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8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历改委西电 发表于: 2005-8-22 16:06: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国学K-7肖占辉先生的质问找错了人,应找周书先先生

 [复制链接]
K-7肖占辉先生的质问找错了人,应找周书先先生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 章潜五肖占辉先生写了文章:农历历法没有改革的必要──有感于章潜五的历法改革建议。肖先生在文中开头说“仔细拜读了章潜五老先生著写的(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这篇洋洋洒洒近四千字的文章,文章提出要对农历历法进行改革,本人认为实在没有必要。”然后就此作了7条质问。笔者欢迎肖先生参加历法改革的研讨,但有两点意见:一是您的质问找错了人,我也是认为农历没有必要进行改革的,您可以查阅我们编印的诸多书刊,其中有公历、科学历、夏历“三种历法的性能对比表”和主张应该只用单一历制。现行公历和夏历两历并存只能是暂时的过渡,不应该是永久如此,否则两历并存必生社会困扰,这是连中小学生也能理解的简单问题。夏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采用19年7闰月法来调和阴阳两历,这在“日心说”的古代来说,是了不起的创新思想,对推进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然而它能适用于“日心说”问世400多年的今朝吗?显然是不适用的,最多只能因为民俗习惯而暂作辅用历法。能否对它进行改革创新呢?在我国历法改革史上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官方制历,历朝异代修订历法,包括祖冲之的《大明历》、郭守敬的《授时历》、请洋人治历的《时宪历》(即今夏历或“农历”),上世纪末陈文涛(已逝)方案、周书先的阴阳规范历(载于《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沿着这条老路能够解决我国传统历法的根本缺点吗?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痛斥置闰月法是“赘疣”,指明其弊病是“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笔者列出历法的多项评比指标,可请周书先先生对照列出数据对比。再一条路是沈括总结24节气历,提出以立春为岁首的《十二气历》理论,太平天国循之创颁了阳历《天历》,彻底废弃了旧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通令“改用阳历”。在两历并存的当代,戴文赛、金祖孟、罗尔纲、陈元方、钱临照、竺可桢等先贤都赞赏沈括的改历思想,我们历改委正是遵照陈元方提出的主张“走太阳历之路,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历”,采用传统的24节气历科学思想作为主导,创制科学简明的中华科学历,其岁首是立春,即这个中国传统的春夏秋冬四季成岁的科学分季分岁概念,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一般恰为节气,采用五日周符合我国“五日一候、十日一旬”的短期计日习惯。这一改历方案鲜明地分清了我国传统历的精华与糟粕,弘扬这些精华与西方的格里历挑战竞比优劣。我们欢迎周书先先生也列出阴阳规范历的各项指标数据与中华科学历进行对比竞优。二、肖先生说:笔者的“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文章提出要对农历历法进行改革。仔细阅读后竟会得出此结论令人感到奇怪。笔者此文是对今年初的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的碰撞发表看法,引爆点是南京市的多家报纸作了采访我的报道,谈了“春节科学定日”与“共力研制新历”两项相关的建议,是从创制科学简明的中华科学历角度,继1997年后再次请公众注意两历并存所致的诸多社会困扰。这里有说是对农历进行改革吗?在笔者的此文中有说是对农历进行改革吗?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20位民间研历者提出世界历方案,只有陈文涛和周书先提出“农历”的改革方案,而我们载出它们并非表示赞同,只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思潮,他们认为阴阳两历是可以精确调和的,不作根本性改革的走老路是能够走通的,然而十年来仍然只有周书先在坚持走这条老路,至今未曾见有一人表示支持。周先生在您文之后作了随贴: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 但不能阉割传统文化特色,您赞成他的夏历修订方案吗?他在此随贴中说:“章潜五教授和笔者主张取1901-2100各年同名中气的众数日期,它跟外研社·建宏的《英汉多功能词典》(1749页)相应的黄道十二宫日期完全吻合。”给读者的印象是章潜五与他(周先生)在合作研究我国24 节气与西方十二宫的吻合,甚至还是共同研究夏历的走老路改革。他还在新近提出的两个世界历方案永久历(一为仍以公历为岁首,另为以冬至为岁首)中,也类似地把我也牵连进去,甚至还说是多次通信“切磋”的。这根本不符合事实,为此我已写了二文澄清事实,我统计21世纪百年的24节气日期分布,是为了共力创制中华科学历这种世界历,而决不是用它来宣扬西方古代的十二宫。有了24 节气这种国人广为熟悉的节气历,连我国古代的28 宿都无需引用,而引用西方的十二宫想获得西方人的赞同,会有这种可能性吗?至少应该先有国人表示支持吧!肖先生提出的7点质问是建立于错误理解的前提上的,因此需请肖先生重新真正仔细阅读文章,另可阅读笔者在《网络文集》中的许多文章后重新撰文提问。 肖先生的此文重点是“7、本人再次说明,坚决禁止那些只把我国民族节日当成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而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如果确实是有“只把我国民族节日当成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那么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应该大加赞扬。可惜的却是您也没有作认真的调查研究,然道我们这群研究历改十年的老年新兵如此无知?不知道春节等传统民俗的内涵意义,两位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教授、宋兆麟研究员在建议“春节宜定于立春”的倡议书上盖章和签名赞同,《民俗研究》主编简涛先生撰文支持研究……,他们的智商不如年青网友?我们考虑问题的深度比您深,传统节日如何移植安排?甚至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何改革创新?增加法定的传统节日应该注意什么?都早就写有详细的文章论述,并向有关的党政部门提出了建议,年初又提供中国民俗学会的“国际会议”参考。详情在此就不多说了,请您阅览《网络文集》了解吧!肖先生不象是年青网友,为何也会产生许多误解,这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对于我国历法改革史了解少,更不知道世界改历运动的情况。虽然您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然而缺乏重要情况的了解,又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因而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不知我说的是否对?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历改委西电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历改委西电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历改委西电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历改委西电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历改委西电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历改委西电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雨后彩虹 K-1驳周书先先生发明的等式:“改夏历春节到立春 = 去中国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3:4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