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6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6 16:46:3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灾害·事故建设部门开始调查:倒塌校舍违规建设高度超5层

 [复制链接]
2008-05-16 来源: 人民网(北京) 



  •   核心提示:这次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有5层以上的教学楼,并且多是预制板屋顶,违反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建设部已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人民网5月16日电  今天上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研究员赵凤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震区校舍倒塌等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韩进介绍教育系统受灾情况
网友“不是我不爱你”:为什么学校师生死伤这么多?请介绍一下当地教育部门的受损情况。

韩进:这次5·12大地震发生在下午2点28分,正是学生集中上课的时间,校舍倒塌,造成老师、学生伤亡比较集中。我们和大家一样,希望没有一个老师和学生伤亡,但这次是巨大的自然灾害,事实是残酷的,我们向被地震灾害夺去宝贵生命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我们深切的哀悼。

教育系统的总体受灾情况正在统计之中,目前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初步的,根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通报,截至14日,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地震倒塌房屋21.6万间,四川省各地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校舍倒塌6898间(汶川、北川等震中重灾县信息尚未传出,数字未包括在内),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坏,北川县教育局办公楼整体垮塌,62名工作人员只有19名生还,局长遇难。地震灾害损失的整体情况待核实准确以后有关部门会公开发布。

韩进回应“校舍倒塌多”质疑
网友“杜康”:为什么这次地震中倒塌的大都是学校校舍?

韩进:我们也注意到新闻报道上有大量学校倒塌的信息,对此我们十分痛心。媒体和社会不断提出校舍倒塌的比例是不是过高,这也是我们十分关心和从一开始就不断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是救人,对这些问题将来会通过认真调查来确认,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一定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待。

韩进:偏远地区学校的恢复和重建由政府承担责任

网友“养得一团春意在”:请问教育部对于校舍改造是否有近期和长远规划?城市的孩子当然问题不大,可有些农村偏远地区的校舍是真没钱改。

韩进: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是有要求、有规划,也有学校建设标准的。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全部责任。对于受到地震灾害的区域,学校的恢复和重建国家会给予支持。尤其是对农村偏远地区,不仅仅是学校的建设,对于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办公经费,都要由政府来承担责任。

杨榕阐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求

针对网友关于学校建设标准的问题,杨榕介绍说,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校已有专门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平面布局、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层数和构造、交通和疏散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对于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杨榕:中小学校教学楼倒塌原因已开展调查
网友“猎隼”质疑:现行法规明文规定:中学教学楼高度不准超过5层,教学楼屋顶必须钢筋水泥现场浇注不准使用预制板,为什么这次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有5层以上的教学楼,并且多是预制板屋顶?

杨榕回答说,《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5层,教学楼采用何种的结构形式,要根据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来确定。这次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倒塌情况,已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杨榕介绍主震过后余震期间保证安全的措施
网友“杜康”:余震期间,要注意哪些与建筑有关的事项?

杨榕:主震过后,余震很多,为保证人员的安全,首先应对房屋进行初步鉴定评估,经鉴定为危险的房屋及有待进一步鉴定的房屋,应远离。在搭设临时避难设施时,应选择安全场地,避开危房,远离危险源。对室内燃起管道、灶具、用电设备等,应确保安全关闭,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杨榕介绍震后危房处理方案
网友:地震之后的危房如何处理?

杨榕:这次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变形、开裂或损伤,我们已派有关专家赶赴地震灾区,指导和帮助房屋受损鉴定、评估,对于受损房屋,首先要进行初步鉴定,主要是对房屋的变形、开裂和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经初步鉴定,确是基本安全的,允许继续使用,是严重破坏和无加固价值的房屋建筑,则要在现场划定警戒线,予以警示,等待拆除。其余的情况,要做进一步鉴定、评估,暂不使用。

赵凤新:汶川是用地震仪器测定的震中

针对网友汶川县城是不是震中的质疑,赵凤新解释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汶川县城是这次地震的仪器震中,即用地震仪器测定的震中,特别是地震断层破裂的初始点。这次地震断层破裂的长度长达300公里,因此很大区域范围内的破坏程度都相当严重。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区域被称为“极震区”,这次地震的极震区相当大。

另外,这次地震的断层是一个逆冲断层,断层两侧的震害程度会有差异。断层是单侧破裂,在破裂方向上的地区震害会较重。这种种因素都将影响着震中区的震害分布。

赵凤新称将综合考虑是否提高抗震设计标准
针对多位网友提出是否要提高中小学校抗震标准的问题,赵凤新说,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的实用功能重要性所确定。事实上,经过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对工程震害调查和相应的科学研究后,我们都在其后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修订工作中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这次地震以后,是否需要提高抗震设计标准,我们会结合震后工程震害调查,在地震部门对当地地震烈度进行复核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科研的最新成果,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出决策。

赵凤新介绍值得我国借鉴的日本抗震经验
赵凤新在访谈中还特别介绍了日本在抗震方面的一些经验。他说,日本的地震频度和强度都非常高,但在日本发生大地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却相对较少。在日本,公众普遍了解目前地震预报还不过关,难以在震前提供准确的地震预报,因此公众对政府在大地震前发布地震预报也不抱奢望。在日本提高各类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抗震能力,提高震后救援能力和公众的减灾意识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赵凤新表示,地震本身不杀人,是房屋的破坏才导致人员伤亡,日本的这些经验值得我国认真借鉴。  (本文源自:人民网 )

地震后的北川县北川中学.jpg

地震后的都江堰聚源中学.jpg

南坝小学.jpg

女校长悲痛欲绝.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南方都市报:痛失爱子,父母当场跳河自杀 汶川是震中 但破坏不是最严重
2# 四姑娘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6 19:39: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抗震专家释疑:5·12大地震 为何校舍倒塌多?

【 2008-05-16 17:47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经济网记者:牟修锐秦海波
  5·12大地震的搜救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全国人民的心为灾区楸紧。由于地震发生在学校上课时间,灾难中死伤的师生人数众多,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也不禁存有疑问:为什么学校楼房在地震面前如此脆弱?为此,记者走访了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周锡元院士,请他来解答相关的问题。
  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有三种原因
  周锡元院士介绍,分析地震常常有两个标准:一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震级,代表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另一个是烈度,代表地震产生的破坏力,因此设计建筑时,参考的指标是烈度。
  如果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损毁,基本上有三种原因:
  一是没有按标准建造。我国70年代就有了相应的房屋抗震标准,唐山大地震及其后几经修改,现行的有2001年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有的建筑没有依照标准实行,设计不当,抗震性能差。
  二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如汶川的房屋设计规范是7度,部分地区是6度,面对如此强的地震就较难抵御。
  三是工程质量不过关。建筑按照标准设计了,还需要严格地进行施工建设,否则抗震能力就会打折扣。
  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周院士表示,校舍抗震能力差,这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他为记者举了个例子──1933年,美国的长滩(Long Beach)发生地震,导致学校倒塌。所幸已是放学时间,没有什么学生伤亡。
  “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也是按标准走的,问题在于没有提高标准。”周锡元说,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
  一是房间大。躲到卫生间等场所是地震发生时的一条逃生原则,原因就在于空间狭小、有墙面支撑,墙的面积大抗震能力就强。但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空间都比较大,相对而言墙的面积就小。
  二是窗户大。教学需要良好的光线,采光使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相应地使得墙的面积大大缩减。
  三是走廊设计。一般学校都采用单面、外廊的走廊设计,多由柱子支撑,如果教室两边都是走廊,在纵向上一间教室就只有前后的两面墙抗震,两边柱子的作用则很弱。
  可考虑将学校建成紧急避难场所
  地震难以预测,往往发生在预期可能性小的地方,如国内唐山、台湾,国外日本神户,研究者尚未完全掌握其规律。而抗震标准每增加一度,成本普遍增加5%-10%,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将所有房屋标准都提高显然不现实。
  怎么样才能不花钱又抗震,是长久以来工程师们极力攻克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周锡元教授提出了他的思考,他建议: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提高标准,加强抗震能力,赋予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这样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学校可以放假,腾出来作为避难场所。而城市需要有避难地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7 13:11:40|只看该作者

建设部:不排除倒塌房屋中有偷工减料问题

2008-05-17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我们对学生的伤亡非常痛心。如果最后调查出来有偷工减料等问题,我们一定要严肃查处。”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了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针对记者提出的中小学房屋倒塌比其他建筑严重的问题,他表示,不排除在倒塌的工程中有偷工减料的情况,“豆腐渣”工程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尤其是在这次地震当中,如果有那样的工程造成那么多人死亡,就更应该引起重视。

房屋抗震标准酝酿进行修订

姜伟新介绍说,我们国家规定的抗震建设标准是按照7度裂度来设防的。这次地震的裂度达到10至11度,大大超出了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姜伟新指出,他本人到现场一共察看了七个点,当中有两处是学校,房屋都有倒塌,但其周围的房屋也有倒塌。另外,两所学校的房子并没有全部倒塌,有一所倒塌一半左右,一所倒塌三分之二左右。他指出,不能排除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在调查清楚之后,如果确有问题,一定要严肃处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监督与行业发展司、标准定额司司长陈重指出,50年来我国设防标准经历过7次修订和完善。随着技术、经济和测量水平的提高,国家地震动参数也在修订,房屋抗震标准也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灾后住房重建会考虑原产权

姜伟新表示,两批房屋安全鉴定专家共45人已到达成都,与四川省房屋安全鉴定专家一起开展灾后房屋的安全测评工作。凡是测评认为安全的,就明确告诉居民可以搬进去住,不要再露宿街头。

对于灾后如何满足灾区群众住房需求的问题,姜伟新指出,短时间内都建成永久性的住房非常困难,肯定要有过渡的办法,比如,是不是有可能先建相当数量半永久、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还可能有一部分受灾户愿意接受补贴之后投亲靠友。目前方案正在研究中。他表示,永久房建设从现在建也得3年之后。在研究产权时,会充分考虑原有产权的情况。

据姜伟新介绍,四川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就有400多万间,部分城镇几乎是夷为平地,甘肃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有40多万间,陕西省也有倒塌和损坏房屋30万间。(记者韩娜) (本文源自:北京晨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20:59,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