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5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化·节日新疆壁画告诉你:没有真迹存世的于阗画派长啥样

 [复制链接]
源自:和讯网
  来自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11月28日在上海博物馆四楼展厅正式对外展出。据参与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发掘的考古队专家介绍,本次展览是近年来新发掘的达玛沟托普鲁克墩遗址群中的三个佛教遗址壁画的实物资料,将展现于阗佛教艺术发展从早期到晚期的全部面貌。据悉,这些千年瑰宝是首次走出新疆亮相上海,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3月8日。
  “公元2世纪兴起于西域地区,公元5-6世纪成熟于中土的‘于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但却没有真迹存世。达玛沟出土的大量壁画虽多为残片,却仍然绽放着于阗佛教绘画艺术的璀璨光芒,透过这些壁画可以看到于阗画派从早期犍陀罗风格到粗线条框架式的构图,到最后面‘屈铁盘丝’的线条这样一个于阗佛教艺术发展全部面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中心主任巫新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思惟菩萨头像壁画。
石膏地佛头像壁画。
千手千眼观音像壁画。
  毁于伊斯兰教东迁 壁画色彩保留完好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昆仑山脉中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古称“于阗”。自古以来和田就被称为西域佛国,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这里保存了塔里木盆地数量最多的各类佛寺遗址,而策勒县达玛沟乡所处区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策勒县在和田地区东部,南依昆仑山脉,北望塔克拉玛干沙漠。达玛沟乡位于策勒县东南部,面积约420平方公里。
  据介绍,2000年3月,新疆和田当地的牧羊人在达玛沟乡南部托普鲁克墩挖掘红柳根柴时发现了佛教塑像,揭开了达玛沟南部区域佛教遗址考古发掘的序幕,迄今为止发掘工作已经持续12年。2002年至201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当地陆续发掘出了1号遗址(佛塔)、2号遗址(佛殿)和3号遗址(僧院)。遗址位于该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教遗迹中的最南端。从其结构和规模看这原本是一座寺院的主体建筑,大约兴盛于7至9世纪。
  据巫新华介绍,上世纪初以来沿达玛沟水系发现了老达玛沟、喀拉沁等众多著名的佛教遗址,但这些遗址大都已被外国探险队染指,出土文物多流失海外,而最新发掘的达玛沟佛教遗址是历史上探险家未曾接触过的区域,发掘出来的壁画是贯穿和田佛教艺术从早期到晚期的完整实物样品。
  据巫新华介绍,整个于阗佛教有着千年兴盛史,但伊斯兰教东迁以后,大量的佛教建筑毁于战火和其它一些对佛教敌视的文化的摧残,整个塔克拉玛干区域的地表佛寺遗迹基本已经被破坏过。此次展示的壁画基本是当初被破坏后埋在流沙里,而后被考古队发掘提取出来。而那些保存相较完整的墙体和壁画还留在原地,需要亲赴新疆才能看到。此次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根据残留的墙体和壁画亦复原了一个小型的佛寺,期望给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当初发掘出土看到的(壁画)现状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鲜艳得多,一般壁画在接触氧气之后都会变淡变暗,但于阗佛教壁画从出土至今经受了十余年的空气接触,相较出土之前,面貌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绘画原料和绘画本身技法问题;二则是因为新疆和田本身保留有机物和相关的绘画原料的空间条件优越。”巫新华说。
源自:澎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刘慈欣:《星际穿越》远没有达到《三体》的高度 南京老门东木质楹联开裂损坏 老工匠已重新打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10:08, Processed in 1.99680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