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9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其它中华经典的传统饮食

 [复制链接]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孙中山先生曾将中国的饮食文化誉为中国在世界上的骄傲,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到说:"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因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到今天,只有少部分经典的传统饮食被保留了下来。那么到底有哪些美食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魅力呢?
宫廷奶酪  1.jpg  保存到相册

  北京宫廷奶酪曾是在元、明、清三朝皇家独享的宫廷小吃。原味的宫廷奶酪"浓、稠、凉、细、滑、香、甜",用瓷碗装着,倒过来还能做到"纹丝不动、一滴不洒"!现在,这小小一碗奶酪大概8块钱一碗,品质、品味儿都不错!
老北京宫廷酸梅汤  2.jpg  保存到相册

  酸梅汤是北京的传统饮品,老北京人都爱喝酸梅汤。其实,酸梅汤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古籍中所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而我们现在喝的酸梅汤起于清代宫廷,它比西欧传入我国的汽水要早150年。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加深,酸梅汤越来越受全国人民的欢迎。而在目前众多的酸梅汤品牌中,正宗酸梅汤当属九龙斋了。
  九龙斋出身于乾隆年间御茶坊。当年,乾隆皇帝下令改善饮食结构,要替代当时容易发胖的酸汤子。御茶房便将去油解腻的乌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热解毒的甘草、降脂降压的山楂、益气润肺的冰糖一起熬制成酸梅汤。酸梅汤一问世,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也受到了王公大臣们的追捧,被誉为"清宫异宝".
  后来配方传至民间,发展成为"京都第一酸梅汤"九龙斋。光绪三十二年刊《燕京岁时记》说:"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以前门九龙斋为京都第一。" 九龙斋在社会的变迁中历经波折,直到2009年燕京集团与故宫博物院紧密合作,搜集、整理了宫廷御茶房酸梅汤配方(即原九龙斋酸梅汤配方),以现代科技打造九龙斋,才使得这个百年品牌重新焕发青春。
  现在的九龙斋正宗酸梅汤严格按照宫廷秘方制造。在原料选取上,九龙斋挑选上等青梅作为乌梅原料,然后将乌梅、桂花、甘草、陈皮、山楂等原料用冰糖熬制,再利用现代化设备经冷却、沉淀、离心、过滤等工艺制成酸梅汤。而在制造工艺上,九龙斋酸梅汤则严格按照宫廷秘方要求,采用传统熬制工艺,经过两次70分钟熬制而成。因此,九龙斋呈现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宫廷酸梅汤,更是中国的宫廷饮食文化。
宫廷豌豆黄  3.jpg  保存到相册

  豌豆黄既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正宗的宫廷饮食,是当年御膳房根据民间小枣"糙豌豆黄"改进而成的。制法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细腻纯净,入口即化。豌豆黄是慈禧的最喜爱的小吃之一,据说当年慈禧在北海歇凉,无意遇到了做豌豆黄和芸豆卷的,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后传入宫中。现在春季正是吃豌豆黄的好季节,在北海的仿膳饭庄、传统的庙会上等都能吃到。
佛跳墙  4.jpg  保存到相册

  佛跳墙是福州传统的名菜,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也是清宫满汉全席中首推的美味。皇家佛跳墙以刺参、广肚、鱼翅、鲍鱼、瑶柱、鸽蛋、火腿、蹄筋、鸡鸭等20多种山珍海味为原材料,加骨汤、绍酒、白萝卜球等辅料和多种百年不变的香料精工调配,再以荷叶密封于酒坛中,用文火煨制而成。味道荤香醇厚,鲜美绝伦,浓香醉人。据说,道光年间几个秀才品尝这道菜后,发出"坛起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感慨,才被正式冠以"佛跳墙"之名。据说,毛主席当年就特地去福州品尝了这道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I~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I~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孙建军:《拯救》的提示:“精神重建”与人性升华 中外车辆对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9:23, Processed in 4.477208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