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76|回复: 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杨孝容 发表于: 2008-5-8 04:31:3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重庆人文精神的山水意象

 [复制链接]
重庆人文精神的山水意象
──对重庆人文精神内涵的两点认识

  由人文精神及地域人文精神的基本语义来看,重庆人文精神必须也必然根植于重庆这样山水相依包容的城市,渊源于重庆这江河万古流不尽的历史文化。

胸怀宽广、多元兼容的恢宏气度
  重庆主城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周有真武山、中梁山、歌乐山缙云山等,遑论市区里的枇杷山鹅岭之类。城在山间,山在城里,两江绕山穿城奔流,山裹两江环城耸峙。山环水绕,既以山城著称,又以江城扬名。而重庆域内更是江河纵横、峰峦叠翠,有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武陵山、大娄山、华蓥山、方斗山等山脉以及长江及其数百条大小支流。没见过哪座城市像重庆这样,被这么多的高山这样大的河流环拥守护着。因此谈到重庆人文精神,便浮现出那巍峨的高山和奔腾的大江,这既是重庆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可谓其人文精神的绝妙意象。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重庆何其有幸,竟能兼具二者,山水相依。难得的是这山水并非普通的丘陵沟壑,更与某些被视为风景赏玩的山水不可同日而语,而是真正意义的高山大河。
  重庆人文精神的独特处某种程度正是源于这样的山水性情熏陶。处在这罕见的大山大水环绕中,加上历代移民汇聚,而不管重庆人从何处移民而来,一旦在这大山大水中定居,就自然受到这山水灵性的庇荫,最终造就了重庆人文精神中胸怀宽广、多元兼容的恢宏气度和永不停息、探求创新的坚强意志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特性。
  此外,移民则是影响重庆人文精神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移民几乎成了重庆的宿命。远的不论,抗战时期的举国大迁徙,就极大程度上奠定了当代重庆的人文基础。作为中国战时首都,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院校(40余所),400多家工厂(包含三分之二以上的军事工业),90%的高级知识分子纷纷迁往重庆,以及大量商业、文化、科研机构及党政军机构内迁来渝,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由东向西的历史性大迁徙(移民达百万),使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汇聚重庆;还曾常驻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团,有近千批、次的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要员来访,更有数以万计的国外各界人士出入重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也设在重庆。重庆与外地、外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也大大提升了其文化品位。重庆同时又是移民次数多、规模大的地区,历史上共出现七次大移民,仅现代就有三次大的移民。天南海北的人由四面八方来到重庆,融合进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和沿海文化等,使之能以开放的胸襟兼收并蓄、包容贯通各种文化。
  事实上,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着重庆人文精神的形成。就其文化环境而言,不管是讲码头文化还是移民文化,皆与高山大河密切相关。没有通往外界的大河,就无从有码头;再经由河流及其码头,我们得以更方便地与外界联系沟通,另一方面移民迁徙也必会借助河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百川汇流,不论巨细不拣净秽,方能成其大河之大。而大河愈大,其包容性和自净化能力即会愈强,奋发向前的劲头也会更大。若以此论重庆人文精神那胸怀宽广、多元兼容的气度,以往不乏此类事例,更希望现在和将来仍能继续保有大河那般宽广的胸怀气度。
  譬如有这么一个小小的表征,重庆人通常不排外,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外地人问路大都会一一详加指点,有时甚至会主动带路。
  再如从大处说,重庆对各种异质文化也都是以这样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虚心吸纳,各种文化皆能在此融汇,遂能成就烂漫多姿的文化景观。如佛教早在东汉时即已传入,绵延近两千年,至今仍是影响重庆民众生活最深最广的宗教(相信不少人对近年媒体频频出现有关佛教的报道会有印象,诸如华岩佛教文化节、庙会还有一些佛教慈善事业等)。尤其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各大宗教甚为活跃,当时的重庆佛教汉藏显密兼弘,(藏密方面除了广为人知的汉藏教理院,亦有能海法师在江北建立“重庆金刚道场”,是全国汉族地区的六个金刚道场之一),留下了十分重要的一页。其间如太虚大师在北碚缙云山创办汉藏教理院,沟通汉藏文化,培育佛教僧才,同时还吸引了许多社会名流前往讲学;以研学唯识著称的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创办的支那内学院,1937年从南京“金陵刻经处”迁往重庆江津,并在此设支那内学院蜀院,整理、刻印了大量佛教经典,研究佛学,以至后来川渝二地成为唯识学研究的重镇。此外,在太虚大师倡议下,重庆佛教界还组织成立了“国际佛教步行宣传队”和“重庆市僧侣救护队”,积极投入抗日爱国和救死扶伤活动,同时举办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的护国息灾法会等,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这一切对重庆及中国佛教都影响深远,特别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今菩萨行”理念及实践,成为现今建设人间佛教的先声。可见培育塑造当代重庆人文精神构建和谐重庆,亦应注意发挥宗教文化的正面功能。
  从抗战直至解放,其他如乡村建设领袖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亦在重庆各有发展,分别创办各种学校、进行乡村建设实践,若能发掘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当不无裨益。
  以上重庆历史上曾有的文化繁盛正显示了重庆人文精神中胸怀宽广、多元兼容的恢宏气度。在这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要更好地建设重庆尤需继续保持发扬这样的气度,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因为一种成长成熟的文化绝对不能封闭自身如一潭死水而要吐故纳新多方吸收营养,一个成长成熟的城市文明也不能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固步自封,而要兼收并蓄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细流支流,方能成就浩浩江河奔向广阔无垠的大海和光明无限的未来。

永不停息、探求创新的坚强意志
  对重庆人文精神的这种概括与前面阐述的一脉相承。如果仍以山水意象来解说,山封闭固守却也是坚定不移地守卫在原地而水则灵动无羁虽千折百回却总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向大海,山高低起伏不定,而水却总居于相对平缓的山谷低凹。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又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内中意蕴颇堪玩味。
  而在重庆,山、水、城、人是如此密不可分,生活在山环水绕中的重庆人,仰首是山低头是水,开门见山出门凭水,既要靠山又要靠水,有时往高处走即是从低处流。在跌宕起伏的街巷山道上穿行,或许时高时低,但决不停歇,而是如河水一般不停地向前追寻,何愁没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其间总有一些人,终日望着山峰开始想去了解山外的世界,于是揖别父老乘舟东下和滔滔江水一起冲出夔门,凭借这方山水给予他们的不竭动力奋斗着,最终功成名就回报于故土。
  在那个以朝天门命名的码头,代代有人不断离去或到来,当然也有人留下来就再没离开。不管是早到的还是新来的或是已离开的,重庆的山水总在激励他们探求未知奋勇向前,永不停息。特别是19世纪末重庆开埠以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传入重庆,重庆人也逐步走出国门。近代中国掀起的留日和留法勤工俭学热潮,重庆都是策源地。当今时代同样十分需要这种永不停息探求创新的坚强意志。
  在这样矛盾地统一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山水氤氲导引下,才有了这般矛盾地统一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山水性情的人。
  日常不难发现,重庆人大多以“犟”出名,既包含山一般的坚定固守,也如河水那样一往无前永不回头。重庆人还往往性急又总是在不停地忙来忙去,新点子新主意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这大约出于水性灵动又不肯停留的诱导。然而事情都是两面甚或多面的,我们要在新的时代培育重庆新的人文精神,即当以水性的灵动包容克服山性的狭隘闭塞,以山性的坚守克服水性的多变同时择其善者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无论是如高山一般坚守还是如大河一般灵动包容,都要以清醒智慧的头脑辨别前进的方向以理性思维指挥自己的行动不能盲目前行。只有这样,永不停息探求创新才有其实际意义。
  前次单位召集的“重庆人文精神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座谈会,各位专家讲到许多现当代重庆人勇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事例,遗憾的是大多半途而废,这与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没有追寻目标的坚强意志不无关联,而历史上并非如此。因此,总结、提炼、培育、宣传重庆新的人文精神,理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使广大市民都能积极参与落实到行动中,无愧于重庆的山水无愧于身为一个重庆人。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对重庆人文精神的总结、提炼、培育、发展还必须从尊重与维护市民的价值、尊严、命运出发,改善重庆本土的人文环境,使其具足真善美的蕴藉和滋养,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及市民的文化道德修养,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如此才能有助于建成一个和谐健康、平安富有、生态良好、生活文明的新重庆。
  [附言]此成文于两年前,时值汪洋书记初来重庆不久,在他的号召下,展开了全市性乃至市内外国内外都有参与的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而我所在的单位和部门承担了市委市府委托的“重庆人文精神研究”重大课题(本人是主研之一)。此为课题进行前期准备的一个纲要,十分粗浅地谈了两点自己对重庆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成文仓促,逻辑混乱。时至今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早已成书,当初自己的两点认识部分融入课题报告及后来的书中(文字却被改得面目全非),部分被完全舍弃。
  今天到巴蜀网注册,见重庆版多所冷落,不怕献丑抛这块破砖出来增点人气。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孝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孝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孝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孝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孝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孝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收起理由
leikang + 30欢迎杨老师光临巴蜀网,尚请多多赐文,以激 ...

查看全部评分

360安全卫士脱离奇虎 [随笔]解放思想,让自由引导我们前行
2# 四姑娘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8-5-8 07:29:3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文章!欢迎杨孝容,彰显重庆人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16:20,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