多”有着深刻的历史记忆。
  2013年6月30日,遂宁遭遇特大暴雨。数据显示:6月29日20时至7月2日9时,全市78个测点雨量均达50毫米以上,最大降雨量为船山区老池乡达到623.5毫米,创遂宁雨量历史极值,全市共紧急转移疏散安置受灾群众26.8万人,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49亿元。
  “当年遂宁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南片区和北片区全部成为一片汪洋,最低洼地段积水深度达到1.75米,一些在建工地基坑甚至发生了坍塌现象。”遂宁市一位市民对此仍然记忆犹新。
  破解“水难题”,对于遂宁来说,势在必行。
  修拦河大坝、建电站,以及海绵城市理念的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水生态治理,解决“水脏”和“水少”的问题。“水多”的问题,在2013年6月30日特大暴雨发生后,遂宁就开始排查出45个重点易涝点位(大、中、小三个等级一起),并于2015年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4月,经过层层推荐选拔,遂宁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成为当时四川乃至西部六省首批唯一入选的地级城市。”罗国富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于: 2020-6-3 08:52:00|只看该作者

B/治理城市内涝的“海绵城市方案”
  在2013年6月30日特大暴雨中,遂宁天宫南路是一处受灾点位之一。
  “遂宁城市是沿着涪江铺展,地势是北高南低,这一区域位于遂宁南端的最低点之一。”在天宫南路附近居住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每每遇到大雨,就要淹几条街,面积至少在0.3平方公里左右。
  但,随着今年该地“海绵城市方案”的整治结束,这里的情况将得到极大改观。“你看,我们这里路面都是渗水路面,人行道也是渗水地砖,而地下的排水管网也都是1米直径以上的污水管网。”吴洪涛说。
  在海绵城市建设汇中,遂宁地下管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前城市建设标准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的地下管网,一般都是三四百厘米直径,最多五六百,现在一般都是1米以上。”
  遂宁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编制《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5-2030年)》,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海绵城市建设分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四大系统规划,构建起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体系。
  据了解,在内涝治理方面上,遂宁这样采取措施:
  ──从源头海绵改造及管渠标准提升两方面入手,通过一片一策治理,消除城区内涝风险点;
  ──削减污染方面,遂宁统筹治理小流域水环境,通过截污消纳、雨污分流改造、河道内源清淤、活水提质等措施,保障水环境长治久清;
  ──改善老旧小区环境方面,用一次海绵改造完成多个目标,让老旧小区从里到外换新装。
  不仅如此,遂宁还“土”“洋”结合,在“小”“巧”“省”上下功夫,摸索出了一套西部欠发达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少花钱、多办事”的经验和做法──这四大创新技术,被当地称作为“四大发明”:道路雨水口“微创”改造、道路边带透水、碎石蓄水、“海绵卓筒井”快渗技术。
  其中,雨水口“微创”改造技术、道路边带透水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全面推广。
  以道路边带透水技术为例。海绵改造与道路修复一并完成,将雨水引入道路边带,有效解决路面积水。“这一技术,利用开孔路沿石孔洞排入碎石下渗带,既起到了下雨不积水的目的,又利用碎石下渗带消纳了机动车道上的雨水。”罗国富介绍。

C/逐步实现“小雨不湿脚,大雨不内涝”
  遂宁市城区复丰巷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开放式小区,地势低洼,雨污混流。遂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在复丰巷地下铺设全新的排水管网和蓄水装置,实现雨污分流和蓄水调节,路面上铺装可透水的混凝土路面。
  经“海绵手术”的复丰巷老街坊们告别了“看海”的日子。“2013年‘630’遂宁特大暴雨时该小区积水深达1.3米,现在下雨出门都不湿脚了。”在复丰巷居住的居民们看到了变化。
  据了解,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试点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共7大类、314个项目,完成投资56.1亿元。社会资本也得到了撬动,加上社会资本,目前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已达到115亿元。“现在一些新的城市楼盘,都在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目前,遂宁城区基本上消除城市内涝。”罗国富告诉记者,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遂宁基本逐步了实现“小雨不湿脚,大雨不内涝”。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遂宁主城区之外,遂宁大英县、蓬溪县、射洪县等地也在进行海绵城市推进工作。
  以大英县为例。截至目前,大英县已经编制完成了《大英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大英县建成区面积19.8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累计完工面积2.019平方公里,完工面积占建成区面积10.17%,累计完工项目18个,在建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7.89亿元。
3# 峨眉山
 哈斯巴仁 发表于: 2019-12-22 20:14:00|只看该作者

【生态文明@湿地】“海绵城市”遂宁:城市湿地串起26公里绿丝带

源自:四川在线
原文标题:【生态文明@湿地】“海绵城市”遂宁:城市湿地串起26公里绿丝带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李向雨 袁敏/摄影报道)遂宁城,因水而生。
  涪江水穿城而过,在遂宁市城区形成了14.8平方公里的观音湖湖面。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遂宁将超过4成的面积给生态留白,建成规模庞大的环城市湖湿地公园群。以湖为心,沿江10多个湿地,为遂宁串连起26公里的绿丝带。


  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位于遂宁主城区滨江路北端,占地面积886亩,总投资3.5亿元,2019年1月建成竣工。公园通过引入涪江活水,形成杨柳滩、水花园、席家洲、浮茶庐、仙踪林、吴家洲等6个生态主题岛,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体验自然,享受自然,参与自然的城市亲水场景。


  水在城中,城在水里。300米见绿,500米见水,绿色遂宁,是亲水的好地方,是宜居的好去处。

  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遂宁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湖泊水系到公园绿地、从城市主干路到街头巷尾、从公建区到社区,每一个角落都因为海绵城市建设而发生变化。
  “海绵城市”已经从一个陌生的词语,渐渐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悄然改变着遂宁人的生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4-6 08:22:00|只看该作者

遂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25.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如何建?

源自:四川日报
原文标题:25.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如何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
  2015年4月,遂宁市成功申报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地级市。整个遂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可归纳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项目试点区面积为25.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8.28亿元,完成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湿地、排水设施、生态修复、供水保障、能力建设7大类共346个项目,计划到2017年将全部完成。


■ 蹲点札记
这里的工地静悄悄

  走进遂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最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安静”──项目就隐藏在街角小院、停车场。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是一种福气。它没有占用广阔的工地,不会让街道在上下班高峰期堵成一锅粥;也没有嘈杂的建设场景,免去了恼人的噪音。
  这种安静,是主动争取的结果。在遂宁的几天,“如何降低对市民影响”是记者反复从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听到的话题。从老百姓满意度出发,发现问题、预先解决好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于当地政府思维角度的转变。如果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冰冷的文字表述,那么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是对它最温暖的诠释。
  这里的工地静悄悄,但从它身旁经过,我们分明听到了政府变革的声响。

①环岛商务中心停车场透水砖铺装  Ypyx-fxqxcnp8638756.jpg  保存到相册

“最隐蔽”的工程
346个项目“藏”在绿地、小区间

  建海绵城市,工地在哪儿?
  唐静拿出遂宁市城区地图,用手在城东画出大大的一个圆,“这么大片地方都算项目现场。”这位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共346个,散布在这片25.8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中约八成项目在河东新区。
  3月14日上午,记者乘车从遂宁市老城区出发,沿涪江驶向河东新区。一路上,唐静不时指向窗外,“那儿有下沉式绿地”“那儿建了透水铺装”……顺着指向看去,记者只见到修整中的绿地、停车场,“没看到工地呢?”“都是工地啊。”唐静说,海绵城市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项目要求小规模、分散,且注重利用天然河道、湿地等,因此每个项目都“不起眼”。
  说话间,车停在东平大道。远远看见人行道旁草坪中有一大坑,不少工人围绕四周。“这个,是在种树哇?”听到路过行人误解,唐静反倒有些得意,“凡是要大规模挖路的方案都被否决了。反复想办法,就是要让过路的(行人)没感觉。”
  走近坑边,记者才发现一个长20米、宽6米的白色方块,躺在深达2米的坑底。一旁的工人还在不断组装部件,扩大方块。“这个就是‘海绵体’。”唐静介绍,如同海绵,暴雨时它能大量储水,使雨水慢慢下渗而非迅速排入市政管网,从而减轻管网排水压力,减少城市内涝可能,同时补充地下水。依托这样大大小小的“海绵体”,遂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将整体实现25.7毫米以内日降水全被“海绵体”吸收。至于工地,“安好后用土一填,种上植物后就完全看不出来。”
  减小工程对城市的影响,并非只是唐静的“口头禅”。“春节前才撤围(完工),春节后又开始围起挖路!一次做完不得行?”当天下午,在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单位参加的内部会上,遂宁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明华忍不住对某单位拍了桌子,“这个不是重复开挖,又是啥子!3倍罚款,没说的。”听到这儿,相关单位代表低下头,没说话。

②五彩路世纪锦江段蓄水模块搭接安装  OXzr-fxqxcnr5367956.jpg  保存到相册

“最前沿”的工程
一边施工一边“做试验”完善

  “好,放水!”随着一声令下,工人拿黑皮水管对准地面,几股粗水柱迅速汇成一股股混浊的泥水,流入截水沟。
  3月15日上午,金域国际房地产项目工地,工人正在进行地面清洗作业。和平日不同,截水沟尽头处的窨井盖被拉开了,河东新区建设局副局长李建宁和同事围成一圈,紧张地观察水流情况。
  朝窨井里看,里面一根竖管管口朝天,上方约半米处正对一根横管。随着泥水涌入,下方竖管管口逐渐没入水中,而横管则始终处于水面之上──前者直通“海绵体”,而后者连接市政排水管网。“水面没有淹到横管,证明‘海绵体’吸纳水的功能正常,可能比设计标准还略高一些。”李建宁明显松了一口气,“行,功能性试验算是通过了。”
  施工中的项目还要做试验?在李建宁看来,这是遂宁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本职工作”。“海绵城市在全国都是前沿课题,没太多先例可循。”他说,这意味着几乎每一步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就这么个管口设置,先后有3个设计版本,哪种施工最简单?哪种效果最好?都需要试验来改进、完善。
  说话间,有人说可通过增加接头这样最简单的方式,将竖管管口改为横置,从而避免因异物堵塞管口。李建宁连连点头,赶忙把想法记了下来。
  几乎同时,另一场“探索”也在同步进行。“项目效果监测,为啥不能用水务部门的已有设备?”在海绵城市监测平台项目评审会上,针对该子项目实施方案,遂宁市经信委信息化科科长郭林洲率先发问。“因为监测位置不一样,海绵城市主要在地下。”王明华刚答完,遂宁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陈佳立马接话说道,“建300个气温监测点太多,同一气团下温度差异不大;但雨量监测点又太少,每平方公里一个比较合适。”王明华赶忙记录。刚放下笔,市环保局又提出了建议……“各领域各部门碰撞的过程,就是完善的过程。”会后,王明华整理笔记本,发现建议多达十余条。

③环岛商务中心蜂窝状蓄水模块。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LhDo-fxqxqmf4098452.jpg  保存到相册

“最复杂”的工程
设计师根据地下情形现场改图纸

  和新区以新建为主不同,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多涉及改造原有道路、小区。3月15日下午,记者乘车返回老城区。
  下午2点,老城区遂州北路35号院,一进大门就遇到向下的陡坡,坡下逾20位工人挤在小院落中忙碌施工,一个抽水泵房已初见雏形。“少抽几根烟!活路都还没干完!”刘志永大声呐喊,催促工人们返工,“4月底就要竣工验收,工期很紧了。”这位项目经理的言语中透着急切。他说小院地势低洼,平日下雨必然会积水。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一部分,这个项目在建泵房的同时将抬高整个院内底层,有效防止小区内涝。
  在工地现场,一位叫管茂全的人和周围似乎格格不入──戴眼镜、拿笔记本不时记录。“我是(这个)项目设计师,来看现场。”管茂全说:“从4个月前开工,项目设计方案就反复修改,至少调整10次了。”
  原来,小区建于十多年前,地下管线复杂却资料不齐,导致施工中时常挖出意料之外的管道。它是否已废弃?该改变线路继续用,还是拆除?这都需要设计师现场调查并针对性修改设计方案。为此,管茂全索性在工地边租下一间房,每天都往现场跑。
  提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性,赵杰或许有更深的感受。在这位河东新区财政局综合科科长手里,今明两年的海绵城市项目名称列表就有3页纸之多,分为水系治理、古镇建设改造、内涝改造等12大项目,几乎都采取PPP模式进行公开招标。“明年要完成建设,所有项目就要在今年四五月份全面启动。”为此,大量前期准备工作落在财政部门身上──仅赵杰手里就同时进行着物有所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协调各项目方案编制等多项工作。“基本上天天加班,实在累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记者这才注意到他办公桌旁的黑色沙发上,叠放着毛巾被、枕头。
  项目启动后,会不会轻松些?听到这儿,赵杰和同事们相对而笑,“最忙的时候才刚刚开始。”笑完,赵杰补充了一句,“我们不光要做(工作),还想申请国家级PPP示范项目呢。”
1# 贡嘎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5-10-30 14:53:07|只看该作者

四川第一个海绵城市会是什么样

源自:川报观察客户端
⊙记者:袁敏

  海绵城市你听过没有?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又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听起来是不是很绿色、很生态?告诉你,四川就将有一个海绵城市啦!
  作为四川唯一入选全国16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遂宁以3年时间为限,通过多地考察,结合科研机构的指导,并结合遂宁实际,计划在城区25.8平方公的土地上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将遂宁建设成为城市海绵体。

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范围图  ejiL-fxkhqea2883347.png  保存到相册

遂宁海绵城市里的房子将长什么样?
  有绿色屋顶的房子:
  在海绵城市,有条件的屋顶均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作用。
  可以蓄水的房子:
  在海绵城市,房屋均建有地上地下的蓄水池或雨水罐,通过对雨水的及时储存,可以有效削减汛期峰值流量,同时也提升的雨水的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里的绿地长什么样?
  下沉式的绿地:
  在海绵城市,绿地不再是单一的景观,不再高于路面,而是采用下沉式的布置。将普通绿地下沉一定深度,周边的雨水更宜分散进入下沉绿地,从而实现滞留收集雨水目的。
  海绵城市的公园长什么样?
  城市湿地,是海绵城市最为醒目的标志。在海绵城市,湿地不再是某一个特定区域,而是广泛散落于城市各处。

遂宁怎么建海绵城市?
  目前,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样本,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成熟模式。遂宁怎么办?
  “遂宁要做的,就是积极探索丘陵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示范。”遂宁市相关负责人说道。
  今年7月,《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计划(2015-2017)》(简称《海绵城市计划》)正式出炉,其中包括了试点区域划定与问题分析、总体目标与考核标准、总体思路与建设框架、主要建设任务、主要示范内容、保障措施等7大项27个小项的详细规划。
  根据实施计划,遂宁将在3年内启动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湿地、排水设施、生态修复、供水保障和能力建设等7大类346个项目的建设。

海绵城市将发挥什么作用?
  “小雨不湿脚,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遂宁给海绵城市建设设定了既浅显又精准的定位。
  多年来,遂宁一直被水所困。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对缓解缓解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让遂宁城再次实现华丽转身。
  “简单来说,就是让让遂宁城区变为‘海绵’,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遂宁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三年试点建设,将让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生态圈,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城市水循环系统失衡等问题的出现。

钱从哪里来?
  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是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
  整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补助在200亿元左右,补助时间3年,金额为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按此计算,遂宁市3年内有望获得12亿元补贴。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再奖励10%。
  “海绵城市既要建设,又要运营、维护,各个阶段都需要花钱,这就需要有统筹的规划,长期的资金保障。”有专家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难点在于,钱花得分散又缺少赢利点。规划、水利、园林、路政等各个部门都在花钱,而海绵城市建设又属于公用事业性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个挑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9:1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